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图景展现及其实践策略*

2024-04-10宫长瑞卜凡钦

关键词:劳动人工智能教育

宫长瑞,卜凡钦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中,劳动教育具有更基础、更根本、更原初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在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在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为劳动教育打开了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不清楚如何发挥人工智能的教育优势,且国内学界对此方面的专题性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分析人工智能作为劳动教育创新发展资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赋能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应然逻辑

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并逐渐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使得相当比例的劳动项目逐渐被机器所替代,劳动教育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但实际上,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在价值目标、发展诉求、优势资源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人工智能融入劳动教育,不但不会削减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反而会形成叠加效应,助力劳动教育转型升级。

(一)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价值目标一致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是人的物质器官的延伸或投影,目的在于解放人类的双手,与人类智能进行互补,让人类过上自由美好的生活。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2]作为“工业4.0的重要支柱性技术和人类面向未来的重要牵引性技术”[3],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里,人工智能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劳动产品,满足更多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基本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投入生产过程的必要劳动时间被不断缩短,剩余劳动时间逐渐延长,人们的自由闲暇时间得到增加。这使得人们无需再为了维持肉体生存而被迫劳动,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发展自己的活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同样,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以劳促“全”,即通过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实在的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4]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意志行动的劳动,为“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5]681,因而是人类摆脱外界压迫和自身本能限制的最佳方式,是自由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劳动教育有利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追求“真”的价值规律、体会“善”的伦理目的、拥有“美”的情感体验,进而实现智性、德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由此可见,在目标追求方面,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发展诉求契合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学科,只有不断进行自我优化、自我更新,才能适应日益广阔的应用场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自1956年约翰·麦卡锡在达特茅斯学会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以来,经过60多年的探索,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6],使得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发展前途远大的高新科学技术,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智能+”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新趋势。这一趋势表明人工智能未来会与交通、医疗、金融、教育、安防等领域深度融合。可见,技术创新、智能教育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此理念也与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谋而合。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广泛开展”[7]。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当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对象的知识结构不断改变、劳动工具的种类形式不断丰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劳动价值日益升华时,劳动教育就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跨学科融合,实现创新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树立创新思维、提高技术能力,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力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劳动中创造自我价值。可见,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不仅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有助于劳动教育转型升级;而且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更宽广领域应用的潜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三)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资源与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新型通用性技术,其能量几乎可以辐射到所有行业领域中。随着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的综合发展,机器的感知、理解与反应能力得到了空前提高,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人类进行活动,家用机器人、养老机器人、情侣机器人等服务性机器人开始出现。智能机器人不仅模糊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传统界限,而且会弱化人的主体能力,给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可见,单单是停留在人工层面的智能机器,其智能的发展就已经超乎人类的想象。但是,科学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科学技术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像人工智能这种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新技术,其不确定性更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更新而消失。因此,国务院于2017年7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新挑战……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8]。然而,由于目前的人工智能均不具备思维和意识,人工智能的技术治理就需要人类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超越技术本身,从人的角度为机器立“心”,对机器的理性进行补充。而劳动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要素,是最有效最快速培养这种核心素养的途径。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会为了解决某一问题、突破某个环节而进行沟通合作,而且会深入自然、社会,在具身的劳动实践中感知生命、品味心灵。可见,劳动教育有利于对教育对象进行道德引导、人格培养和人文精神培育。因此,人工智能在赋能劳动教育的同时,更会与劳动教育形成一种互补效应,既能推动劳动教育转型升级,又能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二、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育人图景

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是基于“智能+教育”技术的融合深化和广泛应用,具有创新驱动、模式重塑、服务智能等特点,将从表现形态、实践场域、话语表达、评价方式等方面推动劳动教育发生根本性变化,促使劳动教育育人方式转型升级,使得劳动教育日益展现出智慧化、协同化、可视化、个性化的理想图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劳动教育表现形态智慧化

劳动教育形态是劳动教育具体的存在状态和表现样式。准确认识和把握劳动教育形态的时代特征,是区分劳动教育和其他“四育”的重要标识,是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关键。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劳动不只是以人为载体的活动,往往还会涉及事、物、境、势等众多要素,这些要素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网络中呈现客观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不断影响着劳动的存在状态,塑造着劳动教育的样式。当下,脑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复合型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劳动教育表现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但是,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还保持着“旧式劳动教育”习惯,简单地将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或生产劳动,将劳动教育降级为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或降低学分手段。这种认识使得劳动教育的表现形态仍然停留在简单化、机械化、重复化阶段,与时代和社会严重脱节,劳动教育的价值被弱化。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劳动活动中,在技术与智慧的赋能下,人类劳动形态逐渐向智能化和智慧化演变。智能劳动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 创造出智能产品或产品中包含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方式”[9],而智慧劳动则是指“依赖于人脑智力从事的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智能劳动”[10]。智能劳动和智慧劳动不仅是人类劳动的高级形式,更是未来劳动教育的主要表现形态。在智慧劳动和智能劳动中,由于智能机器已经代替人类完成了机械性、重复性、标准化的劳动任务,因此劳动教育的注意力就可以转到更为精深、更具创造性、更有价值的劳动活动上。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采取智慧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与智能机器协同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沟通力和创造力,以适应未来智能化、智慧化劳动的需要。可见,在人工智能的耦合协同下,劳动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态,而是呈现智慧化的教育新貌,日益释放强大的生命力。

(二)劳动教育实践场域协同化

劳动教育作为身心合一、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既需要人们投入体力,又需要融入人类智慧。因此,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由一定空间和情境所构成的场域的支持。场域是贯彻劳动教育过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但是,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是一种“为了生活实践、通过生活实践”[11]的教育。因此,家庭和社会等生活场所是劳动教育至关重要的实践场域。但是,在传统劳动教育中,劳动教育被视为教师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因而被局限于学校范围,定格在固定化的课堂中,这导致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移动学习终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科研、管理的时空限制,使得学习和生活紧密融合,实现了学校学习、专业实习与产业实践的深度对接。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不再是封闭的孤岛,也不再是学校和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包含了师生交互、家校合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日益呈现出协同化特征。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逐渐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劳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去边界化。这使得家庭、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能够广泛参与到劳动教育中,劳动教育逐渐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之间建立了一体化的协同教育机制,形成了家校联合、校企共育、政校合作的良好局面。此外,基于人工智能支持的互联网和大数据系统,打破了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劳动教育资源壁垒,使优质劳动教育资源可以实现跨时空的整合、配置和流转,有效促进了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劳动教育的协同发展。可见,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劳动教育不仅有效整合了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合力,而且突破了地域限制,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被日益扩展,协同育人格局正在形成。

(三)劳动教育话语表达可视化

话语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的纽带,能够开启知识分享的大门,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对于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劳动教育中,由于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体验性、融入性特点,使得“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7]。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育者无法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那么,能否通过生动形象的话语表达将他们在过往实践中对劳动的认识和体悟,以及积累的劳动精神财富传递给学生就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对于学生而言,其对图像的记忆和注意程度远大于冰冷、僵硬的文字。而当下,劳动教育的话语表达虽然呈现出灵活性、多样性等特质,但仍然完全没有摆脱干巴巴的理论说教,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很难使其达成对教育内容的认同。

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社会。世界逐渐变成影像的集合,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多通过图像而建立。反映到劳动教育上,教育者不仅可以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用户界面技术,通过表达、建模及对立体、表面、属性、动画的显示”[12],对数据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加以可视化解释,进而将复杂枯燥的劳动技能流程制作成各种清晰明了、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及动画进行讲解。同时,随着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应用,教育者还可以将现实世界中难以体验到的劳动场景,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并叠加到真实世界中,使原来只停留在书本、教师口头描述或学生头脑中的劳动场景变得真实可感,从而为学生创设更为生动、形象、活泼的劳动教育氛围。可见,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可以将抽象、生硬的劳动教育话语转换成图片、图像、视频、虚拟情境等学生容易理解、愿意接受的可视化的形式,从而优化劳动教育的话语表达,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劳动教育评价方式个性化

劳动教育评价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劳动教育实践的指挥棒。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再限于对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和劳动价值观的单向培养,而是以整体的、综合的、协同的素养形式呈现”[13],劳动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方面的习得和掌握情况,更要注意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志以及劳动习惯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劳动教育评价应该是动态发展、循序渐进的,是贯穿于整个劳动教育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但是,反观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尽管在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合作学习等理念的导向下,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主要还是以分数为中心、以考试为主导、以教师为权威,教育评价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性特质,无法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做到个性评估、精准评价,以至于劳动教育评价被定势和固化,不利于全面衡量学生的劳动素养,难以凸显劳动教育评价的价值旨归。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弥补劳动教育定性式评估、粗放式评价的不足。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全面观照“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向度,而且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全方位地获取学生的海量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精准度,更能够充分吸纳学生、家长、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社会人士等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主体的意见,综合运用问卷、作业、考试、访谈、观察、实践等多种评价方法,构建全局观照、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时贯通、全程推进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及时、全面、深层次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实现劳动教育评价个性化的目标,从而精准定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劳动需要,提高劳动教育传导的及时性。总之,人工智能时代,在人机交互、数据分析、算法推荐等多项技术的帮助下,劳动教育实现了对传统教育目标、思维、方式、场域的突破,逐渐从应试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迈进与人工智能协作的开放性、个性化、终身制时代。

三、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劳动教育是在利用一定科学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这两个独立的系统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收获知识的教育。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等有着本质不同,不仅蕴含着知识传授、技能锻造、价值培育的显著特点,而且面临着工具技术与科学精神相匹配的应用难点。因此,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劳动教育,既要发挥人工智能的科技红利,助力劳动教育革新升级,又要主动进行价值反思和伦理调节,从而规避人工智能的风险和挑战,实现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深度合作。

(一)坚持“冷”“暖”交融,厚植劳动教育的人文精神底蕴

随着科技化产品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逐渐从幕后移步至市场化应用的舞台。未来了解高科技产品、学习使用智能技术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将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教育需求的导向下,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会越来越聚焦于劳动教育的技术能力维度,逐渐忽视劳动教育立德、育美的情感功能,这使得复杂劳动被简化为单一的技能劳动,劳动教育被降格为某种职业技能训练活动。由此,劳动教育的价值仅仅表现为帮助学生掌握固定知识和技能的外在价值,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将被日益消减。但是,劳动作为生命的本能、生活的乐趣,其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和正向力量,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是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因此,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既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培养学生过硬的劳动技能,又要在此过程中凸显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面貌,使学生成长为兼具科学技术手段与人文情怀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合格劳动者。

一方面,要减少工具理性的“冷”,增强人文情感的“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越来越轻松地学习技术、体验生活,这使得工具理性的作用被无限放大,甚至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但是,劳动教育与其他实践领域不同,其始终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照每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价值实现过程。如果一味地追求利用技术提升学生技能而忽略生命的情感和温度,那么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和基础性地位将受到猛烈冲击。因此,在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在传授理论知识、培养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倾注人文情感和关怀,不断肯定学生的主体特性和自我价值,不断增加情感性交流,进行分享性沟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断赋予技术以情感和温度,从而避免“只见技术不见人”“只认数据不认人”的工具理性主义偏向,正确处理好“冷”的技术和“暖”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丰富和完善人的本性。另一方面,要坚持技术为“用”,回归育人之“本”。科学技术形成发展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是人类对自我有机身体进行修正和完善的外在工具。因此,在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坚持技术为“器”、育人为“道”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驱动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并非靠生搬硬套,更不是让人工智能凌驾于劳动教育之上,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地吸纳发展,从而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破”“立”并举,划定劳动教育的技术伦理边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动回答问题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智能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教育、机器人支教等新兴人工智能的教育前景也被广泛看好,这使得“人工智能成为连接教师与学生不可或缺的中介,‘教师人工智能学生’三维主体交往互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实践的基本形态”[14]。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很容易淡化教学的道德属性。特别是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其不单单是传授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热爱劳动的情感,隐含一种道德教化功能,而这种道德教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因此,当人工智能加强了人机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协作,使得本应该作为技术工具辅助教育的机器变得几乎可以模仿人类的一切时,教师就会逐渐由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在此基础上,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核心的教书育人理念将被逐渐消解,劳动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也会随之淡化。为此,要打破人工智能无界限进入劳动教育的状态,为劳动教育划定技术伦理边界,以求真、求善、求美的伦理精神规范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从而使教师和人工智能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高质量的劳动教育。

首先,坚持“真”的技术伦理边界,确保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的真理性。人类社会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以“真”为基础,没有真,没有真理性,就没有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教育和科技活动。“真”的技术伦理边界是确保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具有价值的前提。为此,劳动教育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科技情感和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以弥补人工智能的缺陷。其次,坚持“善”的技术伦理边界,确保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的道德性。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普遍化、日常化的背景下,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是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基础。因此,劳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具备“善”的道德品质,进而能够选择“善”的道德内容,践行“善”的道德行为,履行前瞻性的道德责任。最后,坚持“美”的技术伦理边界,确保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的价值性。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使得现代一切科技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坚持“美”的技术伦理边界,其目的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工具性转换为服务师生的福祉性,进而体现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性。因此,劳动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更好地发挥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三)坚持“本”“末”相顺,重视劳动教育的创新创造本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步,现有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宽广的内涵,促进了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但在此过程中,随着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被纳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变得空前丰富和庞杂。再加上以远程劳动、共享劳动、人机协同劳动等为代表的非典型劳动形态与传统劳动形态在融合过程中的冲突,使得“劳动教育内容的浅薄化和冲突化,将成为未来劳动教育面临的一大关键问题”[15]。然而,对于人类劳动而言,不论是远古时代的采集狩猎,还是农耕文明的手工劳作,抑或是工业社会的流水作业,乃至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自动化,创造性始终是人类劳动特有的本质。因此,面对庞杂的教育内容和有限的课时数,劳动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就要坚持“本”“末”结合,拒绝浅薄,坚持深度引导,以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内容,辅之必要的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虚拟劳动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生产中革新、在服务中创新、在实践中创造,使其成为能够与机器协调工作并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要加强价值观引领,深化学生对创造性劳动的认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智能应对人工智能的总体策略是“既竞争又合作”[16]6,即人类在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人工智能不擅长的能力——创造力。因此,未来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而且要发挥其独特优势,使学生在真切的劳动实践中感受“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7]的意义,明白创造力是人类最主要的特点和优势,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主动培养创造意识,提升创造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技术技巧,形成对创造性劳动的真挚情感。另一方面,要创设积极的劳动环境,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空间。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造多个劳动技能实验室,开展面向未来的校本课程。同时,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劳动教育目标,在年级建设创客实验室,并配以锤子、剪刀、手锯等传统工具及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焊接设备等现代工具,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个性化的操作空间。此外,还要统筹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现代农场、工厂、服务业等社会场所,创建更多的劳动教育基地,在良好的劳动氛围中,激发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内驱力,在现代技术的学习实践中,提升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表达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四)坚持“虚”“实”相依,贯彻劳动教育的具身教育方法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大部分实践场所将被迁移至线上虚拟空间,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但也很容易让学生身心分离,使得劳动教育被窄化为心的问题,仅以大脑为主体,更多地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创新思维的培育等精神层面,身体变得可有可无。但是,劳动是“在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8],因而是身心合一、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身体是实施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去身体化的劳动教育容易忽视身体在认知、意志、情感生产和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培养完整的人。因此,在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贯彻身心合一的具身教育方法,使得学生在更自由、更多元、更开放、更智能的劳动空间中解放身体、深化体验,获得更加充盈的生命和情感的体悟。

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个虚实结合的新环境,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随着智能劳动、虚拟劳动等崭新劳动形态的不断涌现,未来虚拟空间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愈加重要。因此,劳动教育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直观、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打造“虚”“实”结合的劳动教育新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人机协作的智能化劳动实践,通过手脑配合的方式激发身体的潜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在生活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和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生活的幸福感。尽管未来学校的教育活动将愈发依托于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但是劳动教育的本质仍是生活的。马克思指出,“当劳动已经不仅仅是人类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5]365时,人们便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代替自己完成不能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从而获得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此时,劳动就不再仅仅是人类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了生活的乐趣。可见,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增强人们幸福生活的能力。因此,劳动教育需要回归社会、家庭等真实的生活,在生活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使学生身心获得解放,指导学生迈向幸福生活。

“无论愿意与否,人工智能时代都必将到来,或者说已经到来。”[16]4随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国家政策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未来的劳动教育必将与人工智能走向深度融合。因此,应抓住人工智能给劳动教育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实现对劳动教育的价值重塑、理念重组、模式重构,逐步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的劳动教育新生态,构建智慧化、系统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引领劳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又不失谨慎地走好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未来之路。

猜你喜欢

劳动人工智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