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出实招乡村人才振兴谱新篇

2024-04-09黄玉文杨艳杰管香玲徐莹春

农民科技培训 2024年4期
关键词:农广校田间农民

黄玉文 杨艳杰 管香玲 徐莹春

多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农广校以农民田间学校为抓手,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校村园社”培育模式,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扎实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培训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聚焦产业,建设田间学校

聚焦承德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结合农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各县(市)农广校对照“产品精致独特、产业集群高效、乡村和美繁荣”特色农业强市目标,围绕中国菌都建设、华北高端牧场打造、冀北山区和美乡村创建等“八大工程”,奶业、中央厨房、蔬菜、中药材、精品肉类五大千亿级产业工程和五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依托示范性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等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将农民田间学校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上,使其数量、质量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平泉市和承德县农广校将农民田间学校布局在食用菌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链上,围场和隆化县农广校围绕畜牧养殖重点项目构建农民田间学校,丰宁县围绕粮油产业项目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滦平县围绕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农民田间学校,兴隆县和宽城县农广校围绕果品产业、农产品加工及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农民田间学校。全市农民田间学校涵盖了养殖、蔬菜、林果、食用菌、中药材、休闲农业、食品加工和农产品电商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一产一校”。构建了“1+8+N”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以市农广校为龙头,以8所县级分校为培育基地,以N个农民田间学校为载体的培训机制,把农民田间学校纳入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创建校村(园社企)三级教育培训体制,形成校企合作,共创共建,互利共赢的“校村园社”培育模式。

目前全市分层分类建设标准化农民田间学校37所,依托农业企业创建17所,依托农民合作社创建11所,依托家庭农场创建5所,依托美丽乡村创建4所。为进一步发挥农民田间学校作用,形成合力,对重点农民田间学校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进行有机串联、合理规划,针对不同的实训內容,设计了精品实训路线,既能展示当地特色,又让学员学以致用,推进了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真正把技术嵌在了产业链上。

二、合作共建,发展农民田间学校

(一)夯实基础条件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围绕农业重点项目、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开展系统规范的教学活动,针对农业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的生产周期,开展生产、加工、经营等关键环节的知识技能培训和跟踪服务,有效体现了培训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对接。承德市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按照“六有”原则,夯实基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较多的参训学员、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有固定的培训场地、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必要的教学设备。所有农民田间学校必须能够提供满足参训学员生产示范、实训实践的操作场地,配备有桌椅、白板、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和实训配套设施。市级示范农民田间学校要具备能够容纳50人以上住宿的标准间和符合卫生条件的餐饮场所;省级以上示范农民田间学校要具备能够容纳100人以上住宿的标准间和符合卫生条件的餐饮场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承德市农广校为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推动农民田间学校发展、校村(园社企)联合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一是首创“包联”机制。农广校积极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接,每个教师包联一所农民田间学校,与企业共抓共管,负责农民田间学校规划建设,制定各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开展教学调查、档案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形成校企合作、齐抓共管、共建共创、互利共赢的培育模式。二是组建师资团队。构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团队,每所学校配备1名农民田间学校校长,2名以上专业技术能力强、可以现场指导的实践指导老师以及多名专业能力强、理论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在当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产业能人,形成了“农民田间学校校长+专业教师+实践指导教师+产业能人”的师资团队。三是开展师资培训。为推动农民田间学校发展,打造高质量农民田间学校,市农广校多次组织农民田间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北京的农民田间学校学习先进经验和办学理念,先后到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响水湖农民田间学校和小白河农民田间学校学习。学习先进办学理念、经营思路、培训经验和培育模式,转变教师的培训思路,推动了全市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四是打造农民田间学校校长队伍。为提高校长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先后选派3名农民田间学校校长参加2022年省校举办的“头雁”工程培训班,助力了农民田间学校发展。

(三)打造精品课程体系。为更好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理论教学和实操、实训两大核心功能,在培训过程中为满足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实际需求,创建了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菜单式”培训模式。围绕“一个主题、三条主线”设计培训内容。一个主题是“素养提升、产业发展”,三条主线分别是:以政策宣传重要窗口为主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乡村振兴促进法,学习涉农法律法规、农业农村政策,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等内容,教育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专业技能主线,突出生产技术技能提高,围绕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模式等设计培训内容;经营管理主线,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突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农业创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电商、手机直播带货、智慧农业、信贷融资、风险防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等重点内容。

(四)突出理论实操功能。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模式,结合不同产业以及农作物生长周期,分段实施培训计划,采取“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理论授课+基地实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分段式教学,采取送教下乡,进村入社,进场入企,实现了培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使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有机融合。

三、建章立制,规范农民田间学校

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民田间学校管理,科学制定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农民田间学校简介》《农民田间学校校长工作职责》《农民田间学校学员管理办法》《农民田间学校考评管理办法》等制度,做到制度上墙,统一挂牌,确保农民田间学校日常运作和规范管理,推动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按标准对农民田间学校进行考评,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

四、典型引领,助力人才振兴

发挥农广校体系优势,聚合优质教学资源,市县农广校加强与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产业村和专业社合作,共创共建、合作共赢发展田间学校,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多年来,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万多人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智力支持。二是课堂教学和田间教学相融合,有效提高培训效果。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员工学矛盾问题,实现就地就近学习实践。让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做、用、带”进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农时季节紧密结合,实现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有效地解决农民培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经营理念得到了提升。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管理团队的思想发生转变,更新了经营理念,创新了管理模式,促进当地农村增收。围场县裕泰和农作物种养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养殖带动种植的方式发展绿色种植产业,带动绿色蔬菜种植户218户,采取产销一体化的方式,引导社员种植优质绿色蔬菜,提高合作社产品品质和质量,扩大销售范围,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民增收110万元。随着合作社规模的壮大,每年吸收农闲劳动力800多人次到合作社就业,人均增收3.2万元以上。四是创建典型模式。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创新“校村园社”教育培训模式,平泉市益农科技公司农民田间学校开设了农技大讲堂,每周开展线上培训,累计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承德市“校村园社”培育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中宣传推广。五是培树了农民田间学校典型。2022年全市有26所农民田间学校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滦平县绿康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在中央农广校宣介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典型中,荣获优秀农民田间学校称号。★

(作者单位:1.承德市农广校;2.河北省农广校 )

猜你喜欢

农广校田间农民
春日田间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田间地头“惠”果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