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大爱

2024-04-09李晓凌

含笑花 2024年2期
关键词:西畴县西畴双拥

李晓凌

躬行践履始玉成,行而不辍终致远。

2022年12月13日上午,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命名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西畴县被命名表彰为“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荣誉背后,凝聚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凝聚着全县军民的共同奋斗和追求。

西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城。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20万人。西畴虽小,却在集“革命老区、原战区”为一体的红色资源的滋养下开出绚丽的“双拥之花”。西畴虽小,却将创建“双拥模范县”视为党政军共同的最高政治任务与荣誉。西畴虽小,却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作为文山州最小的县城,双拥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大有作为。

1979年至1992年,西畴县革命老区的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感召下,踊跃支前参战。13年的支前参战,全县83个单位荣立集体功,其中5个单位荣获省(军)级授予的荣誉称号,省政府授予西畴“支前先进县”荣誉称号。

今天的西畴,一处处双拥标识、一项项拥军政策、一个个拥军故事、一幅幅拥军画面,让这座有着悠久革命传统、深厚红色基因的小城历久弥新。饱含着“西畴精神”的双拥情,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赓续传承,闪闪发光。

彭寿聪从小就有参军的梦想。他的父亲是一名支前骡马队民兵,受父亲的影响,1995年初中毕业,他便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门,实现了参军梦。

选择当兵,是彭寿聪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竟与地雷打交道。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他是公认的扫雷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技术能手之一。只要是他率领的扫雷队扫过的雷场,无一雷患。他与雷“共舞”,亲手排除各类爆炸物达2000多枚,在雷场上10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可每次雷场作业他仍然冲在最前面,被誉为“雷场勇士”。

从西畴县走出来的扫雷兵彭寿聪,如今已是玉溪市农业农村局的一名干部。时隔近30年,他的军旅生涯在当地老百姓中依旧为人津津乐道,他只是西畴县众多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2023年下半年的新兵欢送大会上,一对双胞胎兄弟一起参军入伍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些年,双胞胎兄弟一起参军入伍的情况很少见,都说‘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现在是两人参军,全村光荣,作为乡亲,我们很自豪!祝愿他们在军营早日锻炼成材,报效祖国!”说起程代光和程代辉这对双胞胎兄弟一起参军入伍的事,村民们纷纷点赞。

参军报国建功,全家无上光荣。2023年,西畴县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上门为荣立个人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属送立功喜报和慰问金,让军人军属共享尊崇荣光。

近年来,西畴县踊跃报名参军入伍的人不胜枚举,自2021年以来就有199人成功参军入伍。特别是2023年下半年的新兵欢送大会,就有超过500人参加,规模盛况前所未有。正是因为西畴县拥军优属工作做得好,才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愿意投身军营,奉献青春与热血。

西畴县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县委书记、县长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组织参加双拥专题会议、党委议军会议、双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分析新时期双拥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带头参加军事日活动。印发了《西畴县创建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和《西畴县创建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任务清单》,成立了乡镇双拥工作领導小组9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83个,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1个、中队9个、分队73支共600余人,参与疫情常态化防控、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外联动、前后衔接的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双拥工作组织与服务体系。把双拥工作纳入县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国防双拥教育培训,把国防和双拥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等方式,把军爱民、民拥军的思想刻在一代又一代西畴儿女的潜意识里。

为了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西畴县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军人军属就业、子女入学、军人就诊的政策措施。在县级财政“三保”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安排100万元财政预算用于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驻西部队子女就学100%享受优待,随调军嫂同渠道100%妥善安置。联合县妇幼保健院,组织全县荣立三等功奖励的现役军人家属共12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精心组织和打造具有本县特色和双拥特点的“八个一”系列双拥活动。即:走访慰问一批驻西部队和退役军人、举行一次军事日活动、印发一封慰问信、举办一场双拥晚会、召开一次退役军人茶话会、组织一次军姿行动、开展一次亮屏行动、宣传一批典型人物。

拥军爱军,县委、县政府带了个好头。每年县级四套班子领导常态化看望慰问广大官兵。节日里采取登门入户、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退役军人普遍进行走访慰问、宣传政策、倾听呼声,详细了解每名退役军人的收入、医疗、住房等基本情况,积极开展送温暖、送关怀、办实事。优抚对象时时牵动着县委、县政府的心。在加大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保障力度的同时,积极落实各项优抚优待政策,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近三年来累计发放各类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医疗、解困、慰问资金共6329.02万元,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政策100%兑现。

西畴县通过做好双拥工作凝聚军心民心,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的鱼水情谊得以巩固,实现了“传党声、听民意、解民忧”。

入冬以来,西畴大地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在西畴,不论是县城还是乡村,随处可见“党政军民心连心,共创双拥模范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共建双拥城”等宣传标语。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每天都有退役军人、军烈属及优抚对象,通过“一网一窗一站”落实国家为他们带来的优待政策……

从“支前先进县”到“双拥模范县”,西畴的双拥工作效能着实令人佩服。因为城小,也因为财力不如其他县(市)雄厚,西畴县的双拥工作可谓是精耕细作,特别是在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上,更是凝聚了“西畴精神”的力量。

坐落于县城东郊的南疆烈士陵园,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保卫边境安全而英勇牺牲的革命英烈229冢,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着眼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烈士陵园建设管理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陵园进行修建和改造。对县域范围内散葬烈士墓进行全面摸排,在充分尊重烈士遗属意愿的前提下,将4冢散葬烈士墓迁入西畴南疆烈士陵园。积极开展为烈士找亲人、为亲人找烈士公益活动,成功为安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李凤斌烈士找到亲人。这是西畴县深入推进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

“我们局长很有亲和力,她工作求真务实,注重下沉基层,掌握实情。”面对采访,西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向我谈起局长艾永丽。

今年48岁的艾永丽,是西畴县西洒镇人,现任西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1996年参加工作,曾在多个部门任职。因为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干事细致,认真踏实,2019年,西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她便担任局长至今。作为该局的“一把手”,她把双拥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以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为落脚点,带领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全县数百名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然而,帮助退役军人解决生活困难,只是艾永丽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西畴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一位退役士兵前来询问自主就业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和优惠政策?面对咨询,工作人员指引老兵落座,递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耐心细致解答。

针对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可以享受哪些待遇等优惠政策,西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妙招。每年积极组织宣讲团队,深入驻西武警中队开展宣讲活动。宣讲成员从“退役士兵安置就业”“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政策”“退役军人税收优惠政策”等紧贴部队退役士兵迫切需要的政策,以面对面的形式与部队官兵进行深入解读和交流,宣讲团队深受官兵的欢迎。

西畴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蔡云花介绍说:“每年县人社局都会积极配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做好退役军人的自主就业工作,为退役军人创业贷款问题,从贷款需要的条件、怎么申请、如何借贷,可以借贷多少等做一个全面细致地讲解。政策讲深讲透讲实,让退役军人吃上‘定心丸”。

在莲花塘乡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老陈说:“感谢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志愿者,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在西畴,像老陈这样在志愿者帮助下,找到工作的退役军人数不胜数。西畴县为军人军属实施“精细化”关爱服务,急军人之所急,想军人之所想。

据了解,西畴县加强与人社部门和各类培训机构合作,举办多层次多领域实用技能培训,去年共培训退役士兵60人,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政策知晓率及有意愿人员参训率均达100%。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双拥工作网络体系,累计线上、线下为2300余名退役军人答疑解惑、提供政策咨询。上门为伤残退役军人、60岁以上参战老兵提供暖心服务150余次。拓宽就业渠道,构建企业用工需求和退役军人务工需求之间的“桥梁”,连年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7场次,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11名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官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连续4年成功实现待安置期缩短为零。

在西畴县武警中队会议室,新华书店负责人王云玲将精心挑选的110册政治、文学、历史类图书送到官兵手中。近年来,为了扎实做好“送文化进军营”活动,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西疇县双拥办组织部分双拥成员单位及拥军企业进军营开展送书画、送书籍等活动。成功举办了喜闻乐见的大型双拥主题晚会“舞动西畴”,有2200余人观看晚会,网络直播在线观众达到1200人次。2022年,选送的作品《军民团结胜利之本》获云南省首届双拥主题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类三等奖,微电影《生命大接力》获优秀奖。文化拥军成为助力西畴部队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从上至下,从文件到落实,从关心关爱到用心服务,不难看出,服务便利的背后是西畴为军人军属等群体做好保障工作的生动体现。

北回广场上,李兰英老人对军队知识的熟知程度,让人叹服。

别看老人满头白发,可是思路清晰,讲起军队的事更是头头是道。我疑惑不解地问:“大妈,您没当过兵,怎么知道这么多军队的事?”

“我每天都要来广场上跳舞,从我家到广场要路过双拥主题街,一来二去,见得多了,那些内容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再说了,现在到处都在宣传要爱军拥军嘛!”说完,老人扭动着身姿,跳起广场舞。

老人说的“双拥主题街”,其实是西畴县为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而精心打造的。

在西畴县双拥办工作人员聂占峰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双拥主题街”。一块块鲜红靓丽的双拥宣传牌在冬日暖阳下,显得分外耀眼。

据了解,西畴县以县城区北回广场、玉鼓路等地为主阵地,打造了文化氛围浓厚、内容丰富的“双拥主题公园”“双拥主题广场”“双拥主题街”和“拥军路”。“双拥主题街”的双拥宣传牌上的内容在金钟山脚下的“双拥主题公园”,这里有两个“红色纪念标”尤为显眼,名叫“金钟”“玉鼓”,是全县各界人士为了纪念第九集团军全体抗战官兵集资修建的。“双拥工作专栏”分为领导关怀、拥军优抚、拥政爱民、军民共建四个板块,驻西部队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如亲人,主动承担各种险重任务,为西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精神高地广场是“十大英模”、强边固防的相关内容,还有很多是西畴县的支前历史。闲暇之余,许多市民可以到这里重温西畴各族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群策群力保家卫国的光辉历史,感受军人的风采。

聂占峰介绍说:“西畴县紧紧围绕双拥创建各项指标,结合军地融合发展和双拥共建,结合文明县城打造。从‘双拥主题街标识开始到县医院止,武装部环抱其中,呈‘U字形,双拥街全长1.4公里,共设置有宣传牌57块,标识4块、宣传灯杆30棵、宣传画15幅、永久性标志牌5块,与新时代‘西畴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宣传,让双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润物细无声,在县城交通要道设立主题雕塑、宣传墙、宣传栏,在路灯杆上悬挂双拥宣传标语,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片和双拥模范县创建公益宣传片,采用悬挂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在全县上下宣传双拥相关知识及《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政策法规,营造“人人了解双拥、人人支持双拥、人人参与双拥”的双拥热潮。

越来越多的双拥元素逐渐融入西畴军民的日常生活,双拥工作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从党政军机关部门到学校、企业、社会组织,以各种形式投身创建活动。西畴县把双拥宣传、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基础工程”“固本工程”,做到软件、硬件一起抓,形成全民教育、基地教育、媒体宣传“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

除了打造渲染爱军拥军的宣传氛围,西畴还把双拥工作办成“尊崇工程”。发动社会各阶层参与社会化拥军,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沿街的店铺设有“让军人受尊崇得实惠”标识牌,沿街的停车位设有“军车免费停放”标牌,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及军属提供打折优惠。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置71个“军人依法优先”窗口,36个“军车免费”停车位,建了12个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共命名“双拥单位”“双拥学校”10家。有32家商户积极参与拥军优属活动,承诺退役老兵和现役军人消费一律享受5—9.5折优惠。

“为了做好双拥工作,我们投了感情、花了心思、下了功夫。”艾永丽表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是我们的职责使命。今后,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落实好各项拥军政策,满腔热情地服务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更好地融入服务党和县域工作的大局之中。”

青山环抱,绿水流翠。房屋依偎,万瓦如鳞。

从车上下来,我朝着兴街镇东升大舞台走去。脚下是干净宽敞的柏油路,眼前是黄墙灰瓦的楼房,这片土地的富足殷实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

文山州人大代表、2022年“文山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东升村委会的“兵支书”骆瑞才从办公室下楼来迎接我们。

骆瑞才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留着小平头。我紧握他粗糙有力的手掌,他爽朗的笑声透着一股朴实开朗。他的裤脚和鞋子沾了泥,看样子刚下乡从地里回来。

2001年,骆瑞才光荣入伍。12年的军旅生涯,他从事过海关监管工作,参加过四川汉源处突、藏区维稳和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服役期间,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优秀士兵5次。2013年12月,他光荣退伍,从四川部队转业回来原本可以享受政府安置政策,安稳度日。可想着要为家乡做点事,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到生他养他的衣胞之地,担任起龙榜村党支部书记。

军人出身的骆瑞才从不哼苦叫累,不管部队还是村委会,他都冲锋在前,啃硬骨头。面对人少任务重、薪资待遇低的情况,他不计个人得失,经常早出晚归,走访群众,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跑遍所有人家,每家每户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他敢想敢干,2017年瞒着家人租来400多亩荒地,带着7名群众搞种植。2018年他又成立西畴县碧盛果蔬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带领协会成员和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大胆引进柑橘种植并推广。在他的带领下,很多群众纷纷富了起来。

2021年,骆瑞才不负众望,全票当选为东升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刚上任,骆瑞才就遇上了难题。由于东升村人口基数大,项目建设多,高速路建设遗留的矛盾纠纷多达100多件。他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遗留问题。下南丘村一名退役老兵的农田被修建高速公路征用了,一开始,老兵对征地有抵触情绪,死活不愿意。去了几次,骆瑞才都吃了“闭门羹”,想要说服这位老兵,单枪匹马肯定不行。他联合退役老兵马贵荣一起动员,成功地避免了一场纠纷。这件事情让骆瑞才有了很大的触动,于是他在东升村组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为服务地方发展发光发热。

脱下军装的骆瑞才依然是战士,他用军人的胆识和见识,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在上海援建项目的帮助下,用心用情地布局村庄发展,借助帮扶建起文化墙、排污设施、小花园、文化广场等。村子的环境变好了、变美了、变靓了,到这里来旅游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村里搞起乡村旅游,不少村民靠着乡村旅游增加了收入,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几年的奋进,东升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景点。

聂占峰告诉我,像骆瑞才这样优秀的退役军人进入村委会(社区)“两委”班子,全县共推选24人,其中3人担任书记主任职务。退役老兵发挥“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成为助力西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冬天的阳光正好,西畴县鸡街乡中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功云忙开了。

与骆瑞才不一样的是,韦功云不是军人,却最理解军人,因为她是军嫂。一次偶然的机会,韦功云经同事介绍认识了正在湖南长沙某部队服役的王县民。通过一段时间交往,双方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互相的感觉也越来越好。两年后他们喜结连理,韦功云正式成为一名军嫂。

韦功云常说:“嫁给王县民,无怨无悔,我要成为他坚强的后盾,让他在军队安心工作。”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让丈夫心无旁骛投身军队建设,守好一方平安,韦功云不辞辛劳地处理好家庭事务,悉心照顾公婆的生活起居,任劳任怨,深受街坊寨邻的好评。

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韦功云成了中寨村的“当家人”。

刚开始,一些老百姓并不看好她,让一个九五后的“黄毛丫头”来担任起书记,她挑得起这么大的重担?

村委会的工作繁杂、琐碎,大事没有,小事不断。为了不叫人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韦功云白天到群众家中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晚上挑灯夜战,想方设法地为全村的发展找一条新路。

别看韦功云个子小,她的头脑却机灵得很,做事更是干脆利落。根据中寨村的地理环境和氣候特点,她带领中寨村的群众种植热带产业水果1000余亩,种植中草药材苦参30余亩,2022年实现群众增收2万余元。种植产业搞起来了,韦功云并没有闲下来,又谋划新的发展。依托山泉水源优势,她引领村内致富带头人创建了北回源山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创立兴畴山泉水品牌、虹涯山泉水品牌,一下子带动3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很多村民得到实惠,富了起来,对这位“黄毛丫头”竖起了大拇指。

在村委会期间,她带领村两委干部,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为村里修建了通村公路,规范了关鸡拴狗牲口圈养,完善河道日常管护,利用村规民约建立村庄保洁与公共设施管护制度,落实农户“门前四包”,积极推动厕所革命,探索出“人人都是保洁员,全民众参与”的保洁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中寨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韦功云既是丈夫的贤内助,又是村子的总舵手。她用包容、理解、奉献,支持军人的执着;用担当、责任、使命,支持家乡的建设。她任职的中寨村党委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她也因此荣获云南省2023年度“最美军嫂”。

“这是怎么回事?我的钱还没有到账?其他人都收到短信提示了,我没有收到。”电话那头,一位老兵急切地问。

“老兵同志,您先不要着急,具体什么原因,我马上帮您查一下。”蔡娜说。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蔡娜便给老兵回复:“经过核实,补助款已经打到您的卡上,要是还不放心的话,您可以到附近的银行去查询一下。”

挂断电话,蔡娜告诉我,诸如此类的电话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工作中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老兵,有时会觉得委屈,可是为他们做好服务是我的本职工作,更何况比起他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我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蔡娜是西畴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她爱说爱笑,为人随和,很多老兵都喜欢打电话找她咨询。

喝着蔡娜递来的热茶,我问:“您了解‘部站共建吗?”

蔡娜笑着说:“太熟悉不过了。此前,由于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场所小、人手少、业务多,很多工作推进得不大顺利,真是愁坏了大家。好在县里有办法,针对基层的一些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条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基层武装部融合式发展模式,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2022年,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下,西畴县首家“部站共建”合署办公首先在兴街镇成立。按照“五有”要求,科学设置部站共用的办公场所,探索建设“三室一家一厅一窗口”,最大限度地做到合署办公。

兴街镇人武部领导介绍,“部站共建”是基层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共建,并非两个部门简单的搭伙过日子,而是在共享场所设施、整合人员编配、推进工作融合中,强化办公效率,提升服务保障质量。

“部站共建”的第一步是场所融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之初,虽然在全县所有村委会(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置办公场所,但建设标准均不达标。结合实际情况,西畴县按照“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协同配合”的原则,提出基层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整合资源、融合办公的建设理念,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基层武装部、村民兵连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共建,打造集办公、活动、学习融为一体的共用场所,采取合署办公模式,为广大适龄青年和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便捷、高效、优质、贴心服务,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少跑腿。

“部站共建”的第二步是人员融合。全县9个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由同级武装部长兼任,各村委会(社区)民兵应急连连长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由村(社区)书记担任,有效实现了两支队伍有机融合,这样一来,履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精准地堵塞了以往工作往复对接中的各种漏洞。退役军人服务站、人武部在人员融合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紧密配合,实现了从入伍到退役整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闭环管理,真正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人员融合,有效地实现了干部队伍优势互补,做到人岗相适,力量凝聚,增强团队战斗力。“部站共建”合人、合力、合心,真正地实现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

“部站共建”的第三步是工作融合。建立定期领导联络制度,融合形成集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微信群等为一体的长效保障制度体系,将基层武装工作制度优势融入退役军人事务议题,形成“议军事务”议题集合化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将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与征兵、双拥、优抚、国防教育等一起部署、共同推进,在开展权益维护、走访慰问、帮扶救助、应急处置、军地衔接等工作方面,做到统筹安排、高效推进。双方共同组织送装“光荣之家”牌匾、举行立功送喜报仪式等活动。将退役军人事务相关业务工作融入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扩大工作的覆盖面。运用“钉钉”APP等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问题答疑、政策咨询等工作服务零距离,让伤残军人、60岁以上参战老兵不出家门办成事,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西畴县在兴街镇、莲花塘乡“一体化办公”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在全县铺开。“部站共建”后,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基层武装部实现“部站”人员统一调配、工作统一调度、业务协调统一推进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9个乡镇“部站共建”合署办公场所均已建成,累计完成4199名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光荣牌悬挂4280余块,为3864名各类优抚对象落实相关政策待遇。全县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保险接续、公益性岗位推荐等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把最可爱的人挂在心上,西畴县在为“军”服务工作中,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动了真情,办了实事,暖了人心。

2023年4月的一天下午,在西畴县人民政府礼堂,县人武部政委杨猛为600多名党员干部带来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一个人的心中只要永远装着祖国,那他的人生方向就不会错。如果把这个方向比喻成一条高速公路的方向,那它上面的每一块路牌一定写着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和个人幸福!”杨政委结合个人长期学习,宣传弘扬“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的亲身体会,向全体人员分享两种精神对于生命、人生和青春的宝贵价值和时代意义。

从抗美援朝万里犒军的侬惠莲,到新时期驻西官兵维护一方平安,西畴县的双拥工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基礎。回顾在文山戍边卫国的岁月,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一直深深打动着杨猛。

有一年,连日来的持续强降雨,莲花塘乡革岔村上寨通往中寨的桥体被河水冲毁,由于几十户老百姓的田地在桥对岸的山上,一时间无法下地干活,关乎生计的桥塌了,村民纷纷到村委会找村干部反映。有人提议找县里的有关部门帮忙,一语点醒梦中人,村主任的求助电话便打到了当时挂钩帮扶革岔村的西畴县人武部。

“村主任,请放心。我们全体官兵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与革岔村结下了深厚情谊,亲人遇到难题,西畴县人武部当然要伸出援手。”挂断电话,杨猛立即带队赶赴革岔村。

通过实地察看情况,杨猛发现两岸地质隐患较大,石桥工程基础不牢靠,重修石桥已是迫在眉睫。于是积极协调筹集了两万元资金,用于购买水泥和石料重修石桥。就这样,在县人武部官兵的援助下,石桥重新修复,两岸村民又恢复到正常出行。除了给革岔村修桥补路外,县人武部在走访中发现革岔小学教学条件破旧,便筹集4000元为学校更换了破旧的餐桌,改善师生们的就餐环境,给孩子送去了崭新的书包和文具。

军民鱼水情,在脱贫工作结对帮扶期间,县人武部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筹措资金10万余元为驻地群众修桥补路,慰问帮扶,发展生产。积极筹措资金22万元,用于兴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莲花塘乡应急仓库建设及兴街前指修缮。先后与1个村委会、1个社区、3所学校以及4家单位建立军民共建关系。深入抓好《国防教育法》,用“眼前的资源”教育“身边的人”,借助征兵宣传的时机开展国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活动,为县一中、县职中等学校师生组织国防知识讲座10余场次,发放国防教育宣传手册8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5000余人。

在通往蚌谷乡的岔路口,一条路直通武警西畴中队的营房,道路平整宽敞,墙绘美丽动人。据当地的村民介绍,以前这是一条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给部队的训练生活带来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县委、县政府尽地方之所能,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硬化道路,解决官兵出行不便的问题。这条路也因此成了西畴县有名的“拥军路”。

走在这条“拥军路”上,看着营房围墙上栩栩如生的“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壁画,心情十分舒畅。据参与绘画的陈宁介绍,这些壁画是来自全县十多所学校的20多位美术老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精心创作而成,凝聚了大家的心血,意义非凡。别看这短短几百米的道路,这是西畴县坚持“以兵为本,为兵服务”,积极主动为部队和官兵办实事、解难题的又一生动体现。

长期以来,广大武警官兵战斗在西畴、服务在西畴、奉献在西畴,厚植了“第二故乡”的情怀。2019年至今,先后組织民兵训练1800余人次,参加森林灭火32次、扑灭山火100余亩。组织390余人次官兵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植树造林等活动。情系驻地学子,开展“春蕾计划”,捐赠助学物资1万余元。派出官兵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难题、办实事,为村民致富增收出谋划策,并在应急救援、抢险救灾中留下奋勇当先的身影。

军地同频共振,军民同舟共济。无论是县人武部视群众为亲人的“修桥补路”,还是县委、县政府用心用情美化硬化“拥军路”,都是西畴县双拥工作干在实处的一个缩影。

讲座最后,杨政委说:“双拥是‘印在骨子里的工作,融在血液中的事业。”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鸣,经久不息。

猜你喜欢

西畴县西畴双拥
西畴的石头
西畴县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探析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披荆斩棘斗顽石
西畴之秋(外一首)
“西畴精神”——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基于GIS/RS的西畴县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西畴县总工会:三八妇女维权周 法律宣传在行动
做好“双拥”工作 增进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