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仔猪的疾病预防

2024-04-01刘文华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状况新生仔猪

刘文华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公主岭 136105

在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对于新生仔猪品质的关注力度逐渐提升,从而对其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和标准,致使传统新生仔猪养殖以及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潜在弊端和不足越发显著,进而让相关工作质量和效率急剧下降。所以,进一步加快疾病防治技术以及其他技术改进、完善工作进程,是提高新生仔猪存活率以及质量的关键和重要保障,从而让新生仔猪养殖整体经济效益以及实效性得到显著增强。

1 疾病影响因素

大规模养殖虽然能够让基层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结合实际养殖发展状况来看,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经营模式以及养殖技术科学性和完善性的缺失,致使传染性疾病大范围出现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给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与此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数据和实际养殖发展状况可以得出,现下在积极构建规模化养殖工作过程中,疾病因素是致使病猪产生的根本所在。在进行规模化养殖工作过程中,由于引种工作严重缺失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让新生仔猪在引进过程中,其体内潜伏一定传染病菌,而当其被引进猪舍进行养殖后,一方面增加了猪场病原体数量导致新生仔猪发病率增加,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猪场自身成本以及经济效益[1]。除此之外,在进行新生仔猪养殖工作过程中,鉴于猪的传染病主要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病菌所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猪病暴发时间和周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此外,由于部分病原体在环境作用下发生变异,传染病的影响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导致猪场经济效益急剧降低。

2 新生仔猪疾病预防

2.1 强化仔猪管理力度

仔猪出生后7d,就可以采用自由觅食的管理模式进行饲养,将颗粒料置于补料槽中,并每天定期投放两次,以此让仔猪体质和健康安全得到强有力保障,而在进行断奶工作前7天左右逐渐降低颗粒料用量,料量应严苛控制在以往用料量的65%左右。断奶前3天,饲喂量应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前1天的用料量应达到原用料量30%左右,而在进行断奶工作的当天应立即停止喂料,只需要为仔猪提供适宜水分和少量饲料即可。而对于仔猪进入保育舍前期,应及时对保育舍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深入消毒和杀菌,对于部分体质较弱或者染病仔猪应积极采取隔离饲养和治疗管理模式,或者直接列为淘汰猪。与此同时,在仔猪转入后5d内应维持原哺乳料进行饲养,以此可以有效降低仔猪肠胃病问题的发生率。对于饲养料的更换应循序渐进,每天更换15%左右,此外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应格外注意仔猪饮水需求以及环境清洁的保持[2]。对此,可充分结合仔猪生长发育状况和需求,将适量葡萄糖以及多种维生素添加到仔猪饮水中,以此让营养应急反应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让仔猪体质得到进一步强化。

2.2 科学接生仔猪

在针对新生仔猪开展疾病预防工作过程中,科学接生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疾病预防工作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前提条件。母猪产房消毒工作、相关药物的准备以及所需工具设备等都应提前做好全面消毒、杀菌工作,而对于仔猪出生后,倘若发生羊膜包胎问题,应立即将羊膜撕破,然后用手将仔猪口腔以及鼻腔中存在的黏液进行彻底清理,如果产程时间过长致使仔猪出现假死现象,应及时开展相应解决措施进行施救,让存在于仔猪咽喉处的黏液得到及时清理。除此之外,新生仔猪在吸吮母乳前应挤出几滴弃掉,然后结合从弱到强的顺序,每隔一个乳头安排一头仔猪进行吮吸,以此让每头仔猪均能吃到初乳,并有效保证新生仔猪在1.5h内吃到初乳。

3 仔猪常见疾病治疗措施

3.1 副伤寒治疗

结合仔猪实际养殖工作状况来看,副伤寒对处于20~40d阶段的仔猪影响较大。而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沙门氏菌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所致,进而让新生仔猪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影响,致使新生仔猪存活率急剧下降。对于处于患病初始阶段的仔猪,其体温出现异常,并伴有进食量减少以及其排泄物较臭等现象。2~3d后,患病仔猪体表颜色呈现深紫色,在此阶段的治疗成效以及治愈率已达不到50%。而对于此类仔猪后期生长,其生长速率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有效保证此种疾病治疗成效,应针对20d左右的新生仔猪进行及时、有效接种副伤寒疫苗,从而让副伤寒发病概率得到极大降低,让治疗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也可以充分结合实际状况和需求,科学、合理配置磺胺脒剂量并将其与仔猪饲料进行充分混合,按照每次10mg/kg进行施药效果最佳,连续喂养6d左右,而对于患病较为严重的新生仔猪还应加以10%氟苯尼考辅助,通过肌肉注射的形式,遵循每次0.2~0.3mL/kg用药标准,且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3d,如此治愈率方能达到55%左右[3]。

3.2 大肠杆菌治疗

结合仔猪实际生长发育状况来看,大肠杆菌病在处于30d左右的仔猪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例如仔猪出现白痢或者黄痢等症状。对于感染大肠杆菌病的仔猪,其所排泄粪便主要呈现稀释状,且颜色偏白或者偏黄,对于此阶段的仔猪而言,患染此病概率高达85%。在针对此种病害开展预防治疗工作过程中,其首要任务在于对产房进行全面消毒,在产后4d左右开展科学、规范、合理消毒工作,以此为保育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对产房温度的控制力度,将产房温度时刻维持在35℃。除此之外,在产后各个阶段应对仔猪开展实时监测工作,一旦出现发病现象,及时开展相应治疗措施,其中还对于出生不满10d的仔猪在进行疾病治疗工作过程中,可以合理、科学灌服2%恩诺沙星或者2%环丙沙星3mL左右,同时,对其背部也需要淋入乙酰甲喹透皮剂进行辅助。而对于20d以下的仔猪开展相关治疗工作时,对于2%恩诺沙星或者2%环丙沙星,其用药剂量应提升至6mL左右,采用灌服的形式,从而新生仔猪存活率提升到90%左右。

3.3 水肿病治疗

对于新生仔猪在断奶期至15d后极易感染水肿病,尤其针对部分营养较好、发育较快的仔猪,其患染水肿病概率相对更高。对于患染此病的仔猪而言,其头部、颈部以及眼睑等部位呈现不同程度且较为明显的水肿状况,该区域颜色逐渐转变为青紫色,同时患病仔猪进食量显著降低,更为严重时病猪整体出现水肿问题,其发病速度迅速,且传播和影响范围较广,并且病猪形体稳定性急剧下降,呈现极为明显的左右摇晃状况,一般在1~2d内就会出现死亡。对于此种疾病在进行具体防治工作过程中,针对出生15d左右的仔猪及时进行多价苗接种工作,并在25d左右再接种一次,从而使此疾病防治工作质量和成效得到显著提升和改善。与此同时,对于30~60d的仔猪进行此种疾病防治与治疗工作过程中,可将诺氟沙星以10~15mg/kg与饲料进行充分混合,每天2次,连续饲喂7d左右,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让水肿病发病概率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也可以充分结合仔猪发病状况和治疗需求,采用科学、合理药剂进行肌肉注射,按照0.1mL/kg注射磺胺嘧啶钠,同时可以用青霉素80万U/10kg加鱼腥草2mL混合注射,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2d左右,通过此种治疗模式的有效施展,水肿病治愈率可达到30%~40%。

3.4 新生仔猪猪瘟防治

结合相关研究以及实际养殖工作可以得出,此类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并对新生仔猪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影响,并且不受季节更迭限制。在进行实际防治工作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对新生仔猪养殖和生长环境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在有效保证相关工作质量以及操作规范性和标准性的前提下,定期开展消毒、清理工作,并对新生仔猪饲料进行严格筛选的同时,对相关来源、运输渠道以及营养成分进行深入调查和全面了解掌握。除此之外,针对发病较为缓慢的新生仔猪猪瘟防治工作而言,其首要任务在于对已感染猪瘟的仔猪及时进行隔离的同时,对于其他未感染疾病的新生仔猪进行有效疫苗注射工作,充分发挥消毒封锁防治措施作用,以此让疾病传播和感染概率得到有效控制。而对于急性新生仔猪猪瘟的有效防治措施和手段,我国仍处于进一步研发阶段,结合现下市场发展状况来看,较为常见的防治手段为针对30d左右的新生仔猪,进行猪瘟、猪丹毒以及猪肺疫三联苗预防注射,从而让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1.5%。

3.5 假死症状预防及治疗

有的仔猪在出生后全身发软,甚至不能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可能是由于仔猪在母猪腹中时间过长,缺氧窒息造成的,此时的仔猪并不是真的死亡,只是处于假死状态,依然可以救治过来。救治最简单的方法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救治时将其放在38℃左右的温水中救治是最有效的。同时,仔猪的头部和脐带不能放在水中,这样很容易造成抢救无效,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具体方法就是用手托住仔猪的头部和臀部,将其腹部向上,然后进行屈伸,直到仔猪可以正常呼吸,叫出声音为止。倘若新生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假死现象,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如下因素所致:第一,母猪在生产阶段年龄偏大且自身体质欠缺,或者饲养期间管理工作不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致使处于妊娠阶段的母猪自身营养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让母猪体质急剧降低,进而给后期分娩工作带来严重威胁;第二,少量仔猪胎儿呼吸较早,致使羊水进入体内,从而极大增加窒息问题发生概率;第三,仔猪呼吸道处存在堵塞问题,从而让胎儿氧气需求得不到及时供应和充分满足,致使缺氧问题发生。而对于具有假死问题的新生仔猪,其主要表现状况为新生仔猪整天呈现松软无力状况,虽然停止呼吸但是其心脏仍能产生轻微跳动。

结合实际养殖和防治工作而言,倘若仔猪口腔以及鼻腔内存在大量黏液,并伴有全身无力等症状,其治疗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用左手将仔猪进行固定和紧握,并让其身体时刻维持平衡状态,而右手则应清理病仔猪口腔以及鼻腔内的黏液;其次,相关人员可以用右手紧握仔猪后肢,让其呈现头部垂直向下状态,并凭借科学、合理拍打让残存于喉咙处未能得到全面清理的黏液得到彻底清除,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可采取间歇性抖动,使黏液排出速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此方法可使新生仔猪存活率以及治愈率得到显著改善。

3.6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治疗

传染性胃肠炎对于新生仔猪以及成年猪健康安全均受到严重威胁,对于新生仔猪患病初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且其排泄粪便呈现稀水状,但是伴随仔猪年龄的增长,其死亡率逐渐降低。对于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工作而言,应进一步提升对仔猪饲养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尤其对处于断奶阶段的仔猪,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因此应做好此阶段仔猪保暖工作。其中圈舍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8℃左右。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仔猪感染此病状况,就应对感染病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合理使用0.1%月卞三甲氯铵溶液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初生仔猪可在吸初乳前,口服少量的25%~50%葡萄糖注射液2~5mL,黄芪多糖0.1mL/kg,庆大霉素注射液0.1mL/kg,间隔4~6h后可再服一次。腹泻严重仔猪可静脉输液:5%葡萄糖20~30mL,庆大霉素注射液0.1mL/kg,维生素C1~2mL,10%的氯化钾1~2mL,或者腹腔注射0.9%的氯化钠20~30mL,每天3~4次,发病保育仔猪可采取禁食疗法,全群仔猪禁食24h,电解质饮水,或在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维生素C、抗生素等,饲料中添加木炭粉。腹泻仔猪肌肉注射痢菌净0.1mL/kg或静脉输液:5%葡萄糖50~100mL,硫酸阿米卡星0.1mL/kg,维生素C2~5mL,10%氯化钾2~5mL/kg,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3d。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实际相关养殖工作过程中,对于具有较强实效性、科学性、先进性的现代化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充分发挥,能够为新生仔猪存活率以及养殖质量和猪肉品质的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从而让新生仔猪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状况得到极大改善。除此之外,也能够为人们自身健康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所以,相关企业应进一步提升对疾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有效强化各环节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此为促进新生仔猪养殖工作现代化转变进程以及提升养殖工作质量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状况新生仔猪
重获新生 庇佑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仔猪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