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思维锚”,让自主学习真实发生
2024-04-11闵慧
闵慧
新时代语文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是从知识本位的烦琐讲解转向素养本位的语文实践。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着力搭建不同功能的“思维锚”,支持学生展开自主建构的语文实践过程。“思维锚”即思维支架,但同时又强调其介入时要基于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依托既有经验展开深度的思维运动,获得新的思维成果。根据锚定的不同时机,“思维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纵向贯通型:从既知走向新知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揭示出学习建构最可能发生的时机便是学习者面对问题有所思考,想弄明白却还处于“似懂非懂”的混沌状态。似懂,学生有一定的经验依托,就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动力;非懂,经验的失衡又形成了探究的空间。教师应锚定这样的时机,顺势而为,适时“设问”,推动学生根据新问题,自觉调整原有的经验,生成新经验。借助这种“设问”,教师得以在教学中组织儿童自身内在的“既知”与“未知”的碰撞与链接,把握“既知”与“未知”之间实质性、逻辑性的关联。(钟启泉《课堂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搭建促進学生经验纵向贯通的思维锚,需要教师把教材解读和学情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住学生思维的原点和生长点。教学设计时要有整体思维,明晰当下“这一个”在“这一类”中的坐标,有意识地勾连学生已有的语用知识,打通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在经验联结中自主建构语文经验。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要求学生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及从中获得的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设问:同学们以前学习过“看图写话”,已经学会了把画面内容写清楚。那么,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和一般的“看图写话”有什么不同呢?这一设问有效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笑点”是漫画的灵魂,是有别于一般画作的地方,那么要把漫画内容写清楚就应该放大笑点。于是,学生找到了画中的矛盾处、反常处、对比处,在这些可笑之处安一个“放大镜”,通过细节描写予以凸显,再由笑点到痛点,揭示出漫画的讽刺意义。“看图写话”的经验是本次习作的坚实基础,而它和“把漫画写清楚”之间的差异是学生思维生长的支点。教师在此处锚定了“比较”这一支架,引导学生在同与异的思辨中,经历思维爬坡的过程,从已有经验中生长出新经验。
学生学习是带着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学习的过程也是与自身对话的过程,是经验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教学中应着力促进学生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质疑、探究、融合,不断把新经验吸收到个体知识结构中,滚动行进,在联系中发展,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
二、梳理探究型:从单点走向结构
2022年版课标特别强调“梳理与探究”,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对多个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经历由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而把握单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形成结构化的类经验,实现高通路迁移。“梳理”和“探究”总是相伴相生的,1+1>2的整体效应会让学生在梳理中有新发现,或者产生新问题,从而有了新的探究目标。这一类思维锚设计的关键点是根据学习目标找到关联的核心,建立起各学习内容间的互涉关系,引导学生在求同、求异、求全、求新等思辨活动中探究发现,实现经验增值。
梳理探究型思维锚具有过程性特征,能有力支撑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进而去探究规律背后藏着的知识,在动态的学习情境中建构学科思维。有位教师教学小说《桥》,让学生借助“山形图”梳理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利用山形图可视化的优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环境与情节推进的关系,发现矛盾冲突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发现主人公老汉处于冲突中心……学生梳理与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究未知的过程,不断靠近核心知识的过程。
梳理探究型思维锚融合了多项信息,给予学生阔大的思维空间,促进了高阶思维的发展。同时,联结性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单点语言现象背后的上位观念,走向学习经验的结构化。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在学生单篇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抓住主人公“内心的愿望”“遇到的现实”“做出的选择”三个要点设计表格支架,帮助学生站在整体视角再次走进经典童话。三篇课文中有两篇是节选文,学生可以站在整本书阅读的更宏大的视野中对作品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丰富对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理解。更为有价值的是,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横向纵向的比照,会产生很多超越单篇学习的新领悟:把三个人物形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发现了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的知识;将人物“美好的愿望”“面临的现实”和“最终的选择”关联起来思辨,发现了童话人物身上往往体现了向善向真向美的品质。
三、矛盾撬动型:从浅表走向深层
学习真实发生的课堂往往是“断裂”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打破表面的平衡,让学习在失衡—平衡—再失衡的过程中螺旋上升。因此,当课堂节奏在舒适地流淌,学生似乎没有问题的时候,要警惕平静的背后其实体现了思维的浅层。有时候教师需要有一些“无中生有”的本领,在看似没有问题之时故意制造矛盾冲突型思维锚,打破平衡,逼迫学生走出舒适区,推动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层。有意义的“无中生有”,往往基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教师要能够看到学生看不到的表达奥秘。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还原式”解读、“比较式”解读、引入“伴随文本”解读等多种方式解读文本,在文本内部、文本之间、文本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看到“反差”,将反差作为有力的支点撬动学生思维,走进文本的深层结构。
比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课前导读中提示学生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有位老师围绕这一学习活动设计了矛盾冲突型思维锚,提示学生寻找人物描写中不合常态的看似矛盾的细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本来只在语言表层滑行,但当他们看到了诸多“矛盾”之后,思维被打开了。老班长明明没有喝鱼汤,为什么却摸着嘴回味着?一个小小的搪瓷碗为什么竟让“我”觉得有千斤重?为什么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触摸到文字背后的密码,深入体会人物内心,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就更深了。学生只有真正与知识相遇,才是作为学习主体参与了学习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学力增长。
四、难点突破型:从阻滞走向开阔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建构的方式进行默会性知识的内隐学习过程。在内隐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习得的是有体验支撑的下沉到个体经验之中的知识。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阻滞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规则与知识的直接灌输,而应该在学习的瓶颈处、迷思处搭建有情境、有策略、有技术的思维支架,帮助他们在语感和语理之间走几个来回,在语言实践中“意会”语言规律,并且外化出来,形成自己的语文经验。比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教材要求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学生知道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个写作知识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有位教师创设了根据课文内容拍摄威尼斯风光片的拟真情境,其中有一项子任务是给风光片配音乐,并且要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说明配乐的理由。学生带着这个任务沉入到语言文字中去,感受文字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之间的共振点,并在有依据的表达中加深了对词句的理解。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小艇停泊的画面应该配上舒缓的优美的旋律,并结合“一弯新月”这一比喻表达小艇停泊时的静谧之美。给风光片配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知识,从“知道”上升到“体会”到。
难点突破型思维锚往往包裹着知识、程序或策略,因此它在支撑高质量言语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会催生思考力、问题解决力、兴趣与体验等隐性学力的发展,促进“自能学习”的发生。
五、互动生成型:从个体走向协同
自主学习不是孤立地推进学习,而是在同伙伴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自律地调控学习的过程。(钟启泉《课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以學为中心”的课堂应向不确定性开放,教学设计也应从单纯预设式走向动态生成式。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学生互动中出现的差异、矛盾、错误等真实学情及时介入思维锚,挑起高品质的对话,催生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相互激发,推动协同学习的发生。
互动生成型思维锚的产生基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充分的表达、倾听与对话。教师首先要在学生“个人内部对话”的基础上营造表达场域,给予学生充分的素养表现的空间,让学生把思维成果外化出来;与此同时,强调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因为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而学生互动中呈现的歧异则是值得关注的“锚点”,是同他者对话的触发点。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应善于发现思维的火花,给予积极的理答引领,可以通过有意义的追问引发学生之间的经验碰撞。比如:你的想法跟他的想法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你为什么这样思考?你能借助不一样的材料来证明相同的观点吗?……不同思维方式相互碰撞或者相互印证,将会引发反思、矫正或观念升华,从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语文学习过程的外显形式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其内隐过程则是思维活动的发生与变化。语文教师应发挥实践智慧,设计出融合动力系统、深度认知和价值体验的高品质思维工具,支持学生展开积极的学习建构过程,让自主学习真实发生。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