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案例分析下改良护理对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

2024-03-28陈宝琼杨杏娟黄育霞杨晓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陈宝琼 杨杏娟 黄育霞 杨晓华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07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105例产妇,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统计2组阴道检查次数、备皮至侧切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会阴切口的感染发生率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ckness impact profile,SIP)评估产妇生活质量,并评价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38%)(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甲级愈合率(81.13%)高于对照组(75.00%),乙级愈合率(5.66%)低于对照组(19.23%)(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4.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76%)(P<0.05)。结论 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降低产妇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产妇会阴切口的愈合效果,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循证案例分析;改良护理干预;产后会阴切口感染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020-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1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自然分娩产妇因会阴过紧、胎儿较大等原因需行会阴侧切术,促进产妇切口恢复的一种常用手术[1-2]。但产妇会阴切口位置特殊,会阴切口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会影响产妇产后恢复[3]。因此,产科护理人员应重视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常规护理注重产妇产后恢复,缺乏对会阴切口感染预防的重视[4]。而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是针对特定的护理问题,查阅大量可靠的文献,并结合已有经验,以实证为基础拟定围绕问题解决为方向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于其他护理方案更加严谨,与实践工作结合更加紧密[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年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105例产妇,根据护理干预手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59±3.64)歲;体质量55~75 kg,平均体质量(65.64±4.15)kg;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11例,大专及本科32例,本科以上10例。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89±3.45)岁;体质量56~76 kg,平均体质量(66.05±4.62)kg;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10例,大专及本科31例,本科以上11例。2组产妇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神志清楚,认知正常。

排除标准: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心肝肾肺功能障碍;原发性感染性疾病;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产前加强孕产妇围生期的保健,产时保持外阴清洁,行阴道检查时做好消毒工作。产后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工作。

观察组采用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护士长、2名主治医生、7名责任护士组成。护士长对科室的护士进行培训,责任护士负责文献检索、筛选检查和数据统计等,所有成员需要明确并掌握循证护理的理念。(2)循证问题分析及循证支持。以会阴切口感染为关键词,检索围产期可能造成会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比如羊水污染、会阴炎症、会阴清洁不及时、消毒不彻底、手卫生执行不规范、缝合过程中缝合线被污染、消毒棉签反复擦拭缝合面等均为其危险因素,确定主题为预防会阴切口感染,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3)预防切口感染护理内容落实。心理护理,即产前告知围术期可能造成感染的相关因素,取得产妇配合。认知干预,即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产后会阴切口术后护理的重要意义,切口感染的危险性,与切口处理方法、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引起产妇对护理的重视,同时告知产妇需以健侧卧位,避免压迫切口,并详细讲解循证案例分析下改良护理会阴切口的内容、目的及疗效,以此建立护患信任关系,争取得到产妇的配合。产房消毒,即产房每天进行通风及紫外线消毒2次,30~60 min/次。产床及物品表面用消毒液擦拭2次/d,若有明显污渍和血迹应加大消毒液浓度擦拭。对分娩室空气、物品表面和护士手卫生进行生物学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持续改进。会阴常规消毒,即根据临产孕妇会阴部阴毛的多少决定是否备皮,严格执行会阴部冲洗和消毒程序,选用质量分数为5%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会阴,擦净后用消毒巾包裹。提高助产士无菌观念和缝合技术,即加强产程观察,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执行肛查及阴道的检查,侵入性操作要规范消毒铺巾。会阴缝合时与缝合结束后均使用质量分数为5%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会阴切口,避免细菌繁衍滋生导致产妇感染。分娩术后,因产妇胎膜早破造成羊水污染等情况需及早给予抗生素治疗,护理人员每日采用碘伏擦拭会阴2次,术后24 h进行微波治疗,以改善产妇会阴部血液微循环,利于切口愈合。观察产妇切口状况,比如出现渗血、血肿、切口裂开等异常,需遵医嘱给予相应措施。饮食及日常护理,即指导产妇行健侧卧体位,向产妇讲述侧卧位能有效避免污染物流出感染切口,鼓励督促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以便子宫复原,促进血液流通,加快切口愈合时间;嘱咐产妇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便后清洁会阴部,避免切口感染;嘱咐产妇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

1.3 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包括:(1)感染相关因素。统计2组产妇阴道检查次数、备皮至侧切时间、住院时间。(2)切口感染发生率。记录2组产妇切口感染发生率。(3)切口愈合效果[6]。评估2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甲级愈合表示愈合效果甚好,切口无红肿、硬结、水肿等;乙级愈合表示切口愈合良好,出现不良反应如血肿、水肿、硬结等;丙级愈合表示切口化脓,切口需引流。(4)生活质量。采用SIP量表[7]对产妇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心理、其他,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低。(5)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对循证护理干预进行评估,非常满意表示对护士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很满意;满意表示术后部分产妇对护士的工作态度及操作技术满意;不满意表示产妇对护士的工作态度及操作技术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观察组产妇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产妇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3.77%)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产妇愈合效果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甲级愈合率(81.1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乙级愈合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产妇生活质量比较

2组产妇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2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94.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经阴道分娩属于自然分娩,自然分娩产妇比剖宫产产妇恢复快,胎儿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6]。会阴侧切手术能帮助产妇阴道顺利分娩,但会因为各种不良因素引起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差,增加自然分娩产妇的痛苦[8]。因此,医护人员需重视会阴切口感染的预防。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针对性预防会阴切口感染,并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科学依据和临床经验不断修改护理方案,保证护理工作更加有序、有效地进行[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感染相关因素,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分析原因为,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以预防感染为方向,结合产妇需求、实际状况、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结合适合产妇最佳的护理措施,可避免护理工作的机械性与盲目性,提高小组成员工作的积极性,规避产妇感染的影响因素[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原因为,加强对切口感染的预防,产前做好对细菌性、真菌性阴道病的筛查;医护人员根据科学依据和临床经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增加产妇会阴部切口护理,加强巡查次数,仔细检查产妇会阴切口与体温等情况的变化,着重告知产妇注意个人卫生,这对降低感染发生率有着重要作用[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改善愈合效果,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分析原因为,术后产妇返回病房,根据相似案例与临床经验做好护理干预及阴部清洁护理,确保产妇会阴部干燥,可促进产妇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确保产妇快速恢复,同时还可减轻产妇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为,术前给予循证健康教育,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确保产妇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医护操作,加强产妇及其家属的无菌观念,并将感染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告知产妇,让产妇知道不良后果的严重性,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无菌的重视度;定时对产妇会阴部切口进行护理干预,控制感染事件发生,提供清洁干燥的环境、舒适的体位,清淡饮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有利于产妇康复,促进产妇术后生活质量提升,提高产妇对循证护理干预的满意度[13]。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感染相关因素,缩短产妇住院时间,降低产妇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可改善产妇会阴切口的愈合效果,促进产妇身体康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尹洪花,卢艳霞,朱丙烟,等.产妇会阴侧切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58-160.

[2] 郝荣,刘清秀,赵富清.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9,13(4):287-292.

[3] 张少华,周芹,万桂兰,等.分娩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炎症因子水平[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5):747-751.

[4] 王力.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对患者切口愈合速度和美容效果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52-54.

[5] 吕永利,耿力,曾娅,等.循证护理实践中护理管理者困难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11):60-62.

[6] 乐瀚翔,张怀宇,刘铜军.可吸收线单层缝合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会阴部切口的临床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4):461-463.

[7] 刘子声,王志,鄒勇斌,等.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与日常行为能力异常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1,27(3):282-287.

[8] 贾建荣,刘爱红.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综合干预策略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8):2812-2815.

[9] 何艳梅,蔡炜恩,李彩虹,等.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72-74.

[10] 丛雪,徐杨,王斗,等.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4):526-532.

[11] 郭仁妃,张宏玉,吴燕,等.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809-2812.

[12] 闫媛媛,王磊,王梦瑶,等.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7):78-81.

[13] 吉训玲,童碧芳,吴燕,等.会阴切开术助产分娩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1):2591-2594.

(编辑:许 琪)

作者简介:陈宝琼,女,本科,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