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4-04-05刘博爱孙朝霞
刘博爱 孙朝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其亲和力是评价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尺度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高了,便能达到润物无声以及“无为而治,则无不治”的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内涵、理论依据及价值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内蕴丰富,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心理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增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紧迫的也是必要的,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增强了,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更有效,才能更好地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立德树人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
“亲和力”一词起初作为化学词汇走进人们的生活,指的是两种或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在生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特指不同原子之间相互关联的特性。后来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亲和力”一词渐渐出现在社会学、教育学领域,指一种让人愿意接近、喜欢与之交往并进行进一步探索的吸引力,是一方对另外一方产生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同时也是一种促使人们愿意与自身建立轻松和谐的交往关系的能力。学生和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两大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指思政课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召力、吸引力和亲近感,通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基本教学要素的亲和力综合表现出来[2]。同时也是学生对思政课的一种亲近感,一种乐于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具体体现为教师自身的感召力、教学内容上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新颖性,以及教学环境的熟悉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理论、劳动异化论、社会发展理论三部分,其中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研究起点。马克思致力于研究“现实的人”,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实践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实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并对他们的成长发展的需求做出回应,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重点需求和现实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吸引性和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包括接受的主体、客体、媒介、环境四个要素。教学效果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协同效应。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是整个过程的最后一环,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满足学生期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课堂变得有趣、亲近。当学生的期待在课堂中得到回应时,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才更愿接受、更感兴趣。
3.共情心理学理论。“共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心理活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达成的能力。共情心理学在现实理论运用中涉猎较广,在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上同样做出突出贡献。思政课是一门较为综合的课程,这与共情力的基本构成相似,从了解对方的情感态度到换位思考,再到提供帮助,循序渐进地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相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也为共情法应用于思政课提供了行动指南,证明了有意识的课堂互动和情感交流来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可行性。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课程,是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一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提升其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通过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更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更具熟悉感的课堂、更愿意让人接近的思政课教师,有效提升其亲和力。只有课程的亲和力提升了,课程才能获得学生们的喜爱,赢取同学们的信任,充分发挥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将所学理论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另一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符合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特点。当代青年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思维活跃、爱好广泛、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比以往的“80后”“90后”显著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要想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并作为行动指南,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而且需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一言堂”,增加课堂的交流感、实践性和趣味性,进一步在提升亲和力上下功夫。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亲和力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近年来,思政课亲和力在教师、内容、方法上表现出有整体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改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感染力不够充分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当今,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但在亲和力方面仍存在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感染力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的学科知识不够扎实、理论素养不高,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理论讲授较为空洞,脱离生活实际,所传授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和吸收。二是部分教师语言缺乏艺术性,教学过于理论化,学术性强,教学语言晦涩难懂,教学与生活实际脱离,教学情感温度不够。三是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仅停留在授课,对学生缺乏关心关爱和人文关怀,态度消极敷衍,共情能力弱,师生间存在距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需要存在距离
“供需失衡”问题是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高校思政课内容对时事的总体趋势有很好的概括,但理论内容较为学术化与理想化,没有深入挖掘到现实素材作为理论支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出现脱节现象,理论内容对学生关心的时事的积极回应不够,导致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间存在一定距离,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削弱了思政课亲和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在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而,高校开展实践教学以专家讲座、专题报告会为主要形式,这只是将课堂教学授课换了一个地点开展,实质上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式授课的区别不大,学生难以在听课过程中获得满足,导致这种活动虽然运用了优质的资源却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针对性,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生源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有所区别。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上,一方面,教师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不够丰富,课堂互动较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时代感不强,新媒体技术运用不够充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用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课堂氛围,用精美课件来吸引学生,但这只是使用多媒体来改变内容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课件沦为教师的“提词器”,减弱了思政课堂的吸引力。
三、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现实需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较之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因此,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亲和力要兼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间的协调运行,推动思政课亲和力的总体提高。
(一)建设具有亲和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
打造一支具有亲和力的教师队伍是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厚植教育情怀,提升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满足学生期待,作为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基础。首先,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要高,知识体系要做到深度与广度兼具。在具备扎实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人文和社会科学一些相关知识进行研究,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潭水”,还要成为“长流水”。一方面,深入读原文、学原著,常读常新,提升用原理解“学生之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信息媒体技术方面的知识,在不断学习提升学科本领的同时,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人文知识,真正理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并感染学生。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关怀,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有温度。思政课教师要厚植教育情怀,既要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又要向大学生传递爱,用真情和关爱唤醒学生的灵魂,寻找情感共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强化话语表达的艺术性,让思政课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话语技能,创造易于学生理解的思政话语体系。既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话语的准确性与逻辑性,又要让话语“接地气”,让学生易接受、听得懂,提升话语的艺术性和幽默感,增强课程与学生之间的亲近感。
(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需要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上下功夫,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价值体验,从而达到思政课教育目的。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通过分析学生性格特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回应学生诉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级、专业的不同,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分别编排不同的授课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增强教学内容的亲和力。第二,教学内容要回应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紧跟时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社会中发生的问题与矛盾,借助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让课程更具生命力和时效性,让思政课更具感染力的同时增强其导向性。
(三)创新思政课教育方式,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创新思政课的教育方式是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着力点。思政课要重视实践育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相比组织同学们参加讲座会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比如,在户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年级特征,将实践教学与假期开展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思想、悟原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组织一堂思政课,人人都是思政课教师,人人都能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在学习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整理素材,消化吸收,向人讲解,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识,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而且可以“输出”知识,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开展课外实践,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纪念馆,因地制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牡丹江地区高校为例,在牡丹江地区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重走抗联路”,参观“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杨子荣事迹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真正走近历史,对革命先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得更加深刻,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时代新功,在增强大学生的课程体验感的同时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他们要求教育内容既能满足自身期望,又能让课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令他们有安全感和满足感。首先,教师要利用新媒体手段,将网络技术优势运用到思政课程中,灵活运用授课平台和场所,通过短视频、微课等形式将思政课融入学生生活之中,而不局限于课堂。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通过学习强国、慕课、微信群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习打卡,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小组讨论,最终通过分享学习内容、核定学习时长等方式进行考核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最后,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一步沟通和交流。网络社交软件并非仅是娱乐工具,教师要善于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其变为与学生积极有效的沟通工具。例如,通过观察和总结学生在网络上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有针对性地将其融入课堂,用原理解释社会现象,让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相比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当代“00后”大学生有时更习惯于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内心情感、烦恼困惑表达在网络上,教师可以捕捉学生的愿望和困惑,用制作、发布短视频的方式将学生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一一解答,对于一些内向、羞于开口的同学,教师可以采用匿名提问方式为学生做出解答,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对学生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让教师不仅仅是“教师”,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贴心人,让思政课更具教育温度和时代魅力。
找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方法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价值、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方法的分析和研究,主要从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创新思政课教育方式并注重其实践性和创新性三种办法,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让思政课成为备受学生青睐的“魅力课程”,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距离,真正发挥思政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