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摄影手法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
2024-04-06林铭鸿
林铭鸿
近些年,我国的手机软件技术迅速发展,并因此衍生出了众多极具实用性和专业性的数据平台。同时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摄影相关领域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摄影人口的扩大,倒逼专业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在专业领域展现出更高的职业水平。
科学摄影不仅是科学的工具,也为艺术带来一种新的视角。[1]从近年优秀的天文摄影领域作品中,笔者发现了其与新闻摄影领域存在不少共通之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透过与国内知名天文摄影师的交流合作,发现其中有不少值得在日常工作中学习与应用的思路。
一、科学摄影的意义
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现实场景,是摄影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新闻事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摄影图片的拍摄形式利用的是“视觉暂留”效应,截取动态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最能代表新闻事实主题或核心内容的视觉画面。[2]通过镜头透视关系所展现出来的画面或许与现实有所不同,但科学摄影概念支撑下的摄影作品必然需要有现实的场景依据作为支持。在近几年摄影后期技术野蛮生长的背景下,不少摄影爱好者甚至职业摄影记者发现,利用夸张的后期合成技巧可以获得博人眼球,甚至让作品广为传播的“捷径”,譬如在恰逢天文学意义的“超级月亮”时,通过夸张且不符合基本透视规律的简单合成,以图呈现出让受众感官冲击的作品,便是违背了“客观、真实、准确”这一最基本的原则。
职业新闻摄影不同于创意摄影,作品在诞生与传播后,必然需要接受相关职业人士的审视目光。而如何让天文天象方面的作品在画面冲击力上不逊色于失真合成的不规范操作,又避免像无头苍蝇一般为了寻找拍摄而耗费无用功去寻找偏远的拍摄点位,便成了对自身职业操守有要求,对画面呈现有追求的职业新闻摄影记者当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因此,严肃认真的科学摄影思路成为摄影记者在面对特定题材时不可忽视的思考方式。利用合理且严谨的科学手法,在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同时,还能够借此机会向公众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宣传,有助于提升摄影记者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摄影的发展
科学摄影这一概念首先在天文摄影领域被广泛运用,天文摄影师们通过天体计算,获取目标天体在适当角度、适当季节的拍摄时机,从而完成地标建筑或目标对象的拍摄,在近年的最新几届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天文摄影大赛(IAPY)、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天文摄影大赛(TWAN)等大型赛事中,不少获奖摄影作品便是通过科学摄影理念规划出了不违背画面真实性的震撼视角,科学摄影手法推动天文摄影领域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一理念同样也适用于新闻摄影领域,大数据与科学摄影工具的普及,让新闻摄影也更能够突破传统。
近年来,国内可运用于科学摄影的相关应用程序呈现出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态势。当前普及程度最高的几款头部产品——莉景天气、巧摄、天文通等均已经有突破十万的下载数据,在一些硬核摄影圈内已经成为重要生产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产品显现出差异化特性,深耕发展各自领域的优势,让摄影记者在使用时能够取长补短,针对不同场景需求、不同拍摄目标需求而选择相应的专业拍摄程序。
同时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众多职业摄影师的持续建设,使用科学摄影理念在前期规划时已经能够做到足不出户,便可实时预测对比数十个备选机位。譬如在“巧摄”中可用于拍摄预测的地标建筑物建模数量已经多达六千余个。从科学的角度,太阳每天的升落位置都在发生变化,而类似定都阁悬月、中国尊悬日、超级月亮的前景等等,需要根据天体运行调整位置变化的拍摄计划都借此有了更容易的踩点方式。
三、科学摄影对新闻图片的提升
神舟15号飞船在2022年11月29日23时,点火起飞,穿“月”升空的画面在直播发出时便以其兼具了新闻性和审美的特点瞬间登上热搜,火箭穿月的经典画面在各大平台被争相传播。这一作品便是科学摄影带给新闻摄影提升的最直观反映。通过现有的科学摄影规划软件,直播机位得以提前获悉火箭轨迹与月亮存在交汇的位置角度,从而获得无须经过后期处理的穿“月”升空画面。
国内火箭摄影师张敬宜在黄海海域拍摄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时,便是成功利用了国内知名科学摄影辅助程序“巧摄”,在距离发射点8.7公里的地面提前架设了长曝光遥控机位,通过事先对海上发射塔建模进行定位模拟,结合程序中自带的日月位置变化及焦距模拟画面,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确定了这一拍摄思路并完成了质量极佳的箭轨伴月拍摄。
2023年刊登在《中国国家天文》三月刊的“国际空间站凌月食”照片背后有着与之类似的经历。2022年11月8日,月全食复圆后不久,满月还未离开地球半影时,国际空间站从大约516千米外飞过月面,空间站的剪影就此留在了月面的知海和云海的交界之处。江苏摄影师杨天垚分享了他的拍摄历程:首先使用人造卫星轨迹软件transit-finder找到穿月轨迹及时间;随后把transit-finder的穿月坐标输入“巧摄”,输入两个点,拉一条延长线,延长线上都可以凌月,方便踩点;最后在空间站穿月前根据自身所在地区再度校准拍摄方位。杨天垚表示,“空间站掠过月表的速度极快,大约半秒钟就划过月面了,为此必须用心做出足够的准备。”
通过类似手法,国内近年已经诞生了不少令人赞叹的作品,笔者也同样利用相似的经验拍摄出了不少科学性与新闻性兼具的新闻图片。
在2023年7月4日的《厦门日报》上刊登的作品“超低满月现身天宇”,笔者提前通过“天文通”系统获取云层信息,尽管当日阴天持续了一整日,但云图判断在月出的七点左右,月升的方位能够恰好出现一小段时间的“开天”条件,即天空中的低空云层比重减少,且高空云层总量也为当日的最小值;其次根据“巧摄”系统就近选取了几个距离拍摄位置足够远的地景,以衬托出新闻主题中“超级月亮”的参照物,利用400毫米左右超长焦镜头的压缩景深,在不进行二次曝光破坏新闻图片严谨性的前提下获得视觉感受下更大的“超级月亮”;最后,利用机场航班雷达信息发现当日的飞机降落方向恰好位于“巧摄”系统提供的几个备选位置之一,遂决定选取了该拍摄点位。在诸多提前规划与诸元计算之下,融合了“超级月亮”、飞机降落时穿月及当地地景元素的作品便能够不出意外地产生了。可以说这样的一份需要结合天时、地利的新闻摄影作品,有七分功力都要归功于前期规划所做出的努力,在熟练利用了科学摄影思路规划出完整的理论依据后,实际拍摄的难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把拍摄中“靠天吃饭”的赌运气成分转化为扎实理论的计算之后,拍摄成功率也大为提升,几乎能够避免报题之后出不了片的尴尬。
类似的事例在日常经历中不在少数,如利用超算模型光追计算发现台风“海葵”登陆前有87%的超级火烧云概率;通过“巧摄”角度模拟发现金门大桥的月升机位;通过寻星系统搜寻流星雨的辐射点升起方位,用以把握流星雨在极大值时的最佳角度;甚至通过天文天象预报系统合理规划接下来几日的作息时间,以免错过所需的画面等等。因此,科学摄影对于新闻摄影创作的各方面提升可以说是相当可观的。
四、科学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关系
艺术性是摄影的固有属性,科学摄影理念与新闻摄影相辅相成,得以让新闻画面在真实中不失美感。科学天生就与艺术密不可分,分型、拓扑、结构、天体、纳米等,一直就为艺术家所关注,人们陶醉在“三叶扭结”和“莫比乌斯环”的魅力之中,感受科学的神奇。[3]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短小精悍、一目了然的视觉信息更能适应快节奏的信息获取习惯,人天生就是视觉动物。
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不能简单等同于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它有自己特有属性,是按照新闻规律进行的,不是天马行空的人为创作,它是选择的艺术,是一种凝练的结果,体现的是真实之美,而这一理念也是科学摄影这一概念自天文摄影中诞生的缘故。新闻照片需要同时兼顾主体与背景环境的交代,通过科学摄影的规划则更容易让我们把宏大叙事与身边的城市、人文、风貌做出完美的融合与展现,让长焦、超长焦的视野也可以“有故事可讲”。
如今,在青年新闻摄影师群体中,科学摄影已经不仅仅将关注的目标局限在简单的机位架构预测之中。通过各种遥测卫星数据公开的每小时云层高度厚度、日照角度、强对流发生地等多种数据分析,一些以往极为罕见的天象如平流雾、双彩虹、云层高空放电导致的红色精灵现象,甚至是寒夜灯柱等,如今也变成了可以预报、可以预知、可以提前准备的场景。科学摄影让新闻摄影师可以少打无准备之仗——偶尔拍一张照片,可能会碰到美景,但是如果想拍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影像,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4]同样,作为职业新闻从业者,想要持续性产出,拍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图片,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运用科学和专业的方法加上对新闻的敏感性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科学摄影所引发的科学思考,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多。
结语:
艺术修养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成为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新闻摄影记者应乐于涉猎不同领域中的艺术美,在以往的经典中汲取养分提高艺术修养。[5]要了解当代技术发展,把握当下新锐语境,提高对科学中艺术的理解能力,懂得运用技术,勤于拍摄记录,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的新闻人应当学会使用时代带来的新变化。科技是为人服务的,也是新闻记者提高生产力的方式,学会用巧力而非盲目地平均用力。而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这些新的工具也会在更多创作者的手中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在数据可视化的今天,对细分数据的剖析同样是新闻灵感来源的一部分。
新闻摄影技术性表达手法应用中,总的来说,是让事物本身说话,巧用摄影语言,强调对事物客观理性描述要遵循新闻规律,最大限度地选择经典瞬间,升华主题思想。新闻摄影应该发挥自身固有优势,创造性地实践应用,更好地为受众服务,让新闻摄影记者的视野从身边的人事物扩展到与更高、更远处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