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

2024-04-06吕锡月王丽雪

理论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斗争延安

吕锡月 王丽雪

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提到:“延安时期,党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有力开展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力应对了西安事变、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有力领导和指挥了全国革命斗争,有力应对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靠小米加步枪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充分肯定了延安时期党的斗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有力地支持了共产党人在关键时间节点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斗争实践,壮大了党的力量,开创了新的革命局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艰苦复杂的斗争形势,正如这一时期毛泽东评价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也需要这种“独立支持”的气概。延安时期,斗争精神赋予了共产党人前所未有的勇气,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屈服于任何困难。一部党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共产党人只有敢于斗争,才能最大程度上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只有善于斗争,才能逐步探索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上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昭示了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必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继承和弘扬,以此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斗争精神体现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围绕着抗日救亡的时代任务,成为镌刻在共产党人身上的优良品格。早在苏区时期,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就以“斗争”命名,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号召全国人民“开展神圣的反日的民族革命战争”,〔1〕中国共产党把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作为中心工作,但面对实力相差悬殊的敌人,如何开展抗日斗争,如何凝聚抗日力量仍是亟待解答的问题。面对一时之间甚嚣尘上的抗日“必败论”,毛泽东在《中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与任务》一文中得出持久战是抗战必由之路的结论,为了坚持持久战,就必须“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为充实的坚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时之间,斗争精神成为党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重要因素。关于如何强化斗争精神,毛泽东借陕北公学开学典礼的机会,强调了政治方向的重要作用。毛泽东称赞鲁迅“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2〕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牢固的政治立场早已刻进共产党人的基因,支持着共产党人坚定斗争精神的同时,寻找适应形势的斗争方式。抗战初期,党中央认为“虽然在全中国来说,抗日的主要斗争方式还是正规战争”,但“华北抗日的正规战争如果继续遭受一些挫败”,游击战争就会成为主要的斗争方式,抗日就更需要后方群众的鼎力支持。正如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政会号召“全体干部和每个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发挥牺牲奋斗、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一往迈进的斗争精神”,面对艰苦卓绝的抗战形势,只有挖掘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才能真正团结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只有科学分析抗战的形势,才能找到克敌制胜的斗争方法。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时相对稳定,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相对安全,一些党员危险意识不足、斗争意志减弱,更有甚者妄图依靠力量相对强大的国民党迅速获得斗争胜利。此时党内迫切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抗战形势,从“敢于斗争”发展到“善于斗争”。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提到了“当前的两条战线斗争”。在政治斗争上,既要反对右的悲观主义,如抗日“必败论”,又要反对“左”的急性病。在统一战线、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问题上,既要坚持斗争,又要反对“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搞团团伙伙。这一时期,党的斗争不仅体现在与破坏统一战线的行为斗争,更要以斗争的态度面对党内各种不同声音,比如王明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观点,党内出现“乱戴帽子”的现象。正是在与这些错误思想、错误行为的斗争中,党的领导越发坚强,党的权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维护。

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最能体现共产党人的忍耐力,刘少奇强调“反攻以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坚持斗争,坚持原有的根据地。”〔3〕这一时期,斗争精神从抗战前线进一步延伸到后方,更多地出现在边区的生产生活中。比如1938年安定县给前线募捐寒衣的工作总结中提到,“工作虽然超过计划,但是缺乏斗争精神,只是自己提出自己的数目,并不互相竞赛、互相斗争”,〔4〕造成工作没能获得更大的成绩。与此同时,边区文艺界也逐渐重视斗争精神的作用,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着重宣传斗争精神,比如“毕生在穷苦中斗争的马克思”“迎接艰苦和斗争”“劳动青年为和平而斗争”,旨在唤醒青年人的斗争精神,巩固边区群众的必胜信念。由此可见,此时陕甘宁边区的斗争精神已深入日常工作生活,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因素。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能够以铁血意志捍卫民族独立,能够以大无畏勇气担当民族前途,能够以坚韧不拔之毅力探索国家出路,靠的就是愈挫愈勇、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回答如何在极端弱势条件下战胜强大敌人的答案,更是共产党人凝聚力、战斗力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应时代要求,全力投入抗日战争,最终不仅战胜强敌,而且实力有了空前的发展,这是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强化斗争精神,用斗争精神去坚定斗争实践的可贵成果。

二、斗争精神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探索局部执政的重要保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不仅身肩抗战重任,同时也担负着边区发展的使命,这就要求党必须领导群众进行各方面的斗争,“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文化教育的。”〔5〕刘少奇在陕甘宁边区职工代表会议上就强调“我们不仅能组织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而且要会组织经济、组织工厂、组织劳动力、组织市场等。”〔6〕抗战时期军事领域的斗争自然是主线,但中国共产党也把斗争精神贯彻到陕甘宁边区建设的方方面面,促进了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协调发展,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执政地位。在经济领域,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提出在抗战营垒中存在着两条经济路线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要“站在人民公仆的立场上”,坚决进行反对“不利于抗战的”“反对人民的”“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违反三民主义的”财政经济路线的斗争,对党内存在钻营职位、徇私舞弊、贪污公款等行为进行严惩,要真正地完全地站在民族抗战利益上,要“坚持为实现边区施政纲领所规定的财政经济政策而斗争”。〔7〕在文化教育领域,《解放日报》编辑温济泽认为“文化教育的斗争,是整个抗日斗争的重要一方面……还是政治斗争一个重要部分。”温济泽尖锐地指出奴化教育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武器”,这在军事上、政治上会辅助日军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奴化教育会使中国人变成“不知羞耻不知反抗的奴隶”。在中国教育严峻状况下,他呼吁全国教育当局“相对于军事和政治那样,给予应有的关怀”积极加入反对日寇奴化教育、支持抗战教育的斗争当中。中国共产党要高举教育文化斗争的旗帜,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大力开展新民主主义教育,恢复被日寇轰炸的学校,“把抗战的理论和消息耐心地、深入地传达到沦陷区的同胞中间去”,对一切奴化理论给予科学的致命打击。〔8〕在外交领域,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政府牺牲中国以与日寇妥协的阴谋,并积极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开展反投降斗争。当时,投降主义一度抬头,某些西方国家有假借“调解”之名实则侵占他国利益的阴谋,如英、法、德、意制造牺牲捷克利益的“慕尼黑阴谋”,英日、法日的“东方慕尼黑阴谋”。对此,中国共产党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对这些欲求谋“和”的势力作坚决的斗争。1939 年6 月13 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反投降问题的结论中提到:“日本帝国主义正在组织两支新的战略同盟军……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动员国际的国内的反投降势力,打退这两支敌人的同盟军。”〔9〕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不懈与国际的投降势力进行斗争,通过《解放》周刊发表多篇文章,“坚决地拒绝任何向日寇妥协调停的企图,严肃地批评一切侵害世界和平的行为”,〔10〕揭露了日军让德意两国“调解”来诱降国民党政府的阴谋,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与此同时,革命的长期性也让斗争“在不同的区域内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11〕这就要求共产党人深入了解具体工作,善于不同领域的斗争。例如在文艺界,党领导人民文学运动,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引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鼓励作家发扬斗争精神,创作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作品;在工业领域,党领导工人运动,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生产力水平;在农业方面,党领导农民运动,致力于解决农民问题。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加持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攻坚克难,积累了局部执政的经验,充分发挥了独立自主,成功地探索出一条边区社会发展道路。

三、斗争精神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锻造党性修养的现实写照

延安时期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伟大”立足于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艰难”着眼于凿空拓荒式地寻找道路、解决问题。想要实现伟大的事业,共产党人就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明确任务,把握时机,就必须自始至终贯彻斗争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将斗争精神彻底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中,并最终发展成为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

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在其成员身上的具体要求与体现。刘少奇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当具有思想意识上的修养:“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12〕因为有矛盾,所以存在斗争,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不同方面,它们相互依赖、相互竞争,通过不断地斗争,推翻旧的产生新的,来促进事物发展。在抗日战争持续的斗争当中,斗争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共产党人,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从而提高了自身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修养,增强了自己的党性。斗争是共产党人塑造自身修养的必要途径,斗争的结局,应当是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延安时期艰苦的斗争环境要求共产党人坚信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借以培养斗争精神,敢于在党内党外的各种斗争中锻炼自己的思想。

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与党的使命密切相关。共产主义事业着眼于人类的历史,共产党人应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塑造共产党员的斗争精神,就必须明确为何斗争、如何斗争的问题。从每个党员所处的斗争环境出发,“我们的奋斗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或地位,而是为了我们这个集体的荣誉和尊严”,共产党人的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因为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最美丽的、最进步的社会。”〔13〕无论出于对集体的责任还是对理想的追求,共产党人都应当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事关全人类的未来,坚信自己的斗争实践经得住历史的洗礼和道义的检验。只有这样,斗争精神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党的事业才能在时代的变革中不断发展。

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源于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植根于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斗争精神应当指导共产党人进行更坚决、更具成效的斗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在抗日战争中找到切合实际的斗争方式,根据地逐渐扩大,党员数量和党组织规模持续增长,得到人民的拥护,也掌握了领导革命的主动权。斗争的胜利带给共产党人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自豪,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对斗争精神重要作用的认识,使党员干部发自内心地探寻斗争精神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正是这种“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的壮志豪情,最终淬炼出带有时代属性的斗争精神。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首先表现为胸怀坦荡,无限忠诚。陕北公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曾要求青年学生作为党的生力军,必须“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14〕只有胸怀坦荡,才能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每一个共产党人认识到自己投身的事业代表正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才能进一步激励斗争精神。其次,敢于担当,甘于奉献。鸦片战争后近百年间,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上下求索,终究不得其法,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延安时期,共产党人不为私利,一心求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事实证明,不是每一个心怀民族国家的团体都敢于担负历史的重责,唯有不计私利的中国共产党,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当这种担当与奉献成为自觉的追求时,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才有了实践的土壤。最后,不怕困难,脚踏实地。这是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直接表现。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里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还有民族的希望。但是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战士,斗争精神如果无法改变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将流于形式,被时代所唾弃。不过,共产党人在斗争精神的指引下,埋头苦干、因势利导,物资缺乏就开源节流,武器装备落后就革新战法,以运动战、游击战为主。正是因为有了斗争精神的加持,共产党人才敢于、善于综合各种有利条件,脚踏实地,从自身情况出发,解决问题,战胜强大的敌人。

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在延安时期专注于打倒日本侵略者,所以斗争精神自延安时期开始就带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性。解放战争后,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中国这样一个落后农业国的革命道路必然需要不断地破旧立新,给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应当说,中国共产党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找准中心工作,抓住时代机遇,缺少不了斗争精神的积极作用。成功地将斗争精神融入了自身,成为共产党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也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表现。

延安时期党面对的特殊历史任务、特殊的外部条件和特殊的发展机遇,斗争精神以极具时代性的表现方式,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锻造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意志,更在局部执政时期将斗争精神融入具体工作。应当说,延安时期及其之后的这段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在斗争精神的加持下,已经逐步善于以小搏大、以弱胜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时代线索中找到中心任务,更善于总结检讨斗争实践,初步形成了自我革命的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其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间节点上处理严峻问题与极端挑战的一个重要武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无疑是可贵的历史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因为我们牢记走过的路,才能在新时代继续发扬斗争精神。■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斗争延安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