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山河永流芳(散文)

2024-03-29郑好

南方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阳朔漓江石刻

郑好

本名郑义来,70后,桂林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一江美景,百看不厌;一首好诗,传唱千年。

古往今来,赞美祖国山河的诗词不计其数,而唐代沈彬这首却独具一格: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沈彬字子文,唐末高安(今江西高安)人,曾任阳朔县令。史载沈彬善诗,在阳朔任职时间已无从考证,唯独这首诗留了下来,传唱至今。碧莲峰位于阳朔县城东南,东临漓江,卓然耸立,倒映水中,宛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芙蓉,因而得名。山峰东麓一片白色石壁中,镶刻有一个草书“带”字,堪称一绝。

整幅石刻高6米、宽3米,其中“帶”字高5.73米、宽2.91米。石刻之巨,不仅在广西首屈一指,在国内亦是罕见。其书法艺术可谓碑中上品,特点是字径大而结构不失严谨端庄,点画粗而犹显笔意苍劲潇洒,笔势有如深山卧虎、蛟龙舞空,力顶苍穹而变化无穷。但凡来阳朔探寻历史文化之游客,必希望一睹“带”字风采。有人说,碧莲峰是阳朔山水丛中一块精美的翡翠,而“带”字石刻,则是镶嵌在翡翠上那颗璀璨夺目的宝石。

“宝石”右侧有一行小字题款“大清道光甲午仲春山阴元仁书”,下有两枚小字方印“静山”“王元仁印”,俱倒刻,楷书款。王元仁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道光十四年任阳朔知县。由于“带”字字幅硕大,结构奇妙,笔法流畅,人们在观赏赞叹的同时,一度琢磨其字里有字,产生了诸多猜测。其中流传甚广的,是从此字的笔画中“找”出一首诗来:“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有赞美阳朔山水、引人奋发向上之意,被人广为传诵。也有专家考证,“带”字笔画结构与清代以前历代书家草书相似,并无过多奇特之处,后人的猜测并非作者本意。其实王元仁在广西还留下两处巨幅单字书碑,分别为今宜州区鹅潭的“鹅”字、武鸣喜凤山的“凤”字,说明作者的大字书法能紧扣当地风貌特点而书,可谓为时为地为事所著而已。

“带”字石刻“诞生”以来,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引无数游人竞相揣摩,众说纷纭而不得要领。这石刻与美丽的阳朔山水融为一体,任凭世人评说,笑看世事沧桑。今天,当人们依山临水观其芳容时,眺望大江,追思先贤,历史的思绪仍不免随着悠悠漓江流向远方。

有人说,“带”字串起一条山簪水带,成为阳朔风景的形象写意。“带”字形体优美,独立绝壁,卓尔不群,傲视苍穹,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把阳朔这片山水比作一只腾飞的蝴蝶,“带”字所处的碧莲峰就是蝴蝶的中心。虽然山峰高度只有300米,但山势挺拔直立,是阳朔最美山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观赏阳朔风景极佳之地。登此山顶可览县城全景,阳朔古八景的东岭朝霞、西山晚照、白沙渔火、马山岚气等景色尽收眼底。清末进士刘名誉有诗云:

“桂林山水世争跨,阳朔奇峰又一家。

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绿莲花。”

游人乘船到阳朔,在碧莲峰下登岸即可赏“带”字石刻,更加激起爱上阳朔、行走阳朔、探寻阳朔的勃勃兴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带江岸兴建了许多码头,成为水陆通达的交通枢纽,上溯漓江可至桂林,顺流而下可达梧州,加上县城的陆路则可通达各景点景区,可谓一“带”串起千颗珠。改革开放后,这里每年“带”来上百万的游人,“带”字石刻与蜿蜒的漓江,如同联系天下的青罗带。“帆似白鸥舟如梭,古往今来多少人。”当年董必武春游阳朔后赋诗云:

“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昙天结伴游。

两岸奇峰看不尽,碧莲峰下泊行舟。”

有人说,“带”字引出一条清廉玉带,成为漓水清风的最佳注解。一般认为,“带”字为王元仁所书,但并非其所刻,将此字请匠人刻于石壁上的,是继任者吴德征。1920年版《阳朔县志》载:“清邑令吴德征刻带字。”吴德征为贵州遵义人,清末举人,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1835—1838年)任阳朔知县。此前道光十四年(1834年),阳朔有三任知县,分别为:王元仁、梁凤纶、吴敬纶。王在任时间应该不长,很可能只是书写了此字,来不及刻。吴德征作为一个继任者,并没有“新官不理旧账”,而是接过前任的工作继续做下去。无怪乎后面有人重修《阳朔县志》时,曾误将“带”字石刻书写者记为吴德征,好在吴并没有在石刻上署自己的名字,让后人看出谬误。从这一点看,吴德征确有愿作嫁衣、甘居幕后的胸襟。

吴德征在任期间,用现在的话说,很重视文化、生态和民生建设,这里试举几例。一是建立了阳朔第一所县学——寿阳书院。在此之前,阳朔是没有官办学校的,只有少量的私塾,相当于现在的民办小学、民办幼儿园之类。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吴德征带头捐资,地方绅士民众积极响应,共捐白银11160余两,在今天的阳朔镇小学处创办了寿阳书院,当年秋即竣工。书院十分宽敞而且气势堂皇,建有讲堂两楹,寝室、书舍及厨房等42间,还买了学田数百亩以供书院正常运转。书院设山长(教师)1人,主持院内讲席。吴德征自任首届山长,作为县里的最高长官,公务之余,亲自到书院对学生讲经论文,课读授业,可见当时阳朔书院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寿阳书院不仅是本县生童学习的场所,也是每届县试头二场的考棚,成为阳朔县的最高学府,书院因此名重一时。今天,书院的旧址上依然是阳朔县城最重要的小学——阳朔镇小学。若从吴德征时期算起,此地已有近200年建校史。

二是重修了《阳朔县志》。由于历史原因,清代以前的《阳朔县志》都没有流传下来。今天人们可以看到最早的《阳朔县志》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当时的知县陈洪畴编的。到了吴德征修志时,距离上次修志已过了165年,吴德征攻坚克难,重修了县志,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县情资料。此后直到82年后的民国九年(1920年),阳朔知事全焕模在他的前任余次彭1914年增修的县志基础上,再鉴定编成更新的《阳朔县志》。

三是积极倡导封山育林。在“带”字石刻下方不远处,有吴德征在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所作《正堂示》摩崖,文曰:“正堂示。寿阳镇山,风水攸关。封蓄树木,一县观瞻。毋得斫伐,自罗重愆。倘敢不遵,枷号勿宽。道光十八年七月吉立。”这道封山育林禁令正文读来朗朗上口,如诗一般。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政府布告:碧莲峰作为阳朔县城的镇山,事关县城风水。封山育林关系到一县的形象。严禁砍伐此山树木,希望大家自觉遵守,不要以身试法。如果胆敢违反,必将严惩不贷,决不姑息。”这是当年阳朔县政府保护碧莲峰生态的珍贵历史资料,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吴德征在阳朔留下的笔墨不多,其中一处是清道光十八年刻于今福利镇上平塘村旁苏穆岩口的《游苏穆岩》:“稻花香里漫停骖,闻说幽岩仔细探。屈曲仙藤成古杖,玲珑玉笋作朝簪。僧如有觉应飞锡,佛本无心且共龛。堪比桃源非避世,不须此处结茅庵。道光十八年,余重修邑志,采访岩碑,因得游苏穆岩,古称佛岩,故题。古播吴德征。”

在诗的一旁还刻有一行更大的字:“立禁此山石木。”

诗中简要说明了此行缘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重修县志,县长下乡调研乡村石刻文化,顺便考察了苏穆岩,并作诗一首。同时,对保护当地石山和林木提出了要求。今天,不论是碧莲峰还是上平塘村,阳朔城乡到处都是一片葱茏、四季常青。回忆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默默致敬先人之举。

吴德征对阳朔风景建设也很重视,今天阳朔县城东临漓江的帜江楼,最早是他在清道光十六年主持修建的,初建于漓江之滨。后来几经改建、移动、圮毁。1983年,阳朔县人民政府重建帜江楼,与外移重建的青阳门上下一体,依城临江,视野很广,人称“临水观山第一楼”。登斯楼也,可观东岭朝霞、俯视浩浩漓江,南望巍峨鉴山,西览县城风貌,北眺龙头山峰;又可仰观天穹,寻阳朔旧八景之一“黉宫万云”,令人心旷神怡,实阳朔一大名楼也。

据记载,吴在任期间,还想方设法减轻了老百姓的徭役和赋税,以利民众休养生息。当时中国正值鸦片战争前夜,晚清政府危机四伏,民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吴德征以县令一职,踏实为地方谋发展、为百姓谋福利,自然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敬重。阳朔的老百姓在他离任时,捐资在今福利镇东郎山下的古道旁为他修了一座“清官亭”,以表彰他为官清廉、为民办实事的功绩。这是阳朔县内唯一的一座清官亭,面积约20平方米,后来年代久远,亭子圮毁,但当地的人们依然在谈论清官亭的故事。2020年,政府在原址重建了清官亭,亭呈四方形,四柱支撑,大气端庄,东南西北四面亭额上各有一匾,分别以四种字体撰“清官亭”三字,寓意清廉之气广播四方。

“带”字石刻下面,是阳朔著名的古渡口瀑水渡,欢快的漓江从北方奔来,冲入碧莲峰前突出的山石下,再从此处冒出,在幽深的江面上形成大量的涌泉,一说瀑水渡因此而得名。

渡口码头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钓台”两个大字,字旁是唐代曹邺《题山居》诗摩崖: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因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光恋钓鱼。”

曹邺是阳朔县城人,唐大中四年(850年)考中进士,为广西北部地区第一位进士。历任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在史部郎中任上辞官回阳朔,后迁居桂林迁莺坊。《全唐诗》收其诗作二卷106首,是晚唐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作以通俗的语言和辛辣的笔调反映社会矛盾,讥讽时弊,如脍炙人口的《官倉鼠》《捕鱼谣》等。曹邺为人刚正不阿,其品格受时人和后人尊敬。相传曹邺在阳朔时,常于此地垂钓。从诗的内容看,《题山居》应作于中进士前,并可明显感受到曹邺当时想“钓”的并不是水里的鱼,而是治国平天下之机。曹邺不仅是桂林勤于攻读的榜样,也是廉于从政的骄傲,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如,明代当地诗人廖东升有《吊曹祠部》:“科名开自大中年,艳说曹公独占先。甲第天荒从此破,文章衣钵至今传。千秋谠论垂青简,一代诗才压碧莲。移檄洋洲归卧后,黉宫附祀首乡贤。”可见评价是相当高了。

有人说,“带”字引领着一条文化长带,集中展现了阳朔独特的历史文化。

古代从漓江对岸进阳朔城,若在瀑水渡口登岸,可沿“带”字石刻下的山道紧贴漓江边向北攀行,翻过南峞,再下山道,经南薰门进入阳朔县城。这一带地方不大,却文脉兴盛,风景极佳,当地称之风景道,曾辟为滨江公园。山路旁留存有几十处宝贵的摩崖石刻,最早的诗可追溯自唐代,最久的石刻则远至明代,是阳朔石刻最集中之地。数百年来,无数中外名人到此寻访山水文化,其中包括孙中山、周恩来、陈毅、陈云、邓小平等革命家。除“带”字石刻外,这里最令人称道的,是民国吴迈《阳朔堪称甲桂林》诗摩崖:“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民国二十四年一月十二日,抵此宣传抗日救国后,承张县长岳灵暨各界导游诸峰,书此以资纪念。江西余江吴迈。”

石刻作于1935年,行书。吴迈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律师,曾任全国律师协会执委兼宣传主任。当年受阳朔县县长张岳灵之邀畅游阳朔,应是在十分兴奋的心情写下的这首诗。一年后,西安事变发生,吴迈自国外经香港返国,在香港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暗杀。这首诗竟成了他留给阳朔的绝唱,世人广为传诵,甚至有人误认为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最早的出处。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桂林独秀峰石壁上发现了更早的宋代摩崖石刻,即王正功的《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日行宴享之礼》,把“桂林山水甲天下”最早出处向前推至800年前的宋代,但王正功的诗是鹿鸣宴上给桂林学子的劝勉诗,相对难懂,故人们至今更多传唱的,还是吴迈的这首。

其次还有明陈起龙碧莲峰题字摩崖:

“江山锁钥

时崇祯十五年岁次壬午六月吉旦备兵粤西前留都直指使者富春陈起龙题”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刻于南峞绝壁上,石刻楷书,幅高1.1米、宽3.02米,是这里除“带”字石刻外最大的一幅。石刻高出路面约2米,气势颇宏大,此处为南峞最窄处和近最高处,视野开阔,下临漓水深潭,惊涛拍岸,观之震撼。这南山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实为天然的锁钥。

此石刻下方,有广州人杜宝琛于民国元年(1912年)所书刻的题诗摩崖:

“民国元年壬子

江流石不转,山立水难移。锁来传古道,钥却又何时?

广州杜宝琛”

石刻为行书,高宽约0.6米,是“江山锁钥”四字的一首藏头诗。有资料说,当年孙中山率部北伐路过阳朔,曾与众人观赏碧莲峰石刻,在“江山锁钥”前驻足评论。

风景道一处石壁上,人们还发现了刻于明末的莫之先《重修鉴山古道记》诗摩崖:

“邑南鉴山,东旋孔道悬崖,岁久倾颓,行人为艰。先因访察南关,步步欹危,临渊恐坠。就时矢念,即捐资命匠,刻期碾砌,几经阅月,幸奏成功。谨赋诗记焉。鉴山绕径俯洄澜,影映波心玉臂寒。长磴溜穿翻鸟道,崎崖飞碾透云端。翠岑绿练群生渡,赤壁红尘万有欢。岂籍五丁开峻栈,莲峰绮步接天看。崇祯庚午中秋邑人莫之先题”

石刻作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莫之先是明代阳朔人,举人,曾任云南楚雄通判。诗文简述了当年对这条风景道的考察、捐资、修缮经历,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资料。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早在明代,风景道就已有人维护了。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修风景道,从北端的南薰门码头到南端的瀑水渡码头一段山路,全部铺设大理石板,临江路面加砌了护堤,精心维护原有石刻,增刻部分诗文于其间,更加方便游人登山观景。其中最亮眼的,是修缮了著名的迎江阁和鉴山楼。

迎江阁位于风景道北坡的滨江悬崖上,1934年始建为炮楼,1943年改称临江楼。1955年重建为木柱瓦面二层八角形观景楼阁,并改今名。1975年按原貌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二层楼阁,占地面积64平方米。上层八面开窗,一窗一景,称“画窗八景”。当代有人作诗云:

“小阁玲珑八面窗,一窗一景不相降。

东看云雾南看雨,远揖诸峰近听江。”

1960年5月15日,周恩来总理偕夫人邓颖超、陈毅元帅偕夫人张茜到阳朔考察,曾在阁内小憩并留影。照片上,两对革命伴侣自信的笑脸,配以身旁的阳朔山水,成为那个时代的“阳朔经典”。

迎江阁西面即鉴山楼,因碧莲峰北面绝壁形如镜鉴,故又名鉴山。唐代此地建有鉴山寺,相传唐代高僧鉴真五次东渡日本而未果,到访阳朔鉴山寺后,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晚唐阳朔名人曹邺居阳朔时,亦多次到该寺,与寺内高僧品茗谈诗。千百年来,鉴山寺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名盛县内外。

如宋人刘坦斋有《阳朔鉴山寺》:

“鉴山最有登临胜,门巷萦回知几重?

此日楼头瞻御墨,何时天上睹飞龙。

关河痛隔鱼纹断,臣子遥申虎拜恭。

欲托离骚写愁思,涉江何处采芙蓉。”

1916年,鉴于寺宇大部分已被毁坏,阳朔县知事余次彭主持新建观景楼,名鉴山楼,并重修山门,题“鉴寺遗踪”门额。楼为砖木结构两层,靠山麓北向,前面地基甚高,地基上还有4根高约10米的砖砌圆柱,显得高耸雄伟。1964年,政府重建鉴山楼,为钢筋混凝土楼面及廊柱、木架瓦面二层楼阁,与周边自然山水更加融合,同时也显得更加玲珑秀气。

鉴山楼下的漓江边,现在是阳朔的外事码头,每逢旅游旺季,游船接踵而来,码头上人头攒动。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有一座让人崇敬的谭公亭,是清道光五年(1825年)冬,阳朔民众为离任知县谭联升所建,同时留下一段让人暖心的历史。

史载:谭联升为湖南酃县人,清道光五年任阳朔县知县。上任伊始,巧妙审结一起诬告案,令县人折服。谭经常微服察访民情,断事公正,民间非法行为不禁而止。得知百姓拖欠赋税,是由于衙吏苛索所致,便亲自坐在大堂征收,使污吏不能插手,并对缴纳税额较多者给予奖励,百姓争先恐后缴税。凡出行公干,均轻装简从,不要百姓花钱。在任不过一年,却深受百姓爱戴。离任后,县内绅民为其筑亭纪念,并入祀名宦祠。

今天,當人们立于鉴山楼前临水观景,县城东北的龙头山欲吞大江;县城东边的浩浩漓江迎面奔来。江上游船穿梭,汽笛声声,山下码头繁忙,游人如织,历史长河的思绪缓缓回归现实。这一带美丽的山河,得益于大自然上亿年的鬼斧神工,更得益于数千年中华文脉的滋润。漓水清清,山歌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先人对这片宝地的赞美与呵护。

于是又让人想起《峿台铭》里的句子:

“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盛,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

一“带”山河,不愧于祖国山河中一颗宝贵的明珠!

(编辑 吴翠)

猜你喜欢

阳朔漓江石刻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快乐阳朔游
漓江情画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月下漓江
漓江夕色
快乐的阳朔漂流
阳朔美名传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