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2024-04-08王映娟
王映娟
[星钥(珠海)半导体有限公司,珠海 519000]
引 言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关注到了经营预算的管理价值,通过实施经营预算有效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预防能力、节约内部资源、提升资源使用效益。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经营预算实施效果看来,部分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预算组织体系、编制、执行、监督、考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因此,企业急需解决这些问题,为后续常态化经营管理奠定基础。
一、经营预算概述
经营预算相比于全面预算更加贴合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日常业务及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简单来说,经营预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同时能够平衡企业战略规划和生产经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符合整体战略规划,从而助力企业达成战略目标[1]。
二、企业实施经营预算的作用
(一)有利于风险管理预防
经营预算能够穿插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风险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一方面,通过经营预算管理提前规划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利用监督职能控制各项预算指标,使其按照预期计划执行生产,以此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另一方面,通过经营预算能够有效揭示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以便企业相关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进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二)节约成本提高收益
一直以来,成本控制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然而在经营预算管理的作用下,能够通过计划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严格控制资金支出,将每一笔费用用到合理的地方,在提升资金使用价值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以此有效发挥经营预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
(三)提升绩效考核效果
企业员工绩效完成情况与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度不可分割,因此要提升员工的绩效考核效果,同时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力。首先,企业会根据管理计划将每阶段的管理目标设置为具体的考核指标,并分解到各个部门,使每一名员工都能肩负生产经营的使命,从而认真履行企业制定的绩效指标;其次,在经营预算管理模式下,员工的绩效指标与个人利益相关联,能够有效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从而通过绩效考核助力企业完成经营管理目标[2]。
三、企业实施经营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预算组织体系不健全
部分企业在实施经营预算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组织体系不够健全,具体问题论述如下。
首先,企业未能给予预算管理委员会足够的重视,实施此项工作时并没有设立独立的委员会。目前,企业有关重大决策由总经理负责,并制订相应的经营计划,之后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这种预算决策方式不够客观,未能立足于整体的发展需求及各个部门的管理情况,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其次,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企业尚未建立经营预算管理制度,难以对经营预算相关工作起到约束作用。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参照以往的管理制度,导致经营预算管理无法与其他工作区分开。最后,企业没有意识到员工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一方面,日常管理更重视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忽视员工个人成长与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企业没有结合经营预算的管理需求对内部员工进行知识层面的拓展与技能训练,使得经营预算实施效果不佳。
(二)经营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当前,部分企业在实施此项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预算编制存在问题而增加了经营预算管理的阻碍,从以下三点分析存在的问题。
首先,预算目标与生产经营分离。制定的预算目标没有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各个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无法按照预算目标执行工作,使得预算目标落空。另外,有的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过于简单,员工容易完成,但是在结算时发现即使预算目标100%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也无法达到预期标准。例如,某企业近3 年来的预算目标全部达标,但是经营目标完成率不断下降,其原因是预算目标与经营目标之间存在严重的差距。其次,预算编制时间规划不合理。有的企业预算编制时间较晚,整个编制流程相对复杂,没有充足的时间编制预算,在编制过程中会直接照搬上一年度的数据信息。例如,某企业在编制过程中直接参考上一年度的采购计划,未能对今年的销售及生产计划综合分析,导致采购计划不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反而增加了企业采购成本。最后,预算编制。有的企业没有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分析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使得预算编制内容与企业经营市场环境不符。另外,很多企业仅采用增量预算法,即以前一年的经营为基础编制预算,预算编制准确性不足[3]。
(三)经营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有的企业经营预算实施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其原因是缺乏较高的执行力度,问题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在执行预算过程中未能确认预算方案的可行性。当预算执行方案出现问题时,直接影响各个部门的执行效果,并且还会增加执行难度。另外,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的管控力度不足,有的员工未能按照计划执行预算,导致预算出现偏差。相关部门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二,预算调整不受约束。有的部门发现预算数据信息存在误差,在未能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自行调整预算,使得预算调整机制流于形式。
(四)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保障经营预算顺利进行,但是某些企业未能重视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导致监督机制无法在企业经营预算管理期间发挥作用,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首先,缺乏监督管理体系。企业在经营预算实施过程中未能设立监督管理体系,使得监督工作无法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例如,DY 企业由于缺乏监督控制,销售部门为了完成绩效指标,与合作方签订虚假销售合同,作为当年的销售任务,第二年由合作方申请取消订单,但是企业已经安排生产任务,最终产品无法出库,企业积压库存占用大量现金。其次,缺乏成本管理监督。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存在事后监督,经营管理过程及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成本难以及时控制。例如,企业对于生产产品的管理不足,出现许多瑕疵产品,无法提供给客户,只能返工或者销毁,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最后,监督管理不全面。目前,部分企业在投资管理方面缺乏监督,一些投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对企业收入及利润产生影响,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得知原因。
(五)经营预算考评不完善
预算考核是企业经营预算的必要环节,但是部分企业预算考核及评价不够完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由于企业重视经济效益,考核及评价过程中过于关注财务指标,主要将订单、回款、利润作为经营预算考核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为了满足企业的考核要求,只追求短期业绩的完成率。第二,财务考核时效性不强,容易导致考核出现偏差。例如,财务指标需要经过销售、生产等环节工作落实后,财务部门才能开展核算工作。以财务指标为重点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反映生产经营过程的预算管理,同时限制了各个部门员工的创造力[4]。
四、企业实施经营预算管理改进策略
(一)健全经营预算组织体系
由于部分企业内部经营预算管理组织不健全,推进此项工作过程中重点应完善管理组织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施。
首先,完善预算委员会及其责任中心。一方面,设立经营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其作为企业预算期间的决策机构,负责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及下发预算任务。例如,A 企业设置相关委员会,并以公司总经理为主任,以副总经理为副主任,委员会成员包括各个部门负责人,以此形成完整的经营预算管理构架。另一方面,建立责任中心。该机构负责编制、上报、执行、调整等,并且还需要负责管理各个部门的预算考核及结果评价,全面负责企业经营预算的落实工作。其次,完善经营预算管理制度。一方面,该制度需要和生产经营计划紧密结合,确保管理制度能够对各个部门工作执行起到制衡作用,避免预算执行偏离经营管理计划;另一方面,能够规范预算期间的审批管理程序。以资金管理程序为例: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制定《经营预算资金审批管理办法》,资金申请人按照统一的模板进行填写,通过预算管理系统提交至财务部门或者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审核通过后提至预算管理委员会备案,然后下发资金,并将其作为日后核算及预算分析的依据。最后,员工培训。在企业内部组织经营预算的专题讲座或者讨论会,使员工能理解企业经营预算并认可企业管理方针。例如,DY 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员工培训中心,凡是涉及员工个人利益的问题都交由该中心解决。每一次的培训,员工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并且能够自主选择接受何种培训方式,以此提高了企业培训的民主化,也发挥了培训的作用和意义。
(二)优化企业经营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水平能够对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管理产生直接影响,企业需要采取一切措施,提升编制质量与效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优化预算目标。其一,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确定销售目标,随后推算出企业的生产目标、采购目标、成本管理目标等,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与日常经营管理目标相结合;其二,将企业战略目标作为整体性指导目标,企业各级管理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以此保证经营预算目标与经营计划一致性。其次,合理规划预算编制时间。可以选择提前准备经营预算的编制工作,要求各个部门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制订下一阶段的计划。资料整理完成后提交至预算责任中心审核,从而为调整预算编制预留充足的时间,保证企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例如,某企业每年9 月份着手准备预算编制,各个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的板块,以此保证了预算编制时间的合理性。最后,合理选择编制方法。其一,目标导向法,以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为基础,确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配置;其二,历史数据法,以历年或者近期一段时间内的销售、生产为参考,确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投入;其三,核算法,计算企业不同的业务内容,确定相应的资金、成本,以此保障预算编制科学性[5]。
(三)加大经营预算执行力度
鉴于企业经营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度不足,不利于企业积极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以下管理措施,提升执行力度。
第一,确定预算计划的可行性。一方面,企业将预算任务发布后,可以在各个部门进行试点,测试预算计划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是否吻合,如有问题及时上报至预算责任中心统一调整,确保各部门执行计划都能基于生产经营管理计划;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跟踪预算执行进度,从费用支出情况入手对比执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方法能够更加详细地展现预算执行与计划之间的问题,便于预算责任中心制定解决方案。第二,建立预算调整机制。一方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的问题,应按照统一的调整标准执行,将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调整预算执行;另一方面,预算调整过程中涉及人员及部门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避免一些员工利用预算调整违规操作,引发企业出现经济损失。
(四)制定经营预算监督体系
企业想要顺利实施经营预算管理,需要以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为保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首先,制定销售生产监督机制。一方面,按照月度审核企业的销售订单及生产计划,对于供货时间较长的销售订单可以暂时搁置,优先生产紧急订单或者已经交付款项的订单,避免销售订单造假,导致企业出现生产损失。另一方面,通过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数据信息分析,控制销售预算执行,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获取预算执行数据信息,监督销售和生产。其次,制定成本监督机制。各个生产经营环节需要经过成本监督机制的控制,如采购费用、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审批部门按照预算计划批复资金,如有资金超支立即驳回申请,终止申请程序。另外,每一笔费用的支出及收入需要通过企业预算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报账,留存相关凭证,以此实现成本可视化监督。最后,建立投资监督机制。监督管理部门需要扩大监督范围,控制每一项投资活动。例如,可以将投资活动列入经营预算管理,通过制定预算编制及控制预算执行监督投资活动,以此降低企业经营预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五)建构预算考评体系
由于企业经营预算考评存在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企业预算考评机制,需要从以下两点落实。
第一,提高考评指标的全面性。将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同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以便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全面化考核。其一,运营类指标:应收账款、库存流动率、生产效率;其二,财务类指标:资金流动率、现金周转率、负债率;其三,其他类指标: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培训率、创新能力;等等。利用以上指标对员工进行经营预算考核,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第二,建立申诉机制。为员工提供绩效考核的申诉通道,确保员工能够解决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企业需要及时处理员工的反馈意见,使员工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从而提升员工对经营预算的积极性[6]。
结 语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企业急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高效运营。事实上,部分企业因经营预算管理效果不佳,正常经营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因此,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该以完善经营预算管理体系为目标,立足实际情况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探索更多管理方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