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口岸“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经贸模式探索

2024-04-10刘嘉莹

商场现代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边民互市贸易已成为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边民互市贸易带来的经济效益,国家鼓励在边境地区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进行落地加工。本文聚焦丹东口岸,在介绍丹东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经贸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丹东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经贸模式的有利条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丹东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经贸模式的建议,以期对中朝边民互市贸易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边民互市贸易;互市贸易+落地加工;创新发展

一、引言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边境贸易工作,边境贸易成为推动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对外开放、兴边富民的重要手段。随着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边境贸易发展活力不足、政策法规滞后等发展瓶颈和短板日益凸显。为此,国务院下发了相关文件,就新时代改革创新相关体制機制、推动转变边境贸易发展方式、实现稳边安边兴边等内容提出十条意见(“国十条”)。这是继1996年国发2号文件之后,第一次出台专门针对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文件。

“国十条”中明确指出,边民互市商品不仅满足边民自用,还可以生产和发展致富。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在商品、园区建设、财政税收支持等方面出台创新政策。并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边民互市贸易的底线和红线,给予边境贸易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国十条”作为今后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纲领和指引,解决了多年以来互市贸易商品身份、落地加工等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边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国家政策保障和有力支撑。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我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列入边民互市进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的除外),每人每日价值在8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超过8000元的,对超出部分按照规定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针对不同类别的落地加工商品,企业生产的成品增值20%以上,可实行不同比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可进入国内市场流通。边民购置的商品可以自用,也可以用于致富,或者销售给落地加工企业,享受落地加工政策。

为进一步提升边民互市贸易带来的经济效益,国家鼓励在边境地区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进行落地加工。一则可以兴边富民,助力边境口岸城市由“通道经济”转为“产业经济”,加速边民走向共同富裕;二则可以利用天然的区位优势,扩大出口,提升对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结度。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因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对于我国沿边省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重要作用。

二、丹东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经贸模式现状

丹东是辽宁省唯一的首批全国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1996年,丹东获国家批准与朝鲜开展互市贸易;2019年,丹东边民互市贸易进口来源地从朝鲜一国扩大到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和俄罗斯东北亚五国;2020年,丹东被确定为首批13个全国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市县之一。

目前,国家不断扩大及完善给予互市贸易的政策优惠。在政策导向上,从边民自用扩大到边民自用、加工和发展致富;在商业模式上,从单一贸易扩大到贸易+落地加工制造;在政策主体上,从只有边民个人的限制和没有制造企业参与扩大到可以由边民经济组织和加工制造企业参与。

基于互市贸易的政策优势,丹东市“十四五”期间正在构建“一核心、八区点、九园区”,推动边境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其中,“一核心”即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在丹东临港区域建设占地12.96平方公里的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由日本产业园、韩国产业园、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配套产业区、商务服务区六个部分组成,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大力吸引落地加工企业入驻,扩大互市贸易和落地加工业务规模,建设百亿级产业园区,力争成为国内一流互市贸易和落地加工发展示范园区。“八区点”即边民互市贸易区。以构建布局合理、资源整合、辐射力强的边民互市贸易点开放格局为目标,规划建设边民互市贸易点,坚持梯次推进、错位发展,“十四五”前期重点推进已获省政府批准的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点)、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点)、一撮毛边民互市贸易区(点)、河口边民互市贸易区(点)和金山边民互市贸易区(点)建设;升级已验收运行的国门湾边民互市贸易区。同步积极争取浪头机场边民互市贸易区(点)、马市边民互市贸易区(点)获批,并根据发展需要探索在凤城、宽甸地区布局新的互市贸易点。“九园区”即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突出以互市商品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重点建设9处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园,即日本产业园、韩国产业园、东港边贸互市产业园、边境合作区(一撮毛)边贸互市产业园、高新区边贸互市产业园、金山经济开发区边贸互市产业园、振安区五龙边贸互市产业园、凤城经济开发区边贸互市产业园和宽甸城南经济开发区边贸互市产业园,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互市商品落地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带动和促进“通道经济”向“园区经济”“口岸经济”转变。

目前,丹东以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综合保税区)为核心,以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和边民互市贸易区(点)为两翼,通过构建“一核心、八区点、九园区”的边境贸易布局,创建集边境贸易、物流采购、生产服务、加工制造于一体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打造海陆互济、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三、丹东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经贸模式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凸显

丹东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沿江、沿海、沿边城市之一,是我国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枢纽城市、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是环渤海、黄海经济圈与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合作重点城市。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地区唯一的沿海沿边城市、东北东部地区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出海口、联通朝鲜半岛主要的陆路口岸,腹地优势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推进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入,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日益突出。

2.口岸优势明显

丹东已经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海运、航空为主的立体化口岸开放体系,随着国家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丹东口岸面临全面提升的良好机遇,太平湾口岸正在争取一类口岸、实现升级;新鸭绿江公路大桥口岸工程建设持续加快,通关货物联检设施不断完善,大桥口岸具备随时开通启用的条件;丹东至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国际航线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功能完善,口岸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3.交通优势明显

丹东目前已经形成陆海空立体交叉、辐射东北亚的大交通格局。陆运方面,形成连接莫斯科、平壤的铁路国际交通网络;沈丹客专、丹大快速铁路拉近了与沈阳、大连的时空距离,丹东融入辽宁“一圈一带”布局步伐加快;高铁四小时可达北京;东北东部铁路连接 3 省 14 市;丹沈、丹大、丹通、丹海4条高速公路形成贯通辽宁、辐射东北的公路网。海运方面,已与日本、韩国、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开通了海上货物运输业务。空运方面,与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发达地区的城市实现通航,民航货运量和客运量逐年增长。

4.政策叠加优势明显

2020年,《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国内区域布局、国际市场布局等“五个优化”和贸易促进平台、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营销体系等“三项建设”,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丹东“十四五”规划建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丹东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都明确提出要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性城市和幸福宜居城市,并分别出台专项规划。这些叠加的政策优势为丹东实行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四、丹东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经贸模式的建议

1.明确落地加工产业发展方向

争取国家边境贸易优惠政策,抓住海关总署和商务部调整边境贸易优惠政策的新机遇,全力争取朝、日、韩、俄、蒙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政策,重点支持农产品、中药材、木材、矿产品等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行台账管理,进行实质性加工。鼓励互市贸易产品落地加工,提高产品增值空间。丹东口岸应积极吸引边贸加工企业落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贸易带动加工产业发展,将互市政策带来的收益增值化,帮助边民实现增收。可以组建边民互助组与试点落地加工企业签订合法互市商品购销协议,解决边民购买原材料的销售问题,让边民有效利用 8000 元免税额,提高互市贸易的效率。

2.培育互市商品深加工链,提升互贸区品牌竞争力

根据《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规定:互市贸易区不包含商品深加工、二次预包装食品加工的功能,因此无法在互贸区内开展此类业务。可考虑办结通关手续后,在互市贸易区外就近区域开展此类业务。引导并鼓励丹东边民销售除自用外剩余的互市贸易商品,大力发展互市商品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互市商品产业化,提高附加值,树立品牌,建立和发展具有丹东特色的互市商品品牌,发挥品牌效应。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相关产业规划,支持边境地区边民在互市区外设立加工厂,将互市商品交易完成后直接落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互市贸易转型升级及周边加工、物流等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兴边富民政策效益。

3.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政策以扶植落地加工企业发展

制定出台《丹东市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实施细则》,创新边民互市贸易税收、土地、监管等“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的政策扶持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出台产业落地的各项支持政策,对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企业建厂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对自建厂房、技术研发、创新产品等费用按照不超过实际费用的30%~40%给予补贴,研究出台通关便利、税收优惠、财政倾斜等方面的措施,对入驻互市商品深加工园区的试点企业,在资金扶持、简化项目审批、保障土地供应、用电用水厂房补贴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指定商务部门负责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企业的管理工作(包括准入管理、核查及日常监督等)。加快特色互市产品加工产业的培育,构建朝方产品—边民采购进口—企业收购加工的产业链条,实现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形成前岸后厂、前岸后市,打造丹东边境线上互市贸易与落地加工相促进的沿边经济带,切实将国家边民互市政策的红利最大限度地留在丹东、惠及边民。

4.加大区域基础设施投建力度

加强沿边地区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口岸和互市贸易区的仓储、冷链、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探索一站式通关新模式。要积极探索交通运输、海事、检验检疫和海关等部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联合通关试点以及口岸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合作试点。优化进出口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为落地加工企业提供便利。支持各查验部门推行无纸化通关,建设、推广和维护好电子口岸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共用、互联互通。探索“互联网 + 互市贸易”新模式。目前已建成丹东市边民互市贸易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可以进行边民、合作社(互助组)、商铺、落地加工企业备案、查询、审批等工作。在丹东海关、大东港海关的大力支持下,丹东市边民互市贸易地方平台与海关总署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2.0版)已完成对接工作。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已经完成园区运营系统与海关总署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2.0版)的对接工作。下一步要加强丹东市商务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等单位的沟通,丰富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数字技术对互市贸易及落地加工全流程“大数据、可视化”监管功能的支撑。组织召开互市贸易政策宣讲和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的学习交流活动,推动丹东市边民互市贸易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

5.借助朝鲜劳动力成本优势,打造“互市贸易+跨境劳务合作”模式

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朝鲜劳动力过剩,急于向外输出劳动力赚取外汇,丹东引进朝鲜劳动力占据天时与地利优势,其研修生在丹东的月工资水平一般在1500~2300元,而丹东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存在招工难、招工贵的现象,一线生产工人工资超过3000元,再加上五险一金及其他福利,企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丹东可以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在合作区、高新区或丹东港临港产业园区建立跨境合作示范区,允许朝鲜边民在入境合法、停留合法、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在跨境合作示范区内的加工企业合法务工。取得经验后,可进一步与朝鲜边境道市签署跨境劳务合作协议,向辽宁省及国家申请,逐步允许朝鲜边民在丹合法务工。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形成成本洼地,这也必将成为丹东招商引资的重要“撒手锏”。

五、结语

结合地方的产业优势,开展特色的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形成具有丹东特色的加工产业集聚群,新政策模式下的互市贸易,必将给丹东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成为传播丹东对外开放的新名片,使丹东有望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朝、韩、日等国的商品集散中心。

参考文献:

[1]朱长胜.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的税制路径选择及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3(1): 44-47.

[2]王莉莉.“投资辽宁”平台助力辽宁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J].中国对外贸易,2021(6):17-18.

[3]陆镜名,喻智健,刘开邦.扶贫视角下边贸互市贸易模式研究:以东兴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20(8):89-90.

[4]李隽波,覃春莲,陈铭达.边民互市背景下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路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21(7):31-34.

作者简介:刘嘉莹(1979.12— ),女,满族,辽宁开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跨境电商、边境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