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业人才需求,创设多维融合课堂

2024-04-02郑可立汪阳

教育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跨境校企岗位

郑可立 汪阳

宁波外事学校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培养国际化中级涉外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为全国第三批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中职第一批骨干专业、宁波市中职第一批品牌专业。学校连续11年获评浙江省中职商贸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并牵头成立了商务英语专业职教集团。2021年起,基于本地行业需求,学校拓宽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领域,增设跨境电商专业。

跨境电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属于国际贸易数字化产业升级的一部分。在跨境电商岗位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岗位需要的是既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又熟悉产品、懂得跨境平台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学校进行了跨境电商课程改革,通过组建“小语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联盟,架起校企合作桥梁,开发基于企业工作项目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了多场景的“语言+跟单+跨境”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探索中实践

重构基于模块化课程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就当前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课程内容集中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外国语言三条主线上,而当前众多学校对该专业课程的开设,仍是三类课程独立设置,没有形成体系化协同教学,导致各科内容关联较弱,学生难以系统有效地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学校对这三类课程进行了重构,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构建了以岗位需求为基础的“语言+跟单+跨境”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多维融合的教学模式,就要走出原有单一的教学课堂。以海外仓质量跟单岗位为例,教师将课堂分为云端课堂、智慧教室、生产工厂、跨境企业四个教学环境,学生通过在云端课堂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在智慧课堂合作完成企业项目任务,在生产工厂完成产品检测岗位实践任务,在跨境电商企业为海外仓销售产品完成RMA创建。

建立深度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依托中国(宁波)“小语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联盟,与宁波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全国跨境电商百强遨森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制定“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标准、共建校内企业仿真实训中心、小语种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并组织多批次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在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下,学校协同生产工厂和跨境公司,以聚焦企业真实岗位需求为突破口,结合企业内训工作手册,建立“校企双师团队”,让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完成岗位任务,工学结合内化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就企业而言,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不僅能够满足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能实现企业岗位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达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目标。

确立多角度、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体系。针对每一次岗位任务,确立由校内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企业实践导师、班级学习同伴等多方组成的评价主体,明确将评价内容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拓展至学生在生产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的实操表现以及为企业创造的实际效益。这一评价体系使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落地落实,真正惠及学生和企业。

聚力而前行

学校在师资条件、教学环境和校企合作等方面为跨境电商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了一支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师团队。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跨境电商专业,学校整合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面设计、商务外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个专业的师资,组建了多维融合的教学团队。同时,鉴于跨境电商专业的实操性,邀请行业经验丰富的跨境电商企业专家加入,组建了“实操课讲师团”,为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相通的教学环境。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涉及云端课堂、智慧教室、生产工厂、跨境电商企业等多个教学场景。为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学校解构了传统课堂模式,打通了课堂与实训室等各教学场所,又与相关生产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把课堂搬进企业内部,由企业导师担任实操教师。学生通过完成真实岗位环境下的工作任务,掌握专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深化“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联盟,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学科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支撑教材,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训,组织学生定期赴企业参与产品跟单操作等跟岗实践。以企业鉴定与评价为参考,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成为企业员工,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岗位服务“生态圈”。

建设显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学校在跨境电商专业优质课程建设上稳步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树立了可供复制的产教融合典型样板。学校在宁波市商务局、教育局的指导下,与10所院校、12家企业紧密合作,从人才输送与科技成果“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端发力,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获评浙江省2021年度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项目,202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2023年入选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优秀典型案例。

实现了师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共成长”。基于模块化课程实践,学生的就业对口率从2021年的85.3%提升至2023年的94.6%,企业的满意度从84.7%提升至93.8%,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首次考证通过率达90.24%。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获得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暨跨境电商直播大赛二等奖、第三届全国新零售技能大赛二等奖,教学模式相关论文获市一等奖,等等。

形成了模块化专业课程教材。学校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专业教学团队主编的教材《外贸业务协调》和《走进外贸》被评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已为全国100多所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和跨境电商专业的学生所使用,累计发行10万余册。

服务国际交流,助力外贸企业发展。学校培养出一批既懂语言又懂产品,同时兼具跨境电商基本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了“一带一路”建设和“宁波—中东欧”交流发展的需求。学生参与服务“中国—中东欧”跨境电商博览会达100多人次。在宁波市商务局跨境电商促进中心的统筹下,学校基于本地跨境电商中小企业众多的实际,发挥多语种人才培养优势,助力企业走向海外。

宁波外事学校在高水平专业建设中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多维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打破了专业课程独立设置的思维定式,紧密结合新外贸形势下跨境电商企业的岗位需求,创新性地将语言、外贸、跨境电商有机整合,重构模块化课程内容,打造多样态教学环境,深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全过程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助力行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跨境校企岗位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