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探析
2024-03-27张琦李晓红赵海涛
张琦 李晓红 赵海涛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而近年来由于新冠感染疫情和全球经济不稳定导致部分企业裁员或产业结构转型,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等教育应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学生提供全程化就业指导,能够依照行业变化及时调整施教内容,同时提供精准化就业规划和就业心理引导等,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促进就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7-0140-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global economic instability, some companies have downsized or undergon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making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even more challenging.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oriented towards promoting employment and provide comprehensive career guidance for students. It should be able to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a timely manner according to industry changes, while also offering precise career planning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or employment, fully leveraging the crucial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nhanc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promoting employment;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 employment guidance; employment psychology
高等教育在促進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于个人而言,高等教育往往被视为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支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着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是社会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尺度。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达1 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创历史新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近年由于新冠感染疫情、国际环境变化等原因,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不少企业推迟或减少招聘,企业招聘结构发生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在此情形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促进就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自20世纪初,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在美国被确立后,高等教育开始从教学、科研等“象牙塔”式职能,走向社会、走向人民、走向服务。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就业能力为重要目标,以此指引高校构建人才培养目标[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大幅扩张。据教育部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 430万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在2022年国新办发布会更是指出,促进就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应不断地把就业状况作为“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绩效、学科评估中作为主要依据。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渗透,教育消费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已经被普遍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日益增加,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长,社会普遍关注高等教育是否能够提供合理的回报和效益,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业薪资”“就业率”成为了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除了关系个人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信誉和形象。
就高等教育本身来说,长久以来也一直将促进学生就业、扩展职业发展作为重要施教目标。一方面,高等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课程和培训,使其获得广泛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通过学术研究和竞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增加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通常会设立职业发展中心,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传达就业市场信息,也可通过与学生、教师、校友建立的人际网络,拓宽视野,了解领域动态,使其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获得合作和支持。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社会对其提出的不仅是量的指标,更有质的内涵,要求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有质的提升。高校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从实践出发,加速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反馈。
二 高等教育在促进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是学生步入工作前的最后一个教育阶段,也是与个人职业发展衔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环节。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其个人职业理想,并推动劳动者与职业岗位的优化组合。然而,目前高校还存在就业指导泛泛而谈、施教内容与社会需求脱钩、学生实践课比例过少等问题,造成了学生就业滞后或与期望不符,加剧了就业焦虑。
(一) 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过于滞后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帮助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开展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招聘前夕,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全程的、多元的服务体系。这导致有的学生毕业找工作临时抱佛脚,准备时间不足,更容易手足无措。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5.53%的学生主张在大三之前展开就业指导,36.17%的学生认为在大三的第一学期进行就业指导较为适宜,而仅有2.13%的学生认为在大四的第二学期进行就业指导合理。这一结果凸显了高校在提供就业指导方面的滞后情况,以及学生渴望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矛盾。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过于滞后,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和不容忽视的问题[2]。部分高校尝试在新生入学时即落实对学生职业指导相关工作,但往往只涉及表面的理论传授,甚至师资力量都远未达到专业化水准,因此很难造就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
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滞后性,归根结底在于高校对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其作为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将其纳入教育评估和考核体系。另外,高校的就业指导理念过时,没有从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没有从以就业为目标向以发展为目标转变,没有从以服务为手段向以培养为手段转变。再者, 高校对就业指导的实施和管理不规范,没有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没有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方案,没有开展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氛围。如此种种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浮于表面、泛泛而谈,缺乏时效性与引领性,使得大学中的职业教育远未达到理想效果。
(二) 高等教育的施教内容与就业需求脱钩
当前,国内高校教育培养侧重于系统性的理论教育,欠缺专业实践、自主研究能力培养,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高等教育依然存在“过时”的风险。一些专业课程设置明明已经老旧,却没有及时调整,使得毕业生所学专业无法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匹配。另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过于分散和狭隘,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工科学习中,一些大学缺乏与行业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们甚至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这使得毕业生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衍生出了“工科理科化”现象[3]。除了专业设置,高校的考核手段也较为单一,大部分高校仍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考试结果也只能反映学生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表现,无法评估他们的全部知识潜力。单一的应试标准会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也造成学生忽视与就业需求真正匹配的技能训练。
大学教育的脱节也来自其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高校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用人单位难以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完全信息,求职大学生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不清楚用人单位承诺的可信度等等。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狀况将在协议签署前后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降低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 高等教育缺乏个性化的就业规划
大学生群体思想灵活,个体差异性强,对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想法迥异。在了解大学生的基本个性特点与相关职业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选择与个性相匹配的职业,才能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之中。然而目前高校的就业规划内容单一且较为笼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差异,缺乏对个性化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追踪[4]。另外,大部分高校由于就业指导通常采用集中授课方式,且受限于有限的课时,就业指导内容只能被压缩成普适性的内容。同时,就业指导课程偏向于理论和讲座形式,实践环节较为薄弱,更加剧了就业指导的同质化。传统的职业规划常常将重点放在薪资和行业前景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价值观。这种通用性的职业规划可能导致学生选择了不符合他们兴趣和价值观的职业。
高等教育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高校规模培养与学生个体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个性培养,无法做到因材施教[5]。学生中存在着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理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但他们不得不选择同样的知识信息和教学方式,这意味着高校根据市场发展所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够完全落实、高校在细分专业方向时也没有完全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水平,学校很难最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个性的毕业生,在创新性社会就很难有立足之地,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
(四) 高等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引导
大学生就业难,和学生自身的焦虑怠慢、好高骛远、盲目从众等心理因素也是分不开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涉世未深,缺乏经验,在众多岗位面前往往眼花缭乱,没有明确的目标。择业过程中可能忽视了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未来发展,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同时由于对就业结果的担忧,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焦虑心理,当面临拒绝或挫折时,会感到不安并丧失求职的信心[6]。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持悲观态度;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盲目追求在大城市获得高薪酬和良好待遇的职位。大学生还普遍存在攀比心理,追求看上去“高大上”的职位[7],也缺乏竞争意识、过度依赖他人,这导致他们在就业问题上拖延不决,与合适的单位失之交臂。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内容为提供招聘信息、技能培训等,而在学生心理引导方面较为欠缺,对学生就业心理关注不足。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缺乏对形势和社会的认识,只依靠学生自我调适心理状态,很容易导致错失就业岗位。高校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既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疏通。
三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建议
根据目前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实施中要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帮助,通过多种方式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拓展多种举措助力大学毕业生适应就业环境。
(一) 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时期
就业指导不仅包括提供就业信息,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职业素养和就业技能。因此,就业指导应成为大学生全程接受的系统化教育和指导,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针对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相关部门和高校应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确保学生获得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据调查,超过70%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想法是放松,33%的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想法,而只有10%的学生明确知道今后就业方向并为之努力。因此可以看出,现在多数大学生对大学怎样度过以及毕业后的职业方向非常迷茫。只有经过及时有效、全面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当然,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不能统一而论,应该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大一应着重培养学生开展自我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意识,初步认识就业市场,制定未来四年奋斗目标;大二、大三应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是否匹配,及时调整职业目标;大四应组织学生进入就业招聘、面试准备等,调整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积极面对就业挑战。职业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完善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才能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就业技能和资源支撑,帮助其实现就业理想。
(二) 高等教育的施教内容应与行业有效对接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样化的需求,而高校的施教内容若不能及时跟上行业变化,将无法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就业者。一方面国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等教育,而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受信息传递链条的影响而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中;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社会需求信息了解不够,导致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专业不对口问题突出。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放下身段,丢弃自身的“象牙塔”傲慢,多开展企业供需洽谈活动等,实时了解行业动态,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
实施过程中,高校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调整课程设置机制,简化课程设置流程,保持审视和更新课程的习惯,不断根据就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其次,建立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培养,让学生能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提前了解就业需求[8]。再次,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更好适应社会需求。过时与脱节的教育会浪费学生的大好年华,高等教育要产、学、研深度融合,用市场方法和行业需求来推升教育效果。
(三) 高等教育应对学生分类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兴趣爱好、性格能力、成长背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使得其职业目标和匹配岗位差别较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投入,培养符合职业理想的就业技能。为此,高校应尽早对学生进行分类,提供针对性、精准化的职业规划。
首先,学校可通过兴趣问卷调查等,摸清学生的兴趣和潜在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兴趣群体,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职业建议和支持。其次,根据学生的职业目标,如考公或考研、到国企或民企就业、自主创业等,向学生传达不同就业所需的能力与未来发展方向,并为其设置精准化的施教内容。最后,高校应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学生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理想进行复核,评估其是否适合在此领域深入发展。评估的标准包括学术和课程成绩、实践实习经验、专业导师调研等,不符合需求的学生则要帮助其寻找新的职业方向,重新调整职业规划。
(四) 高等教育应将就业心理引导置于重要地位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心理问题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上升。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提供信息指导和技能指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思想疏通,从自我认知、职业价值、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8],扫除就业情绪障碍,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共赢。
心理引导区别于传统的教育目标,它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通过举办就业心理讲座、就业指导课堂等,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心理咨询指导。多数大学生心理較为内向,调整心理压力的方法大多是自我放松、参加文体活动等求助于自己的方法。如能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可推动其向专业人员倾诉自身心理困惑,同时心理咨询也可兼顾采取线上模式,打消学生的紧张疑虑。其次,在就业指导中加入自我认知和思政教育。大部分学生就业焦虑的来源是自视过高、对现实不满等,因此择业之前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对自身的性格特征、专业特长、能力水平等有清晰的认知[9]。学生要实现与社会发展步调协同,必须接受充分的思政教育。高校应教育学生将国家需求和个人志愿自觉统一起来,运用自身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10]。再者,组织就业心理支撑小组,鼓励团体交流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差是大学毕业生心理缺陷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大学生具有社交恐惧,容易造成沟通障碍。高校应鼓励学生互相分享经验,传授沟通技巧,增强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信心。心理引导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充分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点、心理诉求和实际困惑,帮助学生摒除负面情绪,深化自我认知,进而拥有科学、合理、健康、明确的就业心态与方向,为他们的就业发展夯实心理基础。
四 结束语
综上可知,高等教育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存在就业指导滞后、与社会需求脱钩、就业规划泛泛而谈以及忽视学生就业心理等问题。在当今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应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改革,为学生提供全程化就业指导,依照行业变化及时调整施教内容,同时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就业规划和就业心理引导等,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和素养,使其适应职业发展并为国家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冷贝贝.从高等教育职能扩展的趋势谈大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20(29):7-8.
[2] 魏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刍议[J].山西青年,2021(7):70-71.
[3] 秦玲,王兵,李露.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4(11):7-8.
[4] 胡永远,邱丹.个性特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1(2):66-75,112.
[5] 吴强.关于高校就业的两点思考[J].新课程,2015(7):127.
[6] 尹莎莎,尹美恒.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应对[J].人力资源,2023(4):128-130.
[7] 李清敏.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7):283-284.
[8] 董蕾.探索以就业为需求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J].就业与保障,2021(8):85-86.
[9] 江滨,王兴国,高原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2):111-115.
[10] 赵尤楠.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155-156.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校企联动的信息通信类研究生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GKT22_B01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新型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2021JSJG081)
第一作者简介:张琦(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技术。