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4-03-29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财务人员信息系统

郭 倩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事业单位面临的运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该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管理财务资源,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成为事业单位不可忽视的问题。预算管理一体化正是在该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决策支持等功能,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运营环境。然而,预算管理一体化也给事业单位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成为当前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一)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集成

在传统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往往是相对孤立的,缺乏有效协调。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变了这一局面,推动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无缝衔接,解决了“两张皮”问题。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集成模式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执行阶段的实时反馈,动态调整预算。预算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能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这种集成有助于缩短预算与实际执行间的距离,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集成也推动了各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的协同合作。各部门能在预算编制阶段就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使预算更加贴近实际。

(二)信息系统的支持

信息系统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信息系统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实现预算信息的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助力预算管理的高效运作。在预算编制阶段,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整合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数据,形成全面、细致的预算草案。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处理复杂、庞大的数据集,确保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预算执行阶段,信息系统提供了实时监控和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1]。通过信息系统,单位能更好地追踪预算执行效果,评估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为未来预算管理提供经验和依据。

(三)目标与策略的协同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预算目标不再是孤立的,而应与单位的整体策略紧密结合。目标与策略的协同有利于确保预算管理的方向性和针对性。预算目标直接源自单位的战略目标,具备明确的方向性和战略性。每一个预算目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筛选的,旨在推动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外,目标与策略的协同也体现在实施层面。预算执行不再是简单、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目标导向、策略驱动的过程。每一项预算任务都与战略目标紧密相连,确保预算执行的每一步都是向着单位目标前进的。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预算管理一体化能显著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在一体化预算管理体系中,各部门、各层级的财务数据能快速、准确地被收集和整合。信息系统的支持使得数据处理更加精确、高效,大大减少了人为错误,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财务报告、财务分析都基于实时、准确的数据,使得决策者能更好地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透明度的提升则源自信息流通的畅通和数据可视化水平的提升[2]。预算管理一体化强调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协同合作,财务信息不再是某个部门或层级的专属,而是全单位共享的资源。信息系统利用可视化工具使复杂的财务数据变得易于理解和传达,进一步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提升单位内部的决策效率,还能增强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二)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传统财务管理中,财务决策往往是基于经验和直觉制定的,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这使得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限制。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改变了这一局面,使财务决策有据可依,使决策更加准确。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体系下,财务决策紧密依赖于实时、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系统的支持使数据分析变得更为深入、全面,决策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作出更为科学的决策。财务决策不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融入单位的整体战略,与单位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方向紧密相连。财务决策的有效性体现在决策的执行和结果上。预算管理一体化确保了决策与执行的无缝连接,决策能快速、准确地传达到执行层面,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决策的结果也能通过信息系统实时反馈到决策层面,使决策者实时了解决策的效果,及时调整决策,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种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还能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优化财务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事业单位作为具备特定社会使命的组织,其财务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合理性对其服务质量与社会影响具有直接影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下,事业单位能更精准、灵活地配置和使用财务资源,发挥财务资源的最大效用。首先,通过实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和高效的信息系统,事业单位能更为精准地识别和评估其资源需求,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提供更广泛、深入的数据,支持事业单位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3]。其次,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推动目标与策略、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紧密结合。事业单位能根据实时反馈及时调整其资源使用策略,确保资源的最优使用。这种灵活、动态的资源管理方式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四)引发财务管理流程的变革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推动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程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通常是线性的、静态的,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预算管理一体化引入了动态、交互式的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流程更为灵活。在这种变革中,财务管理流程的设计更加聚焦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实际需求。每一个流程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确保财务管理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流程的设计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流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高。此外,财务管理流程的执行也变得更为高效、协同。信息系统的支持和预算编制与执行的集成使得流程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流通更为畅通,执行者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确保流程执行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得以加强,推动财务管理流程更为顺畅、高效地执行。

三、预算管理一体化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与能力建设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与能力建设是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高效化的基石。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化、持续化的财务人员培训与发展机制,确保财务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知识,而且能熟练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工具和技术,有效应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带来的挑战。为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可以从多个维度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与能力建设。首先,构建财务人员的核心能力体系是基础。这一体系需要覆盖财务分析、预算编制、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确保财务人员能全面、深入地掌握财务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其次,实施定制化的培训项目至关重要。每个财务人员的基础、经验和需求都有所不同,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实施定制化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应包括财务理论和技能培训,而且需要涵盖现代化财务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的提升等方面[4]。最后,事业单位也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发展的支持。除了技能和知识培训,事业单位还需要为财务人员提供充足的职业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构建明确、可实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也有助于事业单位吸引和留住财务管理人才,构建高效、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

(二)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需要细致分析现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状态和性能,明确其优点、不足和改进的空间。然后,事业单位要及时探索和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保信息系统能更好地支持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此外,事业单位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提升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事业单位可以探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信息系统的性能,确保其能支持更复杂、更高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关注信息系统的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如可以考虑优化界面、定制功能和简化操作等,提升信息系统的使用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

(三)灵活调整财务管理流程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面临着内外部环境、政策和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这要求财务管理流程需要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事业单位来说,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不仅是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举措,而且是应对不断演变的挑战的必要措施。首先,注重从实际业务出发,打造与业务发展、组织结构和市场环境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流程,避免财务管理过度复杂化和僵化。例如,针对预算编制和执行,可以灵活设置预算调整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市场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预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其次,加强财务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不仅可以减少人工错误,提升处理效率,也能通过数据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例如,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智能分析,为预算管理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决策支持[5]。最后,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将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和调整纳入日常工作中。通过定期的流程审计、评估,发现流程中的不足和改进点,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在每个预算周期结束后,进行预算管理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预算管理流程,使之更具实效性和适应性。

(四)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下确保财务管理稳健、透明和有效的关键策略。在这一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认识到内部控制不仅是一套制度和规程,更是一种组织文化和价值观。领导层需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决策展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推动内部控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事业单位可深入分析和评估现有内部控制的状态和性能,明确其优点和不足。然后,事业单位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内部控制的改进方向和重点,并制订和实施具体的改进计划与措施。其中,关注风险管理是强化内部控制的关键。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面临着更复杂、多元的风险和挑战。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一个更为全面、灵活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能及时识别和响应各种风险,保护自身的利益。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这不仅包括内部的自我监督和评价,也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第三方评价和审计。通过这种持续、系统的监督和评价,事业单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四、结语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大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强人员能力建设、优化信息系统、灵活调整财务管理流程及加强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能及时抓住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使命的实现。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财务人员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