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过度动态气道塌陷的疗效分析(附13例报告)
2024-04-08王跃高永平荆蕾李小丽秦芳张洁莉刘阔周云芝
王跃,高永平,荆蕾,李小丽,秦芳,张洁莉,刘阔,周云芝
(应急总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8)
过度动态气道塌陷(excessive dynamic airway collapse,EDAC)是由于纵向弹性纤维的虚弱和萎缩,导致结构完整的气管壁后膜部过度向前移位,致使气道管腔狭窄超过50%的病理状态,但没有软骨塌陷;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是指:气管-支气管壁软骨结构完整性丧失,且肌弹性体张力减退,所致的气管-支气管壁塌陷[1-2]。两者因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喘息等,被统称为过度中央气道塌陷[3]。对于EDAC的治疗,主要为:非侵入性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侵入性的支架置入和手术治疗[1,4]。然而,气道正压通气只能短暂地缓解临床症状,并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支架置入往往伴随着分泌物潴留、感染和肉芽增生导致的再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治疗对患者损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并且存在一定限制。随着临床对EDAC 认识的提高,识别临床危险因素和改进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是治疗EDAC 侵入性较小的新技术之一,通过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使局部组织挛缩,形成瘢痕,从而改善气道塌陷。目前,国外有少量文献[5-6]报道了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EDAC 的效果,临床反馈较好。国内此类报道较罕见。因此,本研究对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北京应急总医院2018 年1 月-2022年8月收治的13例EDAC,并接受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TBM,分为单纯EDAC 组(n=6)和EDAC+TBM 组(n=7)。其中,女7例,男6例,年龄21~91岁,平均(56.90±20.00)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和嗜睡。气道塌陷异常程度评价中,4例为2级,4例为3级,5例为4级。病因构成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结核、气道感染和肿瘤。见表1。
表1 13例EDAC患者临床资料Table 1 Clinical data of 13 EDAC patients
纳入标准:有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且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version of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oea scale,mMRC)≥2 级;根据CT 等辅助检查和临床表现怀疑为EDAC,并在麻醉支气管镜下,证实存在明确的膜部受损,导致其凸向管腔,引起气道管腔狭窄50%及以上,伴或不伴有气管支气管软骨环完整性受损,出现气道扁平软化者。排除标准:单纯从临床表现、CT和肺功能等辅助检查怀疑EDAC,未经支气管镜确诊者;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者;临床资料不全,没有后续随访者;经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后,置入气道支架仍无法观察塌陷改善情况者;恶性肿瘤患者气道塌陷处存在肿瘤侵犯,无法准确评估气道塌陷程度者。
1.2 设备与耗材
1.2.1 硬质支气管镜 德国Storz公司生产,型号:12号。
1.2.2 可弯曲电子支气管镜 Olympus 公司生产,型号:BF260或290。
1.2.3 高频喷射呼吸机 TwinStream公司生产。
1.2.4 激光治疗仪 安徽得邦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型号:DJL-050M4)。
1.2.5 光导纤维 安徽得邦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DJL30-400H。
1.3 操作方法
在进行充分术前评估后,所有患者均采用平卧位,在全身麻醉下经口置入硬质支气管镜,直至声门下,位于病变上端,距离病变处长度 > 1 cm。经硬镜进入软镜进行观察,找到病变部位后,经钳道置入激光光纤,行膜部激光成形术治疗。激光功率为8~15 W,激光纤维尖端伸出支气管镜钳道1至2 cm,避免损伤支气管镜。进行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时,停止供氧,避免气道着火。激光成形术治疗采用点射,避免损伤深度无法控制,以免出现气胸和大血管损伤。激光光纤尖端斜对膜部,与膜部的距离为2~5 mm,在膜部均匀、有序地行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坏死物质用活检钳取出。整个支气管镜下治疗过程大约为10 min。
1.4 评价标准
1.4.1 mMRC 采用mMRC评价呼吸功能:只有在剧烈活动时感到呼吸困难,为0级;在平地快步行走或在爬小坡时出现气促,为1级;在平地行走时速度较同龄人慢,或由于气促需要停下来休息,为2 级;在平地行走100 m 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喘气,为3级;由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间,或在穿脱衣服时出现气促,为4级。
1.4.2 气道塌陷异常程度 无气道异常,为1 级;气道塌陷出现在一个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或一个气管区域(上、中、下)的局灶性异常,为2级;气道塌陷出现在两个相邻,或至少两个不连续区域的多灶性异常,为3级;气道塌陷出现在两个以上的相邻区域的弥漫性异常,为4级[7]。
1.4.3 病变部位描述 采用中央型气道八分区法进行描述:Ⅰ区为主气管上1/3 段,Ⅱ区为主气管中1/3段,Ⅲ区为主气管下1/3段,Ⅳ区为隆突,Ⅴ区为右主支气管,Ⅵ区为右中间段支气管,Ⅶ区为左主支气管近1/2段,Ⅷ区为左主支气管远1/2段[8]。
1.4.4 气道管腔狭窄程度 采用FREITAG 等[9]的分级方法,根据管腔横截面积减少百分比,将气道狭窄程度分为6 级:0 级为无狭窄,1 级为狭窄 < 25%,2 级为狭窄25%~49%,3 级为狭窄50%~74%,4 级为狭窄75%~89%,5级为狭窄90%至完全堵塞。
1.5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气道管腔狭窄程度、6 min 步行试验、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氧合指数和mMRC。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mmHg)/吸入氧浓度百分比(%)。
1.6 疗效评价
1.6.1 有效 经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复查支气管镜,无膜部塌陷,或呼气相管腔塌陷较前好转,且气道管腔狭窄 < 50%,治疗前后,气道管腔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2 无效 患者症状无好转,复查支气管镜,仍存在膜部塌陷,且管腔塌陷,使得气道管腔狭窄程度较治疗前相同或加重,治疗前后气道管腔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Wilcoxon 符号秩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13 名患者共进行了17 次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其中,4 例(1 例EDAC,3 例EDAC+TBM)进行了2次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对于伴有肉芽增生和肿瘤占位的气道狭窄患者,给予氩气刀消瘤、球囊扩张和二氧化碳冷冻等治疗。
2.1.1 单纯EDAC 组 治疗后1 周,所有患者症状均好转,气道管腔狭窄程度、mMRC 和6 min 步行试验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在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症状改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氧合指数、FEV1%、6 min 步行试验和mMRC 较术前好转,并维持稳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有效率为100%。
表2 单纯EDAC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related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DAC group
2.1.2 EDAC+TBM 组 治疗后1 周,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好转,气道管腔狭窄程度、氧合指数和mMRC 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部分患者未能完成肺功能检查,没有行FEV1%比较。在1 个月的随访中,患者的氧合指数、6 min 步行试验、气道管腔狭窄程度和mMRC 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5 例患者治疗后8 d~6 个月内,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并加重,甚至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复查支气管镜,可见膜部塌陷、管腔瘢痕狭窄和肉芽增生,需进一步行反复冻融、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等气道治疗。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有效率为28.57%。
表3 EDAC+TBM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related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DAC combined with TBM grou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进行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后1周内,再次复查气管镜,治疗部位均会出现局部少量坏死物附着,清理后,可见黏膜轻度充血水肿。6例患者1 个月内复查支气管镜时,出现少量肉芽增生(EDAC 组1 例,EDAC+TBM 组5 例),经支气管镜下吸引或冻融治疗,可清除。两组患者均未见气道着火、气道大出血、气道穿孔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3 典型病例
2.3.1 典型病例1 病例序号1 女,48 岁,主因间断咳嗽、活动后气短2个月余入院。支气管镜下可见V 区支气管管壁塌陷狭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5 级,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治疗后病情好转,爬楼时偶有气短,1 周后复查支气管镜,可见管腔塌陷狭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3 级,气道黏膜上覆盖少许坏死物,1个月后复查支气管镜,可见管腔塌陷狭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2级。见图1。
图1 典型病例1Fig.1 Typical case 1
2.3.2 典型病例2 病例序号6 女,21 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7个月余入院,自觉活动后气短。支气管镜下可见支气管管壁塌陷狭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3级,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治疗后偶有咳嗽、咳痰,无明显活动后气短,1周后复查支气管镜,可见气道管腔狭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1 级,1 个月后复查支气管镜,气道管腔狭窄程度1级。见图2。
图2 典型病例2Fig.2 Typical case 2
3 讨论
3.1 EDAC的临床诊断和病因
EDAC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其总体患病率尚不明确。一项诊断伴有肺气肿的吸烟患者的研究[10]中,EDAC 患病率为13.4%,而一项对于45~80 岁吸烟者的多中心研究[11]中,EDAC患病率为5%。支气管镜检查被认为是诊断EDAC的金标准,而高分辨率动态CT 扫描是公认的非侵入性替代方法,与支气管镜检查有良好的相关性,但需要规范的图像收集和专业的影像知识[2,12]。呼气性中央气道塌陷可能在清醒镇静下变得明显[13]。本研究入组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且将支气管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作为衡量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更加具有直观性。患者症状、氧合指数、6 min 步行试验和mMRC 评分等指标具有相关性,但不具有特异性[14],作为本研究观察的次要指标。EDAC多见于一些继发性疾病,如:气管插管后或气管切开后损伤、肺气肿、慢性气道炎症、复发性多软骨炎、吸烟,以及因肿瘤、脓肿、囊肿或血管异常(血管环和动脉瘤)导致的气管外压性狭窄等[14-16]。本研究中,患者病因与既往文献[14-16]报道大致相同。
3.2 EDAC的临床治疗
EDAC 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支架置入和手术治疗。支架置入是目前比较推荐的治疗方法。置入支架后,患者的症状通常马上能够得到改善,但支架存在移位、分泌物潴留、继发感染和肉芽增生等风险[17]。外科手术治疗EDAC 对患者有益,但创伤大,近一半的患者会发生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包括:呼吸衰竭或肺炎,且有1%的死亡率[4,18]。随着临床对本病认识的加深,改进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是近年来一种治疗EDAC的新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不错的效果[19]。CASTELLANOS 等[6]报道了采用激光治疗EDAC 的10 例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好,与本研究中单纯EDAC组治疗效果相似。国内已经开展此技术,但该类文献报道较罕见。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EDAC 组患者1 周内症状明显改善,气道管腔狭窄程度和mMRC 等均好转,氧合指数、FEV1%与术前比较,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治疗前升高。在随后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指标均有改善,且维持稳定。而EDAC+TBM组患者,1周内病情改善明显,但在术后1个月,气道管腔狭窄程度和mMR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随访过程中,5 例患者病情反复,考虑原因为:EDAC+TBM 组不仅存在气道塌陷,还有软骨破坏,以及瘢痕和肉芽增生,为混合型狭窄,需要接受球囊扩张、冷冻和支架置入等综合治疗。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治疗后,部分患者复查支气管镜可见局部少量坏死物附着,给予清理即可。所有患者均未见气道着火、气道大出血、气道穿孔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尚需要更大样本量、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未与其他类型激光或治疗方式进行对照,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来探讨。
综上所述,气管支气管激光成形术是治疗EDA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对于单纯EDAC患者,治疗效果好,对于EDAC 合并TBM 患者,长期疗效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