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指向的心理课堂教学语言优化策略

2024-04-01戴志梅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6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教学语言优化策略

戴志梅

[摘要] 中小学心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联,并且会深刻影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本文以一节市级心理优质课《学习要用心》为例,尝试结合当前心理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阐述心理课堂教学语言优化策略,以期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心理课堂;教学语言;优化策略

当前,上好心理课已成为学校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笔者在观摩与指导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心理课堂是生命影响生命的独特教育场域,教师的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效能和学生的生命状态,往往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尝试梳理心理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视角出发,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语言的策略,以期提高心理课堂教学效能。

一、中小学心理课堂教学语言凸显的主要问题

1.心理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内容的学术味较浓

心理课不同于别的学科,心理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更多的则是要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带领学生去体验、感受和分享,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而言要有可接受性。但是,在听课中笔者发现,部分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使用专业术语,如“共情、倾听、澄清”等。甚至在小学低年级心理课堂上,也有教师习惯运用此类专业术语。有一次,笔者听到教师对学生说“我们要学会倾听”。此时,班上学生有的没有反应,有的看着老师,但是老师没有察觉到学生的疑惑。下课后,笔者询问学生是否理解“倾听”的意思,有学生回答:“老师,可能就是听的意思吧。”

2.心理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形式的灵活性不够

一节好的心理课一定是充满趣味的,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表达要灵活多样。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提问方式一般为启发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有的教师习惯运用封闭式提问,让学生回答“是”或者“不是”,一旦这样的封闭式提问占据了课堂提问的多数,就会降低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就无法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想,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但是,如果教师能更多地运用开放式提问,就能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经验,从多个维度深入思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

3.心理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的艺术性不够

当前,部分心理老师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哭得稀里哗啦,则意味着教学效果好,其实并不尽然,一节好的心理课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积极心理因子,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不只是单单让学生哭。因此,教师的表达要具有艺术性。教师要用恰当的引导语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减少消极心理的影响。当有学生在心理课堂上出现情绪崩溃现象时,教师要尝试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找到学生负面回答后的积极意义,对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以便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

二、积极心理指向的心理课堂教学语言优化策略

教师的教学语言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当前,很多心理教师也在尝试优化教学语言,努力提升教学效果,但依旧在某些方面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去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基于此,下面以一节市级心理优质课《学習要用心》为例,从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主题活动、总结提升等教学环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指向的心理课堂教学语言优化策略。

1.热身活动环节:教学语言要让学生“入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心理课堂的热身活动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有趣的导入语,以吸引学生切身投入课堂教学之中。其中,热身活动环节的教学语言要让学生“入心”,心理教师要掌握学情,在开展热身活动的时候,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表达,营造符合本节课主题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学习要用心》是小学三年级的一节心理课。上课铃响起,教师用亲切的语气问候学生,并说道:“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起玩个拍手小游戏。老师的手在左边,你的手就往左边拍,老师的手在右边,你的手就往右边拍。你拍手的方向、节奏要和老师的手保持一致。老师的手往上伸,你们就学火车的汽笛声‘呜——,手往前方伸,你们就学火车放气的声音‘哧——。今天的游戏我们玩两轮,第一轮跟着我的口令一起做动作。”第一轮游戏活动完毕,教师继续说道:“这次难度加大哦,我不说口令哦,只看我的手势你能做到吗?”学生跟着手势完成了第二轮游戏后,教师随即提问:“我想现场调查一下,两轮你都做对了吗?你的秘诀是什么?”学生代表回答后,教师对两轮都做对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没有做对的学生也予以鼓励,然后总结道:“同学们,看来用心做事效果会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上述课例中,教师在热身导入环节设计了有趣的“开火车”游戏,让学生跟着自己设计的教学游戏切实地动起来。教师在讲解活动过程时,没有严肃地照本宣科,而是面带微笑,用轻柔、亲切的语调进行表达。而且,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还辅以相应的开火车动作,学生很快就被教师的动作吸引,并跟着教师的节奏开展游戏活动。

2.主题活动环节:教学语言要让学生“走心”

心理课是一门以活动为媒介来促进学生感悟的课程。因而,在“主题活动”环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让学生“走心”。这不是一个单纯让学生听课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保持好奇、学会等待、相信接纳”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心理课上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向、积极的情绪分享出来,让全班学生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

在《学习要用心》的主题活动环节中,教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师提问:“学习需要用到哪些‘心?”一个学生举手回答“专心”后,教师及时追问:“专心在学习上也同样重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有没有因为专心学习而取得很好效果的例子呢?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教师适时总结道:“其实在学习中还需要很多颗‘心。想一想还需要哪些‘心?”学生们讨论并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哪些‘心是你在学习中做得特别好的,选择一个例子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教师总结道:“同学们在学习中用到了细心、耐心等,不仅学习效率提高了,自己也开心了,也更乐于学习了。”

上述课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在日常学习中因为专心学习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事例,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绪。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学生提及消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走出消极情绪,以便将看似不利于积极情绪生发的课堂情境加以转化,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能量。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说:“原来,你那个时候这么难过呀,那你是怎么帮助自己走出这种情绪的呢?”假如有一位学生被点名发言,却又不愿意分享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教师可以适当使用心理学中的自我暴露技巧。教师可以这样表达:“其实,老师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境,当我在忙碌时,身边的人一直找我说话,我也会不开心,这是正常的。”通过适当的自我暴露,引导学生挖掘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让课堂教学触及学生的心灵。

3.总结提升环节:教学语言要让学生“润心”

心理课的重要价值体现在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寻找自身资源,找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突破。因此,总结提升环节的教学语言要能让学生“润心”。

在《学习要用心》中,为了引导学生养成细心的行为习惯,教师设计了“细心训练营”活动。活动过程如下:老师邀请一名学生站到讲台上,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该生的衣着打扮。然后,老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学生安静冥想。同时,那位学生到教室门口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衣着后,重新回到讲台。老师再请学生们观察,寻找发生变化的地方。学生们兴趣盎然,都在认真寻找那位学生衣着的变化,并且都一一找到了。之后,老師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感受。小组讨论好后,每个小组选取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教师结合学生的分享归纳道:“很多事情,我们要先让自己安静下来,再细心观察。”全班学生听了纷纷点头。

上述课例中,教师用贴切的语言引导学生找出那位学生衣着上的变化,然后顺其自然强化了“学习要用心”的主题。心理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依靠的是团队动力,即在团队成员的相互影响中觉察自己、反思自己、成长自己。因此,总结提升环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做到充分接纳与抱持,不直接评判学生的对与错、高与低、好与坏。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想法,从而与自己的想法、观点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在参考他人想法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理知识得到补充,让自身的心理素养得到培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心理教师不但要用精准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分享活动感受,还要用有温度的教学语言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以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总之,在心理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语言,充分发挥心理课的价值,上出能让学生“入心”“走心”“润心”的优质心理课,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潜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教学语言优化策略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