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的防控

2024-04-01刘世娟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胃肠炎流行性传染性

刘世娟

贵州省黔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黔西 551500

养殖业生产中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比较常见的生产情况,在生猪生产中也是一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发生的情况较多,严重威胁着生猪业的快速发展。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体

引起猪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暴发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上述两种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并且只有一个血清类型,均对常见的消毒剂敏感,比如乙醚、氯仿等溶剂在自然环境下都能将病毒灭杀。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呈圆形、椭圆形或类圆的多边形。流行性腹泻病毒呈多边形,外部有囊膜,能够在外部环境下存活一段时间,但如果遇到强烈阳光或紫外灯照射,便会很快失去活性。对于存在于体外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除了紫外光等物理处理方法外,还可以使用次氯酸盐、双氧水、季铵盐等氧化剂提升病毒的灭杀效果。

1.2 流行特点

无论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还是流行性腹泻病毒,两者都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强致病性。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以在猫、狗等种群之间交叉感染,主要经口腔和鼻腔进入上呼吸道,进而导致猪被感染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通过粪便-空气-口鼻的路径进行传播。不同育肥阶段的猪,对传染性病毒毒株的敏感度也不相同,哺乳期仔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是0.5~2d,育肥期和成年猪的感染潜伏期是1~3d,相比而言,传染性胃肠炎在家猪体内的潜伏期更短,最快在感染后6h即表现出症状。家猪暴发传染性胃肠炎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末初春一般是病毒易感季节,在其他季节发病的概率相对较低;而家猪暴发流行性腹泻多集中在夏季,但其他季节也有可能发生疫情。

1.3 发病率高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高,容易在养殖密集的场所传播。一般新生的仔猪因其自身免疫力差,很容易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猪的粪便、呕吐物都可能成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传播渠道。一旦某个新出生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在很短时间内相同存栏的其他正常仔猪也会感染该病毒,从而引发养殖场仔猪集体患病。新生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后,经过短暂潜伏后就会发病,病程急且致死率高,但是仔猪出生年龄超过5周以后,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则大幅下降。相比而言,流行性腹泻对哺乳期仔猪的健康威胁最大,这是因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导致新生的仔猪患病。通常感染流行性腹泻的新出生仔猪的临床症状相比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要轻微,在因病死亡率统计数据上造成的死亡案例也相对较低。因此,对于刚出生的半个月内的仔猪,很容易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一旦染病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需要养殖企业和养殖人员采取防范措施。随着仔猪月龄的增加和免疫力增强,其病死率将会出现显著降低。

2 临床症状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表现

家猪在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仔猪,会发生多次水样腹泻,大便呈液态喷射状,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同时大便异常腥臭刺鼻。由于仔猪的整体免疫力不高,感染急性胃肠炎后很容易发生严重脱水,未足月的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会在几天内死亡。对于成年的育肥猪、后备种猪等多表现为大量脱水后体形消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明显,哺乳期的母猪还会出现停止分泌乳汁的现象。由于成年猪的免疫能力较强,发生轻症急性胃肠炎只需要采取隔离、消毒、调整饮食等常规手段,就可以迅速控制病情发展,对于急性胃肠炎的危重病症另外需要适时开展药物干预治疗。

2.2 猪流行性腹泻临床表现

家猪在感染流行性腹泻病与传染性胃肠炎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但也表现出少许不同。生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后,该病毒经口腔、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到达小肠和结肠,并寄生在肠道绒毛上皮细胞中,流行性腹泻病毒依靠肠道营养物质实现增生。当流行性腹泻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后,便破坏绒毛组织使其蜷缩变短,同时抑制肠道消化酶的分泌,阻断肠道营养物质吸收,导致未来得及消化的食物发酵腐败而形成大量体液,这也是引起猪腹泻的根本原因。仔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后,除了出现腹泻症状外,还伴随着呕吐、发烧等多种症状。年龄越小的仔猪,发病情况越严重,导致仔猪死亡的风险也越大。一周龄的仔猪在发病后3d病情加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因为严重脱水而发生死亡。相比之下,断奶仔猪和成年猪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通常会在一周内自愈。相比于传染性胃肠炎,由于家猪消化道炎症,可能出现消化道壁破损出血,导致感染急性胃肠炎的猪便中带血,而家猪流行性腹泻通常不会出现粪便带血症。

2.3 病理变化

通过病理解剖学分析,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作用于胃部和小肠,具体表现为家猪的胃内黏膜出血,胃壁附着未消化的凝结乳块,小肠的肠壁变薄,小肠黏膜出现脱落现象,小肠的肠腔内部充满黄绿色的泡沫液体等症状。对患流行性腹泻的家猪解剖发现,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影响小肠,具体表现为家猪的小肠肠壁变薄,小肠的肠腔内充满黄色液体而变得胀满肥大,同时肠道内出现常见淤血、弥散性出血状况等。由于流行性腹泻的炎症存在,猪患流行性腹泻,其肠道淋巴组织会充血变大,胆囊组织也会充血肿胀,当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合并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他病毒,还会出现卡他性炎症的临床表现。

2.4 病程确诊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可以确诊方法有很多。在生物化学实验室,可以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电镜法、病毒遗传物质逆转录测试法等分析测试手段。通过将发病生猪的胃肠道症状作为病情发展的依据,比如胃黏膜通透性降低而导致炎症因子在消化道聚集,胃肠道的腔体内黏膜出现大量液体浸润,小肠绒毛萎缩变短,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直接排出。在养殖场,养殖人员可以凭借养殖经验,观察家猪粪便颜色、发烧症状、肛门红肿等角度,判断是否感染了急性胃肠炎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并从生猪身体状况、精神状态、饮食变化等多角度评估可行的治疗手段。

3 防控手段

3.1 及时消毒与隔离

当养殖场暴发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情后,首要任务就是及时将病猪隔离治疗,并对病猪生活区域进行完全彻底地消杀,防止有毒有害细菌病毒扩散传播。对于救治无效发生死亡的病猪,要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无害化处理,聘请专业卫生人员从事病死猪后续处置,从源头上切断病毒传播源,避免发生更大范围的传染事故。对于病死猪生前活动场所进行集中消毒杀菌,每天至少喷洒两次消毒液,可以选择的消毒试剂有:硫酸氢钾、戊二醛、次氯酸钠等。没有出现疫情的猪舍也要做好消杀,每天安排一次消毒,直至病猪完全恢复身体健康。此外,大规模养殖企业应该努力坚持本地繁殖和本地养殖的策略,减少外来品种的输入,减少外来猪携带传染性病毒危害本地养殖生猪的安全。因为配种需要必须引进外来猪品种,需要认真核查外来猪的品种和谱系,选择有资质的养殖场开展引种合作,在外来猪进场前还要通过检疫检查,只有在各项检查都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允许外来猪饲养和繁殖,从而尽可能减少病毒在养殖场的传播。

3.2 提高养殖区免疫接种

为了提升养猪场家猪的免疫能力,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风险,养殖企业要及时开展生猪疫苗接种,特别是新引进的外地猪和刚出生未足月的仔猪,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猪群感染病原体,减少病猪危重死亡的病例。一方面,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要根据当地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情变化,提前开展免疫接种计划,做好生猪防范疫情感染工作。生猪免疫疫苗类型不同,需要接种的时间也不相同。活体疫苗在接种后7d才能形成免疫,灭活疫苗形成免疫的时间则长达两周左右,有些疫苗甚至需要一个月才能在生猪体内产生最佳免疫状态,因此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要根据自身需求,提前安排养殖场疫苗接种计划。另一方面,根据生猪生长阶段,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疫苗接种程序,除了接种单独种类的活苗,还可以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提高养殖场疫苗接种效率。此外,在养殖场疫苗接种工作执行阶段,如果养殖场的猪需要接种疫苗种类不止一种,还要按照疫苗制造成本、接种安全间隔等因素,合理制定疫苗接种顺序和时间间隔,确保养殖的生猪身体健康。

3.3 西药治疗

一旦在养殖场发现病猪病情加重或有加重的趋势,需要立即着手开始进行综合药物治疗,以期快速控制病情,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带来的损失。对于患病的家猪,根据发病状况和病猪身体状态的综合情况,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然后再开展对症治疗。对于病猪发生严重脱水的情况,要及时灌服生理盐水、糖水、碳酸氢钠溶液等调节病猪的体液平衡,其中服用碳酸氢钠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避免病猪因为脱水而发生酸中毒。必要时可以直接滴注林格式液来满足病猪机体对体液调节、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要求,有时候为了达到快速抑制病猪腹泻,可以在林格式液中增加一定量的乳酸,帮助病猪顺利通便。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B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猪肠道的紧张度,缓解病猪呕吐症状。由于病毒引发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要采用专用的抗病毒药物,比如生猪注射用干扰素能显著抑制病毒繁殖,庆大霉素不仅抗病毒作用明显而且合并有抗菌功效,磺胺嘧啶钠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药效等。

3.4 传统中药治疗

除了采用西药控制生猪病程发展,也可以使用其他治疗方式。在病猪患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发病过程中,由于病猪胃肠道存有大量积液,一般药物不能完全将其排出,可以在饲料中加入蒙脱石散,将病猪体内流行性腹泻毒素和肠胃炎症因子进行吸附,然后将这些毒素排出,从而迅速稳定病猪的病情。此外,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药成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病毒性腹泻严重的症状,采用中药制剂如白头翁口服液、黄芩地锦草散、四逆汤等药物,可以起到涩肠止泻、健胃固脾的作用。一些有中医药临床经验的养殖户也可以自行搭配中药处方,帮助生猪提高治疗效果。

3.5 加强饲养管理

鉴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无论采用临时性隔离管制还是采用综合药物治疗,仍然需要投入很大地治疗管理成本,而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猪的发病率,不失为一种必需的预防管控手段。在猪舍卫生管理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每天的消杀计划,对猪舍栏杆、饲养槽、产房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消杀操作,避免蚊虫滋生和细菌病毒繁殖,同时按时清理猪的排泄物,每天固定冲洗猪舍地面更换新的草垫,为猪群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空间。在冬末春初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增加猪舍内草垫厚度,对于年幼仔猪和生产母猪还要配备暖风设备,确保猪生活在一个温暖、干燥、通风的养殖环境,避免外界寒冷环境导致失温。在日常饲料喂养环节,要加强仔猪和生产母猪的营养,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的氨基酸等,切实保障猪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猪机体的免疫力。

3.6 提高养殖人员素质

为了切实提高养殖场防范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意识,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有必要帮助养殖人员增长相关卫生防疫知识,提升病毒防疫管理素养,依靠科学规范的饲养降低养殖场猪群的染病率。一方面,养殖企业要结合当地疫情发展规律,积极对接政府畜牧管理局和动物防疫医院,聘请相关专职教师到企业和农户中授课,鼓励广大畜牧养殖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疫情状况传授简单、高效、实用的防疫经验,方便畜牧养殖人员快速掌握相关养殖技巧;另一方面,养殖企业和养殖人员要制定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方案,从饲料配方、猪舍管理、日常运动量等角度加强管理。对于仔猪和哺乳期母猪要重点管理,既要保障饲料的营养,又要根据防疫形势提前注射疫苗,切实保障养殖场生猪的健康。

4 结语

综上所述,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两种病毒在致病性和临床症状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尤其是新出生的仔猪更容易引发死亡病例,广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鉴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对养殖企业的巨大威胁,养殖户要结合当地气候变化和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对猪舍进行消杀,对染病个体做好安全隔离,提升养殖场疫苗接种率,积极采取西药和中药综合治疗方案,加强养殖场饲养管理,提升养殖人员素质,从而尽可能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带来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胃肠炎流行性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