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与教学实践

2024-04-02王俊波熊玲玲

职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程思政

王俊波 熊玲玲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高质量的体现。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对客运组织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进行挖掘,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弘扬敬业精神。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融入情景教学、依托典型案例等方式,使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发挥课程思政作用,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客运组织;课程思政;思政资源;教学实践

■课 题:本文为2021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GA202110)的阶段性成果。

课程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课程思政的推行,对于提升与强化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顺应改革形势,专业课教师要自觉挑起“思政担”,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探索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据统计,上海轨道交通客流量占公共交通客流量比值已超过65%,广州、深圳、成都、南京、北京等城市已超过50%,可见轨道交通正在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轨道交通在满足人们安全、迅速、便捷出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们出行需求日益旺盛,轨道交通客流量逐渐增大。如何确保每位乘客安全出行,为乘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是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围绕客流组织、乘客服务等核心职业能力组织教学。该课程实践性强,站务员直接面向乘客服务,需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必须时刻把乘客安全出行摆在第一位,因此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非常必要。

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元素是指我国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及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教学团队通过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研究专业培养目标、梳理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挖掘出客运组织课程思政元素,形成客運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库,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

本课程突出培育学生爱岗敬业、以人为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将爱国主义、敬业奉献、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介绍轨道交通车站时,从轨道交通行业先进技术、站厅设计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以北京地铁智慧车站和位于武汉市的亚洲最美地铁站王家墩站为例,让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先进智能列车和车站智慧化发展的水平,感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行业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带领学生体验武汉首义路站、武钢站等特色车站,感受车站设计中蕴含的人文艺术特点,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在进行客流组织学习时,广大地铁员工和学校师生志愿者为乘客安全出行提供保障和服务,讲好新时代好故事,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敬业精神

敬业是爱国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在学习车站岗位职责、客流组织等知识时,展示地铁行业优秀工作者的榜样力量,融入模范人物在本职岗位上所体现出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如江苏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长期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贴心的服务,学习他们“敬业爱岗甘当螺丝钉、无私奉献甘当践行者、温暖社会甘当一团火”的“158”精神,感悟在乘客安全出行的背后车站工作人员默默付出、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

(三)安全意识

车站工作中时刻强调“安全第一”,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是每个地铁员工的责任和担当。在学习车站岗位职责、车站巡查作业、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知识时,通过分析屏蔽门夹人事故、车站火灾等事故的形成原因,以事故造成的危害警示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同时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企业规章、法律法规融入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作业标准、服务规范的意识。

(四)服务意识

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和水平密切相关。较小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意味着更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要求车站服务人员有更高的职业服务素养。在课程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融入专业知识讲解中,如讲授导向标志时强调“导向标志设置要醒目、方便乘客进出站”;讲授导流设施时强调“合理布置导流设施、减少客流拥堵”;讲授大客流组织时强调“熟悉预案、科学调控,确保乘客安全、减少乘客等待时间”;讲授车站巡查时强调“要心到、话到、眼到、手到,安全放在第一位”;讲授站务员岗位职责时强调“主动热情、微笑服务”。

(五)工匠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托行业模范人物、杰出校友先进事迹,展示本行业优秀工作者精湛的业务技能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弘扬工匠精神。例如,武汉地铁最强站长、全国劳动模范姚婕,扎根客运服务一线,待乘客如亲人,创新工作方法,解决乘客问题,借助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学生身边的优秀校友引导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如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历经半年的刻苦训练和反复打磨,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以此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助力轨道交通事业发展。

三、挖掘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基本方法

(一)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资源

专业课由丰富的专业知识构成,在学习中有设备、技术、方法、标准、环境、人物、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教师通过讲述知识、能力训练、案例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把职业规范和伦理要求融入教学,用社会实践经历、技能成才经历进行价值引导,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理性认识和专业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将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重塑自我价值。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参加地铁车站志愿服务案例、参加全国技能竞赛案例等。

(二)产业领域相关的思政资源

产业与专业密切相关,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专业课教师必须持续跟踪行业发展趋势,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产业发展中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产业成果和突出成就,在教学中融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技术能手等典型人物所体现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追求。比如,二十大代表胡培培在铁路窗口售票11年,用心用情服务旅客;学校杰出校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陈子钰先进事迹等。

(三)直面现实关切的思政资源

交通强国是国家战略,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培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思维,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敢于和善于回应社会关切。轨道交通不仅是乘客交通的载体,更是传承城市历史、传播城市文化、展现时代潮流的综合平台。轨道交通是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比如,通过北京地铁改造无障碍设施设备助力冬残奥会等新闻报道、车站服务真实案例、行业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等直观地展现地铁车站服务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服务有温度的宗旨,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四)聯系学生实际的思政资源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在了解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资源。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目标比较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希望对社会和职业有更多认识。针对这些特点,可以把当地先进文化、有特色的站域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当地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有深入了解,增强文化自信,有更强的获得感。

四、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实施课程思政,要有先进教育理念,要有现代课程观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现代职业教育视角重新审视课程内容和重构教学内容;以能力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任务导向构建教学体系,以问题导向实施教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自我价值。

(一)优化教学设计

专业课程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利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在课前导入、课中穿插、课后提升等环节系统融入思政育人内容。例如,学习屏蔽门夹人夹物应急处理时,课前导入屏蔽门夹人事故案例,分析地铁屏蔽门夹人事故案例时学生认为站台巡视员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不强,未及时发现事故、采取措施;分析地铁屏蔽门夹人事故案例时学生认为站台巡视员虽然及时采取了措施,但操作错误导致乘客出事,说明站台巡视员业务不精,职业素养不强。课中穿插,学生通过情景体验式教学检验是否能运用正确的流程处理屏蔽门夹人事故,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增强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后提升,让学生以地铁主人翁的意识来进行安全宣传,学生以屏蔽门安全宣传为主题,编辑文字或视频,在朋友圈进行地铁车站安全乘车宣传,强化责任意识。优化教学设计,突出思政教育主线,不断提高课程表现力、感染力、吸引力。

(二)融入情景教学

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关注让学生以什么方式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当以职业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学习为基本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是以实际工作岗位为逻辑线索,以项目式工作任务展开的,突出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通过情景模拟形式开展教学。例如,学习日常客流组织时,学生志愿者分享地铁车站客流引导中的“小事”,增强学生的服务奉献和责任担当意识;进行大客流组织情景模拟时学生分组制定客控方案,在实践中体会大客流组织工作的辛苦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时,将抽象的专业知识学习场景化、活动化,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依托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来源于真实工作环境和代表人物事件。教师通过典型案例中蕴含的价值追求、先进文化、人文思想、科学精神、精湛技术等内容塑造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讲授车站各岗位职责时,组织学生通过观看行业劳动模范、产业技术能手、国赛获奖学生的先进事迹报道,既让学生了解行车值班员、值班站长岗位的一日工作内容,同时也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学习车站巡查作业、屏蔽门夹人应急处理等任务时,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学生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底线思维能力。典型案例教学设计要将核心职业能力训练、学习环境建设、典型思政内容有机融合,是一个极富创新性的工作。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专业教师只有提升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做到德才兼备,才能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可以挖掘的思政资源十分丰富,笔者仅在思政资源的建设和课程实践方面做了初步研究与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探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3]刘涛.爱国主义传统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

(作者:王俊波,熊玲玲,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