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的学习观
2024-04-03徐艳菲
【摘要】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其代表作《论语》对后来学者的学习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一书中孔子及其弟子、门人为我们树立了最早的教育规范,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理念。借由《论语》,可以对孔子的学习观进行整理论述,得到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理念,获得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4-001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4.004
一、还原“学习”在《论语》中的本义
(一)“学”和“习”的本义
《论语》中大量使用“学”和“习”两字,《论语》“学习”本义是“学习并实践”。学,繁体“學”,《说文》曰:“学,觉悟也。”上半部分的两边,双手合持,中间为“爻”,易经中卦爻,古人可以依据易经中卦爻,效天下之要,推测天下之要事。交叉为文,合体为字,文字如同卦爻,蕴藏着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许许多多的知识和道理;从整体上看这个字,就是手把手教小孩子写字,识文断字。读“穴”是借了“穴”的声音,是说明学要掌握窍门,入门得法,事半功倍。习,繁体为“習”,《说文》曰:“習,数飞也。从羽,从白。”上为羽,指鸟的翅膀;下为白,指天快亮的晨光。表示小鸟展开翅膀反复练习飞翔的本领。借“习”声表示小鸟振羽学飞。振翅就是飞,可不熟练是飞不起来的,从根本上说,它要求小鸟亲自练习,所以“习”造字一开始就包含了“践行”的含义。“学”是为得法,目的是理解;“习”是为了熟练。故“学习”其义应为“学习并实践”。
(二)先秦其他典籍中“学习”的含义
除了《论语》,先秦其他经典中“学习”之含义亦与《论语》同,“学”“习”有着严格的区别。以下是考证先秦其他经典中“学习”这一术语的运用。先秦时期所载的“学习”主要有“学”和“习”两种情况。其一,用作“学习并用”。
《韩非子·五蠹》中说:“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学”和“文”在此结合起来就是文章之学了。“习”是动词,它的意思恰好是“学”。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学习”一词完全不同。
其他典籍也有关于“学习”的使用情况,例如《吕氏春秋·孟春纪》中提到:“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这里的“入”和“习”都是动词,和“学”不是结合在一起的,“学”是太学的意思。当为名词而训练乐正精通技艺的流派。习舞,则指教导国子习舞。不同时节,乐正们必须在正规的场所学习舞蹈、声乐、器乐的多种技巧。由此,《吕氏春秋》所载“学习”一语也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学习”一词,“学”与“习”并无实质性关联。
《礼记·月令》中说:“季夏之月……凉风初起,蟋蟀住宇内,鹰乃学习。”郑玄注曰:“鹰之学曰攫搏。”所谓“攫搏”,就是鹰的实际飞翔本领、捕食技能等,这里“习”的含义符合《说文解字》的规定,即操练飞翔本领、捕食本领等;“学”就是幼雏从母鹰的行动中获得的经验。“学”为第一环。而“习”则是以“学”为本,不断实践、强化。
(三)秦代以后词义的变化
秦代以后,随着文化典籍不断增多,尤其汉代以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与隋唐科举制度的繁荣,社会读书人群体与非读书人群体的差异越来越大。“学习”之意义,则为众多文人所囿于“诵读经典”之狭义。诸如《史记》《东观汉记》《后汉书》等一些典籍所载“学习”,“学习”词义缩小。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丞相李斯曾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匪其相反,时变异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可见,“学习”一语意义转换的较早实例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向秦始皇祝寿这段进言是史称“焚书坑儒”的原因。这个时代,划分了各个阶层的职责与义务,读书人这个阶层只致力于记诵和掌握法律文典。《东观汉记·张禹传》中提到:“张禹,好学习欧阳《尚书》。”此处“学习”指“读书,记诵典籍”。由此可知,从西汉的《史记》到东汉的《东观汉记》,这些例证告诉我们“学习”的含义在这期间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国人对先秦经典包括《论语》在几千年的阐释过程中,因语言和词语自身的发展,造成许多人对词语本义产生误解。而由于对“学习”在《论语》中的本义不了解,很多人会误以为孔子表达的只是学习书本知识后机械的反复温习,这难免与从中找到快乐的观点相悖。
二、“学习观”在《论语》中的具体体现
(一)学习的态度
1.好学乐学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最重要的是好学。孔子的好学是乐学。他曾不远千里跑去洛阳求教于老子。偶然在齐听到《韶》乐,就深深地沉浸到其美妙之中,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对此,他都是一种自觉的投入,并充实了心灵。
叶公在《论语·雍也》一篇中向孔子提出子路的错误问题。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者云。”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努力学习求知、充实自己,才是人生之中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让他冲淡对吃饭睡觉这等事情的兴趣,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产生忧愁,甚至连自己的年岁都可以忽略。
2.脚踏实地
《论语·学而》篇中,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子路做学问应当保持着谦虚的态度,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掌握天下所有的知识,总会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学而知之”的道理就是在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的前提下,看到自身不懂的问题并一步一步解决它。而掩饰自己的“不知”,只会让我们失去对事物的准确判断。
《论语·卫灵公篇》中,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做学问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孔子所说的“阙如”,也就是存疑。对待那些自己不了解、不懂得的事,应该抱著“阙如”的态度,这种态度才是科学的。
3.虚心求教
《论语·雍也》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凡是有一点特长的人,孔子都认为有可以学习的地方。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对犯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来观照自己的言行。
《论语·泰伯》中,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善于学习的人不止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同时也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问于不能”“问于寡”等正是表明了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
4.自身反省
《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具体而言,每天要反省三件事情:一是反省自己是否为他人付出了心血。二是和朋友在一起,答应要做的事情做到了吗?三是老师或前人教给我们的做人做事之道是否经过了自身的练习与验证。
《论语·里仁篇》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的反省,避免了“三省吾身”等方法可能带来的疲倦和迷茫,使自省变得更加生动。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教材作教训。
5.终身学习
《论语·述而篇》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以及泰伯篇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体现的就是这种为学不知满足的紧迫感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对于好学的人而言,学习是没有止境不限于年龄的,他们永远都不会对他们当下获得的知识感到满足。
(二)学习的方法
1.经常复习,温故知新
《论语·子张篇》中,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这个观点,是对孔子提出的“温故知新”的阐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求新是第一步。温故是第二步。通过不断地复习温故,强化记忆,降低遗忘的程度,最大限度地将所学固定下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事可以作为未来的借鉴,前提是能从中获得“新知”,而新知的获得大多时候是建立在反复琢磨的基础上的。好的书经过反复阅读后才会不断转化出新东西。除了好书,他人的经历、历史事件等也都可作为我们的老师。
2.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论语·学而篇》中,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要让学生受教育时,能打开思路,对于老师所说的话要有自己的思考,对这种从不提出相反看法与疑问的同学感到不满。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但颜回虽然在孔子讲学的时候,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颜回回去之后会对所讲学问进行细细地琢磨,还能有所发挥。孔子对颜回经历了一个从“愚”到“不愚”的认识过程。
《论语·学而篇》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孔子看来,一个问题经过反复琢磨和研究,就可以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之后,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精华,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论语·学而篇》中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说的是学问的获得需要实践,持之以恒的反复磨砺,随时随地改正错误与不足,提高学习修养。学习指导实践,先“学”然后“行”。一门心思只顾学习,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则不能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论语·雍也篇》中,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告诉我们学识修养是永无止境的,而提高修养贵在躬行。
(三)学习的内容
《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四个内容,即历史文献、品行、忠诚、守信。
“文”即历史文献,指的是孔子教育弟子用的六艺。依次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所包含的知识相当丰富。“行”即品行。孔子不仅看重弟子的文化程度,同样也看重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品行高尚,就算他学习的知识不多,那么我们也认为他一定是有真学问的。“忠”即忠诚。忠,《说文》曰:“忠,敬也,尽心曰忠。”“信”即守信。信,《说文》曰:“信,诚也;诚者,信也。”言出必行是一种美德。
“文”“行”为外在的知识,而“忠”“信”则为内在的品格,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
孔子强调个人要有多方面的天赋,不囿于狭窄的范围。求“君子不器”,朱熹解释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他的意思是君子掌握了具体技艺却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多才多艺。《论语·雍也篇》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一句讲的是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古代的典籍,还应当包括一切学术文化,或者说是古今中外适合于自身发展需要或工作需要的文献,然后以礼来约束自己,使之不违背“道”。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是要求博学于文,如20世纪的叶圣陶、鲁迅、朱自清等著名文人都曾经在中学任教,这些人知识储备的厚度、广度使之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能开风气之先。
(四)学习的目的
1.“为人”学习者
“为人”学习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欲借他人之学问显摆自身,以此来装点门面,为自己未来的功名利禄铺垫道路,只是为了得到身外的名利和物质享受才去学习。为了学习而去学习,只是去硬背书本知识,而学不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是当今社会一些高分低能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2.“为己”学习者
“为己”学习者,“不受虚言,不听浮名,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是为了治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可以说是治心修身之学,具有道德“自律”的意义,通过对人的内在的反思和价值挖掘,以此向着理想人格的塑造靠拢。这也是孔子所认可的,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记住这些知识,而是為了在实践中运用,以改造客观世界。
三、结语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致力于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的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教育质量当是首要任务。《论语》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智慧的结晶。回归《论语》的“学习”思想,能促进年轻一代认真吸取前人的学习经验,获得书本知识,为塑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曙光.论语心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陆卫明,李红.《论语》智慧与现代文明[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汤洪.《论语》中的“学”“习”观[J].中华文化论坛,2016(06):
101-107.
[4]柳恩铭.论语心读[M].北京:中华书局,2014:74.
[5]陈万柏,张耀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王正东.终身教育思潮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7):46-52.
[7]张声雄,徐韵发,主编.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8]韩钟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3.
[9]周桂钿.论儒家精神[J].理论学刊,2002(06):109-112.
[10]周立升,颜炳罡,等.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9.
[13]潘富恩,徐洪兴,朱志凯,主编.孔子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4]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06).
[1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
[16]刘尧.当代高等教育的十大特点[J].江苏高教,1997(04).
[17]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華书局,1990.
[18]帕特里克·曼汉姆.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N].堪培拉时报,1988-01-24.
[19]持田荣一,等.终身教育大全[M].龚同,等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徐艳菲(2000.3-),女,汉族,浙江丽水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东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