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联动 高效协同

2024-04-10李盼,李潇潇,宝金鑫

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虫虫轩轩共育

为进一步凝聚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二中心幼儿园一直致力于加强家园沟通,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在这里,呈现该幼儿园以“家园联动 高效协同”为主题的成功教育案例,以期为同类园所提供借鉴与参考。

◎家园共育下的幼儿交往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幼儿在社交中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担负着培育的重任。本文对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交往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幼儿教师和幼儿父母在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对于幼儿来说,对其进行交往能力的训练,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并擅长与人交际,这对幼儿的成长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家园共育下幼儿交往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以自己为本是幼儿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父母都说他们的子女在思考问题时有困难。他们往往任性、蛮横、自私、支配欲强,喜欢把自己的玩具据为己有,对别人指手画脚,却对别人的看法置若罔闻,甚至故意制造麻烦;当幼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他们会表现出反抗情绪,如大哭大叫、摔碎物品等。这样把“我”放在中心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幼儿性格的发展,还会影响他们的社会能力。

二是幼儿反社会行为。由于父母的宠爱和不适当的教育,部分幼儿会产生攻击和毁灭性行为等行为,这种是反社会行为,如殴打、推搡、咒骂、说脏话、故意破坏物品、刁难同伴等。这一类型的幼儿容易被其他幼儿所排斥,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进而影响幼儿之间的交际能力。

三是幼儿退缩行为。在调查过程中,部分父母反映,幼儿在与他人交流时,容易被他人忽略。这一类型的幼儿倾向于内向、没有自信、孤独和多愁善感,他们经常一个人玩,从来不愿意跟别人多说一句话,在与人的交流中过于谨慎,也没有兴趣参与团体活动,很容易被教师和同学忽视。有些幼儿还会出现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的情况,这不但会降低幼儿的社会性,而且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家园共育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幼儿敢于表现自我,并建立自信心,在人际关系中起着积极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过程,让幼儿学习尊重和聆听别人的意见,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因此,教师应携手家长共同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二是创设轻松的交往环境,帮助幼儿树立交往的意识。因为离开了家庭,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所以在进入幼儿园后,幼儿会产生焦躁、恐惧、不安的心理,他们会表现得唯唯诺诺,不敢与人沟通。针对这样的状况,幼儿园应该加大环境创设的力度,优化物品摆放位置,为幼儿提供轻松的交往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学会交际,从而逐步建立起与人交往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家长帮助幼儿树立交往意识,尽快融入园所生活。

三是优化教育环境,营造同伴交往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与家长联系,让家庭和园所形成联动,如投放相同主题的玩具、书籍,在这种积极的环境设置下,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沟通,最终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氛围。此外,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如元宵节,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灯笼并带到园所,活动时,望着满园的灯笼,幼儿开心地和伙伴介绍哪个是自己和妈妈做的灯笼。

综上所述,对家园共育和幼儿交往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家园共育中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给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让家庭和幼儿园能够在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形成合力,共促幼儿成长。

(文/李 盼)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关键是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如果家园教育不统一,会影响家园共育的效果,影响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在幼儿园里是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幼儿,但是家长的反馈是幼儿在家什么都不做,遇到困难就哭,需要家长帮助等。在幼儿园,幼儿想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好胜心比较强,会积极表现自己,而家长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让幼儿动手。这种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不一致,不利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班幼儿轩轩的爸爸妈妈平时都很忙,平日基本上是爷爷奶奶陪他,两位老人对轩轩极其宠爱,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当他上幼儿园以后,如果有什么要求或者想法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号啕大哭,甚至会对同伴和老师做出攻击性行为;轩轩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想去哪儿去哪儿,户外活动时经常会跑到其他区域玩;他在班里还特别喜欢玩水,每次洗手都会弄湿衣服。

基于轩轩最近的状态,我与轩轩的家人约定好时间当面沟通。来到轩轩的家里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热闹”,一进门就听见轩轩爸爸在大声呵斥轩轩为什么要打妹妹,起因是轩轩和妹妹抢玩具,爸爸直接把玩具拿给了妹妹,轩轩气不过直接一脚把妹妹踢倒了。经过与轩轩父母的详细沟通我了解到这段时间由于他们的工作比较忙,轩轩基本是由奶奶独自看护,奶奶对轩轩是有求必应,现在是家里的“小霸王”,一不顺心就又哭又闹。

在我反馈轩轩近期在园的状态后,轩轩妈妈说他在家里也是一样的情况,不能安安静静地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还经常因为玩具和妹妹起冲突。为此她和轩轩爸爸也是很担心,书法和钢琴班的老师也说他最近注意力不集中。

基于轩轩的情况我与轩轩的父母共同商讨了改善幼儿行为的策略。一是多一些关爱和鼓励。因为在家父母陪伴的时间比较少,对他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轩轩常常故意制造一些声音来引起大人的注意,因此,家长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表示父母的关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让幼儿感受到被他人倾听、尊重。比起批评和责备,幼儿更愿意接受聊天式的对话,当我们试着理解幼儿的愤怒行为时,更有助于幼儿把不良情绪说出来。二是为幼儿提供独立解决冲突的机会。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而不要急于介入,更不要代替幼儿解决矛盾。要为幼儿搭建自主解决矛盾的平台,为幼儿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于幼儿来说,真切体验带来的结果比单纯的说理更有助于其社交能力和解决冲突能力的提高。三是家园携手,共同助力。在幼儿园时,教师会在活动前提醒轩轩一次,有话好好说,要做有礼貌的小朋友。如果在一个活动时间内他能做到,就表扬一次。一天表扬三次以上,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而轩轩的父母也和他进行了约定,轩轩每得到一朵小红花,周末时家长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他的一个愿望。如此一来,轩轩的行为得到了很好的纠正。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是在一点一滴中培养的。家园一致的教育理念可以助推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耐心与努力,家庭和幼儿园缺一不可,家园共育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李潇潇)

◎因人而异的家园共育

家庭和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主体,家庭承担了幼儿日常起居、生活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则肩负着幼儿知识结构建立、教育启蒙的重任。两者各司其职,却又互相融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积极健康的成长,接下来让我来分享2023 年新入园幼儿虫虫的案例。

接新小班时,我们提前对班级幼儿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了解到虫虫小朋友入园前上过小托班,在线上视频环节虫虫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这让我很自然地认为这名小朋友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应该是很不错的。但幼儿入园后,上过小托班的虫虫则是分离焦虑最为严重的小朋友,虫虫拒绝在班级饮水、小便,拒绝学习穿脱衣服等,每次来园都要穿上纸尿裤,书包里也会放上一片纸尿裤,为了能让虫虫平稳地度过分离焦虑期,我每天都会将虫虫在园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和家长沟通如何在家帮助幼儿度过分离焦虑期,每次沟通虫虫爸爸都很配合。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大部分幼儿都开始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吃饭、饮水、小便、学习穿脱衣物等,但虫虫仍旧不肯喝水、小便,有时虫虫的纸尿裤都开始漏尿了,他也不肯脱掉纸尿裤,经过长时间和家长沟通,虫虫爸爸给出了这样的回复:“老师,多给他点时间,他上小托班的时候也是这样,大概两个月左右就愿意喝水了,虫虫刚学会用吸管喝水,咱们喝水的时候能给他一个吸管吗?虫虫在家里也都是穿纸尿裤大小便,所以脱纸尿裤这个慢慢来吧,以后我们给孩子多带几片纸尿裤。”通过虫虫爸爸的回复,我感受到孩子爸爸在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处理这些他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没有很积极地配合老师帮助幼儿去适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夸大了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忽略了家长的作用。在不断的探索中,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家园共育教育思想的发展。通过两周每天与虫虫爸爸沟通,能感受到虫虫爸爸是高级知识分子,对育儿有自己的见解,又因为工作较忙,回到家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事情喜欢帮虫虫代办。对于我给出的理论上指导虫虫的方法,爸爸理解也接受,但他还是选择了虫虫在小托班时的经验,为了让虫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让虫虫爸爸更愿意以实际行动助力教师的教育,我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先从帮助虫虫脱掉纸尿裤开始,班级专门有一位教师经常询问一下虫虫是否有小便的需求,并会建议虫虫:“我们试一下吧!”让虫虫慢慢接受在班级小便,当虫虫做到在卫生间小便后,教师会及时给出鼓励,当然,虫虫也有尿裤子的现象,我们三位教师每天都会一起分析虫虫为什么会尿裤子,以及虫虫小便前的神情和细小的手部、腿部动作等,慢慢地,虫虫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们就能判断出他是否需要小便,并及时带他去小便。与此同时,我会每天针对虫虫的小便情况更细致地分享给虫虫爸爸,经过两周的努力,虫虫终于脱掉了纸尿裤,在小便前虫虫也会试探性地说:“我去试试吧!”就这样,我们只用了两周就帮助虫虫脱掉了纸尿裤。看到了孩子的变化超出预期,虫虫爸爸也更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主动询问班级饮水的杯子是什么样子的,并于当天买了和班级一样的水杯在家帮助虫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虫虫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接受了直饮杯喝水。

上述虫虫小朋友的案例,充分说明了“做好家园共育”的个性问题,通过对现象、对象的针对性分析,搜集碎片化的特征,找到了“家长”在这个事件中的作用和“助攻”点,共识协作目标,共识措施,最终解决了幼儿成长路上的一个困难,在这个过程,我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做好家园共育,就是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家长对“幼儿家长”的认知,他们不仅是幼儿的家长,还应该是幼儿的老师、教师的同伴,应该让家长共同参与到教育当中。在工作中,很多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要去分析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指导上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让家长感觉实施起来太难,最好制定短期小目标,有措施,有方法,双方做到及时反馈和总结,这样的教育方法既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也可以增进幼儿与家长的关系。让我们以教育为基础,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文/宝金鑫)

◎“互联网+”技术融入家园协同教育的实践

家园协同教育现状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幼儿园建立了“家园协同教育”的机制,但大多幼儿园的运作方式相对落后,无法适应新时代下“家园协同教育”的需要。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也越来越忙碌,大多数家庭都是长辈在照顾幼儿,所以教师的意愿并不能准确地传递到父母那里。同时,由于教师和父母不能经常沟通,这对家园协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融入家园协同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是开拓创新性沟通渠道,可视化幼儿成长轨迹。目前,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建立线上即时沟通体系,这样就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随时与幼儿和父母进行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此外,还能加强教师对幼儿及家中情况的把握,从而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早教工作。幼儿园可以建立一个多种多样的网上交流平台,例如微信群、QQ群、论坛等,让父母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让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是建立丰富的亲子活动,创建多元化家园联动。亲子活动可以增进父母与幼儿、父母与教师的感情,以及彼此间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搭建一个亲子活动的平台,让幼儿在网上进行沟通和互动,并对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教育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以此来保证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让幼儿能够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教育体系。其次,可以通过网络推广亲子游戏,或是举办一些线上、线下的亲子游戏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幼儿和父母的积极性,从而让幼儿与父母更好地了解对方。由于有父母参与,儿童会努力表现得更好,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构建大数据评价体系,展示数据化教学效果。教育大数据主要指的是对幼儿在园里和在家里的表现情况进行科学、高效的汇总,让教师可以对幼儿的日常活动和行为习惯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性格特点及潜能,从而对幼儿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以幼儿的电子信息档案为基础,构建出一套合理、高效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此外,利用教育大数据来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展开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避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其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评价体系,对父母的意见展开深度分析,为幼儿园提供更准确的教育反馈,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是由社会、幼儿园和家庭三个方面来完成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其中,教师和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主体。借助网络技术,父母可以与教师一起,通过互联网了解幼儿的问题和真正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行为和观念,从而让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文/张 章)

猜你喜欢

虫虫轩轩共育
虫虫飞
金玉良言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解救轩轩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下次吃2点
虫虫去哪儿
虫虫攻略之“屎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