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人类思想史探源

2024-04-06

理论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城邦正义共同体

高 薇 高 祥

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进行考察,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源头。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指马克思以共同体为切入视角和考察线索,以对人的发展的深切关怀为总关切点,对人类历史发展形成的根本观点和看法。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一束耀眼的火花,同时也是吸收自古希腊城邦共同体思想以来诸多思想家关于这一问题探索的思想精华所形成的历史产物。

一、古典城邦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的源头之水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其所蕴含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也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滋养。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关于城邦共同体的思想,这一思想在书中是借助苏格拉底与不同对话者探讨问题的形式呈现的,而探讨的核心问题——正义问题也是《理想国》意图阐发的中心内容。在书中,柏拉图对正义内涵的探讨是以“正义不是什么”为起点的,借由这种探讨也驳斥了当时流行的几种正义观。在此基础上,柏拉图从“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角度探讨了“正义是什么”。他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将全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并从宗教神学的角度认为每一个等级都是神用不同种类的金属创造的。“个人的正义”即每一个等级都遵从本阶级所对应的美德,而当每个等级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不相扰时,“国家的正义”即城邦的正义就能够实现。柏拉图在书中还提出了城邦的统治者应由哲学王来担任,并在前两个等级(统治阶层)中实行“共产”原则,认为“国家的正义”是最高追求,“个人的正义”应服从“国家的正义”,体现了他的政治和哲学理念。柏拉图的这些思想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可资批判吸收的理论养分。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为后世政治思想家提供了研究的依托和借鉴批判的丰富材料,其相关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政治学》《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这使他对理想的城邦共同体有着热切的期盼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他认为,政治性是人的天性,而城邦是高于公民的。其“人类天生就注入了社会本能”〔1〕的观点被后世解读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与马克思主义者所持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的观点异曲同工。与人的政治性相联系,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城邦高于公民的观点,因为城邦是由家庭和个人组成的,按照整体高于部分的原则,公民必须服从城邦的领导。也就是说,虽然在形成的时间顺序上,个人和家庭先于城邦,但在价值排序上是城邦优先的。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至善是城邦的终极追求,他认为人们是为了追求某种共同的善而建立共同体,那么城邦作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也是为了至善和自足而存在的。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政体思想,他分析了政体的含义、类型,政体更替的原因,机构设置等问题,并从实施原则、治理者、公民及治理方式等角度描绘了其心目中的理想政体。

二、近代契约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的契约转向

欧洲社会在古希腊城邦共同体衰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开启了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宗教和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但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唤醒下,在市民社会的推波助澜下,人们逐渐开始质疑神权政治论,社会契约论重新兴起,契约共同体思想也应运而生。霍布斯实现了由古典城邦共同体到近代契约共同体的理论转向,他彻底否定了柏拉图以“正义”及亚里士多德以“善”为根基构筑城邦共同体的主张,而是把自然权利、个人的自然诉求作为其国家共同体的出发点。霍布斯的代表作《利维坦》集中表达了其契约共同体思想,他以对人性的考察为前提,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一种自由和平等的状态,在身心两方面自然能力平等,可以自由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对私利和欲望无休止的渴望,使人表现出极大的利己性,贪婪和欲望使人们相互争斗,因此,自然状态是一种恐怖和战争的状态。而人性又是具有理性的,这种理性使人们意图避免自然状态下的暴力和战争,通过让渡自然权利、与主权者签订契约而形成契约共同体,以达到保卫和平、抵御暴力、保护财产、免于恐惧等目的。主权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其管理,否则就是违反契约,将受到处罚抑或退回自然状态而不受保护。霍布斯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不再以“正义”或“善”等自然法则为前提,而是秉持“权利优先于法则”的原则,这一重大的理论转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卢梭作为社会契约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契约共同体思想与霍布斯在两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是在自然状态理论方面。两人虽然都认为在共同体成立之前,存在着一种自然状态,但是对自然状态中的人性、自然状态的图景描绘却截然不同。霍布斯认为人性本恶,自然状态中人们由于自私、贪婪、欲望和利己性,处于一种人人与人人为敌的恐怖和战争状态。卢梭却从相反方向出发,认为人性本善,自然状态中人们是自由和平等的,富有同情、仁慈、怜悯的情感,这种自然状态是和谐完美的,与战争是分离的关系。但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穷人和富人等种种不平等,如何才能寻找回自由和平等的乐园呢?为此,卢梭提出了建立公意之下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也使他与霍布斯的思想出现了第二个显著差异,即两人对契约共同体的支点看法不同,卢梭认为“公意”是其支点,个人以订立契约的方式建立的共同体即国家或者主权者只是订立契约的公民平等自愿地让渡自身权利与财富形成的一个人格化的代表“公意”,共同体中的每个人既是国家的一个成员,同时也是主权者的一个成员,主权者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官吏,这显然与霍布斯主张的主权者拥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存在根本不同。卢梭“公意”思想中所体现的主权在民思想、重社会而轻国家的思想及平等主义的自由观都给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德国理性主义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的理性演绎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处于纷扰不息的混乱和战争之中,伴随着启蒙时代的逐渐终结,德国的政治哲学发展却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共同体思想方面出现了从抽象晦涩的伦理学及先进的辩证法角度进行演绎的理性主义共同体思想。康德的共同体思想吸收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和卢梭的自由概念及对人的尊重,创造性地以道德为基点提出伦理共同体思想。康德首先肯定了霍布斯从人性恶出发所描绘的自然状态,并认为这种状态在道德领域同样存在。他认为人性是善和恶的复合体,但存在着“根本恶”,表现为人性的脆弱、人心的不纯及堕落,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发动心灵的革命,从而使人获得道德的纯净,成为自由人。但这一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人们对彼此之间道德的败坏会使个人不断陷入恶的深渊。因此,需要建立遵循公正、对称和互惠要求的“公共法则”,并以此为基础构筑伦理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道德领域中霍布斯所称的自然状态,使人们从互不合作互相伤害转为道德上的和解与互助,进而在伦理共同体中形成社会道德,实现至善的终极目的。在这一演绎过程中体现的对人的尊重、对人的自由及权利的追求显然也深受卢梭的影响。在《永久和平论》中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其道德和宗教哲学的理想,即实行共和制的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由国家联盟,这是通向永久和平的必由之路,这一探究也可视为对未来共同体样态的设想。康德的伦理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虽然在立场、性质、实现条件、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别,但二者都是从对现实的批判出发预设未来,都重视人的自由及终极关怀等,因此,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对前者的扬弃。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也是理性主义集大成者,他否定了把事实作为权威的实证主义倾向,又力图超越康德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造成的鸿沟,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和能力的总和,理性才是现实的真实的存在形式。黑格尔的共同体思想是从伦理理念的发展轨迹进行演绎的,他认为伦理理念经由了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再到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对应,伦理共同体也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形成过程。在黑格尔理性主义的眼界中,家庭在性质上是自然共同体,是直接的伦理精神的体现,“家庭以爱为其规定,而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2〕黑格尔反对个人主义的观点,认为个人只是形成伦理共同体的材料,通过婚姻和对家庭财富的占有,无所定在的个体不再是孤独的存在者。但随着子女的教育,新的自由人格出现,导致了家庭在伦理上的解体,从而使伦理共同体发展到市民社会阶段。市民社会在性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是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是伦理精神分化的体现。利他精神是家庭的原则,而需要则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支配下,个人的利己性和占有欲造成了道德及伦理精神的分化;而市民社会没有达到完全自足,这进一步加剧其匮乏、贫困和混乱的状态,从而使伦理共同体分裂,这种情况孕育着国家。国家依靠其政治的秩序化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此,在黑格尔伦理共同体的架构中,国家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高于市民社会的。国家在性质上是政治共同体,是伦理精神统一的体现,它实现了利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而以整体利益为目的,这也是它与以特殊利益为目的的市民社会的根本区别;并且由此,国家超越了原始的自发性和自私性,构成国家的个体也因此获得了主观自由和客观自由。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对个人与共同体如何实现和解的辩证法思考,但将自己的探究奠基于完全不同的哲学根基即历史唯物主义之上,从而使其共同体思想拥有了具备现实可行性的主体力量、实现道路及途径。

四、空想社会主义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的社会主义想象

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5、16 世纪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使理性主义得到进一步弘扬,并逐渐扩展到社会领域。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一些思想家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桎梏,不断从理性主义的视角思考如何改造法国和欧洲社会的问题,涌现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3〕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直接来源。

作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圣西门是其所出身的贵族阶层的叛逆者,他猛烈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动荡、道德混乱及人压迫人的现象,认为其所处的社会是从封建社会向“实业制度”社会过渡的阶段,“实业制度”社会是圣西门对未来共同体形态的大胆设想,也是其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圣西门从对劳动的赞颂出发,认为劳动是形成近代社会的基础,而由劳动形成的实业阶级既包括劳动者也包括资本家,他们都是以封建贵族阶级为对立面的,只有使实业家领导公共事务,进而建立实业组织才能解决种种社会问题。对于实业制度的实现方式,圣西门为了防止造成社会动荡反对采用暴力手段,主张使用赎买等和平方式使封建阶级放弃特权,并通过对实业家的宣传教育使其认清自身的先进性和阶级优势,通过由实业家和学者组成的领导阶层争取王权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建立实业制度。圣西门认为,在实业制度社会中人们是自由和平等的,“按劳分配”“按才分级”即是其体现;并且政治在这里已经丧失了强制性,因为政治只是社会命令的执行者,它不再是对人的统治而变为对物的管理。圣西门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坚信实业阶级(尤其是工人阶级)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按劳分配的原则等都包含着天才的共产主义萌芽,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圣西门以历史观的视野认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合乎历史规律的产物,傅立叶则从另一角度理解历史理性,认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是理性解蔽的产物,它应是合法、和谐、合作的,能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福利和幸福,但残酷不公、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达到这种和谐状态,为此,他提出并尝试创办了被其命名为“法郎吉”的和谐共同体。傅立叶认为,“法郎吉”是一种基层生活单位,人们在这里出于爱好和享受,自愿平等地参加劳动,劳动不再是对人们奴役的手段。针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堕落的现象,傅立叶提出“情欲引力”理论用以构建文明高尚的社会新道德,他认为情欲是自然和合乎人性的,当情欲与物质财富相互适应时,称之为“情欲引力”,社会也处于和谐状态,反之,则称之为“情欲斥力”,社会也混乱不堪;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实现情欲的和谐发展的,只有在和谐社会情欲才能通过协调达到真正的满足,从而带给人幸福的生活。在分配问题上,傅立叶反对平均主义,主张均衡资本、劳动和能力的“按比例分配”原则。傅立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共产主义某些原则的设想、消灭脑体差别及城乡对立的主张等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被恩格斯称为“社会主义奠基人”之一。

欧文与圣西门和傅立叶一样,不再编织理论先驱关于农业社会小国寡民的迷梦,而是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将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构筑于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他不仅是一名理论家,在其身上还始终体现着强烈的实践性。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现代婚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祸害,并进一步指出私有制是社会上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必须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消灭私有制,但是欧文反对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而是吸收了性格形成学说,主张通过良好的教育及改变社会环境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并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并实践了其理想的共同体方案——理性社会制度。他先是改造了新拉纳克工厂,之后倾其一生积蓄创办了新村公社。欧文所设想的理想共同体实际上是一种公社合作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成员权利义务平等,按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进行联合劳动和联合消费,消灭城乡、工农、脑体差别。欧文种种建立理想共同体的实践最后都失败了,因为他的美好蓝图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他没有搞清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以为是机器造成了工人的失业和贫困;他寄希望于现存政府,反对暴力革命。归根结底,他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这使他的理论只能是不成熟、缺乏可操作性的空想主义的空中楼阁。但这丝毫不能抹杀欧文思想中的闪光点,他的重视群众、将价值的标准由黄金改为劳动时间、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等思想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猜你喜欢

城邦正义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