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作用及路径探讨
2024-04-08何冬莉
何冬莉
(四川兴荣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宜宾 644000)
引 言
现阶段,我国已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能够快速适应新时期市场经营环境,企业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加强自身经营资本的运作,通过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合理使用每一项流动资金,从而确保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回报收益,并有效规避来自市场外部的财务风险。为此,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自身观念,同时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来加强预算控制,以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一、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概念内涵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解读
预算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经营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初以基本的财务计划形式存在,后来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转变,逐渐演化为一种系统化的财务控制体系,能够直观反映出企业经营期间的各项管理与组织活动,并协助管理人员精准执行各项决策方案。具体而言,可以将预算管理理解为对企业资金流向的控制,并通过科学的资本运作模式来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回报收益。在预算编制期间,财务人员需要对企业内外环境、战略规划及阶段目标进行全盘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统筹部署,同时还需要在预算执行期间保持全过程监督、预测及纠偏,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并使企业的每一笔流动资金得到合理运用[1]。
(二)预算管理与资金内控的紧密联系
资金内控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企业财务数据的全面整理,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并对其中资金使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整改,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然而,传统的资金内控模式通常以“事后处置”为主,随着如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重心也需要适当前移,进一步向“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的方向发展。而预算管理工作涉及的管理环节终端,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现实发展需求,同时还需要根据市场外部数据来精准实施风险预测工作,并通过预算方案的编制来帮助企业提前规避经营风险,因此能够整体加强资金控制力度,并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型升级,企业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也一再得到拓展。现阶段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运营、日常管理、经营生产等各个方面产生作用,有效丰富了财务工作的管理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预算目标是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指标。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水平与生产经营成果来科学开展考核工作,进而能够有序推动企业工作的开展,并制定合理的内部激励制度。其次,预算财务指标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预算目标的对比、参照、分析来准确识别各部门在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确保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水平[2]。最后,预算工作能够有效加强资金管理。针对部分企业以往经营期间存在的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甚至非法转移行为,预算监管工作能够做到动态识别及追踪,确保准确查出资金的异常流向,进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免企业遭受经营损失。
二、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建设水平较低
在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缺少制度的规范与约束,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绩效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制度支持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引进了预算工作体系,但由于个别管理人员缺乏对预算工作的完整认知,因此并未对预算计划的编制、落实、执行、纠偏等各个环节投入足够的关注,导致企业预算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形式化问题,无法完整发挥自身价值。其次,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流程,需要拥有完善的组织框架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然而,由于当前企业的财务建设水平不足,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同时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因此预算管理人员在工作跟进与执行期间会遇到一定阻力。最后,随着预算管理理念的不断升级,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也需要随之得到更新。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培训资源与人才引进方案,因此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依旧相对落后,无法满足预算管理工作需求[3]。
(二)预算管理模式粗放
新时期背景下,预算管理要求将企业运营期间的所用流动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当中,通过对其进行统筹分配与管理来创造企业丰富的回报收益。但部分企业由于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粗放化的问题,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出自身完整价值,并且限制了企业资金内控水平的全面提升。例如,有些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够规范,没有严格按照企业经营生产目标进行设计;又如,预算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明显的形式化问题。除此之外,在部分企业的预算工作中没有体现出企业的绩效考核、风险控制及管理优化等相关作用,更是削减了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难以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三)财务数据流通不畅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得当前大部分企业都已完成了财务智能化转型,并且能够依托财务信息系统来动态采集企业财务数据,从而科学制定各项预算方案。但目前由于部分企业内部的各项信息系统缺乏一体化建设,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通道无法有效对接,一些关键的财务数据依旧需要通过人工形式来相互传递,因此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加强预算执行的动态控制[4]。
(四)内控机制不够完善
预算管理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企业能够对资金的后续使用与流向做出准确控制,不仅能够有效规范企业资本运作流程,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企业的各项管理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整改。然而,目前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忽视资金结构与长期效益的现象,因此内部无法完善考评监督机制,难以对企业内部资产的实际状态做出量化描述,并客观反映出各项财务指标的实际价值,进而在开展预算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起到内部监管作用,不利于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三、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组织结构
制度是推动管理体系升级转型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开展预算工作的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重点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工作,以便于能够为财务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依据,并全面优化自身组织结构。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第一,明确工作职责。企业需要通过明确的管理制度来确定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其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可靠依据,进而整体加强自身的预算监管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求企业进一步通过制度约束的方式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方主体在预算工作中的职责权限,确保其能够配合预算管理人员有效开展企业内部的常规稽核、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使预算管理不再只是体现自身的财务计划作用,而是能够进一步发挥出企业监督防线功能。
第二,完善工作流程。预算管理工作是建立在多项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基础上的系统化管理机制,为确保其能够发挥出完整价值,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整体调整预算工作流程,以确保企业财务工作能够与业务工作之间进行稳定衔接。因此,在确立管理制度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完善自身的信息上传、财务审批、支付结算等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化业务模式来开展工作,从而确保能够将预算控制体系完整嵌入企业经营流程当中[5]。
第三,优化工作队伍。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建设方案,从内部培训与外部引进双重角度入手,不断强化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并使其能够配合企业发展需求来动态调整自身工作模式,以此有效提高企业经营发展水平。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工作水平
在优化企业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财务人员也需要及时转变自身工作观念,正确认知预算管理工作的丰富价值,同时采用精细化的工作模式来开展预算工作,以确保能够更好地体现自身职能作用,并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首先是在预算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主动拓展数据来源渠道,深入一线业务部门了解其实际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来对市场外部信息进行发掘,以便能够综合以上信息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围绕企业实际需求来制定完善的预算方案,确保能够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同时有效规避生产经营期间的财务风险。其次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全程跟进,并借助绩效考核、指标分析及计划纠偏等相关技术手段,对各部门的经营效益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如发现其中有预算使用与计划不符的情况,需要结合各项因素分析其中原因所在,并在月度末针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协助管理人员对下一阶段的预算计划进行调整[6]。最后是在预算工作开展期间,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定期开展调研论证工作,以便能够有效对企业的资金结构进行细化分解,进而有效从中挖掘更加丰富的预算要点,确保能够整体优化预算方案的编制质量,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建良好基础。
(三)升级信息系统,加强部门联动
为了确保能够进一步提高预算工作质量,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主动升级自身财务信息系统,以便能够有效解决以往的部门数据屏障问题,从而推动预算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为此,财务人员可以围绕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来建立一体化的线上办公平台,利用中心数据库来顺利连接各部门的数据端口,以此对其经营期间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数据的即时共享,还可以协助财务人员根据各部门的业务状态来科学展开预算编制工作,并通过提取系统中的数据资料来全面实施预算监督工作,从而有效实现业财深度融合,并进一步体现出预算工作价值[7]。
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出现信息安全问题,企业在升级财务系统的同时,也需要同步建立严格的现场办公制度。除了按照部门标准设立相关的操作权限以外,还需要明确数据传输、保存、阅览及提取的相关要求,确保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展开工作,并有效保证数据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及规范性,为预算工作的规范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资金内控,提高监管效率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其单独存在于企业财务体系和业务体系之外,并能够随时进入各部门当中展开调查监管,以此保证审计工作开展的灵活性与权威性。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需要严格执行资金清查制度,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与银行进行账单核对业务,并按照日清月结原则来对各部门的预算额度、账实金额及库存资金进行核对,在发现财务问题之后立刻上报管理部门,对其中的涉事部门及人员进行严厉查处[8]。其次,为了保证内控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预算管理人员需要以考核评价作为主要工作手段,围绕效益、风险、规模等不同财务指标来建立内控评价指标,并通过进一步的细化分解来梳理各项指标内涵,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指标权重,以便能够精准评估企业资金使用状态。在此基础上,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参照财务考核结果,客观评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并配合一定的奖惩措施来激励员工工作,以此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首先明确预算管理的丰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此才能精准进行优化调整,并借助新时期的财务工作手段来加强预算管理质量,以此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