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性”在近十年中国主流纪录片中的叙事构建研究

2024-03-28吉平刘洋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人民性

吉平 刘洋

摘要:目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本质属性。“人民性”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中国主流纪录片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民心、深受人民喜爱,近十年主流纪录片精品频出,“人民性”的内涵与生命力呈现出良好的叙事生态,有力助推主流纪录片的主题升华与文化传播。方法:通过探索“人民性”文论的形成及在中国的演进,探析“人民性”在近十年中国主流纪录片中的叙事构建,论述其时代使命与创作价值。结果:通过分析“人民性”在主流纪录片中叙事视点、叙事主题、叙事人物、叙事题材的构建,将“人民性”与主流纪录片相融合,印证了“人民性”是文艺创作的生命线。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之母”[1],主流纪录片既是对毛泽东“人民性”思想的传承与实践,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文论的遵循与弘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须立足学术前沿,站稳人民立场,牢牢把握文艺创作方向盘,让人民始终处于镜头的焦点、主题的核心,成为艺术生态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进一步提升主流纪录片的内涵品质、审美表达与国际传播。

关键词:  “人民性”;中国主流纪录片;叙事构建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3

“人民性”文艺理论诞生于俄国。马克思提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2]。列宁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马克思与列宁的文艺理论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与方向,形成文艺“人民性”理论学说。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传入中国,而“人民性”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演进主要以两次文艺座谈会为坐标。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提出“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3]。毛泽东将“人民性”思想和人民群众的范畴紧密关联起來,阐明“人民性”思想代表的是革命时期全体无产阶级民众,奠定了革命时期文艺“人民性”的基础,指明文艺创作方向。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至此,“人民性”内涵得到标志性延伸。两场座谈会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人民性”思想遥相呼应,见证了马列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创作不断融合创新的发展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根植人民生活是主流纪录片创作的基础与源泉,“人民性”在主流纪录片中的叙事构建成为主流思想表达的关键。

1 “人民性”在近十年主流纪录片叙事视点上的构建

叙事视点是“人民性”纪录片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4]。叙事视点分为外观点与内观点,是作者叙事的视点角度,通过镜头语言对叙事内容进行有逻辑的输出。视点定位决定内容深度,会对观众理解和情感体验产生一定的指引与控制作用。

1.1 中国“人民视点”

主流纪录片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中国人的视点进行叙事,以人民的故事讴歌“人民性”。其一,叙事视点反映民族学、人类学。此类纪录片锁定人文关怀、社会文化、思想深度等关键要素进行选题,以点带面,深挖内涵。如,《最后的马帮》《藏北人家》将人文关怀化作真实自然的造型语言来体现,给予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粗犷生活的真实感;同类代表作品还有《三节草》《沙与海》等,通过镜头语言将人物、事件与场景的历史演进“复活”,为观众架构起当代与历史的视觉联系,叙事视点与时代变迁、大众日常休戚相关,加上哲理性的解说词与关键人物的深度访谈,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民众逐步走向文明幸福,见证社会的繁荣富强。

其二,以平视视点聚焦各行各业。此类纪录片以某一行业的感人事件带入叙事,小切口展现大时代,展现中国特色正能量。例如,《高考》中的班主任关心每一个复读生,“拯救一个学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树立的是人民教师的形象;《人间世》记录奉献于不同岗位的医生,是人民医生的代表;《守护解放西》讲述基层派出所民警为人民服务,让受众感受到中国坚守和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价值观,印证了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征程》则记录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弘扬平凡而伟大的人民品格。有带领村民摆脱贫困的村书记、有利用科技引领发展的技术员、有保护百姓钱袋子的反诈民警等,朴实无华的镜头串联起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社会治安到科技发展,都留下了平凡而闪光的故事。这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征程”,还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征程”。

1.2 国际“他者视点”

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国故事不仅需要“自我陈述”的视角确认,更需要“他者视角”的认知与传播,进而实现中国了解世界和向世界呈现中国的双赢,扩大文化交融、文明互鉴格局。中外合作纪录片的“他者视角”对“人民性”的解读与认同彰显中立客观,更具国际传播力。中意合拍的《从长安到罗马》讲述了从丝路起点中国到丝路终点罗马的历史文化演进,再现中国文化鼎盛时期“一带一路”的经济文化与中西交流,呈现其时代价值。中英纪录片《孔子》介绍了伟大的思想巨匠孔子,让世界传承中国圣贤的哲学思想,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璀璨光芒。中荷合拍的《飞越冰雪线》着重描绘奥林匹克精神与故事,展示中国体育力量。中美合作的《中国:变革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繁荣与民众生活质量提升,展现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中国。中英合作的《行进中的中国》走进脱贫攻坚一线,多视角展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与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方案与力量。《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通过来自美、英、法、日、意等国友人的“他者”角度,讲述上海的发展变化。这些国际友人在商贸、教育、文艺等领域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和认同更具观点性与国际影响力,他们对正在发生、未完待续的中国故事的讲述,实现了文化传播“他者叙事”的价值流动。

2 “人民性”在近十年主流纪录片叙事主题上的建构

叙事主题是“人民性”纪录片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5]。具有生命力的主题构建能够为主流纪录片的叙事表达赋予丰富性、广泛性和形象化特征,激发观众的认知兴趣,使主流思想深入民心。

坚持人民立场的主题构建。以人民的立场讲述历史、呈现现实是主流纪录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们,从延安走来》分为《脊梁》《求是》《为民》三集,其通过丰富的党史资料、红色文物,提炼延安精神的诞生传承、价值内涵,体现共产党人打江山、守江山、为人民的思想,体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源于具体的人,与人民群众的精神价值观相一致,弘扬的是“人民性”的时代特质,为观众解读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百年党史的辉煌见证。《再说长江》挖掘了人民群众个体的生存环境,贯穿生态、人文、发展等多维度的民生故事,星火成炬汇聚成时代进步的情感大爱。

坚持时代文化内涵的主题构建。例如,挖掘现代人民精神的系列微电影纪录片《我和我的新时代》,以人物自述的形式展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第一集《把成绩写在大地上》讲述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带头提供科技服务,体现了乐观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八集《塞罕坝上的父子兵》记录了平凡的父子俩守护林场,这是坚守的精神、是对大自然热爱的精神。第十集《伶仃洋上的海岛医生》讲述了一位35年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医生的故事,凸显的是守护生命的精神、奉献的精神。这一系列微电影传递给观众的是深刻的中国精神与爱国主题。

3 “人民性”在近十年主流纪录片叙事人物上的构建

叙事人物是“人民性”纪录片的精神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6]。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最质朴的情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人物构建,成为主流纪录片最基本的注脚。

构建英雄人物是表现人民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平凡而不凡的人民英雄发挥着巨大的时代引领作用。回望红色历史,英雄铺就强国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述说着每一个历经战争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从学生到战士,从文艺工作者到阵地班长,先烈们守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抗日战争英雄、脱贫攻坚英雄、抗疫救灾英雄等英雄人物推动着主流思想与实践教育同频共振。后疫情时代,《同心戰“疫”》的推出展示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并肩抗疫的力量。

叙事美学的融入是人物构建与艺术展示相结合的延伸表达。纪录片既是思想的纪录,也是艺术的纪实,叙事美学使人物构建更加丰满。《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与《邓小平》以史为鉴、向美而行,缅怀伟人,赋予了人物哲学理念的审美,将资料影像与美学艺术相结合,还原了革命奠基人的历史事迹。叙事美学实现了真实与艺术的双重呈现,保持了人物构建的内在张力,更易引发人们的向美思考和情感共鸣。人物叙事使主题内涵得以升华。强国路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讴歌英雄就是讴歌人民。不论是革命英雄还是时代楷模,这些来自人民的光辉形象永远印刻在红旗上、谱写在苍穹间。

4 “人民性”在近十年主流纪录片叙事题材上的构建

叙事题材是主流纪录片的关键要素。如果说视点、主题、人物是纪录片的骨架横梁,那么融入丰富多彩、叙事性强、语境恰当、引人入胜的叙事题材则是一部纪录片取得成功的关键。主流纪录片叙事题材多元呈现、涵盖面广,从国事到家事,从生活到人生,从科技到教育,致广大又尽精微。

以小见大的故事叙事题材。聚焦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央视栏目《东方时空》启播时的宣传语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通过镜头挖掘人民生活的五光十色,引起热议。《归途列车》通过“我”代表的民众小人物与环境、与他人的事件进展,叙述城市变迁、家庭亲情。《西藏一年》走进世界屋脊,跟拍普通藏族民众的四季生活,呈现宗教信仰与人类文明进程的轨迹。《香港十年》《澳门十年》以10年间港澳的变与不变为叙事节点,记录港澳两地人民群众在祖国统一管理下的稳定与繁荣。这些题材透过普通人物的微观生活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展现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宏大主题。

科技美学、成果展示的叙事题材。通过展示国家成就与人文历史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厉害了,我的国》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路、车、桥、港、网等恢宏工程为题材,反映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历史性飞跃。《聚力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巡礼》聚焦国家标志性建设成就,展示我国20多项科研项目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人民的创造与智慧。《航拍中国》将科技美学融入空中叙事,以鸟瞰视角带领观众感受祖国的美好山川,折射出幸福火热的人民生活。《水下中国》高清揭秘水下世界,CG(计算机动画)、3D、4K等新技术的融入让纪录片焕发生机。实景还原技术让《故宫》与《敦煌》打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对话世界的大门,也打开了“人民性”主题纪录片走向国际的大门。

5 结语

主流纪录片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的叙述,也有对现实生活和社会个体的人文关怀;既呈现历史进程的重大主题,也勾勒社会发展的常规足迹。“人民性”是主流纪录片创作的动力源,主流纪录片在创作中须夯实人民根基,让“人民至上”成为艺术生态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与时俱进,培根铸魂,不断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推向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 石雨婷.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引导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22.

[2] 黄钟军.新主流电影“人民性”的表述延伸与审美更新[J].中国文艺评论,2022(7):66-76.

[3] 时统宇.坚持真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J].中国电视,2011(7):18.

[4] 习近平.习近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EB/OL].内蒙古兴安盟妇联,(2021-12-15)[2023-10-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207908185285550&wfr=spider&for=pc.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民晚报,(2022-10-26)[2023-11-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714343492500248&wfr=spider&for=pc.

[6] 祝念峰,王晓宁.不能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攻击诋毁英雄人物[J].红旗文稿,2016(11):8-10,1.

作者简介:吉平(1978—),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影视批评。

刘洋(1997—),男,山西朔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导演。

猜你喜欢

人民性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
现代语境中的藏人民性——论杨显惠的短篇小说集《甘南纪事》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让人大工作更好体现人民性的生动实践——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大常委会实施人大代表上站履职制度的调查与启示
新世纪文艺批评人民性标准建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