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周期下的增长之道

2024-03-31颜杰华

商业评论 2024年3期
关键词:消费客户企业

颜杰华

我们已经进入2024年。对于2024年的经济增长,很多机构给出了不同预测。根据中国社科院的预测,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在5%左右,可能低于2023年。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步入新周期

如果我们把这个数字跟过去20年的GDP增速做对比,可以发现:跟过去相比,现在的GDP增速已经大大降低了。为什么最近10年,中国GDP增速一直在下滑?

我们可以深入看一下GDP的构成,它包括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部分。

先来看投资。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9年达到顶峰,随后就一路下滑。在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最主要的是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这三项合计占比80%。1978年—2008年的30年,是中国从农业国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国转型的主要阶段。2008年前后,中国工业化进程已基本结束,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因此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制造业投资了。至于房地产投资,近几年也是处于收缩状态,2022年房地产投资下滑10%,2023年继续下滑10%。从整体看,2021年和2022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是4.9%,2023年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才2.9%,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上也很难超过5%了。

再来看消费。中国消费增速也在下降,从2009年15.5%的高点开始逐年下滑,2023年1—11月消费增速为7.2%。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几十年来的消费历程。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我们首先经历的是基本生活补课阶段。到了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主的三大件消费阶段,这三大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又一轮发展。但是,90年代末中国的消费增长出现了问题。三大件已经普遍进入家庭,导致三大件的生产厂家开工率不到30%,消费疲软、内需不足这些词就是这个时候提出来的。于是,中国政府开始启动房改、教改、医改,房子、汽车的消费时代来临,中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时间到了现在,房子、汽车的消费已经到头,不仅房子基本过剩,汽车年产销量也已接近天花板。讲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大家苦苦盼望的3年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现象没有出现,因为持续了几十年的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已经过去了,事实上,在疫情之前,消费趋势就已经一路向下了。

管理学者陈龙教授将1991年到2019年的中国GDP年度增长率和中国上市公司年营收增长率分别画成了曲线,发现这两根曲线高度吻合。过去30年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上市公司营收增长率大约是百分之十几,跟同时期的中国GDP增长率相当。也就是说,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快,市场需求旺盛,做企业的机会就多。水涨船高,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在那个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看“谁抢得快”。抢得快的,多拿一些;抢得慢的,少拿一些。不过,整个市场都是增量,遍地黄金,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但现在,中国GDP增速放慢了,而且预计未来十年的增速大约只有5%,这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企业之间的竞争要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大家要开始互相抢金子了。

如何穿越新周期

过去3年里,我们研究了100多家经历过行业周期并保持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发现它们在三个方面都有卓越表现。

第一,在机会区,能持续创新,抓住机会。这些机会来自赛道、渠道、商业模式等。

第二,在利润区,能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从而获得更高利润。关键决策包括客户选择、价值链设计、差异化经营等。

第三,在安全区,企业管理动作不变形,制定战略控制点,确保企业达成结果,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不走偏、不翻车。

下面,我来介绍一个案例,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这个案例企业叫双童公司,1994年创立于浙江义乌,创始人叫楼仲平。双童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销售吸管,这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商品,但双童把它做到了世界第一,销量约占全球市场的1/4,是全球吸管隐形冠军。更难得的是,双童创立30年,经历了多次起伏,至今仍保持增长势头。义乌市根据每亩工业用地所产出的税收有一个排行榜,A类是最高档,从2019年到2022年,双童在义乌A类企业的排名从第102位跃升至第32位。

复盘双童的成长历程,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双童刚创办的时候,和义乌的很多小作坊一样,就是在小商品市场摆个摊,在家里放几台机器,规模也不大。但是,楼仲平对新机会很敏感。1997年,他花3万元从乡政府拉了一条2.5公里的电话线,在村里第一个接上了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他找到了第一个海外客户——一个美籍日本人,从此,双童抓住了电商渠道红利,拿到了大量歐美客户订单。相反,义乌其他吸管厂商仍旧只做内贸,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生意普遍不好。双童收购了十几家吸管厂商,一下子成为行业大企业。

到了2002年,双童吸管已经做到全球第一。但是,楼仲平发现了危机。当时,6家国际大客户占了90%的产能,虽然它们订单量大,但价格压得非常低,公司一年忙到头,利润率只有2%。于是,楼仲平决定调整客户结构,从2003年开始,放弃部分国际大客户的订单,改为开发国内市场,并且坚持小客户原则,在国内开发咖啡馆、酒吧、连锁餐饮等小客户,甚至定下规矩,每个客户订货量不允许超过本厂生产总量的3%。2005年,双童的内贸和外贸份额接近1∶1,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提早布局内销的双童又一次平安度过。

双童提升利润率的另一个方法是开发差异化产品。比如,双童开发出可以折出各种花型的艺术吸管,传统吸管平均售价6厘,艺术吸管刚推出时能卖到1角,现在还能卖到4分多。双童还开发了情侣可以共用的爱心吸管。吸管内有止回阀,可以防止饮料倒流,即使两人共用也不用担心病菌感染。2023年4月,带货博主“小杨哥”在直播售卖牛奶时,掏出一支爱心吸管与“小杨嫂”共饮,让爱心吸管迅速出圈,成为畅销品。在随后两三个月里,爱心吸管卖了几十万支。

2018年,双童的吸管业务面临发展瓶颈,原因是吸管市场萎缩,公司营收增速在2014年达到20%的高峰,此后逐年下滑,2018年跌到5.7%。怎么办?楼仲平原先的想法是,这辈子就专注于做吸管,到了2018年,他意识到时代在变化,如果你不变化,不开拓生存空间,只是傻傻地坚持,就很可能傻傻地死掉。他想到,双童有3万多家中小企业客户,这些客户除了需要吸管,也有其他产品的需求,我们能不能开拓这些业务?双童的厂房、设备都是按照最大产能来配置的,都有冗余,能不能把这些闲置产能利用起来?

2018年下半年,楼仲平开始启动自主创业裂变的模式,鼓励大家把客户吸管之外的采购业务也争取过来。他承诺,如果哪个业务团队引入的新产品收入超过1,000万元,他就和他们成立一家新公司,内部称作创业体。新公司由双童全额出资,49%的股份归员工。

这个模式对员工吸引力很大。一年后,有2家创业体成立,而且经营得很好,创业体的老总都在义乌买房了。有了标杆的榜样,员工创业热情很高,又陆续成立了十几个创业体。就这样,双童在吸管主业之外,还打造了一个创业共享平台。到2022年,双童的营收规模扩大了一倍。目前,双童47.75%的产值来自创业体,2/3的利润由创业体创造。

下面,我们再来看双童怎么做到管理动作不变形,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不走偏,确保企业达成结果。双童主要做了两次组织升级:一次是2010年管理层年轻化,老的管理团队退下,让更有创新能力和冲劲的年轻人接班;另一次是2019年的组织升级。

在2019年开展组织升级时,双童对组织进行了反思:管理团队开始思维僵化,激情弱化;车间出现严重失控,订单交不出货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层为一线员工服务的意识严重不足;管理层不担当,不作为,责任相互推诿……

随后,公司通过改革方案讨论会、分組讨论、全体员工大会等环节,实施了组织变革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修订经营哲学;设立小组织机制,激发小组织创造活力;实施目标递进机制,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干预和责任追究;开展小组竞赛评比机制,承诺每年拿出200万现金投入到各项评比;等等。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双童的成长案例。1997年抓住渠道红利,开始从内贸到外贸的飞跃。然后,通过小客户原则和差异化产品提升利润,通过组织升级保持企业活力。2018年遇到成长瓶颈时,通过模式创新,把双童打造成创业共享平台,4年时间又造了一个双童公司。双童就是这样通过在机会区、利润区、安全区三个方面有效运作,从而穿越行业周期,实现持续增长。

※※※

最后,我想引用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商业评论》文章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稻盛先生说,企业的发展如果用竹子的成长作比喻的话,克服萧条,就好比造出一个像竹子那样的“节”来。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一味地成长,没有“节”,成了单调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萧条,就形成了许多的“节”,这种“节”才是使企业再次成长的支撑,并使企业的结构变得强固而坚韧。

希望大家的企业都能像稻盛先生描绘的一样,克服萧条,韧性增长。

猜你喜欢

消费客户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40年消费流变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