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发生的四个组织要素
2024-03-31黄莺
黄莺
我从事的岗位是组织发展,组织发展其实就是陪伴业务在各个周期里持续赢得增长的工作。我们不仅关注当下的组织健康度,还要关注长期的组织适应性,去面对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最近半年,我有一个项目是支持AI大模型时代的业务重构,在协助内部OTD(组织与人才发展)探询重构的核心要素过程中,我发现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做业务变革,首先还是做业务的人,要先发生意识层面的、状态层面的重构。数据引领创新,但根本还在人,人们如何理解用户、如何用好数据和技术?
回到人,我们也会看到,虽然现在有更多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但过去已经获得成功的企业带着的既有模式已经成为了组织惯性,这种巨大的惯性在制约着创新,阻碍我们打破过去、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今天大多数组织的四大痛点
面向数智化时代,企业在组织方面存在以下四大痛点。
痛点1:业务链路长,组织效率低 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组织,只要获得过成功,就一定有一个过去的业务链路已经在运行。尤其是那些已经有一定行业壁垒的公司,它们的业务链路长且稳定。过去的效率来自这个稳定或者说是固化,但是未来的效率可能恰要打破这个固化。
过去工业时代形成的效率是来自上游与下游的关系,大家并没有一张共同的图,每个人守好自己那一个环节即可。这意味着链路之间只是单向或者节点式的联动。当链路的尾部因为直接接触市场,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再传导到上游供应链的开发端,需要通过很多的环节,耗费很多的时间,甚至还会损耗整个组织的士气,出现想尝试变化而没有反馈的习得性无助。屡次创新却不能拿到结果,渐渐地,组织的士气就越来越低迷,很多人对创新的信心、决心就慢慢损耗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重构业务链路,新的业务链路要变得更网状、更集成,也就是我们会期待的敏捷性组织、网状组织。无论是什么形态,重点是要提升业务链路的灵敏度、速度或效率。
痛点2:边界固化,决策集中 不少组织已经有一个固化的边界,甚至叫地盘。如果从一个团队抽调多少人,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可能会觉得你在削他的权,更别说要调整他的管理范围、部门职能。
当我们要创新的时候,又不得不打破边界,包括部门边界、职能边界、人的边界、关系边界。这里面会出现非常多的冲突。怎么管理这些冲突?这当中有非常多软性的OD(组织发展)工作要做。调整组织结构只是硬OD,但所有成功的变革都是软硬兼施的。内在的意愿如何激发?这需要与外在的作用力共同发生。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过去的科层制组织:决策集中在顶层。今天,如果所有的决策还是回到顶层,那可能只能做大的结构性决策,但是不能做具体的产品决策或某个用户市场选择的决策,因为规模越大,顶层离一线越远。尤其今天的发展重点不是在规模化上,而是在差异化、精益化上。那么差异化、精细化的业务增量就越需要贴近业务和贴近用户的人做决策。所以,我们要重构一套组织的决策文化、决策机制,让更多的一号位长出来,而不是只有一个一号位。
痛点3:一线活力和动力不足 员工“躺平”是所有leader(领导者)的痛点。用年轻人的话叫“45度人生”:躺不平,卷不动,最后停在45度。所以今天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我们帮它们做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因为在这些企业里,一线跑不起来,很难激发,没有斗志,没有动力。没错,它们是需要有一套从战略拆解到策略、拆解到业务过程的目标管理,也需要一套从组织绩效到个体绩效的管理方法,但还是要想想组织到底用什么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
构建机制的同时也要有激发型的文化,由内而外激发年轻人、一线员工,比方说可以邀请一线员工参与甚至主导产品共创。多年前,阿里就意识到在骨干中,90后的比例必须提高,因为只有90后才知道90后用户要靠什么才能触达。
痛点4:创新人才匮乏 但凡公司一号位、CEO、创始人,永远不会觉得创新人才充足。创新人才的匮乏跟前面几个痛点有关,正是因为企业过去的决策是集中的,这个过程就只是把人当工具、当执行者,就很难培养出真正能够在关键转折时刻打开新天地的人才。
换个思路,如果企业从外部引进人才,招空降的骨干或者高管进来,很快又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高管的落地和新老团队的融合。
创新人才不是简单的从外面引进还是从内部培养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看有没有一套长期的机制或者文化土壤,让创新人才真的能够从一线冒出来,能把他们的闪光点用到业务里,让决策过程能够涌现出更多值得期待和青睐的战役一号位。他从一个小战役到关键战役再到一盘生意,一点点成长起来,这样下一个领导班子或者真正的梯队才能建立起来。
这些组织的痛点,逼着我们今天要做一件事:不仅要看到机会,还要扫清障碍。那个障碍就是组织过去遗留的文化和模式,今天要慢慢地做一些转变和改革。
由内而外的系统性转变
这个转变和改革怎么做?我的观点是要真正由内而外去转变。我们借用了一位整合学家的模型,从组织发展的角度做了一些改变。这个模型非常简单,纵轴是个体和集体,横轴是外在和内在。任何问题、任何现象都有个体和集体、外在和内在的因素。这四个象限代表了四个维度,所有的组织变革和组织升级,如果只是從单一维度入手,而没有从四个维度来综合考虑,是无法完成的。
在这个坐标系中的右上角是偏个体的,可以直接看到或拿到结果的,这个部分叫关键能力。组织能力中一定有关键能力,但是如果关键能力只长在一两个部门上,它不足以给组织带来整体的结果。
关键能力下面是组织结构及机制。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能力更容易长出来,两者相互影响。组织到底是采取BU(事业部)制还是职能制?不同架构下能发挥出来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同样,决策机制、沟通机制、协同机制、考核机制等各种机制也会影响能力的发展和发挥。
坐标系的左半边就是由内而外的“内”,即通常说的软OD的范畴。首先是集体意识和文化。如果要在组织里推行新的绩效考核,但集体文化是大锅饭、老好人的文化,很难把绩效考核落实到每个人,因为集体意识和文化同新的机制和结构是相违背的。这个时候,需要有配套的文化。
在集体意识和文化的上面是关键领导力。领导者当前的导向是什么,崇尚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今天以开放为导向,但领导的风格偏向控制,关注细节,这当中就会有拧巴。任何组织转变不是孤立的一步或者一招,而是四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例如,我们做产品创新,在关键能力上肯定要做用户洞察,做数智化决策。同时,还需要运营侧不同策略的创新。这些都是关键能力。
要具备这样的关键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如果一个庞大的系统要创新,业务链路又很长,可能就很难迅速出结果。这时候就需要做创新小团队或者轻量化的组织:成立一个小的BU,或组建一个作战小组,让各职能的人先聚集到一起,小闭环地试行起来。当然,这只适合0到1的产品阶段。紧接着,组织需要有一套长期的用户洞察机制来保证长长的业务链路里面,不仅一线人员,而且后端人员也能够跟用户有更多交互和对话,整个组织系统的敏捷度得以提升。如果创新产品成功上市,接下来要实现规模化并提高利润,就需要建立可持续的产品生态。
从集体内部来看,首先,我们既需要看大数据,又要看小数据,关注身边的用户行为,对目标人群做精细的研究。其次,要关注独特性和差异化。过去的经济周期中,规模化很有机会,但是在今天的经济周期,需要做差异化和独特性的东西。也许未来规模化的机会就是大量的精细化和差异化,形成新的集体规模。第三,相比物质需求,也要关注精神需求。组织里越来越需要焕发人文气息,人文气息就是员工的精神需求,也是用户未来的增量需求。
最后我们看关键领导力。第一,过去领导者是单边推动,一旦到了真正的创新,要与用户共创,就需要走出组织跟组织外多边碰撞。第二,进入三环学习:第一层是行为的学习,第二层是行为假设的学习,第三层是背景和自体层面,包括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最后是觉性,即觉知力。如果没有觉性,惯性不会被打破!
组织变革的实现路径
最后,说说路径。组织变革的实现路径有A面也有B面。有的公司是从业务入手,组织在后面作为暗线做变革,有的公司直接从组织入手开始变革,业务在后面徐徐跟着变革。
我简单总结了两类陪伴项目的组织变革过程。
路徑A:从业务到组织 一个项目是从业务切入,明线做业务创新,暗线做组织变革。这家公司从战略视角扫描市场,选定了一个业务方向,我们帮它搭建专题小组,将组织的高潜力人才放进这个小组,借事修人。他们自己经过快速实验迭代,拿到一定成果之后,再跟大的组织系统、跟原有的业务做对话,逐步将其变成全系统的变革。
路径B:从组织到业务 还有一种方式是从业务复盘中直接加入组织诊断,帮助高管系统性地看到组织的问题,让他们想明白至今不能创新成功的原因是组织土壤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去调整组织结构,重新分地盘或者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面对变化的环境,这样改革才能够发生。
无论从A到B还是B到A,都说明一个问题,业务和组织是一体两面的,从来没有离开组织成功的业务成功,也没有离开业务成功的组织成功。在这里,我期许各位能成为一个雌雄同体的业务领导者、一号位,让业务带动组织、组织支撑业务,取得下一阶段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