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卖猪(散文)

2024-03-29桃花新村

南方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公猪养猪母猪

桃花新村

桂林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母亲找生产队长写了一张证明,然后去农村信用社贷款。贷款到手,立马到市场买回一头小猪,开启养猪历史。

小猪十来斤,打算养到一百多斤再卖出去。养猪的本意是捡食剩饭剩菜,不浪费粮食,没有发家致富的想法。另外,父母亲新婚不久,家里养一头猪,家显得更像一个家。

养一头大猪,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考验着家庭经济能力。猪吃得比人多,剩饭剩菜远远不够,还得添加额外的粮食,抢人口粮。时间一长,便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不堪重负。关键的是,大猪养成,卖不到好价格,便不只是一次买卖的亏本,而是一个农村家庭的长期破产。

母亲养的那头大猪应该赚到了钱,至少没有亏本。

要不然,我便不会听到她第二次养大猪的历史。

母亲第二次养大猪的本钱不是来自农村信用社,而是村里的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和我们是本家。母亲向人家提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请求。用她的话来说,借人家里的一头小猪,抱回家里养,养成大猪,卖到钱后,再把小猪的本钱还给人家。母亲敢开那样的口,一定不容易。

数学老师家有一块田与我家的地相邻,他平时要去学校上课,没有时间管田里的活。母亲好心,做完自己的田活后,顺手帮他打理田地,插秧、杀虫、收割等等,一丝不苟,像对自家田地一样。有时候,她上山打柴,给数学老师也挑几担。母亲不求任何回报,她不忍心看着世界可怜之处而无动于衷。

数学老师当场应允,没有半点犹豫和搪塞。他要白送那头小猪给母亲,母亲坚决不同意,她只是借,有借有还。后来,母亲把猪养大,卖掉后,把小猪的本钱还给数学老师。

自此以后,我没有听她再讲养大猪的故事。

母亲改养母猪。

母猪产崽,把猪崽养大到八十斤左右,然后卖掉。

母亲养过多少头母猪,我心中没数,但是我记得其中的两头。

大致是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家里买回两头小母猪,创造养母猪数量的历史。以往,家里只有条件养一头母猪,一年生两次崽,卖两次猪。上一头母猪已老,很难发情和受精,每胎产崽数很少,只能忍痛割爱。

两只小母猪很可爱,我和弟弟分别给它们起名字,个头大一点那头叫鲁鲁,个头小一点的叫皮皮,名字灵感来自当时热播的一部动画片,主角是猪,片名实在想不起。我和弟弟分派责任,各自管好各自的猪,比谁的猪长得快,下崽多。事实是,父母平时做工没空,都是我帮忙喂猪,会给鲁鲁多添两勺潲水,暗助其快速成长。弟弟很少喂猪,发现不了我的私心。

母猪发情,要及时找公猪配种。

村里有专业户养有种猪,给本村和外村的母猪配种,工作不算体面,但是收入还过得去。专业户叫陆友祥,他家大门口左边墙壁竖钉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陆友祥公猪配种”,底下是联系电话。

开始,村里人觉得是最正常不过的广告。直到有一天,有几个高年级的小学生站在广告牌前指指点点,嘴里发出诡异的笑声,村里人才意识到广告有问题,跟着发笑。陆友祥也反应过来,即刻用毛笔在广告内容里插入一个小字号“有”字,变成“陆友祥有公猪配种”。广告语终于变得规范,语义明确。但是,那个小字号“有”字总提醒原来的笑话,笑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公猪配种技术受到质疑。陆友祥一气之下,拆掉广告牌。反正村里就他做这独门生意,大家都知道,广告牌可有可无。至于村外的生意,只要他不断挺高公猪配种技术,不怕没口碑,自然有人登门请教。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天,陆友祥开着三轮摩托车,车轮边搭着改装过的敞篷车厢,车厢里站着一头白色的公猪。公猪的耳朵特别大,耷拉着,遮住了眼睛,带点颓废气质。

人、车和猪停到我家猪舍门前。

我们叫来的。

邻居车叔端着饭碗,蹲在家门口吃饭。他看见陆有祥正赶着公猪下车,人和猪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阿祥,又带你的大众情人来捞生意啦?”车叔调侃道。

陆友祥回复一个眼神,没有说话。

“还是你这个情人幸福,吃好睡好,还有那么多老婆。出门还有专车接送。”车叔继续挑逗。

“你这么眼红,要不要你上车,我每天接送你。”陆友祥反将一句。

“算了算了,我哪有那么好的福气。” 车叔装作羞愧难当,笑着回答。

鲁鲁和皮皮顺利怀孕,相继不久,生下两窝猪崽,各有十四只。

母亲洋洋得意,买回一刀五花肉庆祝。

就这样,有那么幾年,我家每年可以卖三四次猪,都是养到八十斤左右便卖掉。幸好猪饲料可以赊账,卖掉猪,再还饲料店的钱。要不然,根本无法养活那一代又一代的饮食大军。那时候,家家户户养猪,市场相对饱和,猪价长时间偏低,赚不到什么钱,搞不好还会亏本。后来,不少人退出,不再养猪。我家一直坚持着,好在没有亏本,还赚到一点钱,够我和弟弟交学费,还买回一套双炉煤气灶。我第一次知道用火可以不用烧柴。然而,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还是烧柴火做饭。

生活变好主要归功于母亲。

多年的养猪经验,让她学会降低成本。

她还是半个兽医。喂药、打针、阉割等技术,相当熟练。

我最讨厌的是每次给猪打针和阉割,总是叫我做帮手。

弟弟置身事外,非常不公平。

我们先卸下简易的猪舍门,用作栅栏,把猪合拢到一个角落。然后,我和母亲一左一右用膝盖死死顶住门板,让猪无处可逃。接着,我双手抓猪的两只后腿,倒提起来。猪拼命地挣扎和嚎叫。母亲不慌不忙地旋转着针筒推子上的螺帽,调好剂量刻度,对准猪的大腿根处便是一扎,推动针筒,注射药剂。

打针相对还容易对付,难搞的是阉割,锋利的刀片让猪发出尖锐的叫声,我得出一身老汗才能稳住猪,使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被迫接受残酷的手术,直到身体里的某个部位被扯断、丢弃。结束后,母亲在伤口处涂上万花油,有时还会抹上锅灰,说可以消炎止血。一切结束后,整个人浑身都是猪屎的味道,洗也洗不掉,变成皮肤一般。有一回,星期天下午搞阉割,我返校晚自习,不得不把味道带去。我生怕味道散发出来,惹人笑话。于是,整个晚上缩手缩脚,勾着头,不敢把手放到桌面;要么伸进抽屉,要么藏在桌底。

从猪的出生到出栏卖掉,中间各种环节,我耳濡目染,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有个环节我一直未能参与,那便是卖猪。卖猪是件大事,关系以后的日子能否顺利过下去。父母郑重其事,不让我们插手,严肃又神秘。

卖猪的日子到来,猪伢便带着猪老板到村里收猪,生意做成的话,猪伢两边收点跑腿费。猪伢跑得勤快,老板和猪户两边都得讨好,察言观色,一边要帮猪老板压价,一边要帮猪户抬价,夹在中间,自我矛盾,自我妥协。猪老板根据猪的大小,心里做出评估,然后给出价格。猪大,价格就给低一点;猪小,价格就高一些。猪户也会根据自己的评估,喊出自己的报价。猪老板和猪户互相不认可对方的评估,讨价还价,谈判拉扯,都想争取最大的利益。父母不让我们插手这个环节,估计是怕我们泄露底牌,吃大亏。

猪价往往要经过三番五次的拉扯较量才能谈妥敲定。有时候,猪老板还会佯作生气,说猪户不懂市场,漫天要价,扭头便走。但是,过了一会儿,猪伢又踅回来,带着猪老板让步的诚意,希望猪户也做出让步,做成买卖。其实,一个想买,一个愿卖,偏偏要搞出许多枝节和名堂。

因为买卖双方都不想吃亏,但是总有输赢。

族里一个老前辈,我爷爷生前的好友,他卖猪前,先给猪饱食一顿,然后捉起来,用村碾米厂那把老木称逐一称重。他对每头猪的重量了然于胸。第二天,猪伢带猪老板来收猪。双方就猪的重量进行评估,各自给出评估数。猪老板不把老人家放在眼里,认为老人家眼光不准,猪没有那样的重量,真是的话,他愿意按老人的报价收猪。而如果老人估错的话,就按他的报价收猪。

买卖变成赌局。

结果是老人家赢,猪卖得好价格。

猪老板后来才知道老人家事前称过猪,未雨绸缪,彻底服气,这笔生意认栽。

我家卖猪,父母老实嘴笨,只要不是很吃亏,都愿早点谈拢生意。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猪一天卖不出去,便要增加一天的成本,多担一天风险;早点卖出去,早点减少成本,早点拿到钱,填补家用。

我读高一那年,参与了卖猪。

家里卖猪,一窝十二只,均重八十斤,猪水五块五毛一斤,得价,除去成本,应该赚两千多,有史以来最高的养殖收入。母亲笑得合不拢嘴,我和弟的学费不仅有着落,日常还可以大方地买两斤肉,打打牙祭。

按理说,家里只要请一辆手扶拖拉机,把猪拉到猪崽行,卸货过磅,点钱回家,水到渠成,轻松自然。运输费用也就十五块,我朋友父亲的手扶拖拉机,安全舒适,价格公道。

但是,父亲却做出不可思议的决定,用他手工制作的那辆木车出货。母亲埋怨他那辆木车笨重,又不牢靠,能否装得下十二只活蹦乱跳的猪还是未知数。我和弟弟则嫌弃他小气,认为没必要受力气的罪,只要出十五块钱,就可以省心省事,又体面。

“你们以为我就不想请手扶拖拉机啊?我还不是要省出十五块,十五块,能买一斤半花生油!”父亲愤愤不平地说。他反过来责备我们不会生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猪崽行也没多远,几脚路的事,坚持下就到。”末了,他安慰几句。

我们虽然满腹牢骚,但最终还是服从和执行他的出货方案,毕竟他是一家之主。

于是,我从家里扛出那双车轱辘。父亲则从家背后那间杂物房拖出平坦的车床,车床像一个满脸不情愿的孩子,伸直雙手要从他怀里刺溜出来,一点都不配合。车床架到轱辘上之后,弟弟就负责安装车栏。车床两边凿好的窟窿分别插上两根钢筋,然后用铁丝把两块木板绑在钢筋上,上面再箍上一张四角木架。五分钟不到,一辆简易松垮木车便组装完成。虽然习以为常,但是我们还是惊叹父亲的手艺,有模仿有创新,简陋质朴,低调不奢华。

接着便是捉猪,把猪套进竹篾编成的笼子里,十二只猪,十二个猪笼。

父亲要我去捉猪,意思是我作为长子,要勇于担当,接过家庭的责任。我支支吾吾地说不会捉,事实是我确实没有经验。母亲也体谅我,帮腔不让我去。他只好悻悻地钻进猪舍,一边发牢骚骂我动手能力差,一边掰开猪笼口,瞄准惊慌失措的猪,扑过去。猪舍爆出阵阵惨烈的嚎叫声。

父亲套到猪,母亲和我就负责扛出猪舍,装到木车上。弟弟则负责摁住车把手,防止翻车。一刻钟左右,十二只猪便装上车。压地那部分轮胎扁去一半,像一只草鞋虫。

十二只猪知道搬家,闹哄哄地挣扎,乱踢乱踩。声嘶力竭地叫,叫累了,声音变得幽怨,还有些娇。也有老实的,岿然不动,吧嗒着嘴巴,下巴流着黏稠的白色唾沫,心想终于可以离开局促的瓦盖房,幻想住进高楼别墅。当然,亦有些怀旧的,尖嘴从猪笼孔钻出来,不停地嗅气,另一个猪笼孔后面紧贴着仓惶迷惘的眼神,望着那寄存过快乐童年的地方,寻找昔日的味道。有些瞧不起这样的矫情,心想它们不配诗和远方,要走就走得洒脱一点,于是挥一挥尾巴,根处吐尽业障,六根清净,不带走一丝关于故乡的记忆。

父亲命令我掌舵——拉木车。理由是他捉猪,完成了这件棘手的事情,剩下的重任就应该由我承担。再说,养猪卖猪,还不是为了我们,为了学费。他嗫嚅着。我只能硬着头皮去肩负重任。

当我拎起木车把手的时候,才体会到千斤重的概念。它实在太重太沉。我咬紧牙,膝盖哆嗦,腰骨缩紧,憋一大口气,才站直腰板。我第一感就是车把手为什么这么短,为什么不长一点,长一点的话,可能我就不会这样吃力。第二感则是我双腿仿佛铸了铅,举足轻重,生怕地面太软,深深地陷进去。第三感是我会不会因此伤到骨骼,停止发育,长高无望,甚至影响将来找对象。

我恨父亲,恨他刻薄无情,根本不懂得体恤自己的孩子,好像我们不是他亲生的一样。

这时,木车向前移动,他们三人事先没提醒一声就在后面发力,我慌张地跟着移动沉重的脚步,像一个傀儡,发不了力,也控制不了速度和方向。

十二只猪倒是欢腾起来,因为它们真正离开小乡村了,要去更大的地方,县城或者大都市。我仿佛听到它们吹起口哨,得意忘形,忘恩负义。

到了村口,我感到有一只苍蝇在后脖子上爬,痒痒的,但是我匀不出手往后挠,车把手实在太笨重。还有他们三人只顾埋头在后面发力,根本不理会我的感受,只管把我推向前,推出去。我真的是拿得起放不下。我感觉我就要被那只苍蝇蚕食掉。

好不容易走到镇街道上,水泥路,平坦许多。经过建设银行大门口不远处,我终于坚持不下,撂下沉重的车把手,车子差点往前翻,人和猪都吓了一跳。

“拉不动了,太重了,我不拉了!”我一边挠后脖子,一边气喘吁吁地说。我的手掌全是水,我这才意识到,我全身湿透,衬衣贴住我的前胸后背,变得透明。

“才走这两脚路就喊重,喊拉不动,你不拉,谁拉?”父亲不耐烦又带点伤感地说,“你们就是想依赖我,我累死了,我看你们还依赖谁?”

大家僵住,像水泥地冒出来的石笋。

十二只猪好像也感染了人类的情绪,悄悄的,不喊不叫,只是干吧嗒着嘴巴。

银行门口走出一个穿制服的女人,瞅了我们和猪一眼之后,捂着鼻子又闪回去,逃避瘟疫一般。

“走了!再不走就没力气了!”父亲吆喝。

“我来拉!”母亲从车后挺身而出。

“还是我拉吧!”我抢过车把手。

车子继续上路。

没走几步路,我突然感觉车把手浮了起来,重量也轻了许多。我匆忙中扭头一看,原来弟弟站在车床尾巴的空隙上,向前弓着腰,手扶在猪笼上。父亲突然醒悟过来,利用物理学平衡原理。

就这样,十二只猪变成十三只“猪”,前途未卜走在路上。路人纷纷向我们投来怪异的目光,他们估计也想不通,我们为什么使用如此原始的出货方式,笨重又臭烘烘的车尾后面还站着一个人。

到了猪崽行,我筋疲力尽,脚下拖鞋底边缘的花纹都磨平了,仿佛矮了一截小了一号。

我们把十二只猪卸下车,整齐地摆在地上,像一枚枚没有螺旋桨的轰地炸弹。猪兄弟对新环境似乎不太满意,嘟嘟囔囔闹脾气,此起彼伏地挣扎,像是要回到木车。

猪伢走过来,后面是猪老板,叼着牙签,梳着大背头,估计刚吃完早餐。猪老板抬起黑色尖嘴皮鞋,朝着猪笼踢了几脚,辨认是否前两天到我家看中的那窝猪,确认它们的死活和饥饱。猪兄弟不喜欢它们的新主人,他太野蛮粗鲁,一点都不温柔,又是嘶吼又是咆哮,有几只还红了眼睛,眼眶湿润,开始依恋起老东家。我们紧张和心疼的是,有几只忙不迭地拉屎之后,其余那些接着跟风,一泡又一泡。要知道,猪屎也可以卖钱的,也是五块五毛一斤,我们第一次意识到屎的珍贵。我们损失惨重。

“过磅吧!”猪老板等十二只猪拉干净了,“呲”的一声吐掉牙签,豪迈地说。

接着,我们开始过磅称重,认真地观察磅尺上的数字,秤砣每一次左右移动,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同时,我们心里也默默地希望每一只猪老实配合,不要挣扎晃动,以免影响它们的重量和身价。

大概一刻钟的时间,我们便完成交接仪式。拿钱走人,十二只猪与其他新来的兄弟汇成一片,声势浩荡,像准备登陆作战的士兵,热血沸腾。

我和弟揣着父亲奖励的几块钱,高兴走在前面,刚出猪崽行,就撒腿跑到老街電游戏室,去那里打两盘游戏,彻底忘记刚才痛苦和耻辱的经历。

也是这一次,我和弟弟对猪厌恶透顶,都想离家远远的,不愿再闻到猪的味道。

弟弟初中毕业,义无反顾去闯广东。

我高中毕业,千辛万苦读上大学。

我们终于远离家里那些猪。

事实上,我还离不开猪,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还是靠卖猪而来。本质上,跟猪依然息息相关。我大学本科毕业,母亲离乡外出打工,我家才真正结束养猪的历史。那时候,猪价低迷,养猪已经赚不到几个钱。母亲算了下账,在家养猪一年,还不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不久,新农村建设,禁止在村里散户养猪。要养猪,只能在远离人群居住的地方建猪场,规模养猪,进入卫生、科学与效率的养殖新时代。农村里再也没有猪屎猪尿胡乱排放的行为,也不再能见到母猪在村道乱窜,拱吃垃圾的现象。农村环境得到治理,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这也宣告着村户养猪历史的结束。

除夕前,弟弟放假回家。

他现在帮一个老板在猪场养猪。

猪场建在相邻的一个乡镇山林里,离家二十多公里。那里养有八百头猪,其中母猪二百头,肉猪六百头。

猪场老板之前养过两回猪,运气不佳。第一回遇到非洲猪瘟,第二回遇上新冠疫情。家底差点败完。第三回,他重整旗鼓,硬是扛过来,养猪近八个月,即将出栏卖掉。按照当下市场价格走向,赚的机会大。现在能坚持大规模养猪的人不多,猪市渐渐回暖;另外,养殖和管理技术提高,仅仅在水电和饲料方面就节约成本二十多万元。

这些都是弟弟跟我们分享的故事。

他在猪场帮忙养猪喂猪、打针和日常护理。月工资五千块,包吃住,月休四天。他对目前的收入还算满意。

母亲对我说,很多年前,弟弟向她要钱买牛仔裤,她拿不出钱,他就拿猪撒气。她喂猪的时候,发现猪舍里有好几块烂砖头。我不知道,他砸的那头猪是鲁鲁,还是皮皮,还是它们的后代。他当时对猪一定怀揣着复杂的感情。

鬼使神差,弟弟回到家乡,变成养猪能手,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事业。

某种意义上来说,猪成就了我,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农村娃。如今,又准备成就我弟弟,还有形形色色像他一样的农村新青年。

除夕那天,猪场杀猪,老板给弟弟送来十斤猪肉。

我早已远离家乡,猪事不熟。

但是,我又时常想起,我属相是猪。

(编辑 吴翠)

猜你喜欢

公猪养猪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养猪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