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土与大地的吟唱

2024-03-29李勇席新蕾

躬耕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原故乡意象

李勇 席新蕾

中原,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在地理方位上处于中国之中,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古代许多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如今,在现代化的时空隧道里回望这片历史悠久又饱经沧桑的土地,总是很容易触动诗人易感又多情的神经,引发无穷无尽的诗意遐想。西屿的新诗集《你从中原来》就是生长于中原这片土地上的青年诗人直面中原故土和现实生活所作的一曲赞歌。在这才思激荡的九卷诗歌中,诗人或是以探寻之足回顾历史,或是以真挚之心感悟亲情,或是以悲悯之情拥抱社会,或是以智慧之眼凝视人生。

西屿的诗歌《你从中原来》,在对中原历史的追思中呈现出宏大的视野,表现了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儿女面对历史时的自豪感和沧桑感。诗歌开篇,诗人西屿在深沉悠扬的乐器声响中穿梭于历史的长廊,聆听来自远古的回响。在《远古的回响》这组诗中,西屿以“骨笛”“缶”“古琴”“琵琶”“鼓”这些古乐器为意象,带我们领略了中原大地上历史朝代的更迭,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骨笛”这一意象激活了八千年前深埋在地下的沉睡的乐音,唤起了对逐水而居的先民的记忆。接着,在缶的靡靡之音中残暴的商朝覆灭了,在古琴清脆的弹奏中秦晋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幽怨的琵琶引出了江州司马的泪水,激越的鼓声奏响了战斗的号角。寥寥几笔,中原大地的悠久历史便在眼前迅速转换,不由使人对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产生敬畏之情。仅仅在文献典籍中徜徉不足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诗人还亲自游览中原著名的历史景点。例如,《在荥阳》:“离你那么近,我是指黄河/平静地奔涌着/裹满泥沙的黄河/我差一点就要听到它的涛声/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上/我从远处看它/它像从天上而来”。诗人西屿在荥阳远眺黄河,想象着黄河的源头似是从天而降。古老的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儿女,令人惊叹不已。西屿描写中原历史景点的诗歌还有《商城遗址》《诸葛草庐》《岳飞庙》《金明池》《朱仙镇》等,这些诗歌中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历经沧桑巨变的中原大地的悲悯和热爱。

意象是构建诗歌艺术形象的重要元素,诗人常常通过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感情。在西屿的诗歌中,故乡和村庄属于常见的典型意象。故乡,不仅是人们地理意义上的居所,也是诗人精神的原乡。从古至今,故乡里承载了太多的乡愁。在人口迁徙频繁的现代社会,故乡更是作为诗人的一片心灵栖息地而存在。西屿家乡在三门峡卢氏县,后来他才来郑州生活,离家乡越远越久,回望故乡时的情感就越深沉。在城与乡,远与近的对比之中,西屿产生了独特的体验。在《如果有炊烟》中,有一句这样写道:“如果有炊烟/我想要看见我的故乡”。“炊烟”这一属于故乡的意象,勾起了诗人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在《我们曾在那儿幸福地生活》中:“我见过/我甚至见过你/在大片的红草滩和/成排的胡杨林背后/是我们美丽的村庄/我们曾在那儿幸福地生活”。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在结尾处点出这些美景醉人的原因是“我们”曾在那里生活过,自然地引出对村庄的眷恋。西屿的诗歌不仅描写了故乡的景色、风物,而且也表达了对生活在故乡里的人们的思念,尤其是对父亲、母亲的赞颂和感恩。例如,《父亲》:“东明路上的月光有两条腿/它晃着父亲的影子//马路上的河水在涨潮/他左手拎包 右手习惯/地去口袋掏烟/我眼里的河水在涨潮//他所带来的月光 比我看见的/还要亮”。这让人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作品中的父亲一样是沉默不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沉默的影子和抽烟的样子,然而,父亲能够在精神上引领“我”,他带来的“月光”照亮“我”人生中的无数个黑夜。在《母亲的疼痛》这首诗中,诗人用朴素的日常化的语言表达对伟大母亲的爱:“夜里,母亲挤在我身边/病痛日夜折磨着她/母亲怕影响我休息/她咬牙强忍着/我看不见母亲的表情/但我心里/替母亲在疼”。这首诗感情真挚、细腻,表达了儿子与母亲互相体恤的亲情。

西屿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和苦难,密切关注重大时事和弱势群体,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体现了人道主义情怀和悲悯意识。例如,诗歌《你从未见过——给69个矿工兄弟》中:“你从未见过如此漫长的/黑夜。从未见过绝望(你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绝望)/如此之深,当它是你紧闭的眼睛。你从未见过死神/狰狞的面具”。诗人展现了矿工工作环境的恶劣,表达了对面对生死考验的矿工兄弟的关怀和同情。此外,诗歌《挺住,废墟中的人们》《布满水渍的课本》《废墟中伸出的手》《废墟上的母亲》等组诗,描写的是汶川大地震时的受难同胞。这些诗歌在大地震的混乱场景中选取了特定的画面进行细描,现在看来仍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动容。例如,《废墟中伸出的手》:“它一定想握住什么,我是指那只手/它刚从砖头、钢筋,压着她的/沉重的水泥板下/伸出//带血渍的手,弯曲着/微弱的生命/正从那里,一点一点/流失//时间也在流失。我多么希望/它能慢下来”。西屿在这首诗中抓住了压在沉重水泥板下一只带血渍的手这一细节,表现了地震爆发后受难者强烈的求生欲,以及“我”对受难者的悲悯和同情。在《抛开》中,诗人将包裹着底层劳动者的破烂不堪的外在统统抛开,只看到“她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雨中”。在雨水的冲刷下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似乎都不存在了,生命与灵魂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贫穷的、弱小的个体也需要人们平等地对待。在西屿的诗歌中,同样关注底层的题材还有《他》《她》等,表达了他对底层苦难的同情和对底层的尊重。

西屿的诗歌之所以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一方面是源于诗歌内容扎根现实,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西屿在表达日常生活时努力保持着诗人的自觉,最为精彩的是他常运用陌生化手法颠覆常规语言习惯,在重新审视日常生活时不断生发出新鲜的艺术哲思。例如,在《下午的寂静》中:“下午的寂静陷在一把椅子里/在窗台上盛水的瓶子里/在绿萝的梦里//在空着的咖啡里/盖着盖子的茶叶杯里/在它的内部//在笔筒里/镂空的笔筒上那只白色的鸟/在它的沉默里//在台灯的黑暗里/在开关的胃里/在电的心脏里”。午后的寂静“陷”在一把椅子里,寂静的感觉化为有形的物体,它是闲适的、沉默的、空荡的。再如,在《我想要把你的梦摇落》中,开头便直接抒情:“我想要去疯狂/我想要去把你的梦摇落/我想要月光暗下去 星光亮起来/我想要头顶的星星眨呀眨的”。诗人如孩童般将强烈炽热的感情注入诗歌中,手法夸张,景随情转,所以“月光”渐渐暗下去,“星光”渐渐亮起来,烘托了“我”轻松愉悦的心情。

西屿的新诗集《你从中原来》意蕴丰富,立足中原,从多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社会现实、人生百态的观察与思索,体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西屿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索,想象力丰富,感情细腻、真挚,诗歌语言凝练、质朴,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也颇有探索意识的青年作家,他的这本诗集显现了他宽广的趣味和才华。植根中原这块文学热土,他的创作势必会越来越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中原故乡意象
故乡的牵挂
抚远意象等
走在故乡
沁园春·赞中原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