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应变”到“求变”
——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变革对策

2024-03-29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福楼

天津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应变变革现代化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福楼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到本世纪初启动课程改革,党的十八大以后进而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撬动点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这一条改革脉络非常清晰。这持续推进的改革源于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与时代要求。这也成就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一、应变:需求导向引发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转捩点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之前,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是以学习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助力跨越式发展。这个阶段我们在赶追别人,要跟上先发工业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那时我国教育的基本现实用一句话概括是“穷国办大教育”,即我国教育基础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而人口规模巨大。

基于这个现实条件发展教育需要率先办好一批重点校、示范校,要推出一批名师,培育一批重要教育成果;在普及义务教育基础上着力为精英学生发展提供特别支持;这个阶段教育投入有所偏向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发展一时产生了“聚集效应”。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别、校际差别,以及城乡差别就是这种教育偏向以及城市发展产生的人口流动与其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市场选择所造成的。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从满足“有学上”到“上好学”,即择师择校,以及教育诉求的市场化意向比较突出。这种需求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也就是“好教育”的追求。我们提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其实就是要回应群众需求。这说明教育现实在发生变化,已经从“穷国办大教育”变成长期处于“大国办好教育”的阶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演变从恢复教育秩序到追求规模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这近乎是一场革命。这场演变的靓丽引发全世界关注,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从没有过的奇迹。我国有着亿万学生的教育规模,而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普及性,即进入大众化时代,每一年有接近千万的毕业生。这个事实摆在这里。这就是教育奇迹。而今,学生在不同学段“有学上”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新的问题就是要“上好学”。好的幼儿园,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学生在求学之路上,他们的期待就是这么一路走来,一路向好。这就是人民群众对于接受“好教育”的强烈期待。

二、何变:按照“好教育”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

什么是“好教育”?这个时期我们需要重新给“好教育”进行界定。

“好教育”的本质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需求在满足基础需要的情况下,只要“有学上”,开齐开全课程,有教师上课,能够落实“双基”(即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就行了。现在看一度被推行的知识教学,以及训练思想和能力立意,与学生和家长对于“好教育”的诉求不一致了。教育资源供给从“配给制”变成“点餐制”。学生可以自选课程学习(高中阶段实施选考选学,课程包括必修、限定性必修和选修),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需要很迫切,而且教育需求具有“追高”特点,也就是迫切希望获取优质教育资源。

“好教育”应该表现为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应该体现为“五育并举”,开齐开全开好课程;应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给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的选择机会,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应该转变育人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应该表现为从对于“好教育”(研发办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等)和“好学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标准化设计到教育现代化治理的全链条推进。

我们看到目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改变正在发生,如上“应该”的条件正在演变为教育改革政策的全面实施。这个“变”是巨大的变化,是“蜕变”。所以有专家说,当前教育改革是综合性改革,也是整体性改革,更是系统性改革。

只要大家关注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就会对此产生共鸣。目前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学段办学的整体规划和改革的基本要求都是明确的,而从体制机制、课程教材、教学评价、教科研发展、信息化支持等教育各领域的变革也在发生。这就是说中国教育现代化大厦的“四梁八柱”都已经搭建起来,而且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目前教育改革已经关注价值导向、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关键环节,特别针对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进行积极回应。实施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而推进评价方式变革,关注命题与作业改革,实施普通高中“双新”(新课程、新教材)实验,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等,这些重要举措为教学的提质增效注入了活力。

三、变点:在蜕变式改革中教育者都感觉到阵痛

教育改革的“变点”在哪里呢?教育改革“顶层设计”变了,要“啃硬骨头”,要打破发展的“天花板”,要进行综合治理,要推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一切都迫使育人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随之转变,还要引导教育生态的改变。所谓改革就是要克服教育发展的顽瘴痼疾,要跨越改革路途上的层层障碍。如今大家都处于改革漩涡里。很多人在这个环境里感觉不适应,跟不上改革步伐,而且有自身“蜕变”的痛感。改革的“变点”同时也是“痛点”。

一是知识导向。近代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普及教育,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科教学和班级授课,这决定了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学习方式以听课为主。这个教学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教学”。传统教学背后的价值导向就是知识重要,以传授知识和传承文化为教育责任。教育活动要教知识,学文化,考知识,用知识。教育的全链条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识中心主义。这个知识是被一节课、一节课的讲授所解构后的知识碎片。知识学习碎片化,以及知识与应用的脱节现象比较突出,所以我们在“人才端”,即教育的出口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学生被塑造成为“书呆子”。这显然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二是精英化。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条件下,政府优先支持一部分学校的发展,培育优质学校,支持少部分学生获得高质量发展。这是一段时间内教育的基本政策。在中小学优质资源匮乏,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学生获取优质资源,就是“上台阶”,这就是“过天桥”,即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中的选拔性功能被放大,这背后的价值观就是为少部分人优先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就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而言,这种精英化倾向则意味着对于其他学生的不公平,就意味着教育分流和淘汰。显然这个教育做法与现实教育发展需求产生了矛盾。

三是应试倾向。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这就加剧了中小学教育的内部竞争,即考试的选拔性得到强化。考试变成了“高利害”,与一个人的学业发展甚至人生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关联。考试的地位重要,应试的作用被放大。考试就变成了“指挥棒”。以考定教、以考定学,教师和学生都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圈,这是必然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批判的应试教育。

四是学科化。中小学课程具有特殊性,其主体是国家课程,而且实施从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学科教学、教学评价全过程的统一管理,所以课程管理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在这个课程设置框架内以学科课程为基本形式。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育人,而学科地位突出,主要教育目的的实现要通过一节节课,即按照周课时设置的学科教学实现。所以,我们今天发现学科固化,包括内容固化,这与我们要与时俱进的改革要求之间产生了矛盾。重大教育主题、新的知识成果、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技能等内容都需要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而学科课程已经被“锁死”了,这些方面的进入已经没有空间,只能采取渗透的、关联的、融合的方式。可知学科教学的本位主义思想,自我封闭状态也需要被打破。

五是不均衡。全国各地支持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同,一定时间积累造成的资源供给不平衡,以及可自主选择的市场化资源配置不同,这些方面的原因客观造成我们可见的教育发展不均衡,而且这个不均衡与优质资源供给普遍不足形成叠加现象。这就加深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焦虑感。教育的社会满意度与家长对于教育的感受程度有关。越是教育发达地区,越是城市文化环境好,家长对于教育更加挑剔,给学校和教师“挑刺儿”的家长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

四、求变:建立多主体联动的教育变革机制

这个变革是教育全领域的整体性的系统化变革。正因为如此,参与教育变革的主体很多。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其实已经把各种社会角色都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主体纳入教育改革的大系统中。仅在学校教育范围,校长、教师、学生都是改革的参与者,这些主体的角色也不一样。

在变局中,最重要的角色有三个:一是区域教育变革,局长很重要;二是在学校教育变革中,校长是主持方;三是在学科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主体。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一个人有过这三个角色的从业经历。所以他提出三个“第一”的教育思想。当局长时,他说“校长第一”;当校长时,他说“教师第一”;当教师时,他说“学生第一”。这是因为他认识到教育变革发挥不同层面的主体作用才是最关键的,而中国现实教育中存在主体缺失的问题,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

在新时代教育变革的大环境下,发挥各方教育主体的作用以及建立协同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各方主体要主动作为,而且是有效作为,目前这还有进一步改革提升的空间。在区域教育改革中局长要做什么?在学校教育变革中校长要做什么?在学科教学变革中教师要做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推进教育改革中需要做出回答的,而且每一个方面都要各安其位,不能取代一方,尤其不能在最为基础的教育实践层面剥夺教师教学的自主性。

当前,教育主动“求变”的大势已经形成,可以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个求变的压力层层传递,这给教师教学增加了负重。在学生学业负担重之外,客观存在学校负担重和教师负担重的现象。“求变”所需条件不会一步到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蜕变”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必然有一个阵痛期。其中,教师感受到的痛感最为强烈。一些教师存在不适应性,甚至有“躺平”的心态。

我以为在这场教育大变革的潮流里,教师应该是主力军。他们要普遍参与到教学改革之中,而且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事实证明,正是依靠着广大教师群体的奉献精神和高涨的改革热情,我国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了解现代教育发展历史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个阶段教育的天空上星光灿烂,一大群教师的名字熠熠生辉。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这是教育“应变”的现实条件与动力源泉,从“应变”到“求变”,这反映出关于改革参与者尤其是广大教师的普遍心态与状态,这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改革主动性的重要改变。中国教育在实现“蜕变”中客观存在改革的“变点”与“痛点”。实施教育方式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型,探寻破解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必然需要用教师智慧、校长智慧,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所呈现的教育智慧,贡献“大国办好教育”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应变变革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温度修正试验
变革开始了
整体长轴应变检测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形状记忆合金相间间隔棒减振性能研究
宁东矿区新第三系红层软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