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04-12尹洪斌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思育人思政

尹洪斌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系统需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价值导向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从理论核心来看,需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文化使命三者关系中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在思想和行动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自觉。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我国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在推动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文化建设主题,重点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2023年6月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遵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

(二)夯实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體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夯实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精辟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的道理所在,鲜明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重大论断。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以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凝聚精神伟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

(三)彰显和强化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历程中的使命和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二、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导向,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价值导向突出,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就是要不断深刻领悟这些突出价值导向,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自觉,不断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价值目标,塑造文化自信,引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深入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三进”工作,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凝聚文化力量,深化文化育人功能,以文化人培育价值认同,彰显思政教育的文化自觉。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切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伟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导向,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导向,为“大先生”的产生作出切实理论指引。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为根本遵循,将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全员培养培训、贯穿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全过程、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全阶段,全面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

(三)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价值追求,筑牢学校安全稳定防线。学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学校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切实维护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三、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具体的实践要求,需要在我国发展各方面、各领域贯彻落实。就教育部门而言,作为文化高地和育人主阵地,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河南省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全力奏响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最强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河南智慧和河南力量。

(一)围绕“凝心”,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发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是抓宣讲。教育系统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凝聚奋进力量,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要通过高校书记校长上台讲、优秀群体主题讲、思政骨干云端讲、青年学生身边讲等“四讲”的方式,坚持“天线”“地气”相衔接,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宣讲。二是抓课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河南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开展系列思政课建设工程。如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系列学习活动,组织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更新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等,帮助思政课教师立足教材、吃透教材,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三是抓实践。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要积极引导师生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进一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开展“越团结豫有力”“时代有我豫有样”主题网络思政实践活动等,彰显出协同育人合力、实践育人成效。

(二)围绕“培根”,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为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生机活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题中应有之义。一是坚持“一盘棋”建设。以系统性思维和举措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办好思政课的必由之路。河南持续举办全省高校思政课“质检”会,发布年度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报告,分类分级开展示范性马院评估认定工作,扎实推进示范性马院建设,强化河南省高校马院内涵式发展,深化思政课发展改革创新;持续组织开展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助力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持续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骨干集训营,持续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挥思政课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一张图”绘制。“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压舱石”。通过“大听课、大调研”活动,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实施情况,重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开设、《关于上好高校思政课指导意见》的贯彻、《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的使用情况以及意见建议和课程学分学时落实、师资配备及培训、集体备课等情况进行摸排检查和具体指导,助力广大教师上好关键课程、打造思政“金课”。三是坚持“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要指示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河南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功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持续评审认定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虚拟教研室,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分主题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全省400万师生同上思政大课等,对于积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三)围绕“铸魂”,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为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供有益启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局意识的典型体现。一是以主题推动“大思政”工作格局。河南省教育厅每年持续开展贯穿全年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学习新思想 奋楫新征程”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分享活动等,深化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二是以实践促进“大思政”工作格局。善用“大思政课”创新育人格局,提升育人效果,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重要举措。河南省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主题思政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深挖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思政元素,通過实践活动,充分引导广大师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三是以活动塑形“大思政”工作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重视载体的效用。河南省以此为指引,持续策划“热话题+思政”“微视频+思政”“大活动+思政”等活动,开展“因为有爱”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暨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牢记领袖嘱托、激扬青春梦想”“牢记嘱托践使命、行走中原看巨变”等思政大课,塑造了“大思政”工作格局。这些思政大课,结合了河南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打造彰显红色基因的“金课”,在情景式“翻转课堂”的互动实践体验教学中,触动了求知“困惑点”、内心“需求点”、情感“触发点”和思想“共鸣点”,是河南省思政育人成果的集中体现。四是用精品涵养“大思政”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提高宣传时效。“大思政”工作格局要在这一理念下持续推进,要通过深化高校“融媒体+育人”试点单位建设,依托“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和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每周推送“润心”“领航”等原创精品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利用图文、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手段,协同整合网络育人元素和校园育人资源,传播网络育人作品,使网络思政育人更接地气、更加精准,真正实现入眼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大思育人思政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