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3-30范琳琳

经营者 2024年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信息化

范琳琳/文

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是管理的主题。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都在提醒国有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效率。资产安全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避免国有企业资产被侵占、挪用及流失。加强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还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国有企业声誉、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等。因此,国有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以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国有企业内控工作存在较多不足,不利于其积极发展。因此,本文结合当下的内控实施的具体情况,提出加强内控意识、完善相关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健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措施,希望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但是就当下而言,国有企业内控存在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不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不足、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缺乏的问题,不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因此,结合当下的内控现状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积极意义。

内部控制的内涵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国有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建立的一套规范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制度、流程、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措施对国有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以保证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合法、规范、有效和安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防范和降低国有企业内部各种风险,保障国有企业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信息及时、准确和全面地传递,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人员、资产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同时,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还应该与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开展各项经济活动。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保障国有企业资产安全

首先,可以防止内部贪污腐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表,其资产安全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在。其次,国有企业可以规范工作行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减少资源浪费和盲目决策,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最后,国有企业可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综上所述,通过内控的方法,国有企业可以有效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为的规范度,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还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首先,通过内部控制的方法,可以让国有企业更好地对风险进行分析与识别,进而减少风险的影响。例如,制订清晰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规范人员行为,加强财务管理等,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其次,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资源和人力,提高运营效率。例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优化流程和制度等,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再次,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国有企业通过规范行为和管理,加强透明度和公正性,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提高国有企业的声誉和品牌价值。最后,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国有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注重监督与评估工作,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营,进而提升国有企业的治理效能。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成效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具有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意义,首先,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国有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风险问题,保障国有企业的经营安全和稳定性。同时,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制度,国有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运作,减少决策层面的烦琐操作,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次,加强内部控制也是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监管体系,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治理和监督,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最后,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还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信誉度。采取这一方式,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强社会对国有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内部控制不重视

国有企业存在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理念指导。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理念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导致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其次,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能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效果不佳。再次,工作开展并未进行有效的评估。国有企业并未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导致其内部控制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最后,国有企业缺乏较强的内控意识,许多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并未树立正确的理念与认知,无法主动地进行相关工作,使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相对较低,对国有企业的推动作用不强。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国有企业只有完善相关制度,才能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这给国有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的原因可能是与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意识和能力有关。一些管理层可能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或者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制定的相关制度健全性较低,不能真正对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其次,国有企业所创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还可能与外部环境有关。例如,一些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不佳,企业面临的经济市场稳定性较低,使国有企业无法真正创立符合自身的内控制度。同时,国有企业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管理风险,对国有企业发展具有消极作用。

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不足

第一,国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思维。很多国有企业只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业务需求而进行信息化建设,缺乏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考虑。这种短视行为导致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连贯性,互不兼容的信息系统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其次,国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但是很多国有企业出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的限制,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同时,国有企业在信息化投入方面也存在不足,无法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导致信息化建设的难度和进程受到限制。最后,国有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由于国有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和信息安全意识的薄弱,很多国有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漏洞和缺陷,容易被黑客攻击和出现信息泄露的风险。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不足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不足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管理不规范。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较为官僚化,决策流程烦琐,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灵活,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隐患。此外,国有企业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也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不足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的人员普遍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待遇,缺乏竞争压力和创新意识,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只有通过全面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才能确保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缺乏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缺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资产流失、财务风险增加等问题。首先,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部门与其他部门存在利益关系,缺乏独立性,不能有效监督和管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其次,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监督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失控。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开展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最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人员素质不高、技能水平不够,缺乏专业性和实践经验,不能有效识别和管理相关风险,导致无法真正控制各项工作。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国有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的内控意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估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教育和培训,从而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国有企业通过内部控制的方法加强管理,需要将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提升。首先,国有企业应当注重培训工作,让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与主动意识。其次,国有企业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内部控制职责、流程和控制点,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确保国有企业的合规性和稳健性。最后,国有企业还应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期稳定。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需要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此,其可以使用有效的方法。首先,国有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框架,其中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督等方面,以确保国有企业各项业务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这样国有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度的科学性,促使内控工作高质量开展。其次,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内部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内部控制情况、发现和解决相关的内控问题。只有使机构更加完善,才能促使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促使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后,国有企业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以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问题,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保障国有企业经营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是实现内部控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首先,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开发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实现内部控制现代化。该系统可以集成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为国有企业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同时,该系统还保障内控执行自动化,让相关工作更具规范性,进而使国有企业内控工作的质量有所提高。其次,为确保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该系统的管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管理规章制度、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的监督和评估等措施加强对该系统的管理。最后,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掌握较为全面的内控知识,提高内控意识,保障工作人员更加重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其使用水平,进而使工作人员提高风险控制的意识与能力。

健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需要健全内控风险管控机制,因此,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提高相关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首先,国有企业应当完善基本框架,其中应包含风险评估、内控目标、控制流程等内容,以确保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其次,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内部控制审计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的自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内控的实施有效性。再次,国有企业要完善相关控制制度,以此来保障执行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最后,为了更好地应对内部控制风险,国有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内部控制过程和效果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同时,国有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从而形成内外兼修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其次,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监督,确保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要求。最后,国有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该注重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有效运行,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效益,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对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障国有企业经营安全稳定,还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形象和信誉度。对此,国有企业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增强内控有效性。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经营信息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