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

2024-03-28张凤乾

党政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

张凤乾

[摘 要]为了更好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清晰阐述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一致性,必须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出发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证明该理念的合法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对过去人学理论的一场深刻变革,无论在理论、方法还是实践上,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人学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

如何真正地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理念,破除对其的误解与偏见,化解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当前,这是一个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只有将该理念深深地植根于馬克思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确保其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实践的可行性。本文旨在阐明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与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的本质问题始终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做抽象的理解时,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他将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的自由与解放都融入其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并认为只有对人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到人的本质。

通过对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考察,会发现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即“共同体”。在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过程中,也就是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催生了社会关系,形成了社群与共同体。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为了进行生产,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生产。” ②因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便得以建立,而这种以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为纽带形成的、稳定的群体即“共同体”。

随着当今全球格局的迅速演变,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急剧上升,人类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生存环境危机。各种暴力冲突、疾病和战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障碍。这些冲突和挑战严重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导致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观点,每个现实的个体在面对这个时代的问题时都无法独善其身。为了恢复人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拯救人类本质异化的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便应运而生。

其次,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价值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站在全人类社会高度上对人类生活进行反思的命题,必然深刻探讨有关人类生存的问题。这种人文的价值关怀与马克思人类学范式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所思考的价值问题在根本性上是一致的。人的价值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对于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以及所承担的使命的一种反思。 ③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会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把自己内在价值尺度外化,并赋予世界应然的意义。马克思的政治实践使他遭遇了“物质利益难事”,因此马克思通过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旨在扬弃人的异化与私有财产,并要求立足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重构一个“善”的理想社会。这一崇高的人类理想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最高价值指引。

此外,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强调,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体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个良好的社会共同体是个体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内涵上,始终围绕着“人”的生存境遇来思考人的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④同时,他强调:“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⑤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基本精神,始终关注于人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⑥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加快物质文明建设,建立互利共赢机制,坚定不移开展“一带一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外交,尊重各民族的道路选择,吸收各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创新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条件。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亦是对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体现。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方法论基础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吸收了马克思批判性的方法。马克思在对过去人学理论的批判与扬弃过程中,强调应当从实践出发去解决和回答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哲学在人学理论上所暴露的缺陷。 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革命性转变,具有内在逻辑和系统结构,从而使人学真正成为科学。”⑦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不是在抽象思辨中产生的,有其现实与历史的基础。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主张一旦契约成立,每个个体将其所有权利转让给由人民组成的集体。因此,个人顺从集体的“公意”,即相当于服从自身,而人民便是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⑧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这仅是一种“虚假的共同体”,尚未达到真正的共同体。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作为这一真正共同体的历史性环节,是对以往各种共同体的一种积极的扬弃。有学者就指出:“在21世纪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一种过渡形态的国际主义,它承继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最后要递嬗为人类共同体意识。” ⑨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⑩因此,过去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将由于它们的暂时性和有限性,必然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再适应时代的现状与要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具有革命性与批判性,当旧的社会共同体或社会关系不再适应人的发展要求时,就必然被扬弃。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作为通向真正共同体的历史一环,必然依靠马克思批判性的方法才能扬弃旧的社会关系。

其次,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现实性原则。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1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而言,其真理性必然要在实践中来说明。一方面,这一理念源于人类实践的现实需求,因而其具有现实性意蕴。另一方面,只有结合实践要求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为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难题贡献出中国智慧与方案。

此外,马克思还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2市民社会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代名词,其基础是利己的、原子化的个人。在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一种异化的关系,个人把外在于自身之外的东西当作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因此,这个社会必然引发“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 !3的出现。马克思认为,这是“由他们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造成的”!4。正是由于市民社会狭隘的物质生产方式催生了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的方法,不再将重心放在个体利益之上,而是创建一个新的“人类社会”。其目的是要打破异化的人类关系,超越抽象的、“功利性”的交往关系。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现实出发,致力于消除市民社会所产生的问题,扬弃利己的个人,构建一个符合人类发展的、健康的国际关系和全球体系。

三、马克思人学理论: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之路

首先,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动力。当前国际社会中,一些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一方面主张保护个人权利,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有恃无恐地对发展中国家“筑墙设垒”,恃强凌弱,大搞霸权主义,完全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马克思批评这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现实的人”为实践主体,从人的类存在出发,立足于人的需要,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现实的个人”与“利己主义的个人”不同,现实的个人需要是真正的需要,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关系。总之,对于符合人类发展的社会关系的需求构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动力。

其次,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指导。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6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世界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其旨趣依然不在于从思辨的角度去解释各种乱象,而在于从现实的角度、从社会实践中去真正地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比如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引导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7不难看出,马克思的实践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认为,实践不仅是人类的本质与存在方式,而且是理论的来源和归宿。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理论存在,其根源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理论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全球互联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提出了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更是一种实践行动,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奋斗。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对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必然具有反作用。一种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理念将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然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遭到旧事物的羁绊。马克思的实践观已经阐明,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必然会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辩证历史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的理念,必须紧紧依托于人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理念的构建。

最后,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社会变革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路径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解决现存国际性问题的方案,与马克思人学理论对过去各种人学理论的变革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马克思人学理论对传统人学理论的变革旨在实现人类解放,推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是实现这一目标中的现实的一个环节,因此其必然要吸收与借鉴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指出,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将到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8当前世界形势表明了社会革命的紧迫性,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应对这一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总之,马克思人学理论在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关键时刻,需要认识到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并坚持以马克思社会革命的理论为指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计出科学的实践路径。唯有如此,才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际公平与正义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注释:

①②⑥!1 !2 !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第135、340、147、134、136、151、136页。

③袁貴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页。

④⑤!3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2、62、60、60页。

⑦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崇文书局, 2018年版,第225页。

⑧李加才旦:《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0页。

⑨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5梁晨光、张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今传媒》2019年第5期。

!7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51页。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