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内部控制,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2024-03-30于向涛

经营者 2024年1期
关键词:内审国有企业监督

于向涛/文

在新时期背景下,各行各业发展都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加强内部管理体系革新,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已经成为当前各行各业稳定长效发展急需应对的重难点问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综合性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价值。近年来,针对内部控制,我国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这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了重要指引。随着企业在内部控制层面的不断研究与应用,我国在内部控制实施层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以内部控制为主体展开分析与研究其本身就极具现实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国有企业为研究主体,分析内部控制的优化与落实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意义,探究当前国有企业在日常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应对方案,旨在对国有企业稳定发展有所借鉴。

当前,国有企业虽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在内部积极推行内部控制,但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效率低下,与预期差距颇大,并未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价值,对企业整体运行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学习和了解,正确看待实施的必要性,在国家政策规定的指引下,基于自身实际发展,积极探索契合自身发展的可行途径和举措,严格落实并紧跟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以实现内部控制在企业的贯彻落实,进而助推国有企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稳定发展的可行途径展开论述。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实施内部控制,对处于现代化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国有企业强化内部管控、优化和革新内部管理体系,在助力国有企业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国有企业朝现代化方向稳定发展。

第一,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在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落实,有利于国有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坚支柱作用。

第二,有利于国有企业维护内部资产安全。内部控制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国有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随着国有企业不断运行与发展,国有企业内部资产也在不断增多,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有利于国有企业强化内部资产管控,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减少资产闲置和浪费,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第三,有利于国有企业增强风险应对与抵御能力。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加强对各经营管理环节的管控,更加及时地发现各环节存在的不足,准确判断和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为国有企业强化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环境急需优化

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内部环境的建设,正确看待内部控制,积极落实有关工作。实际上,在内部环境层面,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较多问题。第一,部分管理层抵触内部控制,虽按照相关要求在内部推行和落实内部控制,但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和单位检查,存在轻视心理。第二,部分管理层虽积极开展内部控制中的企业文化建设,但中层及其以下的员工存在敷衍了事态度,导致内部控制滞留在口号层面,形式化特点凸显。第三,综合性是内部控制的显著特点之一,这对从事有关工作员工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国有企业都缺少充足的内部控制人才储备,相关人员专业素养急需提升,无法满足国有企业日常工作开展需要,进而影响内部控制实施效果。

缺少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实施成效,直接影响国有企业能否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实际发展中,国有企业需要持续分析内外部发展环境,精准识别风险,深究原因,予以防控和抵御,推动企业运行。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虽引入了内部控制,但其所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却缺少必要的风险评估,导致国有企业无法清晰界定各个风险点。尤其是关键风险点,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时,往往以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经验为依据,再加上风险预警机制缺位,使得国有企业整体运行风险加大,进而制约国有企业发展。

预算管理实施不到位

实施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背景下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提高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可行举措。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运行与发展,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也更加全面,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如并未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价值等。部分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过于侧重事后管控,对事前、事中的管控力度薄弱,再加上缺少必要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导致相关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不足,进一步拉大实际实施效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预算管理的高效实施,离不开国有企业各部门、各员工的有效参与,但部分国有企业并未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参与协同,这是影响预算管理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信息与沟通不畅

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也是影响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信息与沟通效率,畅通内外部沟通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经营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应对和纠改,在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国有企业的经济损失。随着国有企业的持续运行与发展,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受以往“重业务、轻管理”理念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仍旧过度关注业务活动开展,引入和使用信息技术最根本的目的是推动业务活动开展,以获取更高经济效益,忽视了内部共享平台的建设,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互虽有所提升,但并未消除以往所存在的“沟通壁垒”。内部信息传递效率低下,既影响财务管理前移,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价值,又难以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内审监督效率有待提升

建立完善的内审监督机制,有效落实内审监督工作,有利于国有企业强化对内部控制各环节的监管力度,便于管理层准确了解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优缺点,为后续调整和优化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部分国有企业并未在内部设立独立的内审监督部门,负责内审监督工作的员工其专业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再加上缺少必要的内审监督机制,导致内审监督结果形式化凸显,无法呈现国有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A企业为例,A企业缺少完善的监审机制,虽设有法务部门,但其更多的是对合同的合规性进行审核,并未履行监督审计职能,企业运营风险较高。

国有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实现稳定发展的可行途径

优化内部环境

优化内部环境,是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实现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讲,国有企业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管理层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学习,形成系统化认知,高度重视,及时革新自身理论储备,增强管理技能。同时,加大内部宣讲,引导各层级人员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明确内部控制的实施对企业与个人发展的现实意义,并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员工参与热情。第二,在内部设立专门负责内部控制有关工作的职能部门,委派专业素养较强的人才从事有关工作。基于内部控制实施要求,持续优化和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为有关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应当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应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国家政策等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发展需求。第三,在全面学习和了解国家就内部控制所出台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并紧跟内外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与完善制度内容,在保证制度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提高有关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加强风险管理

加强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提高内部控制实施成效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风险防控,增强企业整体风险防控与抵御能力,有效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或者是减少风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国有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提供保障。第一,加强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应提高对先进技术的利用率,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科学设定预警值,为国有企业提高风险应对的及时性提供依据。第二,提高风险识别的精准性。风险,贯穿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国有企业需要综合使用风险识别方法,确定内部控制各环节所存在的风险,合理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客观判断风险发生给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以便于后续管控工作的开展。第三,加强风险应对。一旦风险来临时,相关人员可以先落实风险应对预案,将风险所造成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与此同时,深究影响风险的因素,制订可行方案,并予以落实。

有效落实预算管理

在现代化背景下,不论是预算管理,抑或是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而言,实施目的不外乎是助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推动内部管理体系革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进而实现稳健发展。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能够助力国有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各环节的管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价值,国有企业可以从四方面切入:第一,从预算编制环节来讲,国有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元化的预算编制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如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弹性预算等。要求各职能部门主动配合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第二,从预算执行角度来讲,严格按照已经通过审批的预算执行,充分发挥预算编制对预算执行的导向性作用。当需要进行预算调整时,应按照既定流程提交调整申请,审批通过后方能予以执行,以强化预算执行刚性,提高预算执行效果。第三,从预算分析与监督角度来讲,国有企业需要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有效监管,尤其是加大对预算执行环节的监管力度,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时展开分析活动,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应对。第四,从预算绩效管理角度来讲,国有企业需要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并以考评结果为依据落实奖惩措施,以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与激励作用,在保证员工有效参与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发挥预算管理作用,助推国有企业提升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

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

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应提高对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重视程度,积极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基于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沟通交互平台建设,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具体来讲,国有企业应引入共享理念,在内部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要求各部门及时将日常工作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真实、全面上传到平台中,其他各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询和获取有关信息,以便于自身工作的开展。管理层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时了解各部门内部控制实施现状,清晰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层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有效消除以往各部门之间所存在的信息交互屏障,统一各信息系统的数据口径,进一步加快内部信息交互与传递,为企业长效发展夯实基础。

强化内审监督

在实际发展中,国有企业应提高对内审监督的重视程度,加强内审监督机制建设,引入信息技术并将其与内审监督有效结合,以实现对内部控制各环节的动态化监管。第一,国有企业应在内部设立专门负责内审监督工作的职能部门或者是工作小组,选拔出高素养人才从事有关工作,确保内审监督部门或工作小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从而有效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对内审监督结果的影响,提高内审监督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第二,加强内审监督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同时,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基于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内部控制各环节的实时追踪与监管,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深究原因,予以解决。第三,引入外部监督,内外监督相结合。定期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并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社会群众等的监管,及时根据审计监管结果,对国有企业进行相应的优化与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进而实现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优化和落实内部控制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切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缺少良好的内部实施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效率低下、预算管理实施不到位、信息沟通与交互效率急需提升、内审监督形式化特点凸显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基于国有企业运行发展特点和职能义务,从加强内部实施环境建设、提高风险管控成效、落实预算管理、基于信息技术显著提升内部信息交流与沟通效率、落实内审监督等,强化对内部控制各环节的管控,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实施水平,为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内审国有企业监督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