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24-04-01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氏杆菌病牛抗原

孙 祎

北票市五间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票 122100

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分为急性型或慢性型,慢性型病例为多数。牛、羊感染本病的概率较大,其次是猪。人和其他家畜也可感染本病。主要特征是母牛表现为流产,公牛表现为睾丸炎。

1 病原

布氏杆菌可分为羊、牛、猪、沙林鼠、绵羊、犬布氏杆菌。在我国发现的主要为羊、牛、猪布氏杆菌,而沙林鼠、绵羊、犬布氏杆菌在我国没有得到证实。在形态上它们几乎是一样的,都是细小呈短杆状或球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几乎静止不动,不产生芽孢。布氏杆菌不耐热,对温度非常敏感,当温度达到70℃时,加热10min可将其杀死,在腐败病料中的布氏杆菌阳光直接照射1d,很快失去活力。布氏杆菌对多数消毒药敏感,一般的消毒药都可将其杀死,用2%石炭酸、来苏尔、烧碱溶液消毒,可在1h内将其杀死[1]。布氏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布氏杆菌的抗原结构复杂,它可分两种,即属内抗原与属外抗原。属内抗原包括A、M、R等表面抗原,A抗原和M抗原存在于光滑型布氏杆菌中,R抗原存在于大多数非光滑型布氏杆菌中。可用凝集试验鉴别到种和生物型。布氏杆菌胞浆内的可溶性抗原是布氏杆菌属特异抗原,成分非常复杂。布氏杆菌的属外抗原可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等属的细菌发生交叉凝集反应。进行血清学诊断时,可用巯基化合物处理血清,能明显地甚至是完全消除交叉反应。

侵入动物机体的细菌虽然被巨噬细胞吞噬,但却避免了消化道内的消化,且能在巨噬细胞内增殖。感染初期本菌可广泛分布于机体全身各部位,后期仅局限于乳房及其周围淋巴结。妊娠动物感染时,与其他脏器相比本菌更易在胎盘和胎儿体内增殖。布氏杆菌能特异地在胎盘子叶的巨细胞中增殖,由于细菌的增殖,子叶巨细胞的功能被破坏,而成为流产的诱因之一。本菌经过子叶巨细胞进一步感染胎儿,胎儿对母体而言是一种异物,为了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并维持妊娠,母本内产生以Th2为主的白细胞介素。布氏杆菌属细菌感染后,宿主产生针对性的免疫应答并诱导Th1反应以阻止其在细胞内的增殖,从而抑制病情的恶化。妊娠动物被感染后,同样也会诱导以Th1为主的反应,这可能是破坏了Th1/Th2的平衡从而引发流产[2]。

2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范围广,分布世界各国,但主要集中在印度阿拉伯湾地区、南美洲、地中海地区。2007年以来我国连续开展了布氏杆菌病定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牛羊布氏杆菌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其次是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新疆,呈现“北方高、南方低”的特点。牛羊个体、群体阳性率均高于控制标准。存在多种型布氏杆菌并存和跨种间感染现象。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羊、牛、猪,除此之外还可感染水牛、野牛、羚羊、鹿、骆驼、野猪、猫、狐、狼以及一些啮齿动物。动物的易感性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性别对易感性无明显差别,但母牛相对公牛感染的概率比较大。布氏杆菌病可通过口腔、黏膜、皮肤、配种、接生等途径感染。本病不仅动物之间相互传染,而且带菌的动物也可传染给人,主要传播途径皮肤划破后接触过带菌动物或者是给母畜接产。母畜流产后的胎儿、黏液、分泌物、胎盘、乳汁和公畜的精液中都带有细菌,成为了传染源。如果是带菌的动物污染了饲料和饮水,同圈或同群饲养的动物就会被感染。如果母畜带菌,那么流产后排出的分泌物污染了圈舍也会传染给同群的家畜。布氏杆菌可随病牛乳汁排出传染给乳牛,在夏季蚊虫比较多的季节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与带菌家畜或流产病畜直接接触比较多的兽医或饲养人员,给带菌奶牛挤奶人员都有感染过本病的病例。因此,对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最短的20~30d,长的可达180d,但流产指的是大多数病例,多数母牛流产都是在妊娠后180~240d。母牛流产前表现为时起时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阴唇光亮红肿,有红褐色分泌物从阴道中流出,流产产出的胎儿多数为死胎,也有的是木乃伊胎,流产后常常出现胎衣不下,有的出现子宫炎。多数母牛流产后通过治疗可正常怀孕和分娩,但是也有少数母牛流产后终生不孕。奶牛患本病还会出现乳房炎,会使奶牛的产奶降低,严重的会失去泌乳能力。除此之外,有的病例出现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触摸肿胀处有疼痛感,多数关节炎患病部位为腕关节和膝关节,严重者关节变形、疼痛,走路一瘸一拐[3]。公牛患病后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睾丸炎,双侧睾丸一大一小,有的出现附睾炎。有的病例是化脓性坏死睾丸炎,睾丸明显肿大。发生睾丸炎,附睾炎的初期表现为肿痛,后期变为无热痛。采集公牛精液进行检测,精子活力降低,严重的失去活力,甚至失去性欲。

4 病理变化

病牛流产后胎衣发生水肿,绒毛膜下组织呈胶冻样浸润,颜色为淡黄色。有些部位有出血点,表面有脓液和纤维素渗出物。部分绒毛叶表面覆有纤维素,颜色为灰色或黄绿色,同时上面还有脂肪状渗出物或脓液絮片。流产的胎儿皮下水肿,打开胸腹腔可见淡黄色积液,关节腔内也出现积液。胎儿的肝脏、肾脏、全身淋巴结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肾脏看上去呈葡萄样,颜色为紫色。在子宫的内部,子宫绒毛之间有黄色无味的粘稠样渗出物,绒毛膜表面有坏死灶,覆有黄色坏死物。切开胎儿的胃,胃内有黄色絮状物,有的是白色黏液絮状物,牛的四个胃中最严重的是皱胃。胃肠黏膜和膀胱黏膜下出现点状出血或线状出血,胎儿的脐带红肿、肥厚呈浆液性浸润。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公牛的精囊内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附睾有坏死和化脓性病变。

5 诊断要点

5.1 初步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母牛流产,公牛睾丸炎和附睾炎主要临床特征,再结合剖检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5.2 细菌学诊断

可采取流产胎儿胃内容物、病变面积大的肝脏、脾脏、母牛流产排出的胎衣,绒毛膜水肿严重的部分,制作涂片用美蓝染色法染色:①制作涂片后,让其自然干燥,最后用火焰进行固定;②固定后在涂片上滴加2%沙黄水溶液将图片全部覆盖,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直到出现小气泡为止;③用水洗后用碱性美蓝溶液染色30~60s;④染色后用水洗、干燥后在油镜下观察,观察的结果为红色,可确定为布氏杆菌。根据实际需要,可对布氏杆菌采取进一步分离。分离的方法主要为病料直接分离培养和感染动物进行间接分离。一般选择豚鼠作为感染动物,感染后进行分离。分离布氏杆菌多数选择用老式方法,相比直接分离培养法,分离出的阳性率要高一些。

5.3 血清学诊断

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诊断,可采用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等,以上方法的优点是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在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动物感染布氏杆菌病7d左右,血液中就会出现凝集素,凝集滴度便不断增高,一般可操持1~2年甚至更长。凝集滴度显著增高的时期一般是在动物流产后的7~15d。对需要进行检疫的群体采血并分离血清,进行血清凝集反应。

5.3.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将分离后的血清装管编号,把编号后的血清每个血清抽取0.03mL滴入到带有编号的平板上,然后在每个受检血清旁滴入0.03mL的抗原,全部滴加完后,使受检血清和抗原充分混合,混合后3~4min受检血清肉眼能够观察到发生凝集反应者判为阳性(+),受检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呈均匀粉红色,判为阴性(-)。

5.3.2 试管凝集试验

对受检动物进行采血分离血清。如果是送检血清3d内不能送达的,要在血清中加入5%的石碳酸生理盐水以防变质,按照血清和石炭酸生理盐水9:1的比例添加。送检的血清防止受热和冷冻,要采用4~8℃冷藏的方式进行运输。以牛为例对受检血清进行稀释,每份血清要使用4支凝集试管,按照操作规则和程序处理完毕后放入37~40℃温箱中24h,取出仔细观察并将结果记录好。

每一次试验都设有阳性、阴性血清与抗原对照。参照对比管,按照试管上层液体清亮度进行判定。分层明显上层液体完全透明,下层完全凝集下沉,可判定为++++;上层液体透明度为75%,下层几乎完全凝集,可判定为+++;上层液体透明度为50%,下层明显凝集,可判定为++;上层液体透明度为25%,既有凝集物又有沉淀,可判定为+;整管液体混浊程度均匀无沉淀,有凝集物无沉淀,可判定为阴性。

5.3.3 补体结合反应

由于本方法敏感特异性高,应用的非常多,范围也比较广。特别是第一次感染的病牛,补体结合反应比凝集反应判断出来结果的速度快。在有些发病速度比较慢的病牛中,使用血清凝集法判定结果为阴性或可疑时,则补体结合反应可准确判定为阳性。所以补体结合反应对确诊牛羊布氏杆菌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6 防控措施

6.1 本病要以预防为主,提倡自繁自养

根据实际需要确实需要引进时,不要从流行本病多的地域引进。如果条件允许直接从引进地直接采血进行布氏杆菌病监测,如果引进的数量少可做全群检测,数量多要抽取全群30%以上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确认健康后运回本地进行隔离饲养一个月。有独立的空舍或专门隔离场是最好的选择,在隔离饲养期间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的监测,在隔离饲养结束时再进行一次监测,确定健康检测结果为阴性可混群饲养。

6.2 定期监测和免疫接种

如果是舍饲比较健康的牛群,进行定期监测,检出病牛根据实际情况淘汰或隔离。如果是牧区,放牧的牛数量比较多,没有隔离饲养的条件,采用免疫接种不检疫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疫苗,目前接种比较多的有马尔他布氏杆菌5号弱毒疫苗和猪布氏杆菌2号弱毒疫苗,这两种疫苗免疫效果比较好。奶牛不能接种疫苗,只能监测,发现病牛立即淘汰。

6.3 进行科学地饲养管理

牛舍中的粪便及污染物要及时清理,保持牛舍的清洁,如果是封闭牛舍要及时通风换气,牛舍内外要定期彻底消毒,为牛群的健康生长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

6.4 保证牛群的饲料饮水清洁

如果是夏季放牧,要到有优质青草的放牧地进行放牧。没有青草的季节,要选择优质的干草,干草或草块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好的地方防止受潮、发霉变质。在饲喂青草和干草的同时还要饲喂精饲料,全价料要选择大厂家生产的,自己配比要保证原料的质量。

6.5 发现病牛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如果在牛群中发现疑似病牛,要第一时间隔离饲养,并对疑似病牛进行采血检测。在检测结果没出来之前,牛场内要实行严格管理,牛和饲养人员保证原地不同,所有的牛和人不出场,奶牛挤出的奶也不能出场。进出场的车辆、饲养用具、工作人员等要进行严格全面地消毒。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防止疫病传播。因为牛布氏杆菌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一旦某个区域大面积发病,还要对人进行监测。

6.6 无害化处理

经化验室检测将疑似病牛确定阳性,立即将病牛从牛群中分离出来,组织人力进行扑杀。扑杀时要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操作规程进行,扑杀后的病牛尸体的掩埋要选择在人员和动物很少走动或不经过的地方,远离村庄、水源地、主要公路在1km以上。掩埋尸体的坑要在3m以上,将生石灰铺在坑底,病牛尸体铺在生石灰的上方,将每个尸体充分浇上柴油后焚烧,焚烧后再用生石灰填埋,上方再用土填埋,填埋后尸体距地面要1m以上。

6.7 做好疫病净化工作

制定布氏杆菌病疫情监测和疫病净化方案,定期对牛群进行采血监测,监测次数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每个月进行监测一次,监测出的病牛从牛群中隔离出来立即扑杀,检测出病牛所在牛群的圈舍要立即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按照每个月一次的频率进行监测,直到饲养场中没有病牛为止。

7 结语

牛布氏杆菌病是养牛业中经常发生的,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进行初步诊断,采血送往化验室进行监测做出最后诊断,确诊后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从源头上切断传染源,控制本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发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氏杆菌病牛抗原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