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坛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4-04-10仰义方

关键词:中国式中华马克思主义

骆 丹,仰义方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2023年11月25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与重庆邮电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坛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会议。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些独到的思想观点。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对外经贸大学原校长夏文斌教授认为,要从唯物史观在当代丰富和发展的视角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作整体把握,从历史传承上厘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和“脉”,他围绕“两个结合”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当代阐释的新飞跃、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自觉和制度创新、大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新表述新运用、文化开放包容与世界历史价值意蕴的升华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重庆中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代浩云教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理论阐释,认为文化自省焕发活力之时、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之时、文化自觉开启新篇之时综合促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时”;在“势”的方面,文化软实力彰显了优势,文化衍生力顺应了趋势,文化向心力赋能了大势。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与“势”,习近平文化思想应运而生。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薛广洲教授从两个原则、一个核心角度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他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文化的性质,二是文化建设的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上两点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最核心的精神,就是要弘扬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马哲史学会副秘书长李俊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观点与理论精髓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出的核心观点和要义在于三个坚持。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确立文化主体性;二是要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三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会长唐洲雁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揭示了文化建设规律,明确了文化发展战略。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大致包括以下方面:加强党对宣传文化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加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建设等关涉文化强国建设的诸多方面。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严密逻辑,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友教授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本体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目标逻辑、功能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发展逻辑、方法逻辑、价值逻辑,这十大逻辑分别回答了文化内涵、文化来源、文化使命、文化定位等重大问题。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守敏教授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逻辑,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卡”中突围、在“升”中亮牌、在“变”中求稳。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这是因为它在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这主要体现为:第一,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第二,注重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第三,坚持继承与发展统一、守正和创新统一。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部副主任、研究员贺新元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以深厚的哲学基础为支撑,闪耀着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彰显了自信自立的文化品格与精神气质,贯穿了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彰显了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体现了系统观念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体现了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五、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茂华教授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价值意蕴:一是继往开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化的新境界;二是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芒;三是面向未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赵士发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价值基础、提供了精神力量、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及路径

理论只有落地,才能真正彰显其科学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更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丰教授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其一,培筑根与魂,确保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其二,融通古与今,汇聚今日生活共同富裕的磅礴精神伟力;其三,兼修内外,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文化内涵。徐茂华教授认为,坚持贯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以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七、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两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王幸生从两个必由之路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他认为,“第二个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激活、双向赋能、双向成就的过程。江西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汪玉奇引述了冯友兰先生旧邦新命的观点,深入探究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旧邦新命的关系,总结了中华民族旧邦新命基因所在的五点基本经验规律:第一,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实行交流交锋交融的指导方针;第三,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提出文化自信,突出了中华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主体地位;第四,对中华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第五,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并概括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创立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贺新元提出,“两个结合”必须直面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一直发生变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用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结合?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内容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他认为,我们要观照现实,准确把握当前已经发生了变化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推进“两个结合”。薛广洲教授认为,现阶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作为“第二个结合”提出来讲,凸显了当前此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第二个结合”提出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清楚判断什么是优秀、什么是糟粕?他进一步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讲文化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当中某些具体概念或一些思想的宏观凸显,即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廉政建设教研室主任路杰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哪儿、结合点是什么的深刻发问和思考,同时提出关于“第二个结合”需要的文本依据。从社会主义史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取得巨大成功,原因之一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但绝不能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而然地挽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相互成就的结果。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明教授认为,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定位为重大理论创新,并且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导思想。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国超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做得不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要求和路径的认识有待提升等。对此,应深入挖掘契合点、重视教育引导、重视实践创新、加强国际交流等,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八、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党的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方向指引作用,而且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徐志宏教授从党内政治建设角度对党内政治文化提出了新见解。他认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拥有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会有良好、严肃的政治生活,也会有良好、清净的党内政治生态。要建设好党内政治文化,必须狠抓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仰义方教授围绕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认为需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做到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相结合,处理好“柔”与“刚”的关系,做到思想引领与制度管束相结合,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做到秩序设定与自由活力相结合。

九、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而且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了文化底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无限活力。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赵士发教授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伟大理论创新。他主要从六个方面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一致性: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理论创新来武装全党;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性质与方向;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决定了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与精神力量集中体现在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上;第五,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在于“两个结合”,文化上要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以完成新的文化使命;第六,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和谐与和平的条件与环境,在文化上要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十、习近平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视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维东教授认为,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第一,梳理精华内容,对历史上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家训家风文本进行梳理和归纳,提炼出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发挥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积极作用;第二,加强道德实践,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实现多样传播,借助多样传播路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思政课教学

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之义。四川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凤英教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十章内容的有机融合。第一,原创性成果的集成。王凤英教授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原创性理论,诸如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理论命题,这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容具有高度契合性。第二,系统性地整合。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七个着力”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十章的一至四节有机结合,形成有层次、有深度的教学内容体系。第三,开放性地扩容。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十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晓平教授首先从哲学层面解释了主体性是人在实践和认识中所表现出的能动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特性,中国文化形态的背后存在着文化主体性,它驱动文化主体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因而,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应有之义,回答了为什么要谈文化主体性的问题。其次,他认为看待新时代文化主体性,至少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文化建构的主体性、文化内核的主体性、文化方法的主体性。最后,他认为坚持好文化主体性,应做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主动担当起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华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民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