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校本教研,赋能质量提升

2024-04-02崔希厚

教育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校本课题

崔希厚

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校本教研是五级教研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尤为重视此项工作。学校以规范为前提,以改革为方向,以优师为重点,聚焦新课标、研读新教材,加强教研组建设,重视备课组研讨,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科研兴校”路径,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而蓄力,力图由此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塑师、科研育人的良好效果。

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教研水平

学校发挥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等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积极搭建教研平台,保证校本教研聚焦教学中的真问题。同时,为教师提供多样的教研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如搭建平等、开放、共享、互助的培训平台,建立常态化的研修机制,做到资料共享、课题共研。又如,打造一支涵盖各学科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队伍,带领教师们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分析课例、汲取经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家校共育等工作中的能力。此外,学校设立由资深教师组成的督导室,以保证教研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优化教师队伍,提升育人能力

其一,建立立体多元的名师孵化体系。目前,学校拥有3个名师工作室,并拥有众多高水平教师,其中包括6名正高级教师、4名山东省教学能手、15名东营市学科带头人和114名东营市教学能手等。通过课堂诊断和备考讲座等活动,这些名师不仅能引领普通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还能通过团队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解决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开发课程资源。其二,完善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分层设计、考虑增量、重視过程,以此激发教师队伍的成长动力。其三,构建教师职业规划体系,建立梯级培养机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如通过“青蓝工程”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以研促教、以赛促优等方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出了一支“师德好、专业强、素养高”的师资队伍。

促进教学改革,提升课堂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守住“教学质量生命线”,推进“优化课程体系”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项目,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主线、学情为基础、学法为关键、素养为目标的课堂。

一是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加强常规平台建设,提升教研共同体活动质量。如强化备课、教研平台的建设,严格管理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学业评价等环节,落实听评课制度和集体研讨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强化培优工作,选聘骨干教师为教练员,对确有天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如针对五大联赛开展竞赛辅导,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工作。同时,对优生班级实施独立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三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引领教师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促使其经由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重视课题研究,聚焦核心素养

学校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与教学难点相结合,从小切口入手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难题。教研室重视省市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复审上报工作,鼓励教师们以“真问题即课题、实措施即研究”为出发点,做真实的课题,做服务于教学的课题。本学期,学校的各学科教师团队正在进行30余项省市县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各项研究着力培养具有“爱国心、进取心、责任心、健康身心”的时代新人。

为此,学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模式,推行小班化教学、精细化管理,提供近距离服务,实施走动式育人。同时,学校注重五育并举,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及社团教育新模式,打造多元发展立交桥,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校本课题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