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记硬背都不会,谈什么独立思考
2024-04-09陈季冰
陈季冰
我父亲是高中语文教师,国文功底相当好,教育方式也很传统,按今天贬义的说法,就是死记硬背。我常常想起小时候门口乘凉,少年的我一边数着天上的星星,一边背下了“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和“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样的诗句。
就算这么简单的意境,当时只有七八岁的我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至于那些更加复杂的文字——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更是让人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它所传达的含义,但我都囫囵吞枣地背了下来,一直没有忘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持续不断地受到它们的滋养。
从中学时写作文到毕业后在报社工作,很多老师和领导都表扬过我文字自然流畅。如果这不完全是鼓励的话,我想就是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蕴含的真义。
现代教育中有一个不断受到强化的观念,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人们不知不觉地将“灌输知识”同“应试教育”、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素质教育(或能力教育)”分别等同起来。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数字化时代,许多人相信大脑中即便储存了再多知识,也敌不过一个最小型的图书馆。因此,人脑只有掌握“死的知识库”所不具备的“活的思考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但这里面的根本问题在于,一本书,当它放在书橱里或存在电脑里时,它根本不是知识。只有当它被人的大脑吸收后,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知识”。人的记忆并不是信息的机械堆放,而是对信息进行结构化的再创造过程。为什么同一本书,不同人的读后感会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不同大脑的这一结构化过程也是不同的。
我当然不反对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然而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独立”地存在的东西,它需要依附于必要的“内容材料”之上。这就好比写作是一种能力,但脱离了文字、词汇和语句,这种能力焉能独立存在?
換句话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决定了独立思考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比如,如果一个学生连甲午战争究竟发生在哪个时代、哪两个国家之间、原因和结果如何等都搞不清楚,如果他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概况一无所知,我们能够期待他对甲午战争发表真正有价值的“独立思考”吗?
因此,现在迫切需要重新修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传授知识”这两方面的关系。在我看来,二者既不是对立的,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是不鼓励甚至经常压制对权威的挑战,这在客观上的确不利于独立思想。但在另一方面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独立思想”和“新知识”这两个概念的中心词是“思想”和“知识”,而不是“独立”和“新”。
真正的新思想和新知识,只可能建立在已有思想和知识的坚实基础之上。在这方面,传统教育依然可以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教诲。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拥有极为扎实的基本功,一旦他们能够摆脱过于尊崇前人和权威的思维习惯,那么拓展知识新疆界的潜力将是巨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担心过度鼓吹“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而贬低“知识积累”,这会让许多普通人产生一种自己也有机会像天才那样横空出世、一蹴而就的错觉或妄想,进而寻找逃避枯燥、刻苦的基本知识训练的理由。这样的人,终将因为自作聪明而一事无成。
丁一韦//摘自冰川思享库微信公众号,李雅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