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2024-04-05康云清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1期
关键词:冰雪美学

康云清 孙 旸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1 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冰雪文化的传播,冰雪元素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艺作品之中。尤其是近年来,一批以冰雪为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巧妙地运用冰雪元素构建场景、渲染氛围,不仅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也在文化上达到了交流和融合。例如,纪录片《冰建王国》通过无人机航拍雪山景色,生动描绘了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电视剧《冰球少年》则通过多机位拍摄,真实记录下了冰球高手之间的生死较量,展现了这项冬季运动项目的无限魅力。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冰雪元素的创新运用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无穷的创作灵感。创作者们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将充满激情的冰雪竞技活动恣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让观众仿佛穿行于冰峰之间,这种身临其境般的审美体验,为人们打开了通往极地世界的一扇奇幻之门。

冰雪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成功运用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表达范畴,也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充满奇幻的想象空间。创作者们通过实景取景与公共网关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CGI)技术的有机结合,精心绘制出了美不胜收的冰雪世界,而这种结合模糊了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极大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与审美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中所构建的冰封图景,与中国山水意境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令人迸发无限想象:抬眼远眺,群峰夹着漫天飞雪,直插入淡淡的云雾之中。这种天人合一、虚幻无定的景色,激发了人们对奇幻冰雪空间的无限想象,也让人产生隽永超逸的审美体悟。这超脱世俗的冰雪美学追求,淡化了影视作品的功利属性,开拓了大众审美的疆界[1]。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与创新,冰雪元素必将承载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焕发出灵动多变的艺术魅力。我们有必要深入解读其背后的美学意蕴,把握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

2 视听符号之美:冰雪元素的人文赋能

2.1 深邃的视觉魅力

冰雪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蕴含着深邃的美学象征。它既展现出外在的自然之美,又承载了人类在漫长文明进程中赋予它的文化意义。在诸多影视作品里,冰雪元素常被应用于表达孤独、寂寞等情感。这与冰雪环境的荒凉、寒冷等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种与世隔绝的荒芜景象,仿佛预示着主人公命运的坎坷艰辛和心灵的落寞寂寥。在改编自海明威同名小说的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里,主人公派克正是通过回忆年少时对高山雪峰的探险与追求,抒发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深沉体悟。高远的雪山,成为主人公审视自我、感受命运的心灵寄托。这种象征性的联想,恰是冰雪元素幽深内涵的集中体现。

当然,在影视语境中,冰雪并不总是与消极、压抑的符号语义相联系。在动画电影《冰川时代》里,广袤的冰原也代表了一种挑战与考验。主人公们并没有选择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退缩,而是乐观地利用冰山的各种形态与力量,发明了属于他们的富有创意的滑雪游戏。这一积极乐观的象征突显了在严酷的冰雪环境中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主人公们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品质。总的来说,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冰雪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传递着对生命顽强、乐观进取的赞颂。这为观众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多维命运和精神世界的窗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寓意与情感共鸣。

2.2 真实的听觉体验

在听觉效果上,冰雪元素给人一种清脆、响亮、开阔的声音感受。这是一种极具穿透力与冲击力的独特听觉体验。在诸多悬疑、惊悚影视作品里,导演就善于运用这一效果营造紧张、恐怖的气氛。冰雪环境的多变、难以捉摸,给观众一种迫在眉睫的威胁感。在电影《雪歌》里,主人公们在逃离突如其来的滚滚雪崩时,踏上了一段波折重重的生死之旅。影片中,雪崩时的冰层断裂声,积雪下坠时呼啸的气流声,无不令人胆战心惊,为观众营造了无比真实而激烈的体验。

与此同时,在诸如《智取威虎山》这样的历史题材影片中,冰雪的声音也蕴含主人公们情感和气概的象征意义。冰层碎裂的喀拉声,呼啸的风雪声,交织在枪炮声与人们的呐喊声中,成为主人公面对严寒、蛮荒与敌人的高昂伴奏。这恰如山呼海啸般的气势,体现了解放军战士们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形象。所以,冰雪元素带来的独特的听觉体验,不仅描摹出了冰雪环境的险恶与壮美,也通过声音的渲染,向观众描述了主人公们奋勇抗争的豪情与坚定。这为影视作品增添了历史气息与情感渲染,也使得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获得更为沉浸和震撼的体验[2]。

3 意象呈现之美:冰雪元素带来的心灵共鸣

3.1 多重意象的融合

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冰雪在影视语境里常被赋予丰富的意象性。它不仅在视觉方面展现场景之美,也通过意象的隐喻表现了人物命运的起伏。在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系列中,冰雪元素就与火、水、花等要素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寓意深刻、主题分明的奇幻世界。这种多重意象的诗意建构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富有层次和深度的冰雪世界。艾莎的冰雪魔法在成长的早期代表着她的孤独和隔离。她的魔法能力让她感到与他人难以沟通,正如雪花在寒冷中独立飘舞。而安娜的热情个性如同一束温暖的火焰,试图融化艾莎内心的冰雪世界。一定程度上,冰雪与“火焰”的对比形成了冲突和矛盾的意象,反映了艾莎和安娜两姐妹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成长。冰雪与“火焰”的交织,既是一场内在的斗争,也是两位主角命运纠葛的象征。而随着艾莎成长,她学会了将自己的力量融入更为坚固和透明的水晶中,这象征她逐渐具备理解和掌控自己的能力。换句话说,冰雪与水晶的结合不仅呈现了美丽和神秘的意象,还体现了冰雪的魅力与艾莎的成长历程。水晶不仅是艾莎创造和表达的载体,还是她保护和隔绝的象征。影片通过水晶元素的巧妙运用,勾勒出艾莎追寻真相和力量的过程,强调了她与水晶之间独特的联系,为角色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情感。另外,冰雪与花朵的融合代表着纯洁和浪漫的意象,表达了冰雪的温柔和安娜的幸福。花朵元素不仅体现了安娜的喜悦和期待,也展示了她的选择和牺牲。影片通过这种融合,将冰雪的美好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连接,为整个故事营造了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这些多重意象的诗意呈现使《冰雪奇缘》系列电影成功构建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故事世界。冰雪作为一种自然元素,与水晶、花朵等元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感动的冰雪童话,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丰富而深邃的情感共鸣。

3.2 高潮情节的渲染

在史诗级红色主旋律电影《长津湖》里,冰天雪地的战场不仅展现了壮美的自然景观,也成为导演表达主题的重要语境象征。残酷的战火与严寒的环境交织,烈火与冰雪的强烈对比,展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冰雪成为战场上的无声见证者,默默记录着英雄们的视死如归和无私奉献。通过与血液、火光等元素的融合,电影呈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突显了志愿军战士在冰雪严寒中的艰辛奋斗和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鲜血的红与冰雪的白对比,血液的温暖与冰雪的寒冷形成强烈的对照,这种对比不仅深刻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更突显了志愿军战士在冰雪中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所具备的不可动摇的爱国主义精神。观众透过这一对比,能够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在严寒中的顽强与坚韧,以及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

在电影的高潮场景中,志愿军战士在冰雪中奋勇抵抗,这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是对志愿军战士的庄严歌颂。冰雪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冷漠的自然元素,而是与志愿军战士共同谱写的英雄赞歌的一部分。影片通过这样的场景,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的勇气和爱国精神[3]。

电影《长津湖》巧妙运用冰雪元素,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背景,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呈现了一部深邃而感人至深的史诗之作。这样的诗意表达不仅赋予了影片以艺术的深度,也使其超越了一般战争影片的框架,成为一部关于人性、忠诚与牺牲的不朽之作。

4 差异之美:跨文化视角中的冰雪审美

4.1 中外影视中的冰雪美学差异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中外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性,人们对冰雪元素的审美体验和象征寓意的解读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西方影视作品中,导演们往往将冰雪视为神奇、梦幻、纯洁的象征,并赋予其带有神性或魔幻色彩的景观属性。相较之下,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影视作品里,冰雪元素与严寒、荒凉、孤独等元素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差异性的象征联想深刻影响到影视作品叙事策略的差异[4]。

以韩国科幻电影《雪国列车》为例,该片将整个地球描绘成冰天雪地的世界,并构想出社会等级森严的架空列车世界来喻示人类社会的残酷结构。在这里,冰雪不再是梦幻般的场景语境,而成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隐喻表征。这种寓意体现了韩国社会对传统权力结构和森严等级的反抗精神,贴合了东方文化中的冰雪意向性。在西方影片《白雪公主和猎人》中,导演将冰雪融入神话故事、魔法王国等叙事元素中,来唤醒观众对童真、纯真、美好的追求与憧憬。雪国女王铸就的冰晶宫殿,白雪公主被囚禁的冰棺,还有广袤无垠的冰雪森林,都让电影散发出梦幻而神秘的气息。这正是西方文化中冰雪元素所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影视作品叙事语境中,中西方对冰雪元素审美体验和象征隐喻的不同解读,反映了两种文化传统中的差异。这为影视研究中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4.2 中外影视中的冰雪美学共性

尽管文化差异带来美学体验的差异性,但是在中西方影视作品对冰雪元素的象征运用中,也存在显著的共性。首先,冰雪的外在性状给人一种清新、纯净、圣洁的感受,这构成了跨文化背景下对冰雪美学的基础体验。中西方影视作品都倾向于通过类似的手法,利用冰雪纯粹自然的外在形式之美,来烘托人物内心世界的简单和质朴。其次,在叙事策略上,无论是中国影视作品还是西方影视作品,冰雪元素都经常被应用于烘托人物性格和命运,或推进剧情发展。冰雪作为一种自然景观,成为一种跨文化的情感符号,这突破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比如,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将大雪作为孤独与绝望的隐喻。再次,在许多悬疑、动作片里,冰雪场景被广泛应用,作为一个自然障碍,考验人物意志,增强剧情的张力与转折。这种制造悬念和惊悚氛围的手法在东西方影视作品中都较为常见。最后,中西方影视作品都善于利用冰雪反差造成的视觉冲击,如温暖与寒冷的对比,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命运转折,这种环境象征具有普遍的戏剧性。

5 结语

需要注意的是,冰雪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美学体现和象征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认同的变迁而不断丰富与拓展其内涵。分析影视作品中冰雪元素的美学特征,不仅能揭示特定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创作取向,也能把握其变迁的脉络,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情结和审美视野是如何不断调整的。同时,影视作品中运用冰雪元素的手法和美学表现,也为当下的影视创作与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切入点。总体上看,这既是影视作品美学演进的一个侧面,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切面,值得学界给予持续关注。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环境变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冰雪元素与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将面临新的考验与变革。一方面,极地冰川融化可能导致某些独特的冰雪景观逐渐消失,这无疑会对人类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同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也将引发人类对环境危机的思考,促使社会各界增强环保意识,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共同努力保护地球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作品中冰雪元素的再现必将呈现出新的美学特征和深层次含义。它不仅会成为诠释气候变化、唤醒环保意识的重要题材,也将在科技想象、空间构筑等创新性表达上有所成就[5]。

猜你喜欢

冰雪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外婆的美学
生活美学馆
冰雪“十八盘”
纯白美学
冰雪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