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主义思潮对西方音乐美学的影响

2024-04-03吴子渔

新楚文化 2024年4期
关键词:音乐美学印象主义

【摘要】19世纪后期随着科技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并且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诗歌、印象主义绘画等这些思潮和具体艺术形式的交叉融合的诞生,印象主义的音乐也随之诞生,这些印象主义等一系列的哲学思想也开始渗透到艺术创作当中,许多艺术家既是艺术创作的大师,又是哲学思考的伟人。而这些哲学主义的文学思潮对于音乐流派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因此也使得印象主义在音乐创作当中呈现出复杂的特征和表现形态,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追求。本篇文章将带领读者看印象主义美学思潮是如何冲击旧的审美思潮以及从多个角度分析在印象主义思潮影响下西方音乐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西方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4-005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4.017

1840年前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生产力有了较大幅度的进步,并且随着工业革命生产力传遍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启,欧洲也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所有的变革与理论学说形成了文艺思潮和文艺创作的一个深厚背景,在这种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飞速发达的时代,精神方面的文明的创作与影响使得绘画流派有了较大的变化。最先开始的是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们,突破了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在绘画领域寻求新的突破了。逐渐地,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扩大,法国巴黎也出现了一种反传统的艺术音乐思潮。所谓印象主义,这种音乐思潮是对音乐的发展和音乐创作的变革,对西方音乐审美发展与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现代美学起到重要启示。

一、印象主义思潮超越时空的审美理念——艺术审美的独立性和直觉性

印象主义這个词最早我们在绘画领域当中听说得比较多,最初指的是绘画的一个流派,例如莫奈、德加、雷诺阿等人都属于印象画派。印象画派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业革命对于色彩学和光学的科学理论成果和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学院派相对立的“反程序化”“反理想化”“反传统化”和反对艺术的实用性的思潮。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于艺术实用性的注重让大多数艺术作品中承载了太多社会信息,使得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难免戴上有色眼镜。而这样的结果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被这些信息所蒙蔽,艺术作品是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它依附于现实世界而存在。因此,印象主义思潮反对艺术的实用性的本质上是在强调人的直觉对于美的感受与认知。印象主义思潮强调艺术作品审美的独立性和直觉性,反对现实世界意识形态对艺术作品的束缚,这种思潮所带来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理念。这一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可以看出绘画的创作过程、作品题材、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比如,绘画的创作过程当中要更加贴近自然,走出绘画室,到大自然当中,以大自然基础作为绘画的素材,在阳光下捕捉千变万化的色彩,表达瞬间及时的感觉和印象,更多地倾向于感性方面的感觉。

这一思潮,对年轻的法国艺术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种印象主义思潮不再局限于绘画领域,更多地影响到了其他各个艺术创作的领域,特别是在音乐领域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法国作家德彪西和拉威尔。印象主义思潮影响了音乐创作的和声、音响效果、音乐题材等,创作出了一种全新的印象主义音乐。

二、印象主义思潮下西方音乐的转变——从浪漫主义音乐走到印象主义

在印象主义音乐兴起之前,西方的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前后一百年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浪漫主义音乐中,作曲家们都非常注重对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这是对古典主义音乐所倡导的“理性”主义的突破。但无论从题材还是内容上来看,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音乐家们审视当年的社会现象的观点,即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题材和内容都在以另一种方式去诠释当前社会,其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是充满了想象、憧憬和渴望的人物。虚无缥缈的浪漫主义音乐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处于中等地位的市民知识阶层的一种社会心理——对社会生活现状不满,要求进一步解放个性和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浪漫主义音乐虽然开始逐渐摆脱“理性”主义思潮对音乐的束缚,艺术家们开始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但在音乐和声的写作上仍遵循着旧的规则,题材与内容也受到社会现状的影响,呈现出消极、悲观等特点。

印象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对于审美标准和创作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印象主义音乐的审美理念与重心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们对于审美的价值不再来源于“真实性”,即对音乐的和声色彩和音乐的直观听觉体验的关注,超越了对社会、历史以及宗教的关注。这种转变表现在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方方面面。比如,印象主义音乐以梦幻感为审美理想,在音乐直观听觉上,就少了浪漫主义时期叙事感、激情感,而多了一分不确定性,暗示多于直率的表达,给听众以想象空间。再从音乐题材上来看印象主义,音乐不再拘泥于具体而狭隘的现实世界框架,不再以明确而具体的标题为音乐命名,而是贴近自然。从音乐性质的角度来看,印象主义的音乐大多是呈现出疲倦、慵懒的音符。音乐所模拟出自然的蒙眬感,阳光照在大地上的慵懒的感受,只能通过缓慢的乐符所表现出来,呈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色性。

从西方音乐史的角度上来看,印象主义音乐的出现,是浪漫主义音乐到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过渡,印象主义在音乐的这个创作领域当中做出的多种创新性变化对于西方音乐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印象主义音乐中的西方音乐美学特征

印象主义音乐是印象主义绘画衍生的产物,因此两者在艺术美学上也有着一定相似性和共同性。谈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特征,首先要来看绘画领域,印象派画作与传统画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色彩和形体两个方面。

源于两者对光和色彩的理解的不同,传统学院派绘画中的物体形体主要表现特征是界限分明且清晰可辨的,注重“写实”,即以将各物体之间的关系表达和物体的细节刻画为审美价值标准;而印象派绘画中,物体的形体和细节刻画变得不再那么清晰。印象主义画派喜欢将色彩画得更加平面,既不追求立体的呈现,也不追求真实的极致,只是依靠感官的印象作用,追寻一种蒙眬当中的感官印象,从而让人们能够拥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我们从印象派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真实性已经不再是审美价值产生的可靠依据,而是由形式的创造带来的。由此,印象主义音乐在美学上呈现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印象派画作在形体表现上的特征对音乐的影响体现在音乐的和声和音响表现。印象派的画作以其模糊的边界、鲜明的色彩和对光线和色调的精细处理而闻名,这些特点在音乐上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和声、音响和音乐的形式上。印象主义音乐家如克洛德·德彪西、毛里斯·拉威尔等人的作品,与印象主义画家如克洛德·莫奈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创作理念相吻合。他们也强调鲜明的和声色彩,独特的音响效果,以及对音乐形式的自由处理。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于和声和音响的深度探索,这些探索使他们的音乐作品带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印象效果。在和声方面,印象主义音乐家创作出了一种全新的和声语言。他们采用了全新的和声技术,如全音阶和弦、复音和弦、九度和弦等,这些和弦在传统的音乐理论中是不存在的。这种新的和声语言在德彪西的《云》、拉威爾的《水之戏》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些作品中,听众可以感受到和弦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这是印象主义画作中模糊边界和光线变化的音乐表现。在音响方面,印象主义音乐家注重创造一种模糊而又富有韵律感的音响效果。他们利用各种乐器的独特音色,创造出一种丰富而又复杂的音响环境。在德彪西的《夜想曲》、拉威尔的《图兰多特舞曲》等作品中,可以听到这种音响效果。这种音响效果就像印象主义画作中的光线和色彩,给人一种模糊而又富有韵律感的视觉效果。在音乐形式上,印象主义音乐家也颠覆了传统的音乐形式。他们摒弃了传统的“主题——发展——再现”的音乐形式,而是创作出一种自由的、非线性的音乐形式。在德彪西的《小黑鱼》、拉威尔的《亡灵之舞》等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就像印象主义画作中的自由笔触,给人一种自由而又富有创新的感觉。

第二,印象主义音乐打破了大小调对音乐创作的限制。和声对于音乐来说,就如同绘画中的调色。一种颜色在不同调色的背景中,可能给予人们不同的色调感,一个声音配上和弦所发出的音色感也是不同的。平行和弦是印象派音乐作品的标志之一,在传统和声中,声部进行以反向为佳,最忌讳几个声部同时平行,但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运用平行和弦创造新的音响色彩是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在德彪西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非功能性的和声结构和不协和音,如转调时主音的转移不需要做过多的准备等,以独立的和声进行来推动音乐发展,体现出了和声的随意性。这种和声对于大小的形式和音阶的运用是相对复杂的,混合的现象胜过调性和谐,并且主题常常有短小的,互不连接的小曲调组成,更加模仿那种大自然随机的破碎的声音,用这种蒙眬的整体音来表现出水、喷泉、云雾树林环绕的自然界,感受时间的流逝。印象主义音乐中所提倡的“无功能”和弦(non-functional chords)也为后来的勋伯格等人所代表的无调性音乐铺平了道路。可见,印象主义音乐力求摆脱之前浪漫主义对和声写作的规范与种种要求,在音乐创作当中大量采用全音阶交会式的平行和调和,赋予了音乐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第三,印象主义音乐更注重音乐的感觉和氛围。在1892年,德彪西创作了第一部印象主义音乐,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这部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音乐作品,将文学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用细腻的音乐符号,为人们营造了一种阳光炙热下的气氛,尤其是那种慵懒的曲调和昏昏欲睡的感觉。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德彪西,在他年轻时常与印象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所来往,并且通过他们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让音乐创作过程中瞬间的直接反映成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尤其是强调从作曲者自身的感觉情感中出发。印象主义音乐还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它不企图表达某种情感,而是强调千人千面,每个人在音乐当中都能感受到自己曾经梦到过或者真正亲临实践过的某种感受和体会。比如拉威尔于1905年作的由5首钢琴小曲构成的钢琴组曲《镜子集》,在这部作品中拉威尔并没有去清晰准确地描绘具体事物,而是通过“绘声”的手法,将视觉感受转化为听觉感受。

第四,印象主义音乐在美学上有独特的风格民族性。印象主义音乐是从法国音乐为源头的,尤其是几位经典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作曲家手中逐渐磨合而成,因此欧洲地区风格尤为明显,所以总的来说印象主义的风格在于艺术家们对于惯用价值体系的导转,实际上就是突破原有音乐描绘的素材、音乐创作的流程和固定化的模式,而突出在自然界中寻找不同的随机的感觉的这种音乐创作模式,甚至于没有模式。

第五,印象主义扩展了音乐题材。“不描述具体的,现实的事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鲜明特征。而在审美标准方面,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代表的传统音乐在题材上以史诗题材和社会现实题材为主,而印象主义音乐回避与重大社会问题和哲理性思维相关的题材,不再通过传统题材的表现来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试图转向风景宜人的大自然,运用变化莫测的音符将理想中生活境界寄托于其创作的音乐之中,这也是音乐突破传统束缚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总结

总的来说,印象主义风格作为一种艺术审美的美学风格,在音乐上突出自然性,很多时候印象主义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亲近自然和蒙眬之美。虽然印象主义音乐仍然体现着浪漫主义音乐题材审美的众多特征和风格,但是由唯心基础的情感反映发展到取材客观实体的唯物基础,使得音乐不再是主观的感受,更是一种客观的视觉与听觉,尤其是在大自然当中感受的相对客观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讲,虽然仍然是作曲家本身的主观体现,但是有了一定的具体内容,例如山林间的树叶摇摆之声、云谷之间的流水环绕之声等,都可以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素材。印象主义音乐作为一种唯美主义的音乐风格,对于艺术的美感高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总之,在19世纪工业革命和物质发展的欧洲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发展在孕育印象主义的画派的过程当中影响到了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美学理念。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与发展是从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连接了两个世纪和两个时代的音乐纽带,是通向现代音乐的重要桥梁。更重要的是,印象主义音乐充分反映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即艺术的产生不仅源于社会生活或者历史,艺术家独特的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也是艺术产生的重要来源,肯定了艺术的纯粹化和独立化,以及艺术非功利化的态度,是对音乐领域的巨大贡献,对当代社会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秀蕾.印象主义思潮在音乐中的表现特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04):122-123.

[2]张萌.印象中的印象主义音乐[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01):29-30.

[3]邓中喜.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源流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04):68-69.

[4]潘霞.“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与相关文化的关系[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03):62-64.

[5]王霞.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J].太原科技,2003(06):93-94.

[6]张爱民.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印象主义特色[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4(06):87-88.

[7]刘进清.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J].理论月刊,2003(09):112-114.

[8]范宛新.浅谈欧洲印象主义音乐[J].音乐大观,2013(13):154-154.

作者简介:

吴子渔,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21级学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音乐美学印象主义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感性的体悟 理性的传达
不可复制的贝多芬
音乐现象理解探究
格拉斯《沙滩上的爱因斯坦》的音乐美学探讨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