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阳木版年画色彩语言的象征性探究

2024-04-09宋幸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色彩语言象征性

摘 要:平阳木版年画不仅是山西本土具有典型性的艺术瑰宝,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平阳民俗文化,感受古代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平阳木版年画色彩语言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其色彩背后的象征性,让饱含鲜明艺术特征和民俗文化特色的平阳木版年画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吸引更多人了解平阳木版年画背后的文化意蕴,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关键词:木版年画;色彩语言;象征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平阳木版年画色彩语言的演变与象征”(2023SJ182)研究成果。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年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它是一种充满大众对于美好生活期望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与民俗文化有着脉脉相通的关系,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其因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审美魅力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平阳木版年画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它不但有着独特的民俗价值,在中国版画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作为优秀的民间文化,人们张贴的每一张年画都寄托了这个家庭的追求和愿望。如今发现最早的一幅年画就是宋金时期的平阳木刻年画《四美图》,又称《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被称为中国雕版年画的“始祖”。年画经过不断创新、丰富、发展及与时俱进,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色彩在平阳木版年画中的应用

平阳最早见诸《帝王世纪》,曾为尧帝都城,汉朝置平阳县,县域包括今临汾、襄汾、新绛三地,隋初更名为临汾,一直沿用至今。通常来说,平阳木版年画是指今临汾一带的木版年画,但在历史上,由于平阳的范围包括晋南地区,因此,平阳木版年画更准确的表述为,指晋西南一带的木版年画。

(一)黑白木版年画艺术中色彩语言与表现

木版年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黄帝时期,据说,仓颉就是在平阳发明了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骄傲不已的汉字。在洪洞县纺锥村出土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证明了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在很早就掌握了一定的雕刻技术。

早期的人类繁衍和文字雏形为木版年画在平阳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年画在隋朝以前,表现在木头或纸上,由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年画印量大幅增多,满足了人们日常所需,木版年画兴起。此外,平阳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平阳麻笺”的发展,为印刷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作为中国传统水印工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雕版技艺对整个印刷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早期的平阳木版年画以黑白色为主,黑与白的色彩对比,是黑白木版年画的色彩语言。早期木版年画的重要表现手段是以线造型,最初只有浓墨和淡墨两种类型,线条大多为单色墨线,且年画中的用线技巧非常娴熟。受晋南地区寺庙壁画与芮县永乐宫壁画等的影响,同时也与当地地理环境和民俗民情有关,当地人性格豪爽、率直,所以平阳木版年画线条大多表现出粗细均匀、流畅自如、粗犷简练等特点。在黑白木版年画中,艺术家通过黑白两色这一纯净的语言,用最简单的元素、朴实无华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表达年画背后的深意。例如目前最早的木版年画平阳木版年画《四美图》,将汉晋两代的王昭君、班姬、赵飞燕、绿珠四个历史人物画在同一个画面内,作为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四美图》中的衣饰华丽,有繁有简,人物衣褶婉转,线条有力却柔美平和,说明在宋金时期,我国的版画艺术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画中王昭君的衣饰有胡人的特点,暗示了她和亲的这段历史,画面后方的太湖石、牡丹虽作为背景,却也雕刻得一丝不苟,体现了当时年画中的用线技法之娴熟。

(二)彩色木版年画艺术中色彩语言与表现

从明代开始,木版年画有了丰富多样的色彩,结合木刻版画的花纹,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色彩本身是自然界所拥有的,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又具有了一定人性化的美学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受风土民情的影响,一幅幅构图饱满、线条凝练古朴、蕴含吉祥寓意的木版年画演绎出中国民俗百态的沧桑变迁,呈现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祈福夙愿。这些题材多样、形式各异的木版年画,其造型、色彩、构图都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记录着人们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感情、信仰追求。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思维,因此他们将色彩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平阳木版年画的色彩不同于其他画种,它追求的是色彩的装饰性,而非对现实物象色彩的写实。平阳木版年画的色彩应用手法大概分为平面绘制、手绘晕染与分版套印相结合,人工填色的墨线版居多,大致可分为两类色调:一是清新典雅型,以抒情为主,人物刻画工整,色彩的晕染淡雅柔和,此类年画多用于室内装饰,不同于晋南地区的佛尘纸;二是鲜明亮丽型,富有浓郁的民间装饰性特征,多使用套色木版印刷,喜用固有色,很少使用重叠色,追求颜色的鲜亮明艳。

木版年画的典型特征就是高度提炼概括,画中的形象塑造以线为主,因为它有着民族传统的审美,它的色彩观不是自然观,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例如:在表现关公的时候,用红脸;表现奸臣的时候,用白脸。因此,中国的色彩观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此外,还有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在民间木版年画里面得到体现。

二、色彩语言的象征性

(一)色彩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形式

色彩具有鲜明的象征力量,它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形式,能够传达出强大的震撼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色彩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而在社会生活中,色彩因受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具备了语言的象征性特质,可以通过颜色、色块面积等因素表达意义。色彩语言具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属性:色彩的轻重、冷暖都能在人的直观视觉感受中带来生理上的不同感受,这就是色彩的生理属性;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人们对不同颜色的色彩感知也各不相同,这就是色彩的心理属性。例如,色彩可以分为冷色和暖色。在美术作品中,像红、黄、橙等色,給人膨胀、温暖、柔和之感;而像蓝、绿、紫等色,给人收缩、开阔、凉爽、通透之感。色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其不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还与社会历史融为一体,同时,色彩语言的象征性也反映了人们共同的情感表达。因此,色彩语言不再局限于自身的视觉表现,而更多地与某种精神意志相联系。

(二)色彩作为情感传达的一种语言

人眼不仅具有对色彩的辨识和辨别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感知能力,也就是对色彩的感觉。这是由于人类在面对外界事物时,各种感官相互作用、相互联结,例如人的色彩感与温度感相互作用形成色彩的冷暖感,色彩感与重量感的相互作用形成色彩的轻重感等。

色彩是一种符号,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用来表现画面的艺术语言。同时,色彩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与表现,也是画家抒发感情、营造无法言说的艺术意境的一种手段。色彩的象征性意味着色彩与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具有一致性,画家通过联想,将色彩与情感联系在一起,而且色彩象征的本质是人们通过外部的颜色环境,把人内心的色彩折射出来。因此,颜色不仅是造型设计的需要,还是画家内心情感的体现。在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往往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理念与情感。很多实践证明,形状与色彩都可以作为情感传达的一种语言,通过色彩语言传达信息,宣泄情绪。

三、平阳木版年画中的色彩象征性

(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色彩象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彩”之说,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基础的颜色,它们所蕴含的精神意蕴与中国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相互融合,二者相辅相成,赋予了每种颜色独特的象征意义,形成了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文化。平阳木版年画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民俗艺术,其色彩理念与其他民间美术用色一样,都是五彩设色。

黄色是土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大地。农耕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使黄色的地位得到提升。自汉代起,黄色就成为天子的专用色彩,具有庄严、高贵的象征,“以黄为贵”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平阳木版年画中,以黄色来表现典雅高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赤色寓意吉祥安康,带有图腾崇拜的色彩,用在门神、关公等人物的脸部,象征忠诚。在中国,“赤”乃“正五色”之一,代表南方,而红色与赤虽不完全等同,但属于同一色系。这样,红色自然就成了代表权势和尊贵的色彩。由于对红色的崇尚,在民俗中红色象征幸福安康,是年画的主色调,可以烘托节日的氛围,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年画手工艺人夸大用色,将红色充分运用于木版年画,借着鲜明的颜色,凸显年画的装饰意味,传达光明灿烂、步步高升的朴素情感。直至今日,红色在民俗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象征地位。

青色,代表万物之生长,在古代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平阳木版年画将青色进一步优化,使用绿色代表生机。它与红色完美搭配,在平阳木版年画上出现的频率极高。

虽然黑白二色在阴阳、五行之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黑和白往往会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使人感到压抑。而木版年画是人们追求吉祥的民间艺术,所以在木版年画中,黑色和白色不会大面积使用,仅作为画面的点缀,这也表现了过去民俗文化中趋利避害的传统思想。

平阳木版年画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形成其特有的色彩搭配。其色彩关系以强烈的互补色为主,如:红色搭配绿色,表现出颜色的亮丽和吉祥的氛围;红色、黄色、绿色相组合,体现出颜色的高纯度。以互补色突出强调彼此,使画面艳丽而不失协调,充满了淳朴、粗犷的民俗气息,给人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加官进禄门神》是一幅典型的文门神年画,其相较于武门神,少了一丝威严,多了一些平和。两位门神都是以封建社会文官的形象进行刻画,其中一位手托官帽,意为“加官”,另一位手托麋鹿,意为“进禄”(禄与鹿同音)。为了起到很好的装饰及辟邪的作用,人们在表现门神类题材时,一般都会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设色,展现出强烈的对比效果。整幅画面为两个社会文官组成,整体基调为红、绿两色。其中,一人身着红色外袍,一人身着绿色外袍,在颜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官身旁的两个孩童和其他物象则以紫黄色为主。画面主色调为暖红色,并以黄色和绿色为陪衬色,形成以红为主的暖色调。在其他次要角色上,以绿色为主,黄色和紫色为辅。一红一绿的互补色在整幅画面中富有对立之美,而在面积分布、色彩穿插上,又彰显了和谐美,不仅表现了人们对步步高升、加官进爵的向往,还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二)主观的个性色彩

木版年画的色彩不同于其他绘画种类,它追求的是内心世界的表达,而不是对现实中自然色彩的写实。年画艺人根据自身感受及作品主题的情感需要,对其施以不同的色彩,在进行设色的过程中,将描绘对象的自然色与固有色进行再创造,形成其内心需要的主观色彩。在创作过程中,经过画家主观意象之后形成的色彩,既符合年画在节日张贴的特性,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年画《老鼠娶亲》以红色、紫色、蓝色为主,以黄色、绿色、黑色为辅。年画匠人没有按照客观物象的实际色彩进行设色,而是根据“娶亲”这一题材进行了主观设色。画面中老鼠接亲的形象被拟人化,它们身着光鲜明亮的服饰,有的抬着轿子,有的吹打着乐器,还有的骑着一头驴,给整幅画面带来了一种诙谐、风趣、喜庆的情调,黑白颜色、形象凶猛的猫打乱了婚嫁的情境,让娶亲环节变得更加生动。画中的颜色经过了画家的主观处理,不管是老鼠,还是猫,都用鲜艳的颜色来表现,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然而,这一色彩变化并非孤立出现,它与作品的主题内容密切相关,从而增加了作品的装饰性。年画中的装饰性色彩虽不能很好地再现客观事物的颜色,但能更好地彰显事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强的视觉愉悦感。民间年画与其他传统绘画艺术一样,有着赋予色彩以象征意义的传统,根据各地的文化风俗及艺术家主观的色彩情感语言,赋予色彩象征美好的内涵。

综上所述,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在木版年画艺术语言中,色彩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蕴含了人们质朴热烈的生活情感。平阳木版年画作为非遗艺术的代表,是一种独具东方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闪烁着东方艺术的神秘之美,我们有义务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不管是保护这个传统艺术瑰宝,还是加强对其色彩语言象征性的研究,我们都应该对平阳木版年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推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平阳木版年画继续焕发新的活力,绽放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李紅娟.平阳木版年画艺术特征考析[J].美术大观,2018(2):88-89.

[3]韩晶.程式的选择与心理:晋南木版年画色彩刍议[J].美术研究,2017(6):86-88.

作者简介:

宋幸媛,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

猜你喜欢

色彩语言象征性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克制
特朗普象征性领取总统年薪1美元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运用研究
浅谈电影符号学在影片表达上的应用
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