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山羊养殖关键环节与疾病预防相关技术探讨
2024-04-09罗红亮
罗红亮
陕南地区如何发展山羊养殖,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是每一个养羊户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山羊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养殖出现饲养管理不科学、品种不纯、饲养周期过长、经济效益偏低等问题,在此提出山羊养殖的关键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借鉴,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养殖山羊的关键环节
1、养殖场址的选择
养殖户应科学选择养殖场地,合理建造养殖场,养殖场建筑学设计要能保持良好的畜舍小气候。一般采用双坡式屋脊,周围绿化,内设漏缝木地板便于夏季避暑,冬季采光。宜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以交通便利、取水方便、用电安全为原则。禁止在禁养区内建造养殖场,禁止在主要河流边建造养殖场,要远离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生活区。养殖区域设计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开,净道与污染道分开,与主要交通要道保持500米以上。远离工厂、木材加工厂、学校等有噪音的地方,原则是地势开阔、放牧方便、交通便捷、场内通风良好。
2、品种的选择
宜选择陕南白山羊,波尔山羊、波尔山羊与当地母羊杂交后代羊,或选择湘宴黑羊、沧山黑羊,这些羊适应性强,耐粗饲,产仔率高,能爬高山。陕南白山羊可一年2胎,食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最易管理。黑山羊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膻味小,符合人体多种营养元素的需要,羊肉作为绿色食品备受人们青睐。
本地山羊品种较杂,杂种羊多,纯种羊少,由于长期不注意选种选配,造成本地山羊血统混杂,大多数农户对公、母种羊都未进行选育,有的甚至近亲繁殖,使本地山羊品种退化,生产力下降。因此,有计划开展白山羊育种选育,进行山羊品种改良,是增加效益的关键。引种是发展养羊事业的第一步关键环节。如果引种失败或引入杂种羊都不会取得较高经济效益。非纯种场的羊场可选用杂交改良的办法提高效益,用波尔山羊公羊与陕南白山羊母羊杂交,采用级进杂交的方式提高产肉性能。
陕南白山羊是地方优良品种,最易饲养,在外貌选择上要注意品种特征,种母羊体格高大、结构匀称、被毛白色、有光泽、体躯宽深、体型长方,背腰长而平直、腹围大,肋骨开张良好、臀部肌肉丰满符合品种特征。外貌特征分为无角短毛、无角长毛、有角短毛、有角长毛,其中无角短毛俗称“狗头羊”最优类型,有角多呈倒“八字”型。陕南地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甘薯、豆类、可利用的草场为山地灌木草丛类、山地稀树草丛类。以禾本科为主,林下草场和山坡草地为山羊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引种要明确发展目标,要确定好发展规模,确定好养殖模式、确定专人放牧的原则。一般选择50—150组群为好。一个劳动力放牧数量有限,如果组群大于150只不好管理,不利于小规模羊场发展。如果品种选择不当,会出现养殖效益不高、饲养周期过长、繁殖力不高产肉性能差、难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情况。
3、给种羊建立《种羊系谱档案卡》
广大羊场引进的种公、母羊都应建立《种羊系谱档案卡》,指导畜牧业生产。公、母种羊都要建立完整、真实的《种羊系谱档案卡》,种羊系谱档案卡是避免近亲繁殖、开展选种选配的重要依据,是确定种羊血统的原始资料,是指导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资料,它的建立对于开展杂交改良、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种羊系谱档案资料实施可追溯管理,保持真实性、完整性、可查阅性,需要专人管理,系谱要记录到曾祖代。档案卡要载明个体编码基本信息、系谱信息、生长信息繁殖信息等,档案卡管理是种羊场最基本的档案资料。根据生产需要可以有计划向周边地区出售优质种羊,并附系谱资料,从而改善当地杂种羊较多的局面。
4、发展陕南白山羊纯种繁育示范场,开展纯种繁育
有计划从外地引进优质白山羊种公羊进行纯种繁育,做好陕南白山羊保种工作。发展陕南白山羊纯种繁育基地,争取政策扶持、国家保护,做好保种工作,每个乡镇可设一个陕南白山羊品种保护示范点或一个县设若干个,有计划开展保种工作,在示范点内坚持自繁自养、纯种繁育,不引进外血,不引进其他品种,可以建立县级原种场,挑选有代表性的公母羊组成基础群。在主产区以中心种羊场为骨干,乡镇分散羊场为基础,建立原种繁育基地,组成多个小基础群,联合成一个大型基础群联合体。
二、山羊的疾病预防措施
1、加強饲养管理
首先要保证羊的营养需求,对于后备母羊要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既要保证维持的营养需要,又要保证增长的营养需要。若营养成分不足易诱发很多疾病,后备母羊精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51%,麸皮15%,菜籽饼5%,炒黄豆15%,芝麻饼8%,微量元素添加剂2%,食用盐2%,磷酸氢钙2%,同时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供应。每只后备母羊每天需精饲料0.6千克,多汁料0.5千克。粗饲料0.4千克,青饲料0.25千克。根据体重增加而增加供应。
配种后的孕羊管理很重要,怀孕1个月左右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产仔率和初生重,产仔率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由于母羊采食饲草中营养物质的局限性,应配合人工青饲料喂养,每头每天补饲。粗饲料1千克,青饲料1.5千克,精饲料0.3千克,多汁料0.3千克。青饲料草质好,营养丰富,产草量高,同时还节约成本,新鲜的优质青饲料可选择苜蓿草、豆科牧草、花生秧、红薯秧等,这些草富含可消化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如果及时收割利用,消化率可达到75%—80%。在喂养母羊时,青饲料要保持新鲜和清洁,防止发生霉烂。母羊配种受孕后,严禁在放牧中奔跑、在陡坡放牧,避免过度运动,防止母羊流产,羊妊娠期150天,100天后适当增加营养物质保证胎儿生长需要。妊娠母羊的管理除了加强营养外,要单圈饲养,停止放牧、适度运动,避免难产发生,哺乳期母羊饲养,要注意青饲料和多汁料增加,产前3天不喂精饲料。人工哺乳做到“四定”,定时、定人、定量、定温,羔羊吃到初乳最为关键。初生羔全天食入奶量相当于自身体重1/5,15天后引导采食草料和精料。管理应当注重防冻、防饿、防压。更应注意不要给母羊饲喂发霉变质的青草和饲料。少量的发霉饲料就会导致山羊反刍障碍,引发消化不良和积食。
种公羊的饲养要注意单圈饲养,适当运动,要保证充足的营养需求,配种期精饲料可加到1.5千克,青饲料可加到5千克,多汁料可加到1千克,每天饲料中可加入2个鸡蛋,根据体重适当增加饲料。种公羊利用要注意公母配比,一般一只公羊可负责20只母羊配种任务,1.5岁开配为宜,不要过早开配,否则利用年限就要降低,一般公羊利用年限5—6年,5年后及时淘汰种公羊,种公羊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另外要适当淘汰后备公羊和种母羊,防止近亲繁育。
羊是反刍动物离不开青绿饲料,经研究证实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可达上千余种,这些微生物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当饲养管理不足,日粮缺乏青绿多汁饲料时,瘤胃微生物区系破坏时,肠道内微生物种类失去动态平衡,动物胃肠功能障碍,肠道不仅是生物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正常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机体健康,更在膳食和宿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大肠和粪便中的微生物参与丰富的代谢通路和代谢疾病,而小肠中的微生物主要与传染病、免疫疾病以及肿瘤发生有关。当机体摄入营养元素不足、食入有害物质或肠道有益菌失衡时,动物体内出现代谢异常,不能将有害代谢产物及时排出,同时体内免疫细胞合成障碍,尤其是巨噬细胞合成障碍,B细胞合成障碍,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重要物质,这时动物就会发生传染病。
科学的饲养管理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益,预防疾病的发生,发挥山羊最大生产性能。管理要注重山羊的放牧、环节控制、饲喂、遗传育种等方面,更要注重放牧人员责任心的强化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只有放牧饲喂人员素质提高了,就能经济效益最大化。
2、养羊规模要适宜
养殖户要坚持自繁自养的方式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羊群公母比例应协调,家庭养羊规模应量力而行,有条件的农户可种植豆科牧草、苜蓿、黑麦草等青饲料,可根据家庭现有耕地多少、草场大小、饲草饲料数量、劳动力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来决定。一般专业户以饲养繁殖母羊15—25只的规模较为适度。
3、改革传统的饲养习惯
羊是反刍动物,离不开青饲料,如果长期饲喂粗饲料,或精料营养成分不足,微生物区系都会遭到破坏。羊胃肠功能紊乱易形成前胃迟缓和瓣胃阻塞等消化道疾病。注重饲养方式,一般选择山沟放养模式和舍饲与放牧结合模式,改单纯放牧为放牧与补饲相结合。首先,必须抓好季节放牧,放牧时间要科学,山羊吃饱为宜,秋季天气凉爽,百草结籽营养价值高,是放牧的黄金季节,这时要尽量多放牧,让羊多吃草;冬季气候寒冷,尽量少放牧,达到适量运动即可,补充优质干草和精料;春季天气寒冷多变,要让羊少跑多吃;夏季天气热、蚊蝇多,抓早晚两头尽量多放牧。在冬春枯草期,羊群仅靠放牧很难满足其营养需要,所以在冬春两季实行半日放牧、半日补饲,这样既可避免羊只消耗体力,又可达到保膘的目的。其次,充分利用农家自产的青精饲料进行补饲,尤其是羔羊、怀孕母羊和种公羊,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所以一直要补充精料和饲草,特别要注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供应。羊可利用尿素,但数量有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合成菌体蛋白,供机体使用。
4、定期驱虫和药浴
羊在饲养过程中,极易感染上体内、外寄生虫,造成羊生长缓慢,严重可形成“异食癖”引起公母羊繁殖障碍。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所以养羊户应根据寄生虫流行情况,每年进行驱虫和药浴。通常在春季进行第一次驱虫,多用左旋咪唑或虫克星等驱线虫,隔5—7天。再用硝氯酚驱线虫1次,秋季再进行1次。药浴每年春、秋各进行1次,选择晴暖天气,水温35℃,用0.5%—2%的敌百虫或杀螨灵药浴。
5、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养殖场环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羊群健康,羊群如果经常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易滋生关节炎、山羊脓包病、螨病等很多疾病。山羊場如果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控制存在问题再加上恶劣气候影响,羊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类疾病。坚持以下三点做好养殖场的环境控制:第一是养殖场的建筑学设计,应利于粪污的排出,羊圈内设计木制漏缝地板,距地面约1.5米左右,木板选用韧性高的木质材料,缝隙以能漏下羊粪为宜。缝隙过宽,易卡羊腿不利于小羊生长,漏缝地板下设计迎粪坡利于粪尿排出,保持羊圈空气清新。圈舍外要有适当的草场供羊群活动,第二是控制好圈舍内饲养密度,尤其舍饲模式更应注意饲养密度合理,成年母羊每只占漏缝地板面积约0.5—1平方米,公羊每只一般占地1—1.5平方米,怀孕母羊可以每只占1.5—2平方米。夏季天气炎热更应控制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易诱发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种公羊、种母羊要单圈饲养,要设计怀孕母羊和种公羊特号圈舍并利于进出,特号圈舍专用于种公羊种母羊饲养,母羊临产前禁止放牧,公羊要少混群饲养。第三是做好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坚持日产日清,提高消毒观念,要将羊场污染物和废弃物及时清理。建立羊粪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时处理羊粪,避免各类细菌在养殖场繁殖。保持圈舍干净卫生,通风良好,保持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消毒要选择和当地微生物相适应的消毒剂,并注意浓度的配制。
6、定期免疫接种
首先,做好山羊常见病的预防。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山羊疾病预防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对羊危害比较严重的羔羊痢疾、链球菌病、布氏杆菌病、羊反刍兽疫、羊口蹄疫等,应做好预防接种和综合防治工作,严格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尤其做好三联四防疫苗的接种。用20%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成1头份每毫升,每只羊接种1毫升,颈部肌肉注射。主要预防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黑疫(羔羊痢疾)。羊口疮要及时注射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羊痘一针灵)。其次,做好羊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羊三联四防疫苗1年注射2次即可,注射后经过10—14天左右羊只便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羔羊出生后一个月即可注射疫苗,注射疫苗时把握好三关。注射深度关,山羊健康关,消毒用药关,禁止和其他疫苗一起同时注射,如需用其他疫苗应间隔10天以上。最后,做好山羊营养代谢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瘤胃酸中毒、产后瘫痪等,主要和饲养管理不科学有关。陕南地区尤其要注意山羊小反刍兽疫的预防,该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一旦发生,对养殖业有毁灭性打击,山羊发病比较严重,主要以“一热三炎”即发热、口炎、胃肠炎、肺炎为特征。病羊口角流涎口、腔糜烂充血,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影响吃草,严重时病死率可达100%。防治该病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小反刍疫苗只能给健康的羊进行注射,不能给老、病、弱、孕羊使用。其二,小反刍疫苗不能和其他疫苗一起联合使用,而且与其他疫苗使用的时间一定要间隔10天以上。疫苗打开后24小时内用完,不能用过夜疫苗。其三,每年一定要加强羊群的免疫工作,该病疫苗免疫效果好,疫苗预防是控制该病的关键,严禁从疫区调购动物。
总之,当前养羊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主要渠道,陕南地区要发展好山羊养殖,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开展好保种、育种工作外,更应注重程序化免疫、养殖模式的改进、饲养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降低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实践证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养殖业,必须走生态化、绿色化、良种化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农业综合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