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献里的“机器人”

2024-04-11赵运涛

阅读时代 2024年3期
关键词:周穆王真人木雕

赵运涛

2023年10月21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我国科幻作家荣获雨果奖。这是我国科幻作家第三次摘得世界科幻领域最高奖项。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典籍,会蓦然发现,我国古人就有着脑洞大开的想象力,他们的科幻能力和创造能力一点也不弱。现在流行人工智能“机器人”,其实我国古人就有相似的创意和想象了。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各个朝代古人想象中和实际制作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

大约成书于汉代的《列子》中写了一个周代的故事。一位叫偃师的人给周穆王造了一个“机器人”,会唱歌跳舞。在给周穆王表演的时候,它偷偷向周穆王左右侍妾抛媚眼。周穆王大怒,要杀偃师。偃师慌忙解释说,这是假人,不信拆开看看。拆开之后,周穆王发现,“机器人”是由“革、木、胶、漆、白、黑、丹、青”制成的,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筋骨、肢节、皮毛、齿发等都是假的。当周穆王把它的心拿出来,它就不能说话了,把肝拿出来,它就看不见东西了,把肾拿出来,它就不能走路了。如此看来,这个机器人极为高级。五脏与身体活动能力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古人对人体的认识。

再来看看秦朝的“机器人”。汉晋时期的《西京杂记》记载,刘邦进入咸阳宫,在秦朝府库中发现不少珍宝,其中就有十二铜人,都有三尺高(按秦尺,70厘米左右),在同一张席子上。每人持一种乐器,或琴或筑或笙或竽。铜人衣服华丽,如真人一样。席子下有两根铜管,上边的管口离地数尺,从席后伸出。其中一根管是空的,一根管里装有手指那么粗的绳子。一个人吹空管,一个人扭动绳子,琴筑笙竽就会一齐鸣奏,和真人所奏音乐没什么两样。

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汉高祖刘邦征讨匈奴,在平城被围。谋士陈平想了一个计策,他知道匈奴首领的妻子爱吃醋,于是制造了一个美女“机器人”在城头跳舞。果然匈奴首领妻子看到后,以为是真人。她担心攻下城池,单于会纳此女为妾,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劝单于退兵。就这样,陈平靠着这个跳舞的“机器人”,解了刘邦的平城之围。

东汉王充《论衡》记载,汉代李子长发明了一个木头人,可以断案,把犯人带到它面前,如果有罪,这个木头人就不动,如果无罪,被冤枉了,这个木头人就站起来摇头。

《晋阳秋》说,晋代的欧纯制作了一个木房子,又制作了一个木妇人在其中。人一敲门,妇人就会来开门,行完礼,就又进去,把门带好。他还做了一个饲养老鼠的游戏器具,四四方方的一个盒子,开四个门,每个门前都有一个小木人,把四五只老鼠放进去,老鼠要出门,木人就会用槌锤老鼠,每个门都这样,老鼠永远出不来。此外,他还做了一个可以自动加工粮食的小木人,可见其心灵手巧。

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在登基之前和文士柳抃就是好友。《隋书》记载他登基之后,因为礼制原因,有时不便把柳抃召进宫内。杨广于是命人照柳抃的模样做了一个仿真“机器人”。装上机关,这个机器人能坐能站,还能叩拜。杨广每次在月下喝酒,想起自己这个好友时,就让人把像柳抃的“机器人”取来,与他一起对饮欢笑。这个“机器人”有点克隆人的水平了。

旧题唐颜师古撰《大业拾遗记》(大约成书于宋代),记载隋炀帝和群臣一起欣赏《水饰图经》上记载的各种水力机械“机器人”:有神龟献八卦于伏羲、黄龙负图出河、玄龟衔符出洛的故事;有大禹治水、姜嫄履迹、武王伐纣、吕望钓磻溪、刘备渡檀溪、周处斩蛟、秋胡妻赴水、屈原沉汨罗水、巨灵神手劈华山、巨大鲸鱼吞舟船等故事。上面的人物、动物都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活动,简直就是古代的电视机,节目属于影视频道。还有艺术频道——书中记载,有的小船上边有木人演奏乐曲,有的木人击磬,有的弹筝,有的鼓瑟。还有的木人表演各种杂技,如舞剑、爬竿、掷绳等。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还有倒酒的“机器人”,在一条小船上,一人拿着酒歪立于船头,一人捧酒钵站在后边,一人在船后撑船,两人在中央划桨。酒船到了客人面前就会自动停住,船头拿酒的小木人就会把酒递给客人,然后客人接过杯喝酒,把杯子還回去,小木人就接过杯子,转身从捧着酒钵的小木人那儿拿过来木勺,再将空杯斟满酒,然后划向下一位客人。斟酒“机器人”的小船总能找到需要酒的客人,定位异常准确,而且行驶比较快。当载着各种传说故事的小船沿岸绕池一周时,斟酒船已经绕池三周了。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宋代水上表演的“机器人”。船上有白衣小木偶人钓鱼,过一会儿真钓上活着的小鱼一条。“又有一小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乐船。上参军色进致语,乐作,彩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垂钓,后有小童举棹划船,辽绕数回,作语,乐作,钓出活小鱼一枚,又作乐,小船入棚。继有木偶筑球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

清代《聊斋志异·木雕美人》中写了这样一个木雕美女,有一尺多高,穿着艳丽的衣服,跟真人很像。给狗安上一个小鞍子,她就可以骑在真狗的身上,把狗当成马表演各种“马术”。比如脚踩马镫,蹲藏到狗肚子一侧,从狗腰向狗尾滑坠,抓住狗尾飞身上狗,或者在狗背上跪拜站立,变化灵巧而不失手。她还会和另一个木雕男子一起表演昭君出塞的故事,木雕男子帽插野雉尾,身披羊皮袍子,跨在另一只狗身上跟在木雕美女后面,木雕美女扮演的昭君频频回头张望,男子则扬鞭追赶,跟真人表演一样。

清《埋忧集》记载了一位茅山道士。一个叫戴旷如的村民向他学习法术,道士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竹筒给他,告诉他,要是有什么问题,对着竹筒询问,从中就会出来一个小人为你解答。戴旷如试了试,念动咒语,果然从竹筒中出来一个二寸许的小人,他跳在地上,瞬间长丈余。这个竹筒有点像“语言音响”,或者是我们手机上的语音机器人了。

这些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机器人”,有些是确实存在的,是古代科技水平的一种体现,有些可能是出于“想象”,属于科幻范畴。总之,从历代记载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在科技上并不缺乏瑰丽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动手能力。

(源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周穆王真人木雕
周穆王:旅行大于当国君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穆天子传》中周穆王的儒者形象
葡萄美酒夜光杯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説《穆天子傳》中的地名“麗虎”
木雕鱼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