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从四方来

2024-03-29陈丹阳

百科知识 2024年5期
关键词:南风西风北风

陈丹阳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閑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一首代表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致,有人认为,作者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愿望。在这首诗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自然现象—东风。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景物、自然现象往往会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内涵,风就是历代诗人钟情的对象之一。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人们又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旦进入诗歌之中,风就不只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它还是诗人情思的载体,寄托了写作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四方风是四季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从不同方位吹来的风通常是不同季节的象征。与象征春天的东风不同,西风代表肃杀的秋天,诗人往往用它来表达内心的忧愁、孤独。例如,元代文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所表达的情绪与朱熹的《春日》截然不同。

南风象征着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夏天。在《诗经》中就有一首《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南风使草木欣欣向荣,使酸枣从幼苗长成大树。诗中用南风比喻母亲,用酸枣的生长比喻子女已经长大。在今天的山西运城,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古老盐湖,古人将含盐量高的卤水从湖中采出来,再利用温热的南风加速水分蒸发,便可以得到白花花的食盐。相传,擅长音律的舜帝曾在运城盐湖旁抚琴吟唱过一首《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意思是,温和的南风能够解除百姓的愁苦,及时吹来的南风还可以增加百姓的财富。

北风总是和冬天联系在一起。《诗经》中的《邶风·北风》大肆渲染冬景:“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凉飕飕的北风和纷纷扬扬的雨雪,既是对冬景的描述,也是国家陷入危难的象征。唐代诗人岑参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描绘了西域的风雪奇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虽然是农历八月,但北风携带着大雪,宣告冬天已提早到来。

这种以东西南北风象征四季的现象,显然和我国一年之中的气候状况密切相关。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东临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不同季节风向变化非常明显。春夏盛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秋冬盛行西北风,干燥寒冷。四方风和四季的关系正符合我们的切身感受。温暖的东风是冬去春来的重要标志;湿热的南风带来了夏季的高温和雨水;每当西风吹来,树上的叶子开始枯黄;在冬天,最让人避之不及的便是凛冽的北风。

不过,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四季的风向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季节,风向也会经常变换。东风不只是在春天才有,春天也不是天天都刮东风。可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东风似乎只能代表春天。四方风和四季的这种固定关联的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历史原因。

先有春秋,后有冬夏

古代的中国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作物的生长有赖于阳光、水土、风雨等自然条件。水土和阳光比较稳定,风雨则显得神秘莫测,因此我们习惯称适合农业生产的气象条件为“风调雨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不但会给人们带来灾难,还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对风的观察和思考。

在中国人产生四方概念后,很自然地开始用它们来描述不同的风。在河南安阳商代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四方风的记载。有一块商王武丁时期的牛肩胛骨,上面就记载了四方和四方风,有人将其释读为东方协风、南方微风、西方彝风、北方役风。协风是指和煦的风,微风是指微弱的风,彝风是指大风,役风是指凛冽的风。考古学家普遍认为,这些描述之中蕴含着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物候的认识。

与四方风相比,四季划分出现得比较晚。这是因为在常用的时间划分方式中,年、月、日是以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为基础,有相对客观的标准,因此出现较早。将一年分成几个季节,则要依赖于人的生产活动和对物候变化的观察,主观因素更多一些。

先民们很早就知道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在农业社会早期,中国人主要耕种黍和粟等作物,人们都是在天气由冷转暖的时候播种,又在几个月之后天气由热转凉的过程中收获。因此,中国人最早将一年分为两个季节,备耕和播种的半年叫作春,作物生长直至收获的半年叫作秋,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冬夏两季则是后来才细分出来的。

根据殷墟甲骨文中的记载,在四方风概念出现时,确切表示季节概念的文字只有“春”“秋”二字。甲骨文中虽然也有“冬”字, 但一律作为始终的“终”来使用,并没有用作冬季的意思。对于冬至这个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重要日子,甲骨文中则记载为“日南”“南日”。至于“夏”字,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不仅商代如此,到了周初也还没有明确的四季划分。《诗经》中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有人研究发现,其中出现较早的诗作中,也只见春秋,不见冬夏。

其实,在农耕时代早期,世界各地的古代先民大多用比较粗略的方式划分季节,有的地区甚至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例如,对热带地区来说,一年之中的气温变化并不明显,降水变化却比较显著,因此生活在那里的许多族群都将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历史上生活在北非的古埃及人,则将一年划分成三个季节。由于北非气候炎热、降水稀少,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仰赖尼罗河水的滋润。尼罗河每年夏天都会泛滥,于是古埃及人就根据尼罗河的泛滥周期,把一年分为泛滥季、生长季和收获季。他们按照季节安排农业生产,赶在洪水到来之前收割庄稼,然后坐等洪水的到来。

四方风与四季的确立

中国古代四季的确立,大约是在西周晚期。《诗经》中创作年代较晚的部分,就已经有了冬夏的概念。例如,《小雅·四月》中写道:“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由于四方及四方风出現在前,四季划分出现在后,而且四方风又与自然物候相关,因此,有考古学家认为,四方风可以看作后世四季划分的萌芽。可能正是四方及四方风对空间的四分,才启发了后人对一年时间的四分。

儒家经典《尚书·尧典》记载了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尧施政期间的政典,最早可能成书于战国末期。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尧命令羲和四子分赴东、南、西、北四方,分别掌管春、夏、秋、冬四季。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四方和四季的对应关系已经完全确定。

因此,从逻辑上来讲,并不是古人发现春天经常刮东风,便用东风来代指春天;而是在四季划分还未确定的时候,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每当温和的东风吹来,天气变暖,就到了耕种的时节。久而久之,在进行精确的四季划分时,便将一年中的这个时段定义为“春”,春天和东风、东方也就自然联系在了一起。

除诗歌之外,古人的许多活动都能体现四方与四季的关系。古人将司春之神称为东后、东君、东皇或东帝。《礼记·月令》中记载,每年立春那一天,天子都会率领官员在都城的东郊举行隆重的迎春典礼;到了立夏,迎夏典礼就改在南郊进行。

欧洲诗歌中的西风

欧亚大陆西部的欧洲受北大西洋暖流控制,对欧洲人来说,南风和北风给人的感受与中国人类似,东风和西风则不同,这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文学作品。西风在中文里是寒冷萧瑟的秋风,在欧洲人的诗歌中却通常是温暖舒适的春风。

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曾爱上一位名叫劳拉的女性,在她因黑死病去世后,彼特拉克在许多诗作中表达了对劳拉的思念。其中一首诗描述了春日西风吹拂下的美丽景致,可是身处其中的诗人仍然沉浸在痛苦之中。

20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也写过一首《西风歌》,表达自己在春风中对故乡的思念:

那是一种温暖的风,西风吹时,万鸟争鸣;

一听西风起,我眼眶中泪盈盈,

因为它是来自西土,那褐色的故山边,

春天就在西风中到来,还有水仙。

当然,欧洲面积不小,不同地方的风向变换也有差别,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用西风来指代春风。欧洲诗人描绘西风的诗作中,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首要数英国诗人雪莱创作于19世纪初的《西风颂》。雪莱当时正生活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每年夏末秋初都会感受到阿尔卑斯山地区吹来的西风,这股西风标志着夏的结束、秋冬的开始。据说,在秋日的一个午后,雪莱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在雷电的轰鸣声中,暴风雨夹带着冰雹倾盆而下。这一场景触发了雪莱的创作灵感。在这首诗中,西风不是欧洲人熟悉的温暖春风,而是摧枯拉朽的狂风:“哦,狂野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犹如鬼魅遇到了巫师,四散奔逃……”

人们通过定义四方和四季探索空间,感受气候的变化,借助四方风带来的冷暖体验抒发胸臆,寄托情思。风从四方来,居于世界各地的人们对风的感受虽然不同,但都爱让四方风当主角,写下一首首诗歌,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人类心灵的宽广、深邃。

【责任编辑】张小萌

猜你喜欢

南风西风北风
古道西风(水彩)
北风催眠曲
南风颂
秋渐浓,分付西风此夜凉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北风
北风最爱恶作剧
诡异的偷蛋贼
现代透视眼
北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