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2024-04-06肖又菁
肖又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和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工作。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为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指明了方向。在这一布局之中,地市级媒体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2022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强调了地市级融媒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权威信息渠道”的重要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然而,近年来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纵向融合不断加深,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市级融媒体中心纷纷面临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紧缺的严峻考验。地方高校与市级融媒体中心有着紧密的地缘联系,前者是后者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尽管双方针对新形势下凸显的人才培养问题都在不断做出新的探索与努力,但现有的协同育人模式仍然问题重重,不能完全满足逐渐升级的现实人才需求。
一、市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容设计老旧
从宏观层面看,部分地方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相关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时未能将行业前沿动态充分纳入考量,对于学科发展趋势缺乏科学预判,因此导致学科建设方向与行业发展方向之间产生偏误;从中观层面看,地方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工作时普遍在守正与创新之间踟蹰不前,从而在新旧得失的权衡之中错失升级换代的良机;从微观层面看,部分高校教师长期与行业脱节,教学思维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因此在进行教学大纲设计以及具体实施教学时闭门造车,忽略社会实际需求。
(二)环节设置单一
在多数现有的市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中,对本科新闻传播人才的共同培养通常以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基础载体才能得以实现,而在所有涉及实践教学的课程之中,以见习、毕业实习为代表的纯实践教学课程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类课程一般具有学分高、学时长、参与人数众多等特征。除此之外,其他课程即便包含实践教学学时,其教学安排也与市级融媒体中心开展的各项日常工作关联甚微,且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安排,不基于课程教学的双向合作与交流少之又少。孤立、单一的协同育人环节设置所涵盖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均有局限,因此无法对学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培养。
(三)开展深度不足
开展协同育人相关工作时,市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高校在各自的人员、设备、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等方面均会受到一定限制,双方无法最大程度地进行资源的自由共享和优化配置,这使得协同育人工作往往只能停留在浅表,而不能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细化,从而达不到长期、稳定、高质量输出人才的最终目的。
二、“一点、两线、三面”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一)“一点”:以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一个基本出发点
人才培养,当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应是使得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习得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社会中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助力社会发展。因此,“一点、两线、三面”协同育人创新模式以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本出发点,将人才自身的个体化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充分纳入考量。不同于传统的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在强调育人活动集体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个人发展意愿的准确评估,并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持续的个性化引导和激励,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继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内驱力,使其在被培育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两线”:延展完善“教”“育”两条主线
市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高校应合力打造“教”“育”两条主线并将这两条主线坚定不移地贯穿协同育人的全过程。总的来说,“教”侧重指向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具体传授,而“育”则侧重指向对人才的宏观培育。
从“教”的方面看,融媒体技术及理念高速更新迭代,高校新闻传播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体系相对滞后,仍旧以教授新闻传播类传统课程为主,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课程奇缺。另外,在传统的协同育人模式下,高校教师在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时往往以单一课程为依托,仅单独涉及新闻传播众多环节之中的某一个环节的相关内容,将在现实情况中已经逐渐模糊了边界的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及媒介运营等板块完全割裂开来授予学生,一定程度上也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地方高校应在深入了解、分析市级融媒体中心的实际工作流程及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延展出一条基于“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媒介运营”的教学主线,并将其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改革与日常教学之中。
从“育”的方面看,市级融媒体中心应着力打造“引人-育人-用人”这条主线,将对人才的吸引、培育和任用工作有机结合,使得三者互相促进,构成良性循环。在以往开展的协同育人活动中,“育人”环节相对孤立,与“引人”和“用人”等其他环节并未产生密切关联。诚然,“育人”环节的确应是这条主线的中心:市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高校一起将人才共育工作做实做优,才能使自身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但在“育人”的实际过程中,融媒体中心要敢于和善于给予大学生们充分的新闻传播实践机会,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广大学生通过工作同时完成业务认知与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三面”:持续拓宽“课程”“学科”“平台”三个覆盖面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闻传播行业形态,新技术瞬息万变,新岗位层出不穷,只对某单一领域擅长的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将逐渐被媒体淘汰。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市级融媒体中心和地方高校在协同育人时必须勇于打破课程之间、学科之间、平台之间的固有壁垒,持续拓宽三者覆盖面,积极帮助、引导和鼓励学生按照融媒体发展规律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从思维定式中跳脱出来,学会利用不同的学科特性取长补短,能够做到在不同的平台之间自如切换。
三、结语
“一点、两线、三面”的市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创新模式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对已存在的主要问题交出的一份答卷。要将答卷化为美好现实,需要从组织到个人层层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这个过程必将漫长又艰辛。然而,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早已远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