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寂寞成长:用绘本叩响留守儿童的心扉

2024-04-01缪甜甜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5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缪甜甜

[摘要] 时代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乡村留守儿童。乡村留守儿童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陪伴与引导下,容易产生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基于此,开展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就乡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如何使用绘本叩响乡村留守儿童的心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绘本团辅课程、志愿帮扶活动、利用现代软件平台等方式将绘本阅读贯穿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用绘本叩响留守儿童的心扉,让他们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键词] 绘本疗愈;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时代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壮年走入城市,在广大的乡村中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乡村留守儿童。这群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与引导,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呵护,但与父母的分别又是难以改变的事实。面对这一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去解决?本文就乡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如何使用绘本叩响乡村留守儿童的心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改变这一现状。

一、心理现状分析研究

随着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乡村儿童早已不再处于人们以往认知中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生活状态,他们熟练运用着各种现代通信工具,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可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亟需父母的陪伴、教育与合理引导。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乡村留守儿童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过激型:活泼有余,自控不足

乡村留守儿童长期与老人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教育与监管,面对老一辈的无限宠爱,部分儿童表现为活泼有余、自控不足的过激型心理。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班级纪律的行为,如说谎、随意拿取他人物品、毁损教室用具、与同学打闹、违反课堂纪律、在同学之间传播自以为“很酷”的网络用语、离家出走等,以标榜自己的“独特”,寻求他人的关注。他们言语夸张,行为散漫,其实这是严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也是内心缺乏幸福感、渴望得到关注的过激表现。

2.怯懦型:拘拘儒儒,内心封闭

留守的少年儿童往往年龄较小,在家中由老一辈抚养,老人事事包办,儿童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时受老一辈“孩子还小”“外面很危险”等观念的影响,一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不会主动与人交流等问题,逐渐形成内心封闭的怯懦型心理。他们自信心不足,内心封闭,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不敢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轻视自己而羡慕他人,内心感到自卑;追随同伴,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他们按部就班,关闭内心,看似“懂事”,实则内心彷徨无助,内心的幸福感犹如高原的空气般稀薄。

3.隐忍型:自律甚严,沉默寡言

在乡村留守儿童中,还有这样一群儿童,他们不同于人们认知中在泥地里打滚的“野孩子”,也不同于人云亦云的儿童,他们在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与陪伴的情况下,显得异常坚强与勇敢,会努力变得优秀,成为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部分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表现出超出同龄儿童的成熟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大人”。他们自律甚严,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用优异的成绩获得父母的关注,得到父母曾经许下的“承诺”;他们积极,却沉默寡言,常常埋头于自己的事情,缺乏与同伴的交流与交往,总认为同伴行为很“幼稚”……他们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眼中“不操心的孩子”,是老师夸奖的“认真优秀的孩子”,却逐渐丢失了儿童的天性,缺失了儿童本该拥有的幸福感。

二、心理绘本课程的实施

在社会巨大变迁和高速发展的现状下,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对于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特殊产物——乡村留守儿童,什么样的教育于他们而言是有益的、惠及终身的和迫切需要的?这是时代发展留给我们的教育问题,也是教育改革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时代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从儿童绘本的角度切入。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读物,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认知功能的形成、美育的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绘本图文结合的形式贴近儿童心理,其作为一种儿童心理健康护理与疗愈的媒介,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那么,如何利用绘本来给儿童作心理调适呢?

1.绘本团辅课程:让绘本诉说内心

留守少年儿童如何在教育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感,这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讨的话题。基于此,根据现实需要,学校可以对心理绘本进行系统編排,形成独具特色的心理绘本校本教材,开展乡村留守儿童心理绘本团队辅导,形成紧跟时代发展的留守儿童心理绘本团辅课程。

心理绘本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书本阅读课,儿童主要通过欣赏绘本中丰富多彩的图画来认识自身情绪、掌握生活技能,绘本上少量的文字仅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心理绘本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儿童读文字,更要启发儿童从一幅幅图画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心灵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启迪,实现让图画诉说内心的目的。比如,通过让儿童阅读《我的情绪小怪兽》这一绘本,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图画阅读中认识快乐、忧伤、愤怒、平静、害怕等情绪,引导儿童认识情绪的价值并合理控制情绪。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儿童阅读绘本《我好害怕》,引导儿童面对各种令人烦恼的害怕情绪,既要及时识别,更要勇敢表达。通过一个个贴近留守儿童现实需求的心理绘本教学,切实帮助儿童解决藏在心底和无法诉说的各种情绪以及人际交往、自我认同等心理问题,从内心开启自我探索幸福的通道。

2.志愿帮扶小组:让文字到达心底

为了让乡村留守儿童心理绘本课程落地生根,真正地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幸福,学校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开展“一对四”或“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学校教师志愿者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通过与留守儿童一起开展丰富多样的绘本疗愈活动,让留守儿童获得让文字到达心底的幸福。

(1)创作绘本。“作为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绘画心理治疗是指个体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潜意识的情感思想,从绘画中获得疏解、探索自我的一个过程。通过观察个体的绘画表现、神情等,心理工作者与其共同解读分析绘画作品,帮助个体从中了解自己,发现问题,以实现自我超越为目的。”比如,笔者让儿童画出他们理想中的家,有的儿童画的房子很高,有很多窗户,通过询问发现该儿童不喜欢他现在所居住的又矮又黑的小房子,他渴望拥有一个高大的、有很多窗户的、光线很好的房子;有的儿童画的房子里有很多小猫小狗,通过询问得知孩子的父母因为担心孩子被小猫小狗挠伤,家里没有养过任何宠物,但是儿童很喜欢这些小动物,认为家里有了这些小动物会很有生机,这也从侧面表现出留守儿童因没有父母的陪伴而感到孤独。

绘本创作引导儿童将真实的内心想法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并制作形成一系列反映儿童内心的绘本故事,向远在他乡的父母表达他们心中的渴望,也让家长们真实地了解到孩子们的所思所感,从而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2)演绎绘本。儿童天生具有自我表现的热情,鼓励儿童将能够反映内心真实想法的绘本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既能让儿童更加直接大胆地表达自我,更能让儿童在演绎的过程中体会到绘本的引导与疗愈作用,达成人际交往、同伴交流、表达内心、寻找自在交往的目的。例如,让儿童演绎绘本《我好难过》,绘本讲述了面对多种挫折情境而产生的难过情绪,让儿童在演绎的过程中既表达了情绪,也充当了情绪解决师。除此之外,还可以演绎《小獾今早心情不好》《苏菲生气了》《奥利佛是个娘娘腔》《大鲸鱼玛丽莲》等绘本,让儿童在演绎中识别各种负面情绪,引导他们以合理的方式去调适情绪,找到自信。同时,还可以通过腾讯视频等方式,让远在外地的父母观看到孩子们演绎的绘本故事,引导家长加强对陪伴儿童的重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3)实践绘本。陶行知先生主张“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借鉴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及“园艺疗法”,践行让绘本融入生活的教学理念。如让儿童阅读《再见,小树林》这一绘本,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儿童了解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关系,倡导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感受大地母亲伟大的生命力。阅读完绘本后,组织儿童去田野踏青,将绘本故事真正落地,让留守儿童在乡村学校特有的田地里触摸温润的大地,看幼苗的嫩绿,听风儿的歌唱,嗅空气的清新味道,挥洒汗水,体验生命的成长,获得心灵上的幸福与愉悦,也让儿童懂得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可以借助美丽的自然风光调节自己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幸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儿童阅读《苹果园的12个月》《一寸虫》《向日葵》等绘本,鼓励儿童热爱自然、观察自然中的花草虫鱼,感受自然万物、生命成长的奇妙与美好,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万物之中,获得心灵上的豁达感与幸福感。

3.现代软件平台:让故事触动心灵

在时代的巨轮下,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促使着传统教育方式进行自我革新,也為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血液,提供了新的转变契机。利用新媒体软件,我们可以开展多样的心理绘本课程,让远在他乡的留守儿童父母也能领略到课程现场的气氛,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孩子度过成长中每一个难忘的瞬间,让孩子们感受到无论爸爸妈妈身在何处,他们对自己的爱一直都在。

比如,利用微信群视频、腾讯会议、钉钉、飞鸽传书等软件,让留守儿童父母参与到“故事妈妈、故事爸爸伴成长”的活动中,让远在外地的爸爸妈妈轮流为孩子们讲故事,分享他们在全国各地的有趣见闻、美食美景,让孩子们不仅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还能借助互动平台开阔视野,增长见闻,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多姿多彩,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厚植爱国情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为留守儿童举办绘本创作与表演的活动,孩子们创作完成后和家长们分享他们画作的寓意,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演绎他们创作的绘本或他们喜欢的绘本故事。父母通过视频的方式参与进来,倾听孩子们在绘本创作和演绎过程中的心声,给予及时的鼓励、安慰和情感疏导。一个个故事,一次次交流,家长与孩子以绘本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内心,将孩子和远方的父母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让两颗心靠得更近、更紧,让教育的幸福感无限延伸。

乡村留守儿童心理绘本疗愈工作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也仍需我们持续地关注与重视。为此,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工作都应当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使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一位儿童,并能够在每一位儿童心里种下阳光的种子,伴随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达成一场从心灵到达心灵的幸福教育。

[参考文献]

[1]徐之英.浅析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21(09).

[2]余纪珍.农家书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服务[J].管理观察,2014(12).

[3]陈杰.绘本创作在小学生情绪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心理学,2023(11).

[4]刘慧贤,但菲.幼儿情绪主题绘本选择:扎根“适龄圈”中的“适读点”——基于NVivo11.0的质性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05).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