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践

2024-04-01高艺文天全县文化馆

农场经济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站志愿者活动

高艺文(天全县文化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乡村文化振兴又是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环节。探索一种适合于在乡村地区推广应用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对于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文化服务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其他相关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为乡村群众提供可及的文化产品,满足其文化需求,丰富其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素养;其次,它能够激发乡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乡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的主动性;再次,它通过提供文化旅游、民俗体验等方式,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最后,它有助于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农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文化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乡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连接性进一步加强,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当前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硬件设施,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滞后于民众文化需求的增长;在供给端缺乏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服务内容供给的单一性导致文化体验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不足,精准度和满意度不高,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价格体系还不够规范,其公益属性还没有得到完全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良莠不齐,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有害文化产品有之,脱离群众需求的假大空的文化产品有之;网络新媒体平台及相关技术手段对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力度不够,用户粘性不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短缺,留不住人才是普遍现象,制约着乡村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地方财政能力对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力度长期不足等历史原因,也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倾斜性地集中于城市等现实原因;既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和协调机制滞后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公共文化服务参与主体等方面的原因。总的来说,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需要在现有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建构多元参与的模式,广泛调动各方面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充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打造贴近乡村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

三、“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是指依托文化站、志愿者和第三方机构为乡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其中,文化站是主要阵地,是纽带,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优势。建设包含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户外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的文化站,能够为农村群众开展活动、组织培训、提供服务带来极大便利。包含文化干事、文化站管理员在内的志愿者群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保障,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文化服务的质量。志愿者通过举办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向乡村居民传播文化知识,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帮助乡村居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推广文化产品,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第三方机构负责提供活力,依靠其专业能力,通过推广宣传、策划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培训专业人才和志愿者,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注入生机。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有效拓宽文化站的服务内容,为乡村民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文化站、志愿者、第三方机构+服务内容的“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整合优势资源,针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难点和痛点,丰富和创新服务内容,构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切实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增效。

“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牵头单位一般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参与单位为农业类高校、公益机构、团县委,乡镇文化站(室)负责具体实施,整个服务体系的构建分为志愿者报名、筛选、组团、培训、设计课程、面试、分配、定向调研、内容审核、项目实施、经验总结11个步骤。“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实际构建和运作过程如下。

(一)志愿者报名、筛选、组团、培训

为了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增进团队凝聚力,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一般情况下公益机构需要在农业类高等院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志愿服务宣传和志愿者招募工作。每期活动将从众多报名者中筛选出近百名志愿者,组建大约10个志愿服务团队。为了让志愿者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工作要求,志愿服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流程讲解、团队凝聚力训练、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新闻宣传四个板块,同时还要着重强调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安全和纪律问题。

(二)设计课程、组织面试、分配站点、定向调研、内容审核

设计课程指的是志愿者团队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要求,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专业优势及服务对象的特点开发和设计相应的文化课程作为公共服务的内容。如,寒暑假期间,志愿者服务团队可以针对乡村儿童开展免费冬令营或夏令营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手工、体育培训,自然科学知识普及,户外拓展等,让乡村儿童感受艺术之美、技艺之美、体育之美、自然之美。

组织面试由乡镇文化站(室)、高校、公益机构、团县委具体负责,参与面试的团队需要向面试官介绍课程设计的初衷、展示自己所设计的课程,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志愿者团队开展文化服务的准备情况及其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内容质量及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等。

分配站点是指面试官依据志愿者团队的课程设计、活动形式和团队特色,预先评估其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并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分配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站点。

定向调研是指站点分配完成后的志愿团队需要直接下沉到匹配站点提前开展调研工作,和文化站点管理员、部分群众进行充分沟通,了解站点服务对象的需求,对前期设计课程、主题活动开展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便能够有效对接群众的文化需求。

内容审核主要由基层文化站点管理人员负责,他们需要逐一审核调整后的文化服务内容,并与团队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双方最终一致确认后,志愿服务才能在文化站实施。

(三)项目实施、经验总结

为了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文化站管理员和志愿服务团队需要通过张贴海报、群发信息等形式,积极做好各种宣传准备工作,确保当地民众能够提前了解活动的大致内容和开展形式,以便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参与到活动中。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文化站、志愿者团队、公益机构要通力配合,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要认真吸收基层群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的质量。

每期文化服务活动完成以后需要将当期活动的全过程资料汇编成册,内容包含前期准备工作、每个站点每天的活动记录、活动总结和反思等,资料汇编既是对当下活动的记录,也为后期活动开展积累宝贵的经验。志愿者在文化站(室)的服务时长则由团县委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记录。

四、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满足乡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改进,能够有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文化服务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整合文化服务的多方力量,调动文化服务的多重资源,理顺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地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需求来生产和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内容,夯实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民众的吸引力。文化站、志愿者、第三方机构+服务内容的“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对于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文化站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是志愿者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