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打击乐与现代打击乐演奏技法浅见

2024-04-12李佳欣

名家名作 2024年2期
关键词:打击乐演奏者音色

[摘要] 随着音乐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打击乐作为乐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奏技法也日益丰富和成熟。通过对古典和现代两种主流打击乐演奏技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两者在乐器运用、音色控制、表情递进等方面的异同点,并探讨两种技法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如传统技法对现代的启发,现代技术对古典技法的推动,以及两者在音色和表现力上的互相丰富与提高。

[关  键  词] 古典打击乐;现代打击乐;演奏技法;乐器运用;音色控制

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打击乐作为管弦乐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奏技术的发展演变也影响着音乐表演语言的进步。本文拟通过对古典和现代两种主流打击乐演奏技法的比较分析,探讨两者的异同之处及相互借鉴方面,为打击乐演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古典打击乐演奏技法

(一)乐器运用

古典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按击发音方式可分为膜鼓类、木鼓类、钹类等。膜鼓类如大鼓、小军鼓等,主要通过击打鼓面发声;木鼓类如木块、牛铃等,通过撞击木体发声;钹类如三角钹、钢片琴等,通过撞击或摩擦金属片发声。古典打击乐曲目通常由单一或小组件乐器演奏。在交响乐中,小军鼓多用于重叠快节奏的重复音型,如伴奏木管乐器的快速乐句。大鼓用于强调重要的第一个节拍,增加音乐的力度。铙钹的清脆声与小提琴弦乐形成明快对比。这些乐器组合丰富了乐队的音色层次。独奏曲中,乐器单一但技巧复杂,如《小军鼓独奏曲》通过连续敲击,展现快速流畅的节奏感。

(二)乐句处理

在古典打击乐中,乐句处理注重明晰连贯,结合所伴奏旋律乐器的语法结构。如在迎接结构上,打击乐部分使用碎音预告新的乐句来临;在骤停结构处,快速撤音让音乐蓦然结束。此外,打击乐乐句处理中也会根据需要,使用反复音、断奏及停顿等方式制造强烈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在配合独奏乐器方面,打击乐部分多使用和弦长音、重复节奏型或轮流演奏等手法,使独奏家声部脱颖而出。如钢琴曲中点缀的铙钹声,丰富了音乐色彩的同时,也烘托了钢琴旋律的连贯性。这类乐句的处理技巧,提高了古典打击乐对音乐主题的修辞作用。

(三)节奏控制

古典打击乐演奏对准确控制节奏节拍有很高要求。如大鼓和钹类乐器要精准地垫击重拍,营造稳健的节奏感。独奏曲中往往既需要连续的平缓节奏,也需要急促疾走的快节奏。这都考验着打击乐演奏者的节奏掌控能力。与其他乐器不同,打击乐的音长无法通过延音技巧来调整变化。因此,演奏者必须通过严格的节奏训练,确保各种复杂节奏型准确演奏,避免出现提前或延后的误差。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拥有高度紧凑的节奏感。

(四)音色运用

古典打击乐中的音色运用主要通过改变演奏技法来实现。如改变击打位置,中间部分敲击声音清脆,边缘部分较为柔和;使用不同型号的鼓槌,刚性鼓槌音色清亮,软性鼓槌声音更温柔。钹类乐器通过不同力度的撞击,可以产生或清脆或较暗的音色。此外,演奏者还会结合作品的语言风格,调整乐器的基本音色。如项目音乐中大鼓使用木质鼓槌,营造开朗轻快的基调;在庄严神圣的宗教音乐中,大鼓则更多选择柔软皮质的鼓槌。这些音色处理手法丰富了古典打击乐中乐器的声音特性。

二、现代打击乐演奏技法

(一)多元复合打击

现代打击乐演奏广泛采用复合打击的编制形式,既有传统的膜鼓、木鼓、钹类乐器,也有大量新型的打击乐器,如马林巴琴等姆音板组合成套;还有大量噪声来源等。这些新乐器也推动了演奏技法的创新。多组合奏要求演奏者同时控制数个甚至上百个打击点的音高、力度、音色。这对四肢协调性提出了极高要求。演奏中的乐句处理也更加丰富,使用层叠、混响、轮流等多种结构方式。大量音响细节的精准配合和处理,成为考验演奏技术的重点。现代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实验性的打击乐编制。如以生活杂物如垃圾桶、电池等为原料,配合多媒体视听效果,制造特殊的音响效果。这些前卫的编制形式对演奏者的创造能力与反应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电子技术运用

在现代打击乐演奏中,演奏者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音乐技术对乐器进行改造,如使用麦克风、插头等电子装置获取乐器声音,实现音响的放大与加工。这为打击乐器音色提供了更大的延展可能。例如,使用无源控制器可以通过滤波器去除部分频率成分,使音色更加纯净。采用自动增益控制,可以使乐句之间的音量对比更加恰当。一些作品中甚至将电子合成器等电声设备纳入打击乐编制,与传统乐器声音融为一体,色彩更加丰富。运用电声技术进行录音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如将演奏实况与预置音序编制混音,形成超越传统乐队人数限制的大型编制效果。这种“音响堆砌”技术有效地拓宽了打击乐的声音空间。

(三)音色扩充

现代音乐追求音色的无限延伸,也推动了打击乐器音色的大规模扩充。如在乐器材质上,除传统木、皮、金属材质外,还广泛使用玻璃、石料、塑料等材质的打击乐器。这些新材质赋予了乐器更丰富的声音特性。在乐器结构上,也出现了大量新颖的设计,如长管状的体鼓,管体的共鸣放大了音量;钢片调成微分音排列的新型钹器,可以演奏素材音等新奇音色。这些结构创新使乐器的音色向更加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演奏技法的革新也推动了音色的拓展。如大量采用即兴演奏技法,随机运用各种打击结合方法,形成无限多变的声音组合。许多作品放弃了传统的音高和节奏概念,追求噪声和特殊音效的美感。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现代打击乐可供运用的音色资源。

(四)表情运用

现代音乐强调主观情感的自由流露。这也使打击乐的表情运用手法更加丰富灵活,演奏家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演绎,赋予作品独特的个性。较之固定节奏的古典作品,现代打击乐表情运用更加重视速度、力度的细微变化。如适当拉缓或突击某些节奏模式,营造涌动多变的情感;或在连续重复段中加入细微的差别,制造即兴感等。这些微观涵化就在总体结构中引入新的张力变化。现代打击乐中的“音型塑形”也成为表情手法的创新点。演奏者依据个人理解,通过细微改变乐音时值、力度、音色、音高等要素,最大限度地重塑原有的音型節奏,使之“悖离”创作者的原始构想,从而达到独特诠释的效果。这种主观能动的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音型的变化效果。此外,借助电声音响技术,可以对乐音进行“声控”加工,实时变换和调整音色、音量、混响效果等因素。这为打击乐的表情运用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演奏者可以根据舞台氛围及自身感受,灵活选择声控模式,营造出更丰富的音乐画面。

三、两种演奏技法的异同

(一)乐器使用的差异

相较古典音乐中使用的相对固定的几类打击乐器,现代音乐中的打击乐器类型和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除保留传统乐器外,大量新型乐器也介入使用,且常以组合形式出现,编制更加庞大。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现代作曲家和演奏家在寻求更加丰富、新奇的声音体验,从更广阔的声音来源中发掘打击乐元素,拓展了乐器的选择范围。如使用各类生活用品作为即兴打击来源等。第二,音乐表现手法的变革也推动了新乐器的产生。如为了创造噪声音效而专门设计的各类噪声器。第三,电声技术的发展不仅改造了传统乐器的声音输出,也催生了许多电子打击乐器。

(二)乐音组织的差异

现代打击乐在乐音的编排手法上也呈现出明显的突破和延伸。相对古典音乐中乐句处理简单的效果,现代音乐的打击乐部分不仅节奏组织更为复杂多变,也出现了大量前卫的音响堆积手法。具体来说,现代音乐通过大量细碎短促的音型叠加、高密度音群构建的手法,制造了前所未有的音响密集效果。快速重复的节奏模式、急促切分的节奏感也成为常用语言。此外,大量借助音响技术进行的“虚电”合成,通过多轨录音、声音编辑、后期合成等方式,使乐团规模不断扩大,达到了空前的配器密度。这些音响处理手法都突破了传统写实的乐音语法。

(三)表现手法的差异

现代打击乐作为抽象的音乐语言的存在,其表现手法也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相对古典作品中演奏标准较为统一的特点,在现代作品中,演奏家的自由度更大,可以在较宽泛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理解进行音乐信息的编码和诠释。具体来说,现代打击乐演奏中表现力的主观发挥成分更大。如演奏者可以自由处理重复音型的细微节奏差异,增加表现的多样性;也可以在连续段中根据情感需要增减音量起伏,调整音响强度;甚至可以借助電声设备按需变化音色、音高、混响等音响因素。这些主观的表现操作手法,丰富了音乐的内涵与外延。

(四)音色运用的差异

现代音乐不再局限于传统乐器所能产生的音色类型,而是更加追求激进和延展。这导致现代打击乐音色处理手法出现很大的拓展与突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概括两者的差异:第一,乐器材质的革新带来更为丰富的音色类型,如塑料、金属合金、电声材料等的应用。第二,在乐器结构设计上更加重视音色的调控功能,如长管共鸣、电声混音等结构手段。第三,表演技法也更注重对音色微观层面的控制与变形。如改变碰撞部位、力度、角度等来制造音色差异。第四,运用各类电声设备和音响软件对音色进行后期加工,如滤波、混响等处理,实现更大的音色空间。

四、古典打击乐和现代打击乐技法的相互借鉴

(一)传统技法对现代的启发

现代打击乐技法与古典打击乐相比,尽管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突破与超越,但现代打击乐演奏仍从传统技法中汲取了许多养分。比如传统连打、轮打等演奏技巧,现代作品中依然大量应用并进行了扩展。这类基本技能的延续为现代音乐营造出历史的连贯感。此外,现代打击乐创作中也保留了一定量的传统打击乐器。它们的运用为现代音色增添了文脉关联的底色。这种传统音色的应用,使现代音乐同时具备历史感和未来感,更趋丰富立体。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现代作曲家有意识地模仿或借鉴传统作品的结构语法。如明确的主题先行介绍、发展、乐段转折等手法的使用。这种传统语法模式的合理借用,也使一些前卫的现代音乐更容易被听众理解和接受。

(二)现代技术对古典的推动

现代音乐中出现的许多新技术手段也为传统古典音乐的再创作和重解译提供了可能性。如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以古典名曲为素材,利用电声合成和声控技术等手段进行现代化改编的尝试。这类作品通过新技术赋予了古典旋律新的外壳与表达方式,使其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听觉效果。如添加电吉他、合成器等现代乐器进行重新编配,或进行后期混音、打碟等音响加工。这为传统经典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启发听众发现古典音乐更丰富的可能性。

(三)音色的互相丰富

尽管在整体风格上差异显著,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在打击乐的音色构成上仍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打击乐器广泛应用于现代作品中。它们所特有的音质为现代音色空间增加了对比和丰富性。与之相应,现代音乐中出现的大量新型电声打击乐器,也为传统作品的再创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择面。合理运用这些现代乐器进行传统作品的改编,可以获得出人意料的新效果。这种相互借鉴,使两种风格在音色上达到了交融共生、融合发展的效果。

(四)表现力的互相提高

在表现技巧上,现代打击乐也从古典作品中获得了一定的启发。比如借鉴传统变奏曲中的演绎手法,通过改变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带来细微差异的变奏技巧,为丰富段落内部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同样,现代音乐中出现的一些夸张化表现手法,也可用到传统作品的翻译中。如在力度对比上,采用更为极端的渐强、渐弱变化;在速度处理上,加入更大幅度的急促和放缓对比等。这些高强度的表现操作能使传统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更富有层次,与现代审美趋同。

五、结束语

随着音乐语言的发展演变,打击乐的演奏技法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通过对古典和现代两种主流技法的比较分析,我们看到了这种演进的动态轨迹。尽管在很多方面差异显著,但两者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传承与借鉴,共同推动这一乐器族的技术性能不断提升。可以预见,打击乐的演奏技艺在可见的未来还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继续为音乐表现力的发展提供源源动力。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其变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吕晶晶.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及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运用[J].音乐天地, 2019(8):61-63.

[2]张研.古拜杜丽娜音乐主题中的二元背反与中性和弦的结构功能[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3]熊瑨.南音打击乐“四宝”在梨园戏身段表演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泉州:泉州师范学院,2023.

作者简介:

李佳欣(1997—),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西洋打击乐。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

猜你喜欢

打击乐演奏者音色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