APP下载

“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理论下的典籍译者行为批评研究

2024-04-12胡平马建伟任俊莲于治浩

名家名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雅各典籍林语堂

胡平 马建伟 任俊莲 于治浩

[摘要] 中国典籍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典籍翻译既是翻译文化,又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桥梁,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基于“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理论,以林语堂与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例,对典籍译者行为进行“翻译内”与“翻译外”研究,即将典籍译者行为置于“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理论框架中审视,选择“以人為本”的典籍翻译批评研究路径,旨在为中国典籍外译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理论;典籍译者;行为批评

一、引言

中国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典籍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包含着译者行为、文本与社会的互联互动关系,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下进行的翻译活动必然是一种社会属性的交际活动。译者不是孤立的,译者与文本在翻译活动中是一种互动关系。鉴于此,在典籍翻译实践过程中,受到“翻译内”与“翻译外”因素的相互制约,译者在翻译文本时实施的翻译行为和选择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是多元动态的。

《论语》是作为中国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治学、治国、伦理、民本、爱国、仁政等诸多优秀的精神价值理念,孔子引用各种典例讲述齐鲁文化,彰显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齐鲁文化元素。《论语》英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60余种译本流传于世,这300多年的译介与传播正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历史见证。早期的《论语》英译本是由英国传教士出于宗教目的而译介的,后来由诸多汉学家从西方研究视角进行翻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论语》由不同文化身份的译者出于各种目的对其进行译介。本研究以理雅各与林语堂的《论语》英译本为例,将两种译本置于“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探究典籍译者行为,一改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注经式”翻译研究模式,而运用“以人为本”的动态研究范式,以期能够有效地促进典籍翻译研究与实践。

二、翻译过程中“静态”与“动态”翻译

中国典籍文体形式繁多,包括古典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与哲学著作,其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及文学理论。典籍外译旨在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中华现代文明。当前诸多译者对典籍翻译多集中在科技、民族典籍等方面,典籍翻译研究依然聚焦在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静态诠释意义的翻译范式。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范式仅是借助静态的史证解释文本意义,尚未将中心转移至参与社会翻译的译者上来。“以人为本”译者行为批评翻译研究,是以“人”的范畴审视文本与社会。译者行为受身份、意志、目标、行为等因素制约,因此产出的文本内容可以更好地彰显其社会性。目前翻译研究依然缺乏全面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典籍翻译研究亟待从微观的翻译延伸至宏观的翻译,深入翻译过程的研究。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作为负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典籍,译介早,译本多,在不同时期产出的译本各具历史时代特色。理雅各与林语堂两位译者身居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对《论语》这一文本的译介,传统一元式的“以文本为中心”翻译模式不足以展现其文本蕴含的精神要义。在典籍翻译过程中,“文本内”与“文本外”的翻译应相互辉映,且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间互动互联,实现动态翻译。

三、“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概述

译者行为批评有外化性、人本性和动态性三大属性。[1]译者翻译行为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将翻译行为 (translational behaviour) 界定为“译者在翻译动机、翻译认知等内在因素以及多重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为实现语言转换进行的一系列有规律的行动”[2]。“行为”是“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典籍翻译研究的核心。“行为”概念源于哲学研究中的“认识行为”,是指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活动。周领顺教授把翻译行为与译者行为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他认为翻译行为应被列入译者行为之中,翻译行为需要译者对原文意义进行再现,并进行语言的转换;而译者行为不仅包括翻译行为,还有译者产出的译本是流通的,并可以作为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做出相应的社会性行为。[3]典籍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本、译者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典籍翻译是“文本+人本”路径、“译内+译外”路径、“静态+动态”路径、“译者意义与译者目标意义”路径,各路并行,是全面、客观、科学的译者行为批评研究过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从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出发,在翻译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融入所译的文本之中。古代典籍多以文言文形式书写,而文言文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种文体,文言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译者在典籍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前解释能力与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是分不开的,译者在“求真”与文本和“务实”与社会之间做出权衡并寻求路径。

四、《论语》英译本中典籍译者行为的典例分析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将翻译活动看作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充分肯定译者对译文质量的决定性作用。”[5]理雅各与林语堂两位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构成了“翻译外”的时代社会背景,译者对文本的翻译选择,即是译者前解释性行为与时代文本相结合的社会性产物。理雅各作为一个西方译者,其自身就是“西方主义”的代表,而林语堂作为现代著名的语言家、翻译家,深受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在实施翻译行为时则是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思想。理雅各在选择翻译《论语》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制于译者所处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理译本是想用异化之法“务实”地阐释《论语》的文本意义,但由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文本呈现的意义与作者意志体的意义产生偏差,所以在阐释文本形式意义与内涵意义时,在文本的“求真”与“务实”度上难免会有参差。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理译:The Master said,“Is it not pleas and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Is it not pleasan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6]

在语言维度层面,理雅各运用不同的修辞,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实现了译文与原文之间在内容层面和形式层面上的高度契合,译出原文的意义并使之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理雅各译为: “The accomplished scholar is not a utensil.”[7] 理雅各采用异化策略,将“器”直接译为“a utensil”。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而言,没有办法深入剖析孔子说这句话背后的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理译本采用顺译和逆译两种翻译方法。顺译是将英文原文中的句式结构按照中国文化思维的逻辑方式进行变换,达到在译文中再现原文句子结构的目的,而逆译是将中文句子结构按照英文逻辑进行转换,使译文符合英文句法结构,从而翻译出原文句子结构所具有的语义信息。

林语堂作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其对中国文化研究颇深,在翻译选译《论语》时,其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他站在中国文化视角向国外推介中国文化,用中国语言思维解读文本,又兼顾西方读者的接受度。在文本翻译中,林语堂对于文本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负载词采用添加圆括号进行解释性翻译的方式,使西方读者能够更详尽地了解中国文化。林语堂将《论语》作为一部国学经典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解读《论语》,尤其重视对儒家思想的阐释。林语堂认为《论语》不应该被翻译成普通的白话文,因为《论语》的语言形式是中国特有的,与西方语言有本质的不同。从林语堂的译文中可以看出他在翻译过程中是以西方文化为标准进行翻译的[8]。

林语堂在《论语》翻译中遵循了中国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根据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选择了归化策略,在遇到中国文化负载词或历史人物时,采用添加括号进行解释性翻译的方法,能让西方读者较容易地理解孔子的智慧。林语堂在翻译时并没有遵循汉语的语言修辞及句法结构,而是按照英语国家惯用的语言结构与话语修辞方式。

例如: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

林译:A man who has a beautiful soul always has some beautiful things to say, but a man who says beautiful things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a beautiful soul.[9]

在该句中,林语堂将 “德”译为 “a beautiful soul ”,而没用“virtuous sounds”,是因为他认为译作“virtuous sounds”会给读者一种刻板印象。而在《论语·阳货篇》中也提到关于“德”,即“乡愿,德之贼也”, 林语堂则将此句译为“The goody-goodies are the thieves of virtue”。林语堂在选译过程中对于“德”给出不同的释义,选词巧妙,符合原文语句的社会历史语境,还原且重构了原文语境。

例如: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林译:Heaven has endowed me with a moral destiny(or mission). What can Huan Tuei (a military officer who was driving me away) do to me?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能够使西方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典故,林语堂选择添加括号释义的方式,对历史典故的人物进行解释性翻译,对原文意思进行详细的阐释。

五、结束语

“文本—行为—社会”一体化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典籍译者行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翻译研究范式,跳出“以文本为中心”的圈子,立足人的行为去看“文本”的意义传输与其在“社会”中的接受度,以译者的范畴看文本与社会,以“务实”社会为根本。译本的最终质量与传播效果与翻译策略、语言修辞等有着密切关系,但不同时代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施加的翻译行为是与客观的时代社会相衔接的,给译本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文本—行为—社会互联互通,自成体系,最终使译本具有可读性,助推原文本思想文化对外能得到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答研究者(之三)[J].外国语文,2024(1):77-89.

[2]钱春花.翻译行为影响因素体系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6):86-91.

[3]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中的“翻译行为”和“译者行为”[J].外语研究,2013(6):72-76.

[4]许多,许钧.中国典籍对外传播中的“译出行为”及批评探索:兼评《杨宪益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9(5):130-137.

[5]李正栓, 张丹.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发展研究[J]. 中国翻译,2023 (4): 22-28.

[6]廖芸.《论语》英译与中西思想对话:以理雅各英译本为例[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71-75.

[7]James Legg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Auckland: The Floating Press,2010:15.

[8]楊艳.《论语》翻译中变异现象的美学分析:以林语堂《论语》英译本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3(1):143-151.

[9]Lin Yutang. The Wisdom of Confucius[M].New York:Random House,1938:51-69.

作者简介:

胡平(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典籍英译。

作者单位: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2. 塔里木大学

猜你喜欢

雅各典籍林语堂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黄雅各 不会音乐的健身教练不是一个好演员
探访林语堂故里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清末辽阳李雅各教案始末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