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碗烙面故乡情

2024-04-09李孟汐

家庭百事通 2024年4期
关键词:筋道面饼汤汁

李孟汐

我的故乡在陕西省礼泉县。有红白喜事请客吃饭时,那儿的桌上必会有一道独特的美食,就是烙面。一碗碗飄着葱花、韭叶、辣椒油的烙面摆上桌,色泽鲜亮,看着就很有食欲。趁热,一筷子捞起放入口中细细品尝,其面劲道,汤汁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烙面起源于商末周初。传闻,当年周武王巡游途中不慎坠马,被礼泉当地一家农户所救。养伤期间,他吃到农户家中用来招待客人的烙面。周武王无意间发现此面极易冲泡,不仅存储期长,而且携带方便,于是询问了制作方法,并从农户处买了不少烙面,带回西岐。在之后的伐纣途中,烙面作为军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时,数万关中将士浩浩荡荡挺近朝歌,每位英姿勃发的将士身上都背负着易携带的烙面,饿了就取一些烧水冲泡。一路士气高涨,最终成就一代伟业,建立了周朝。

烙面,其实跟如今的方便面有些相似。烙面既能用开水泡开,也能在锅中煮一两分钟捞出放上调料食用,因此又被当代人戏称“最早的方便面”。礼泉烙面的独特,在于它繁复的制作工艺。光是烙面的制作就有五道复杂的工序,分别是调面、摊面、晾面、压叠、切面。

首先,制作烙面要用上好的面粉。经过匠人加水、揉面,反复抓洗,面才筋道,口感佳。其次,待静置24小时后,沿铁锅淋入面糊并摊开,直至面饼又圆又薄。再用微火加热,将面饼烤熟。这道工序对火候的掌控极其关键,这样能使面饼薄而透亮,麦香十足。最后,将一张张摊好的面饼置于阴凉处晾干。晾干后的面饼还要折叠起来,再用木板或重物压平,压平的面饼要横切成细丝状。这样一道道工序下来,烙面才算是制好。

小时候,每次同父亲回故乡,席间总是要吃上这么一碗烙面,酸辣可口又筋道,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道故乡的美食。后来我工作了,父亲只要从礼泉回来,手中总提上三四袋烙面,当作我的口粮。

父亲做烙面的方法极为简单。锅中烧好开水,不断加入盐、醋、辣椒等佐料,再投入臊子、木耳、青菜,等待汤汁烧开。取一些烙面放入碗中,撒上葱花香菜,反复淋上浓稠的汤汁,一碗香喷喷、令人垂涎欲滴的烙面就做好了。

我端起一碗烙面,不管它有多烫,每每三两下就吃完。不仅是因为它的辛辣与酸香不断冲击着我的味蕾,还因为吃烙面,若是不趁着面劲道的时候快点吃,面就会变软,失去原先筋道的口感。

其实,别说我爱吃这碗烙面,家里人也喜欢,仿佛都对这道故乡美食有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逢家中聚会,有时还没到正餐的饭点,若是有人饿了,父亲便会从厨房端出一碗热乎乎的烙面。姑姑和几个表哥自小在礼泉长大,尤其好这一碗烙面。汤汁酸辣爽口,面薄,试问谁不喜欢吃呢?他们坐在沙发上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夸赞着父亲手艺好。临走时,父亲特意叫住几位姑姑,从冰箱的冷藏室里拿出了准备好的烙面,一人分一袋。姑姑们走的时候,犹如春风拂面般,别提多欢喜了。

我不解地问父亲:“爸爸,您给她们做烙面了,为何走的时候还要每人送上一袋?”父亲风轻云淡地说:“你姑姑们自小在礼泉长大,跟你一样,也喜欢吃烙面。给她们送上一袋,她们闲了就能吃上一碗故乡的烙面,不更好吗?”

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如今我却懂了,故乡情最难忘,若是能吃到一碗来自故乡的美食,不仅能满足食欲,令人胃口大开,更能抚慰心中思乡的心绪,在故乡的美食中寄托一缕相思。

一碗来自故乡的烙面,是一碗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

编辑|孙梦

猜你喜欢

筋道面饼汤汁
音乐面饼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够筋道
睡不着
重庆小面
人性化防倾斜碗
方便面怎么吃更健康?
绞尽脑汁
我学会了做玫瑰馒头
和面时加点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