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晓:从一而终的乡村路,从无到有的美育教学

2024-04-10刘乙鑫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金碧小梅美育

刘乙鑫

当我们抵达折坤小学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几位务农结束得早的家长,还没来得及换衣裳,便早早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放学。折坤小学的规模不大,确切地说,比我们原本想象的要小很多,可是对于村里的百余位孩子来说,对比起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城里学校,这块“巴掌地”,却成了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庇护所。

从迷茫到坚定,坚守乡村教育事业

折坤小学的在编教师只有14位,付晓便是其中一位。从2014年来到折坤小学算起,这已经是他在这所学校的第十个年头。学校的教师不多,所以基本上每个老师都是身兼数职,付晓也不例外,除了正常的带班上课,付晓还要兼顾学校的社团活动,处理学校的各种事务,时时刻刻都忙碌得不可开交,而他却似乎乐在其中。

付晓最早走上乡村教育的岗位,是在2006年,彼时的他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学的还是物理专业。原本付晓拥有更好的去处,但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深知农村更需要好的教育,而且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或许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于是不顾一切地,他坚持回到了乡村开始自己的从教之路。

虽说初心美好,但乡村的教育环境远比付晓想象的要艰苦。因为乡村学校缺少专任的教师资源,因此,付晓成了一个“万金油”,什么课都得上,加之在乡村学校,一来学习的时间和渠道都很少,二来也几乎看不到事业发展的空间,当最初的热度褪去,种种现实因素不断消磨着付晓的耐性。“看着和自己同一年毕业的同学,要么挣了不少钱,要么获得了优秀的发展前景,心里常常不是滋味,很想反问自己当初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应该放弃。”

而每当产生类似的想法,付晓就会强迫自己回到教室里边,去和孩子们纯真渴求的眼神对视,每次这个时候,所有的迷茫、放弃的念头都会烟消云散。他说:“乡村的孩子虽然物质上可能不富裕,但精神上却很饱满,他们对于知识充满渴望,对于未来充满憧憬,而我们作为承载这份希望的人,又怎么可以懈怠?”十余年里,他已经记不得带着多少孩子走出学校,在各类活动中脱颖,只记得每当看到自己教出的农村娃娃也能斩获成绩,心中的自豪便油然而生。

“所以我是喜欢教书的,也更喜欢教农村的孩子读书,看着村里的娃娃靠着读书走出去,这就是我们这群人最大的价值。”

在2014年的时候,付晓被调任到折坤小学(最早担任校长),面对条件更加艰苦,人力物力极度短缺的折坤小学,付晓坚定地带领着学校教师迎难而上,解决了学校的一系列问题,争取了资金,翻新了校舍,补足了相关设施,甚至联系来了工益赞助。面对如今的学校,付晓骄傲地说:“正是咱们的老师们脚踏实地,‘一砖一瓦的努力,学校才能呈现出今天你们所看到的风貌——有了完整的课程,有了完善的教学条件,甚至有了图书室和课后社团,让乡村孩子也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从无到有,用美育点缀乡村孩子童年

在乡村学校,美育往往被划分到一个“边缘化”的工作板块,一来缺少对应的师资,二来缺少完备的美术教具。但是在折坤小学,美育却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几年前,芭莎公益慈善基金走进了折坤小学,带来了完善的美术教具,一同带来的还有美育这样一个新的概念。这样一个契机让包括付晓在内的“门外汉”第一次感受到了美育的魅力。“过去,我们一直觉得美育是一个很高深、很专业的东西,是我们这些非专业的人难以触碰的东西。当芭莎公益走进学校之后,我才知道美术课也可以上得很简单,乡村学校也可以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美育课程。”

说干就干,很快折坤小学的“美术双师课”就搭建了起来,付晓也成了双师课的一员。可是对于物理专业毕业,几乎没有接触过美术的付晓来说,要把这样一个双师课开展下去也并不容易。付晓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强化自己的美术素养,也会在闲暇时自己动手做一些手工,当缺少美术教具时,他会发动老师寻找树叶、野花、小石子等乡村随处可见的物品来做材料。结合自己的物理专业,付晓也在学校开设了航模社团,把美术和航模相结合,让孩子们可以在飞机的机身上自由描绘自己喜欢的涂鸦。

在我们去到折坤小学的第二天,也正巧赶上付晓的户外课堂,几名科任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走上几里路,来到学校附近的小河边就地取材,进行手工创作。付晓一边耐心讲解着各类手工作品的制作要领,一边亲身参与,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材料、加工、粘贴,忙得不亦乐乎。付晓告诉我们:“几乎每个月,我们都会开展两三次这样的户外创作活动,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创作素材。我们的孩子或许不是每个都会走上美术这条路,但美育可以让他们都有发现美的能力,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在乡村,“控辍保学”几乎是每所学校都要面对的痛点,由于家长缺乏教育引导,很多孩子常常因为文化成绩不好而被迫辍学。美术教育无疑为这群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为有了美术课,很多孩子在学校找到了爱好,有的孩子或许文化成绩不尽人意,但在美术上发现了自己的天赋,甚至好几位孩子都在比赛中获了奖,这无疑增添了他们的信心和动力,朝着自己的优势方向发展,同时也在带动文化课的学习。在美育课程进入校园的这些年,付晓切实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更加乐观开朗,也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向往。

从缺位到弥补,乡村孩子的情感寄托

在折坤村,常住人口有200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在家务农的老人。父母外出打工,村里的许多孩子就自然成了留守儿童。父母陪伴的缺位,导致留守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的关爱匮乏,不少孩子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或内向自卑,或过分顽皮。这样的情况下,包括付晓在内的乡村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工作,更要担任起孩子“父母”的角色。

付晓的班里有三十几位同学,而他能够清晰地知道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日常和孩子们接触,付晓没有一点架子,会放肆地和孩子们嬉戏追逐,会带着孩子在田间拔萝卜,累了就坐在田埂上,和孩子们放肆大口地咬着萝卜吃,也会在课堂上开展自制火箭打靶、试飞航模等游戏,让教学内容丰富有趣。他会留心与学生的每一次对话,因为在这些不经意的对话中,或许就潜藏着这些孩子内心的需求与渴望。

付晓的班里有一个叫小梅的女孩,父亲因为某些原因进了监狱,母亲也抛下她离家。特殊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小梅的性格十分內向,每次付晓和她交流,都能感受到她眼神中的闪避和畏惧。在和小梅的奶奶了解了情况以后,付晓为小梅争取了各种支助,也带着小梅参与了“放飞梦想”航空科普公益项目,去看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现在的小梅有了很大的变化,看到老师愿意主动打招呼,家里的果子成熟了,她也会带到学校,悄悄地拿一点给付晓。虽然性格依然腼腆,但看到小梅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付晓认为这便是很大的进步。

另一位男孩小龙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性格张扬,喜欢调皮捣蛋,成绩几乎是倒数的名次。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交流,付晓意识到,这孩子并不是天性就坏,因为在学习上感受不到成就,便以捣乱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于是付晓摈弃了仅看成绩的考核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地给予他展示的平台,让像小龙这样的孩子也有争取评优的机会。也正是这样的方法,让小龙的行为习惯迅速变化,不仅闯祸的频次减少了,看到有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抢着去做,这样的改变让付晓无比欣慰。

“在教育中,最伟大的就是这样一群很难被看到,但一直坚守在乡村的教育人,凭着一腔热血,为中国教育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很荣幸,我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走过十余载,他深知教育的力量,也更加坚定地走在这条充满挑战和希望的路上,带着他的信念: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

付晓

贵州省黔西市金碧镇折坤小学教师。遵义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毕业,坚守乡村教育十七年,曾获评金碧镇优秀教师、金碧镇“最美乡村教师”、金碧镇优秀教师、金碧镇先进教育工作者、金碧镇优秀校长、黔西市教育系统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突出贡献奖、黔西市“水西天地杯”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

猜你喜欢

金碧小梅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专属影音室,独享沉浸式观影环境 重庆金碧天下私人影院
钱真的少了吗?
丢三落四
如梦似幻金碧赋彩——贾楠工笔重彩绘画赏析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锁虚空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老板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